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有关物理学家的传记有哪些

有关物理学家的传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0-30 10:17:58

A. 有哪些物理学家的故事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出生于英格兰东米德兰林肯郡乡下的一个小村落伍尔索普村的伍尔索普(Woolsthorpe)庄园。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着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师,网络全书式的“全才”,着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在被调查的皇家学会院士和网民投票中,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B. 牛顿传记,紧急

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642年12月25日生于林肯郡的伍尔索普;1727年3月20日卒于伦敦。
牛顿,这个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的最天才,幼年时地颇为不幸。他是个遗腹子,又是早产儿(生于伽利略*去世的那年),并差点儿夭亡。三年后母亲改嫁,把他留给了外祖父母。(继父在他还上小学的时候就死了。)在学校里,牛顿是个古怪的孩子,就喜欢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风筝、日规、滴漏之类器物。他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但并不是显得特别聪明。十来岁时,他在学习上好象还相当迟钝,后来却明显地超过了班上的小霸王----他恰恰是班里学习的第一名十七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家里叫他停学,到他母亲的农场上去帮忙。他显然是天下最蹩脚的农夫。他的舅父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发现了这个年青人的学识,极力主张送他到剑桥大学去读书。1660年这事兑现,1665年牛顿毕业,成绩并不突出。从古代一直到中世纪,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为天上万物和地上万物,各自遵循一种自然法则,两者并不相同;与运动有关的法则更是如此。因此,认为同一个力既控制月球又控制苹果就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牛顿推导出物体的下落速度改变率与重力的大小成正比,而重力大小与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就是有名的“平方反比”律。)在比较苹果与月亮的下落速率时,牛顿必须找出月亮与地心的距离比苹果与地心距离大多少倍;换句话说,用地球半径来衡量时,月亮有多远。

考虑了在月亮那里的地球引力比地球表面上引力弱多少之后,牛顿便算出了月球的下落速度变化率所应有的数值。结果算出的数值只不过是实际观察到的数值的八分之七。牛顿非常失望。差异大得使他的理论好象是一文不值。

有些人把此差异解释为牛顿所采用的地球半径数值太小的缘故。如果是这个原因,他就会算出地球引力随距离减小得过快了点,自然就会得出一个比实际下落速度变化率略小的数值。(所谓月球下落实际上就是月球轨道中运行。但无论如何也不会使月球更接近地球。)

另一些人认为,牛顿不能肯定用计算与地心距离的方法来确定重力大小的定正确,因而退缩了。能将地球这个大球体视为吸从其中心吸引月球吗?对这一点,直到他创立微积分这个数学工具以后才敢重新肯定。

这第二个原因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牛顿把重力问题搁置了十五年。1672年牛顿被选入皇家学会,并立即向学会报告了他的色与光的实验----遂与胡克*立即发生了冲突。
十七世纪八二年代是牛顿一生中的黄金时期。1684 年,胡克遇见雷恩*和哈畦*时,以一种令人讨厌的肯定口气吹嘘说,他已经研究出天体运动的规律。雷恩对胡克的说法不感兴趣,并赏征求解决这个问题的人。
牛顿至死都持“唯一神教派”的观点,但他守口如瓶。因为,他要是公开不信人们所崇拜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就不能在剑桥立足。对牛顿详述到此,看来还是引用两段诗作收尾的好。

一首是蒲柏写的着名诗句:

大自然和它的规律,

隐匿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牛顿出世!”

一切便都分明。

一首是华滋华斯在凝视牛顿的半身塑像时吟出的诗句:

这大理石标志的心灵,

在奇妙的思维之海上永远航行,

永远,永远,

独自向前。

C. 请问谁有物理学家狄拉克和天文学家哈勃的传记(或故事),越详细越好,拜托啦。

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曾任英国牛津大学数学教授,是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立者,1902年8月8日出生于英国布里斯托尔。他曾经进商业学校读书,以后在布里斯托尔大学改读电气工程,1921年在该校毕业时,获得电气工程理学士学位。由于没有找到电气工程方面的职业,他只好在布里斯托尔研究数学,两年后他又考进了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数学。

1925年海森堡矩阵力学理论提出之后不久,狄拉克立刻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他采用更一般的非互换量的演算,完全独立地得出与海森堡同样的理论,并连续发表了许多论述这一理论的多种应用以及有关这一理论的基础和范围的文章。1926年薛定谔关于波动力学的论文发表后,狄拉克把非相对论的薛定谬方程推广到相对论的情况作了进一步研究。他利用时空对称的四维空间,与1928年建立了电子理论上着名的狄拉克方程。这使得相对论的“自旋”理论成为可能,并且揭示了相对论思想和自旋观念之间的一种微妙的、相当隐蔽的关系。由狄拉克方程可以自动得出电子具有的总能量既可以具有正值也可以具有负值等极其重要的结论。但是对于能量为负值的状态,已有的理论无法解释,同时也使人们难以想象和理解。为了解决狄拉克方程中的负能态的困难问题,狄拉克根据泡利不想容原理于1930年又提出了有名的空穴理论。他认为所谓真空状态并非真的空无一物,而是所有电子负能态都有粒子占有,形成了负能态的电子海,同时所有正能态却是都没有粒子占有的状态。所谓空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正电子。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Carl D·Anderson)从宇宙射线实验中居然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这样,正电子理论的预言终于得到实验的证实。

狄拉克于1926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一年以后,他成为圣约翰学院的研究员,又在1930年成为皇家学会研究员。1932年他被委任为剑桥大学鲁卡辛(Lucasian)讲座的数学教授,一直任职到1969年成为荣誉退体教授;1971年以后他就任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物理学教授,至今仍健在。

1926年以来;他进行了广泛的旅行并在许多外国大学,包括哥本哈根、哥廷根、莱顿、密执安、普林斯顿、威斯康星和迈阿密等大学作短期逗留。1929年他做了一次环球旅行,在美国逗留了五个月。当他访问日本并横贯西伯利亚时由海森堡陪同回国。1934一1935年间,他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后来还多次到这个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狄拉克是世界着名的数学物理学家,他对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的贡献很大。狄拉克最引人人胜的成就,是他在纯数学物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狄拉克方程,并预言了一个新的基本粒子——正电子的存在。几年后这个正电子终于在实验上被发现。正电子的发现从原则上启发人们去寻找其他基本粒子的反粒子问题。例如,如果我们把狄拉克方程应用于已有的质子,那么这个理论也应当可以预言有反质子的存在。尽管寻找反质子的工作花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但是人们终究于1954年的夏天第一次观测到反质子。此外,狭拉克还与费米分别独立地提出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所服从的统计分布规律,即费米—狄拉克统计。这一研究成果已成为研究基本粒子的基础。

狄拉克的科学论着很多, 1930年发表的《量子力学原理》是一部经典名着,该书已重版四次,1958年出的第四版本与初版相比只修改最后一章,并且已译成各种文字。书中他对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完整的一套数学表示方法。他所利用的右矢与左矢概念,简洁而深刻地反映出量子力学中各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阐述了量子力学的理论结构。他所引进的狄拉克符号,现在巳为科学界所普遍采用。1969年,他在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学术演讲稿《希尔伯特空间中的旋量》于1974年出版。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教期间,狄拉克提出了他的宇宙学的大数假设。

狄拉克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教授共同获得193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因为他们建立了新型原子理论。此外,由于发展新的量子力学,1939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皇家奖章,并且还授予科普利奖章。苏联莫斯科大学曾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

名人姓名:哈勃
出生年代:1889-1953
名人职称:研究现代宇宙理论最着名的人物之一,是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
名人国家:美国

相关介绍:

20世纪的天文学,由于观测手段更先进,把人类的视野扩展到了140亿光年的空间距离。天文学进入了全波时代。

天体物理学在20世纪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它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诞生了将整个宇宙作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宇宙学。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理论基础,以大尺度的天文观测、特别是河外星系的普遍红移和宇宙背景辐射为事实依据,宇宙学展示了宇宙整体的物理特征。

在浩瀚的太空中,除了有无数发光的星星外,还有弥散状的星云。关于星云的本质长时期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星云是银河系内的星际物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星云实际上是像银河系一样巨大的恒星集团,只是因为太远才看起来像“云”。由于观测手段跟不上,两种观点各执其词,难以判明是非。

正如霍金在他的《时间简史》一书中所说,“1924年,我们现代的宇宙图象才被奠定。那是因为美国天文学家埃得温·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 1889~1953)证明了,我们的星系不是惟一的星系。事实上,还存在许多其他的星系,在它们之间是巨大的空虚的太空。”

哈勃,1910年芝加哥大学天文系肄业,后赴英国留学,进牛津大学学习法学。1913年回国从事法律事务。1914年在叶凯士天文台进修。191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19年起在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任职,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员和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他利用美国在威尔逊山上建成的当时世界上最大的2.5米口径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仙女座大星云的12颗造父变星,并运用光度方法确定它们的距离是——仙女座大星云位于70万光年之外,远远超出了银河系的范围。这就最终证明了某些星云确实是与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统、即遥远的星系。哈勃因而成为星系天文学的奠基人。他一鼓作气,此后10年致力于观测河外星云,并找到了测定更远距离的新的光度标准,将人类的视野扩展到了5亿光年的范围。

与此同时,美国天文学家斯里弗(V.M.Slipher, 1875~1969)在恒星光谱的研究中,从1912年开始将视线对准了河外星云,发现它们的光谱线普遍存在着向红端移动的现象。随着观测的进展,哈勃又进而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这时哈勃已证明这些星云确实是河外星系)的光谱都有红移现象。如果按照多普勒效应解释,这就意味着这些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地球而去,而且退行的速度相当大。比如室女座星云的速度达到了每秒1000公里。这样大的速度是令人称奇的。头脑敏锐的哈勃通过分析研究,于1929年提出:甚至星系红移的大小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和星系离开我们的距离成正比,即,河外星系的视向速度和跟离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关系。它被随后的进一步观测所证实。这一发现指出了河外星系的系统性红移,反映了整个宇宙的整体特征。哈勃发现的这个重要关系,说明宇宙中的星系在不断地远离我们,换句话讲,宇宙处于膨胀状态。这一重要关系后来被称为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的发现是天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宇宙膨胀提供了观测证据,更重要的是为宇宙学研究开创了新的方法,结束了长期以来宇宙学研究仅仅停滞在思维和理论讨论的局面,把观测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科学——观测宇宙学。另外,哈勃发明的星系分类法,也被广泛采用。

为纪念已故天文学家、河外天文学和宇宙膨胀理论创始人之一的哈勃,美国将目前世界上最复杂的太空望远镜命名为哈勃太空望远镜,并于1990年4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把它送入了高空轨道。哈勃太空望远镜长13.1米、重11600公斤,造价15亿美元,装有直径2.4米的主体镜和直径0.3米的次级镜。它使人类的观测距离达到140亿光年,也就是可以观测到宇宙中140亿年前发出的光。它的升空,是自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首次观察天体以来,观测天文学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D. 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或者计算机科学家的传记

推荐一些重要科学家:

  1. 诺贝尔传: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

  2. 美丽心灵——纳什传:30岁以前,他就已经解决了一系列数学界公认的难题,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此后,他遭受了灾难性的精神崩溃,成为普林斯顿一个在黑板上乱涂数学命理疯话的幽灵人物,几乎被世界所遗忘,直到他从癫狂中苏醒,获得诺贝尔奖。同名电影《美丽心灵》就是根据这本传记改编的。

  3. 沃尔特·艾萨克森编着的《爱因斯坦传》:是爱因斯坦的所有文稿解密之后问世的第一部有关爱因斯坦的内容详尽、可读性极强的传记。书中记录了爱因斯坦科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闪光的品质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本书荣获美国国家科学总院2008年度科学传播最佳图书奖!英文版首印50万册、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艾萨克森是非常着名的传记作家,写出了《富兰克林传》、《基辛格传》、《乔布斯传》等畅销传记。

  4. 《居里夫人传》这本传记在国内非常有名,说它感动过整整一代人大概也不过分,一直到现在还占据了各大图书电商科学家传记类销售榜的前列。居里夫人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勇气和毅力,谱写了史无前例的科学篇章,对全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如果没有居里夫人的努力,人类可能晚发现镭元素几十年,那将不知会有多少生命由于缺少有效的诊疗手段而白白丧失,也不知会有多少重大的相关发现因缺少镭的启示而迟迟不能面世,原子能时代也不会来得如此迅捷。这样非凡卓越的贡献,竟是由一位当时很少见的女科学家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做出的,这不能不使世人对她的背景、她的人生、她的性格、她的为人、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情形发生浓厚的兴趣。这部传记自问世以来,先后被译成近三十种语言传遍了全世界,向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讲述着居里夫人那令人感动、催人奋进的故事。

E. 收集物理的名人传记

牛顿(1643—1727)是英国着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坐在树底下被苹果砸了后,发现地球引力的人就是牛顿)
牛顿发现了力学的三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原状态不变:空间位置不变,运动方式不变(运动速度不变)
2、牛顿第二定律——力=加速度×质量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绝对值)。
牛顿对高等数学的贡献——完成了由不定积分到定积分的过度,使积分学进入使用领域。

F. 科学家传记有哪些

钱学森(着名科学家、物理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许多开创性贡献。)

钱三强(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裂变”方面成绩突出,是许多交叉学科和横断性学科的倡导者。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竺可桢(地理学家、气象学家、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一代宗师,是我国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推动者)

李四光(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化石新分类标准的提出、中国南方震旦纪与北方石炭纪地层系统的建立、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发现与研究是他对地质科学的重大贡献。)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于1981年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等等 如果需要更具体的 还是去网络慢慢找吧

G. 关于牛顿的人物传记(600字左右)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着名的物理学家,网络全书式的“全才”,着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7)有关物理学家的传记有哪些扩展阅读:

牛顿的主要成就:

1、力学成就

1679年,牛顿重新回到力学的研究中:引力及其对行星轨道的作用、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与胡克和弗拉姆斯蒂德在力学上的讨论。他将自己的成果归结在《物体在轨道中之运动》(1684年)一书中,该书中包含有初步的、后来在《原理》中形成的运动定律。

2、数学成就

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都相信,牛顿与莱布尼茨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并为之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符号。根据牛顿周围的人所述,牛顿要比莱布尼茨早几年得出他的方法,但在1693年以前他几乎没有发表任何内容,并直至1704年他才给出了其完整的叙述。

3、光学成就

牛顿曾致力于颜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顿

H. 古今中外有哪些物理学家(要物理人物传记)

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中国核物理学家,1924年6月25日生于安徽怀宁,祖父是清代着名书法家和篆刻家,其父是着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平,16岁随其姐来到四川江津念完高中。1941—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王竹溪、郑华炽等着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返北平,应聘于北大物理系任教。1948年到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念研究生,被选入“留美科协”总会干事会。新中国的诞生促使他决心尽早回到祖国。1950年8月,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九天,冲破重重险阻登上了回国轮船。1950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后历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是我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共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委员。
1985年7月患直肠癌,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6年7月29日卒于北京,终年62岁。

李政道
李政道(1926—),理论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国家奖学金,去美国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李政道对近代物理学的杰出贡献是:1956年和杨振宁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6�1γ”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一种衰变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
丁肇中(1936—),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5
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他所领导的马克�6�1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发现J/Ψ粒子),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前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1987年)、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年) 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年)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他曾获得过许多奖章,如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质奖章。他也是《原子核物理B(Nuclear Physics B)》、《核仪器方法(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和《数学模型(Mathem atical Modeling)》等科学期刊的编委。

I. 科学家的传记有哪些

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虽然科学家自传有很多,但是这本是励志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唯一一本入选《羊皮卷》丛书的传记类文学作品。如果你喜欢励志的书籍,建议你读一下《羊皮卷》,非常好的

阅读全文

与有关物理学家的传记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