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直立人的发育有哪些物理特征

直立人的发育有哪些物理特征

发布时间:2022-10-31 06:29:56

1. 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生命的六大主要特征:
(1)特定的组构(organization),即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化学元素为c、h、n、o等,且含量几乎相等,有机大分子种类几乎相同(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质)
(2)新陈代谢(metabolism)
生物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3)稳态和应激性
生物体内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ph等),在调解机制的作用下,保持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即使在环境变化时也是如此,是为稳态。能感受到环境变化并作出能维持稳态的应答,是为应激性。
(4)生殖和遗传
生物个体不能长久存活。它们用过生殖(reproction)产生子代使物种得以延续,而子代拥有亲代相似的形状,称为遗传(heredity)
(5)生长和发育
生物的生长是细胞体积或数量的增长,从生物体吸收营养到转化为细胞的组份,经历了许多复杂的过程。而不是像钟乳石长大那样,只是同类物质聚集那样简单。
(6)进化和适应
生殖过程中,突变、漂变、基因流、非随机交配都会让生物种群发生进化(evolution),即“有饰变的传代”(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自然选择使生物一代代愈适应它所处的环境。
凡是具有这六大特征的都是生物。

2. 直立人 特征

能够吃到肉类食品,对于古人类的大脑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能人的脑量已经达到了800毫升左右,要维持这么大的脑子的运转,需要的能量是很高的。现代人的脑只占体重的2%,却耗费了身体获得的能量的20%。植物中虽然富含维生素,但是热量不多,几百万年前的人类面临的是饥饿问题,而不是营养问题。肉类食品满足了人类对能量的需要,肉类中含有脂肪和蛋白质,一小块肉类食物经过消化后,可以产生的能量,如果全部从植物中获得,需要大量的植物果实和块茎,而且要找到这些植物性食物,古人类恐怕要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正是因为学会了制造工具,原始人类获得了搏杀、俘获野生动物的武器,每天的食物中的能量提高,最终使人类脑量的增大成为可能。
随着石器加工的日趋精细,动物性食物在食谱中的比重增大,距今200万年左右的时候,能人演变为直立人。直立人的视野中当然会有树木,但是树木对他们而言,已经不是居住的场所,他们的身体结构已经不再适合于攀缘。依靠两只脚,直立人能够奔跑,当一群直立人出动时,他们甚至可以猎取大型的动物。
早期的直立人脑量约900毫升,随着食物的丰富和时间的推移,它们的脑量也进一步扩大,这就又对食物中的能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晚期的直立人中,发现于中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脑量达1000毫升,已经逼近了现代人的脑量。还有比肉类能量更高的食物吗?食物的类型虽然没变化,但是聪明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了使用火,通过对食物的烘烤,血淋淋的生肉变成了香喷喷的熟肉,不仅味道鲜美了,而且也更容易消化,同样的一块肉,直立人吃的熟肉比能人吃的生肉提供的能量更高。

3. 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他们有哪些特征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左右,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考古人员发现了两颗远古人类的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后来经过鉴定,这就是远古人类的遗骨遗物,我们都知道在远古时代丛林茂密,而那个时候的元谋人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野兽,后来根据出土的两颗牙齿,石器探穴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也是因为这一次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提前,而且在遗址中还找到了一些,很明显的人工痕迹动物骨片,而这些动物骨片也是当时袁某人用来制作捕猎工具的,从这些发掘出的工具就可以证明袁某人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狩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会用火来烤食他们所获取的猎物,从而也开始了人类从生食到熟食的发展。


4.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在体貌特征上有哪些进步

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在体貌特征上区别:

1、山顶洞人的牙齿较小,北京人的牙齿粗大。

2、山顶洞人的下颌前内曲极为明显,下颏突出。北京人的上下颚骨向前突出,没有下颏。

3、山顶洞人的男性身高约为1.74米,女性为1.59米。北京人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62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2厘米。

4、山顶洞人的脑量已达1300~1500毫升,北京人的平均脑量均为1043 毫升。

(4)直立人的发育有哪些物理特征扩展阅读:

北京人是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就是名震世界的北京人。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森林茂密,野草丛生,猛兽出没。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斗争。

5. 大多数生物生长和发育都是从什么后开始 构成人和动物体有哪四种基本组织特点功能 什么是组织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和有程序的连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发育阶段,各阶段都有其一定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再加上生活环境的不同,就把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胚发育期:一般从妊娠期8周起为胚发育期。从受精卵开始分化,直至大体成形,形成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三层组织。
(2) 胎儿期:从妊娠8周至胎儿出生为止。此期以组织及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特点。在胎儿时期可以测定胎盘功能和检查羊水内的细胞染色体、酶量及生化内容,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防治。必要时可行人工流产,以免出生后贻害家庭与社会。
(3)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开始至生后28天。新生儿适应子宫外的新环境,经历了解剖生理学的巨大变化。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从不成熟转到初建和巩固是此期特点。
(4) 婴儿期:指生后至1周岁。婴儿期的特点是生长特别快。1年内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身长可达到出生时的2倍。此期必须加强营养要素,才能预防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否则易发生佝偻病等。
(5) 幼儿前期:1-3岁。此期体格生长速度比婴儿期渐变缓慢,但语言、行动与表达能力明显发育。前囟闭合、乳牙出齐,能控制大小便。在断奶后如对营养供应不加重视,往往可引起身高不增或少增。
(6) 幼儿期:3-6、7岁。相当于目前"幼儿园"阶段。此期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变慢,动作及语言能力逐步提高,能跳跃、登楼梯、唱歌、画图,开始识字认字。往往好奇、多问。不小心也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7) 童年期:6、7-11、12岁。亦称小学年龄期。此期特点是脑的形态结构基本完成,智能发育进展较快,能较好地综合分析、认识自己。此期要保证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
(8) 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约10-18岁(女性较早,男性较晚,约相差2年).这是童年过渡到成年的发育阶段.此时的特征为:体格发育首先加速,继而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女性的青春期普遍为11-12岁到17-18岁,男性则为13-15岁到19-21岁。这里存在着个体差异,且与地区、气候、环境及种族有关。
(9) 青年期:约16-20岁。此期的特征为思维活跃,智能发展,开始锻炼独立生活,参与比较复杂的社会活动,但情绪易多变,可发生异常心理,应当适当的诱导和教育.
以上的各年龄期按顺序衔接,不能跳越。前一年龄期的发育为后一年龄期的发育奠定必要的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会对后一个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的细胞组成,细胞形状较规则,细胞间质很少,大部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和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称被覆上皮。有些上皮构成腺,称腺上皮。上皮组织的细胞呈现明显的极性(polarity),即细胞的两端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别。上皮细胞的一面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称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另一面朝向深部的结缔组织,称基底面。上皮细胞基底面附着于基膜,基膜是一薄膜,上皮细胞借此膜与结缔组织相连。上皮组织中没有血管,细胞所需的营养依靠结缔组织内的血管透过基膜供给。位于身体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的上皮,面临不同的环境,功能也不相同,细胞顶部常具有不同的结构,以适应各自的功能需要。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位于身体不同部位和器官的上皮常以某种功能为主。如身体表面上皮的功能主要为保护作用,而消化管腔面的上皮除有保护作用外,还有吸收和分泌功能。腺上皮的功能主要是分泌。有的器官的一些上皮细胞特化为有收缩能力的细胞,称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有些部位的一些上皮细胞能感受某种物理或化学性的刺激,则称感觉上皮细胞

肉组织
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的动物的基本组织。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等。肌细胞外形细长因此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叫做肌膜,其细胞质叫肌浆。肌浆中含有肌丝,它是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根据肌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的不同可将肌肉组织分为3类:即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 。心肌分布于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的收缩受意志支配属于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自主性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

骨骼肌纤维一般为长圆柱形,长约1~40毫米,直径10~100 微米。每条肌纤维周围均有一薄层结缔组织称为肌内膜。由数条至数十条肌纤维集合成肌束,肌束外有较厚的结缔组织称为肌束膜,由许多肌束组成一块肌肉,其表面的结缔组织称肌外膜,即深筋膜。各结缔组织中均有丰富的血管,肌内膜中有毛细血管网包绕于肌纤维周围。肌肉的结缔组织中有传入、传出神经纤维,均为有髓神经纤维。分布于肌肉内血管壁上的神经为自主性神经是无髓神经纤维。

平滑肌纤维一般为梭形,长约20~300 微米,直径约6微米,妊娠期子宫的平滑肌长可达500微米,核为长椭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基膜附于肌膜之外。平滑肌常排列成束或排列成层。按其神经末梢分布方式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少数,肌细胞的表面有神经末梢分布,其末梢呈念珠状膨大,而其他多数平滑肌细胞没有神经末梢,这些细胞则通过平滑肌细胞的缝管连接传递信息,使神经冲动扩散,机体内多数平滑肌如分布于消化管、子宫壁的平滑肌均属此类。另一类是多数,每个肌细胞表面都有神经末梢分布,各细胞直接受神经的控制,如眼的瞳孔括约肌与开大肌属于此类。此外,还有中间型的。平滑肌除具有收缩功能外,还有产生细胞间质的功能。

心肌纤维呈圆柱形,直径约为15~20微米。心肌纤维有分支,互相连接成网,因此心肌可同时收缩 。心肌的生理特点是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它与上皮组织相比,具有细胞成分少、间质成分多的特点,而且细胞没有极性,分散存在于细胞间质中。结缔组织的间质由基质和纤维成分组成,其中还有不断流动的组织液。基质为均质的 无定形物质,纤维呈细丝状包埋在基质中。结缔组织是四大基本组织中结构和功能最为多样的组织。广义的结缔组织包括液态流动的血液;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较坚硬的软骨和骨。一般所谓的结缔组织是指固有结缔组织而言。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机体各器官中,具有支持、连接、充填、营养、保护、修复和防御等功能。
所有的结缔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mesenchyme)。间充质是 由间充质细胞和基质组成。间充质细胞是多突起的星形或按形细胞,其突起互相连接成网,核较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间充质细胞是一种分化程度很低的细胞,在胚胎发生过程中,可分化为各种结缔组织、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等。生后的结缔组织内还保留有少量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神经组织(nerve tissue)构成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分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和神经节)两大部分,两者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组成的,它们都是有突起的细胞。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亦称神经元。神经元数量庞大,整个神经系统约有1011个,它们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神经元的突起以特化的连接结构――突触彼此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通路和网络,将化学信号或电信号从一个神经元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传给其组织的细胞,使神经系统产生感觉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以适应内、外环境的瞬息变化。有些神经元还有内分泌功能。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更多,但不具有神经元的上述特性,它们的功能是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等作用,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

神经元的胞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如大脑皮质、小脑皮质、脑内众多的神经核团和脊髓灰质;也存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如脑神经节、脊神经节、植物神经节。神经元的突起则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通路和神经网络以及遍布在的神经。分布到体表和骨骼肌的神经躯体神经(somatic nerve)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称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或植物神经(vegetative nerve);植物神经又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与相应的植物神经节相连。

组织:多细胞生物的受精卵分裂,分化而产生形态和功能不相同的各类细胞,这些细胞组合而成的,执行不同功能的组织。

6. 第二次身高发育高峰期特征

不会,还在长高。那只是进入青春期的表现,不代表以后。

7. 直立人的发展概况有哪些

直立人的形态特征

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大部分厚度达10毫米(现代人通常为5毫米)。眶上脊粗壮,形成眶上圆枕,可高出15毫米。头骨后部的枕骨比颅顶几乎厚一倍,形成枕圆枕,是项肌的上界。枕骨脊沿头骨后部向前水平延伸,在两侧耳孔上方与乳突上脊相续,更向前到颧弓。

眶上脊与颧弓、乳突上脊和枕骨脊大约在头骨中部,水平环绕头骨一周,成为加强头骨的保护性结构。在此增强结构线以下,有面骨、乳突和项肌保护头骨的下半部。在此线以上,颅顶有厚的骨壁及其外覆的肌肉提供保护。在颞窝处骨壁较薄,则有额外的肌肉保护;肌肉愈厚,骨壁愈薄。

在直立人的整个系统中,这个加强系统没有明显的改变,颅顶的厚度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直立人的脑子明显增大,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脑子增大,容纳脑的颅骨自然也要增大,但并不是各部分都同样增大,主要是颅骨的高度和长度的增大,其宽度则基本不变;只是由于颅底的增强,特别是海绵骨质的扩张而宽度稍有增大。

额骨的增大,可从晚期直立人如周口店的标本的有额隆突看出来,以容纳增大的脑的额叶。枕骨的增大包括脑的增大和项肌附着区的增大。脑的增大影响枕圆枕以上部分的枕平面,这部分的骨包容着脑的顶联合区的后部。在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之间,这个枕平面的扩大使它与项平面的比例有很大的发展。

直立人体重增加与身材的增大有关。直立人的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大。南方古猿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平均体重估计大约为40千克,而直立人的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平均体重估计大约为60千克,因而直立人体重的增加,一大部分是由于身材的增大。

脑子的增大不仅是体积增大。脑的扩大,也反映出它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和重新改组。脑各部分扩大的程度也不一致。额骨和枕骨部分特别扩大,可能主要是脑的相应部分即额叶和顶后区的扩大。整个脑也扩大了,显然与复杂的文化行为如有语言的能力有关。语言能力的进化似与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的出现有关。周口店5号头骨两侧大小和形态的明显的不对称性,是表明已有语言能力的少数直接的形态证据之一,因而有理由相信直立人已有人类的有声语言。

直立人颅底的枕骨大孔的位置比南方古猿更靠前了。面部、颌骨和牙齿也发生了变化。颜面下部与南方古猿相比是缩小了,可是其颜面上部却扩大了,所以其平均面高(从鼻根点到牙龈点的高度)很少变化。直立人的面宽在其整个进化过程中在持续增大;由于额部的持续扩大,把虽已缩小的颞窝推向外侧,使面部变宽;另外也可能是由于前部牙齿的增大。因此,宽大的鼻梨状孔和分离很开的眼眶是所有早期直立人的特征。眼的扩大,增强了视觉,使脑与视觉有关的部分继续向后扩大。

直立人牙齿的变化,前部和后部明显不同。后部牙齿尺寸的减小是早期直立人与南方古猿的最大的差别之一,这种变化明显地持续发生在整个直立人的进化系统中。后萌出的牙齿减小的程度比先萌出的牙齿为大,因而第二前臼齿减小的程度比第一前臼齿大,而第三臼齿(M3)减小的程度又大于第二臼齿(M2),M2又大于M1。南方古猿M3大于M1和M2,而晚期直立人则M3小于M1和M2。

支持后部牙齿的各种结构也减小了。在下颌,主要在下颌体的宽度大大减小,下颌体的高度变化较小,整个下颌骨的大小基本不变。

在上颌,后部牙齿及其牙根的减小,明显地缩小了颜面下部的尺寸,特别是鼻以下的部分;但其突出度没有什么改变。

颞肌前部的减缩,使两侧的颞线在头骨更后的位置才互相靠近,颞窝的尺寸减小。咬肌力量的减小反映在颧骨尺寸的大大减小上。

牙床的减小和支持面部及下颌骨的骨结构的减小,是后部牙齿的使用减少的证据。这与直立人阶段更多地和更经常地以肉食代替若干植物性食物有关,也是更有效地制备食物的技术发展的结果,如在较晚的直立人中能用火烧烤食物。

直立人的前部牙齿则有着相反的变化。在晚期直立人中,前部的全部牙齿都扩大了。上颌前部牙齿的宽度增大,特别是第二上门齿,几乎与第一上门齿等大。前部牙齿使用的增强,并不直接与咀嚼食物相关,似与用嘴来咬紧和抓住物品有关,也可能与制备动物性食物有关。如用牙咬紧肉食以便分割成小块,或为小孩食用而撕碎肉食等等。

前部牙齿扩大,使用时增大了其垂直负荷。额部倾斜的程度在机能上与眉脊的大小有关,倾斜度越大,眉脊越粗壮。反之亦然。在晚期直立人中,额部增高了,眉脊理应减弱,可是实际上并未减弱。这是由于上颌前部的垂直负荷相应地增大的缘故。

前部牙齿的水平负荷的增加,直接反映在项肌的附着面积在晚期直立人中几乎比早期直立人扩大了1/3,可能与前部牙齿增大的水平负荷相当。

脑子增大,便影响骨盆的结构,使骨盆口变大,以便能产出脑子较大的婴儿。骨盆的改变自然也要影响整个身体的行动装置。

从中国、印尼和非洲发现的少量肢骨表明,它们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直立人的两性差别比南方古猿为小,可是远比现代人为大。个体差别也很大。

直立人的生活

在直立人遗址中,以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最有代表性。

北京猿人的石器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几大类。用砂岩砾石打制成的大型的砍砸器,可用来砍伐树枝;用石英制成的小型的刮削器,有直刃、凸刃、凹刃和多边刃,可能是日常生活的用具;还有小尖状器和脉石英片,大概也是日常使用的工具;相当数量的石锤和石砧,则是用来制作石器的。

洞里还有相当多的破碎骨头,特别是鹿类的骨头;其中是否有部分是骨器,还是全部都是因取食骨髓而砸碎的,现在还不能确定。

洞里发现有木炭,很厚的灰烬层,燃烧过的龟裂的土块、石块和骨头,表明北京猿人已经知道用火,并且能控制火了。还有烧过的朴树籽等,可能是他们的食物之一。在欧洲和非洲也有些地点报道有用火的遗迹,但不能肯定。

和北京猿人文化同时代或稍为早、晚一些的文化遗物,还发现于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山西芮城区匼河、河南三门峡、湖北大冶以及其他地点。

在我国以外的亚洲地区,也有多处发现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如在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地。

在欧洲,和直立人同时代的石器文化有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和克拉克当文化。

阿布维利文化也叫舍利文化。典型的阿布维利文化是在法国北部阿布维尔市郊索姆河畔的阶地上发现的,代表的工具是手斧。手斧是用燧石结核打制成的,一端尖,另一端圆钝,是用手抓握的部分。主要分布在西北欧。手斧是用作切割、砍砸和钻孔等多种用途的,也可对木料加工。

阿舍利文化是以发现地法国北部亚眠市郊的阿舍利而得名的,占优势的工具仍是手斧。此外,还有圆边刮削器和形状对称的尖状器。这里已出现了用木棒和骨棒打制的技术。石器的侧面和表面具有较阿布维利期为平直的刃口和浅平的石片疤。阿舍利文化主要分布在法国、西班牙、英国南部和意大利。

和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在欧洲同时发展的还有克拉克当文化,最早发现于英国艾赛克斯的克拉克当,以石片为主。石器的主要类型有粗糙加工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除英国外,在法国南部也有这种文化遗址发现。

在东非坦桑尼亚奥杜韦层位Ⅱ中部,发现有制作较好的石器,许多是用大的石片做的。出现了梨形有尖的手斧,也归入阿舍利文化,但可能是由奥杜韦文化发展来的。这里还有以制作较粗的两面器为特征的“发展的”奥杜韦文化。

在非洲的其他许多地点,也发现有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的手斧等石制品。

直立人生存的时期,气候基本上是较温暖的,自然也有温暖和寒冷的变迁和交替。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周口店地区的气候,根据对遗址孢粉的分析,属间冰期气候,与今天华北的气候没有多大差别。知识点冰期气候

冰期气候是指地质时期出现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寒冷气候。在全球地质历史中出现过数次大冰期气候,震旦纪以前大冰期出现的时间和证据尚无法做出最后的结论。最近的三次大冰期为:震旦纪大冰期(距今6亿年以前),在亚、欧、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有冰碛层;石炭~二叠纪大冰期(距今2.3亿~3亿年),在非洲(赤道以南)、澳洲、南美和印度都发现了冰川遗迹;第四纪大冰期(距今约200万年前),最严重时,世界大陆20%~30%的面积被冰川所覆盖。

冰期气候的共同特征是气候寒冷,冰流下注,大陆冰川扩展,气候带向低纬推移。温带气候每年有寒冷的冬天,因而在洞穴中居住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的多种多样不仅提供了柴火,而且还提供了果实和种子,是直立人食物的重要来源。北京猿人洞的沉积中,有大量烧过的朴树籽,大概是猿人的食物之一。对沉积物所进行的孢粉分析证明,当时还曾有过其他的植物,如胡桃、榛、松、榆和蔷薇等等,这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也可能是猿人食物的一部分。

狩猎是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肉类可以比素食提供更多的热量和蛋白质。北京猿人洞中发现的大量各种大小哺乳动物化石表明,他们不仅猎捕小动物,还能猎捕大动物。在洞里发现大量的鹿类化石,有肿骨鹿和葛氏斑鹿两类,其所属个体不少于3 000头,表明鹿类动物是北京猿人捕获最多的猎物。

非洲发现的直立人遗址通常是在水源附近,如河边、湖边或海边。大多数遗址是在离水不远的干草地区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真正是在森林里居住。因此,“直立人”的群体是生活在其猎物最集中的地方。

非洲的直立人遗址,主要可分为居住处、屠宰处和采集处三类。较大的居住地可能维持50个人左右同时在一起生活,而许多小的遗址可能只容纳几个人。有些居住或生活遗址显示有简单结构的居所如防风篱笆或掩蔽所。这里有着种类不同的各种工具。在屠宰遗址里集中有用作宰割工具的许多锐利的石片和少数大的切割工具。采集遗址发现于与采集活动有关的森林附近或是植被繁茂的区域。这里有大量的粗糙的两面器,用来挖掘、砍砸和切碎植物性食物,也可能用于把可供食用的植物作若干初步的压碎和加工。

同样,遗址中的动物化石,表明非洲的“直立人”能狩猎中等的和大型的哺乳动物,包括大的狒狒。显然,狩猎是群体协作和有组织地进行的。

使用工具的狩猎活动

狩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谋生手段之一。直立人的狩猎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已能制造较为复杂的工具,已能狩猎一些大动物。狩猎对直立人的大脑、躯干以及社会行为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明显是直立人居住的遗址中,伴有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许多是与人的大小差不多的、成年的、能快速奔跑而不易捕获的动物。与这些动物骨骼一起发现的有用来屠宰猎物的石器。可以肯定,直立人已能利用手中简单的工具狩猎大的动物了。

可是,使用那样简单的石器,直立人怎样能猎获大的动物呢?

近年来,有人调查了现代的一些实行狩猎—采集经济的部落的生产情况,发现他们用持续追赶的方法来狩猎,因而设想直立人开始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狩猎大动物的。

据报道,墨西哥西北部的塔拉休马拉印第安人猎鹿,持续追赶一两天,使鹿不停地奔跑。他们不用看见鹿,只要凭鹿的一些脚印便知道鹿群的去向。鹿跑得筋疲力尽而倒下了,常常是蹄子都已完全磨掉了。肖休恩印第安人用同样的方法狩猎北美的叉角羚。非洲的桑人骑马闯入一群羚羊中,使其分散和奔跑,然后选定一只持续追赶一天到两天,靠近时用矛将它刺杀。现在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印第安人部落也采用这种狩猎方法。澳大利亚土着的阿博斯人也用这种方法来狩猎袋鼠。

这种狩猎方法的共同特点是不同于悄悄行动,不用隐蔽,不用设陷阱圈套,不用快速奔跑,不用远距离的武器,甚至不用武器,而只要持续追赶,使猎物不能停下来吃草、喝水甚至不能有片刻的休息,一直保持惊恐状态,而且越惊恐则消耗的能量越大,越是慌不择路。

食草动物平时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吃草,现在被人连续追赶就不可能吃草了。而猎人能吃随身携带的高蛋白的肉食,或预先吃得很饱直到狩猎结束再吃。特别是大多数大动物在白天最热的时候都在阴凉处休息,人则可利用此时机追赶。如果追赶的时间一天不够,人在晚上可以宿营,第二天再赶。猎物主要为中等大小的食草动物如鹿和羚羊,通常选择其中老、弱、病、残者追捕。这样的狩猎可少数人进行,而不一定要多人合作。因为猎人对猎物的习性和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可以跟踪猎物直到它倒下就擒。

自然,依靠这样的狩猎技术,肉食供应不可能是很经常的。采用植物性食物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狩猎只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补充办法。

直立人的狩猎可能是在白天,这对他们是有好处的。因为大多数食肉类是在黎明和黄昏时出猎,白天狩猎可避免直接与这类猛兽竞争的危险。在今天的非洲,在白天狩猎的除人以外,只有野犬。野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较小的动物。兽类的这一狩猎习惯,为白天成群活动的早期人类空出了一个进行狩猎的生态灶。

狩猎对直立人的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行为上来说,人类的狩猎依赖技术(武器和肢解的工具)。在狩猎和采集中需要合作,要互相交往。食物的获得包括猎取猎物和采集植物,后者构成早期人类食物的大部分,几乎可以肯定是女性干的活,这从两性体形大小的明显差别上可以看得出来。可是技术在这种进化中比在狩猎的进化中更为重要;在获取和制备植物性食物上,工具极端重要。

更为有意义的是,有组织狩猎的发展造成了人类生存的明显转变。更有效的狩猎成为保证获得动物蛋白质的一种方法,动物蛋白质最终成了一种惯常的和可预期的食物的一部分。狩猎活动有助于扩大早期人类的地理范围和生态范围。

8. 1. 与直立行走相适应,人的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有哪些特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法、谈话法
四、教学准备:人体骨骼模型、猪股骨等
五、教学过程:
问:屈肘动作是怎样完成的?有那些结构参与?
学生回答
教师:这一动作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引所附着的骨,围绕着关节活动完成的。因此,骨、骨连接和骨骼肌就组成了人体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运动。从屈肘动作可看出,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骨骼肌是动力。我们先研究骨骼。
教师: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骨连结构成的。(出示骨骼挂图,引入骨骼组成。)
教师:人体骨骼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由于各部位功能的不同,骨骼的差别也很大。下面就来观察各部分的骨骼特点。
教师:下面请一位学生到前面指着骨骼模型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并且讨论一下:如颅骨围成了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整个颅骨中为什么只有下颌骨能活动;躯干骨中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有什么功能;四肢骨主要由什么骨组成,与什么功能相适应;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等等。
教师: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壮呢?
学生:这是因为下肢骨与长期支持体重和行走相适应的结果。
教师:下肢功能与人直立行走有关,那么骨骼有哪些特点与直立行走相适应呢?
(让学生观察骨骼的模型,先观察脊柱的正面,然后慢慢把模型侧放)
教师:脊柱正面和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学生:侧面有弯曲
教师:脊柱的弯曲都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有什么生理功能?
教师:在颈部、胸部、腰部、骶部各有一弯同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故称为生理性弯曲,是与人直立行走相适应的。
教师:扁平足的功能缺陷。
教师:骨有哪些结构特点与运动功能相适应呢?下面我们以长骨为例,研究骨的结构。
(学生开始观察时,教师先从形态上说明长骨的骨干、骨端,然后指导学生由外到内一步步正确地观察。观察骨膜时要用解剖刀在骨表面切开,再用刀尖轻轻从骨质表面剥离,同时提醒同学注意骨膜的颜色,坚韧程度,与骨质之间有无联系的结构,这些结构是什么。观察骨质时注意两种骨质的区别,如部位、颜色、结构、坚硬程度,想一想作用;观察骨髓时先看黄骨髓,注意位置和颜色,然后看一看骨松质空隙中的红骨髓。)(播放观察录象)
教师:总结归纳。长骨是管状骨,它使骨既轻便又坚固。这一特点是与运动相适应的。
教师:骨的坚固还表现在既坚硬又有弹性。为什么有这样的特性呢?下面我们研究骨的成分。骨由那些成分组成的呢?
演示实验:测定骨的成分
教师:骨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构成,这两种成分按一定比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骨既坚硬又有弹性。那么骨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各占多少呢?成年人的骨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占2/3,这样的骨既坚硬又有弹性。骨的成分是否都一样呢?观察同步探究中骨成分各个时期变化表。想一想:为什么儿童时期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学生回答
教师:骨的成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着变化,其物理性质也随着发生改变,这一变化表明,骨是生活器官。骨的生命活动还表现在能够生长。
教师:骨的生长主要表现在长长和长粗两个方面,骨端软骨层在儿童少年时不断产生骨组织,使骨长长;骨膜中成骨细胞不断产生骨质使骨长粗。随着长骨增粗,骨髓腔也增大,以保持轻便的特点。
教师: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使骨各部分增强了营养,改善骨的结构,使骨密质增厚,骨松质排列更加整齐、有规律,这样骨更加坚固。
教师:骨折后我们应该怎么急救呢?
教师:主要骨折部位多发生在四肢,不要活动骨折部位,可用夹板或其它材料把骨折部位两端关节固定,立即送往医院及时治疗。
六、板书设计:
头骨

人体的骨骼 躯干骨

四肢骨
七、教学反思:
望采纳

9. 快七岁小孩轻到中度智力低下的特征

智力低下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快七岁小孩轻到中度智力低下有哪些特征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快七岁小孩轻到中度智力低下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快七岁小孩轻到中度智力低下的特征

轻度智力低下特征:早年发育较正常儿童缓慢,且比较不活泼,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做事循规蹈矩,或动作迟缓等等。

中度智力低下特征:整个发育较正常儿童缓慢,语言功能发育不全,吐词不清,只能进行简单的具体思维等等。

快七岁小孩轻到中度智力低下是否可逆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治疗

儿童有明显的智力低下大多数在婴儿期就容易识别,然而轻度弱智往往进入小学之后学习困难才发现。若发现有运动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迟钝,语言发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诊断,作出相应的治疗。

有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病,例如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组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克汀病)等,若能在新生儿期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病儿智力可免受损害或病情得到控制。以苯丙酮尿症、克汀病为例,如能在生后3个月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智力可以恢复正常,超过6个月治疗,几乎不可避免地智力受到损害,如果3~4岁以后再治疗,病孩的身体发育亦有困难。克汀并苯丙酮尿症,在早期症状不典型,很难发现,往往出生后数月之后才能发现,但这时却已到了难于治疗的程度,智力障碍很严重了。因此,有不少国家对上述遗传病在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

预防

减少弱智儿童的发生,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避免近亲结婚,对严重遗传病尽量动员绝育术。

避免早婚和超过40岁妇女高龄生育,因为容易使染色体异常发生先天愚型。

做好产前保健检查,提高处理难产的技术,减少产伤,有条件的地区对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及早发现,早期治疗,减少弱智儿童发生。

中度智力低下的儿童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

这样的话孩子长大了,可能智力也是稍微低点。可能需要经过一些特殊的训练。你可以多培养一下孩子从小就对他多一些关注。

孩子智力的低下,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儿科接受检查和治疗,因为孩子已经诊断明确智力低下,应用了营养神经的药物,建议可以在医生的正规指导下进行康复的训练,一般孩子不能恢复到同龄孩子的智力水平,建议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


阅读全文

与直立人的发育有哪些物理特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9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5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1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10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4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6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5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8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0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4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20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9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88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2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7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3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