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
今日犯了1个低级错误,回来学习一下,大家别笑哦 谈到网络(互联网)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System)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1个网络(互联网)系统(System)互连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互联网)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互联网)协议提供了1个很好的参考......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掉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1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等。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网络(互联网)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取。网络(互联网)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 网络(互联网)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传输层是第1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 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1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1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System)或网络(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互联网)服务的接口。 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Ⅱ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中常见的协议 分别有什么
应用层 http smtp pop3 telnet snmp ftp dhcp tftp ssh
传输层 tcp udp spx
网络层 ip ipx ‘apple talk’
数据链路层 802.3、802.4、802.5、802.11、FDDI、ATM
物理层 v.24 v.35 RS232 RS485
Ⅲ ethernet的物理层协议主要有
Ethernet 的物理层协议主要有:
10BASE-T 100BASE-T 1000BASE-T
Ⅳ 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哪些协议谢谢!
第一层:物理层
物理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该层为上层协议提供了一个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只是说明标准。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比特(bit)。
属于物理层定义的典型规范代表包括: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fddi令牌环网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RP、RARP、SDLC、HDLC、PPP、STP、帧中继等
第三层: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packet)。网络层协议的代表包括:IP、IPX、RIP、OSPF等。
第四层:传输层
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段(segment)。传输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CP、UDP、SPX等
第五层:会话层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会话层还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实现数据的同步。会话层协议的代表包括:RPC、SQL、NFS 、X WINDOWS、ASP
第六层:表示层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表示层协议的代表包括:ASCII、PICT、TIFF、JPEG、 MIDI、MPEG
第七层:应用层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应用层协议的代表包括:Telnet、FTP、HTTP、SNMP等。
(4)物理层有那哪些协议扩展阅读:
谈到网络不能不谈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OSI/RM)的全称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网络系统互连模型。虽然OSI参考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不是很大,但其的确对于理解网络协议内部的运作很有帮助,也为我们学习网络协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七层理解:
物理层:物理接口规范,传输比特流,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
数据层:成帧,保证帧的无误传输,MAC地址,形成EHTHERNET帧
网络层:路由选择,流量控制,IP地址,形成IP包
传输层:端口地址,如HTTP对应80端口。TCP和UDP工作于该层,还有就是差错校验和流量控制。
会话层: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使用NETBIOS和WINSOCK协议。QQ等软件进行通讯因该是工作在会话层的。
表示层:使得不同操作系统之间通信成为可能。
应用层:对应于各个应用软
Ⅳ 物理层标准协议
物理层标准协议。
物理层(或称物理层,PhysicalLayer)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传输。局域网与广域网皆属第1、2层。物理层是OSI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如果您想要用尽量少的词来记住这个第一层,那就是“信号和介质”。OSI采纳了各种现成的协议,其中有RS-232、RS-449、X.21、V.35、ISDN、以及FDDI、IEEE802.3、IEEE802.4、和IEEE802.5的物理层协议。
Ⅵ 物理层有哪些协议
RS-232-C
RS-232-C是OSI基本参考模型物理层部分的规格,它决定了连接器形状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电气特性及表示信号意义的逻辑特性。
RS-232-C是EIA发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本来是为连接模拟通信线路中的调制解调器等DCE及电传打印机等DTE拉接口而标准化的。现在很多个人计算机也用RS-232-C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用RS-232-C作为接口的个人计算机也很普及。
RS-232-C的如下特点:采用直通方式,双向通信,基本频带,电流环方式,串行传输方式,DCE-DTE间使用的信号形态,交接方式,全双工通信。RS-232-C在ITU建议的V.24和V.28规定的25引脚连接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换性。
RS-232-C所使用的连接器为25引脚插入式连接器,一般称为25引脚D-SUB。DTE端的电缆顶端接公插头,DCE端接母插座。
RS-232-C所用电缆的形状并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带屏蔽的24芯电缆。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使用RS-232-C在200K位/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进行数据传输。
RS-449
RS-449是1977年由EIA发表的标准,它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开发的标准,但是几乎所有的数据通信设备厂家仍然采用原来的标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接口而被广泛采用。
RS-449的连接器使用ISO规格的37引脚及9引脚的连接器,2次通道(返回字通道)电路以外的所有相互连接的电路都使用37引脚的连接器,而2次通道电路则采用9引脚连接器。
RS-449的电特性,对平衡电路来说由RS-422-A规定,大体与V.11具有相同规格,而RS-423-A大体与V.10具有相同规格。
V.35
V.35是通用终端接口的规定,其实V.35是对60-108kHz群带宽线路进行48Kbps同步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的规定,其中一部分内容记述了终端接口的规定。
V.35对机械特性即对连接器的形状并未规定。但由于48Dbps-64Kbps的美国Bell规格调制解调器的普及,34引脚的ISO2593被广泛采用。模拟传输用的音频调制解调器的电气条件使用V.28(不平衡电流环互连电路),而宽频带调制解调器则使用平衡电流环电路。
X.21
X.21是对公用数据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接口的规定。主要是对两个功能进行了规定:其一是与其他接口一样,对电气特性、连接器形状、相互连接电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层进行了规定;其二是为控制网络交换功能的网控制步骤,定义了网络层的功能。在专用线连接时只使用物理层功能,而在线路交换数据网中,则使用物理层和网络层的两个功能。X.21接口用的连接器引脚也只用15引脚电气特性分别参照V系列接口电气条件的V.10和V.11。数字网的同步都是从属于网络主时钟的从属同步。
Ⅶ OSI七层模型各层分别有哪些协议及它们的功能
在互联网中实际使用的是TCP/IP参考模型。实际存在的协议主要包括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各协议也分别对应这5个层次而已。
要找出7个层次所对应的各协议,恐怕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协议难找到啊。。
应用层
·DHCP(动态主机分配协议)
· DNS (域名解析)
·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 Gopher (英文原义:The Internet Gopher Protocol 中文释义:(RFC-1436)网际Gopher协议)
·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
· IMAP4 (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 即 Internet信息访问协议的第4版本
· IRC (Internet Relay Chat )网络聊天协议
· NNTP (Network News Transport Protocol)RFC-977)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 XMPP 可扩展消息处理现场协议
· POP3 (Post Office Protocol 3)即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 SIP 信令控制协议
· 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 SSH (Secure Shell)安全外壳协议
·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 RPC (Remote Procere Call Protocol)(RFC-1831)远程过程调用协议
· RTCP (RTP Control Protocol)RTP 控制协议
· RTSP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传输协议
· TL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Protocol)安全传输层协议
·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 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 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
· STUN (Simple Traversal of UDP over NATs,NAT 的UDP简单穿越)是一种网络协议
·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校时协议
传输层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 DCCP (Datagram Congestion Control Protocol)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
· 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
· 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或简写RTP)实时传送协议
· RSVP (Resource ReSer Vation 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
· PPTP ( 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点对点隧道协议
网络层
IP(IPv4 · IPv6) 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ARP :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即地址解析协议,实现通过IP地址得知其物理地址。
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 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 IP 地址。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它是TCP/IP协议族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
ICMPv6:
IGMP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GMP)是因特网协议家族中的一个组播协议,用于IP 主机向任一个直接相邻的路由器报告他们的组成员情况。
RIP :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一种在网关与主机之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的标准。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BGP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用来连接Internet上独立系统的路由选择协议
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Protocol)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路由选择协议.
IPsec:“Internet 协议安全性”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框架结构,通过使用加密的安全服务以确保在 Internet 协议 (IP) 网络上进行保密而安全的通讯。
数据链路层
802.11 · 802.16 · Wi-Fi · WiMAX · ATM · DTM · 令牌环 · 以太网 · FDDI · 帧中继 · GPRS · EVDO · HSPA · HDLC · PPP · L2TP · ISDN
物理层
以太网物理层 · 调制解调器 · PLC · SONET/SDH · G.709 · 光导纤维 · 同轴电缆 · 双绞线
Ⅷ 物理层有哪些协议
RS-232-C
RS-232-C是OSI基本参考模型物理层部分的规格,它决定了连接器形状等物理特性、以0和1表示的电气特性及表示信号意义的逻辑特性。
RS-232-C是EIA发表的,是RS-232-B的修改版。本来是为连接模拟通信线路中的调制解调器等DCE及电传打印机等DTE拉接口而标准化的。现在很多个人计算机也用RS-232-C作为输入输出接口,用RS-232-C作为接口的个人计算机也很普及。
RS-232-C的如下特点:采用直通方式,双向通信,基本频带,电流环方式,串行传输方式,DCE-DTE间使用的信号形态,交接方式,全双工通信。RS-232-C在ITU建议的V.24和V.28规定的25引脚连接器在功能上具有互换性。
RS-232-C所使用的连接器为25引脚插入式连接器,一般称为25引脚D-SUB。DTE端的电缆顶端接公插头,DCE端接母插座。
RS-232-C所用电缆的形状并不固定,但大多使用带屏蔽的24芯电缆。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5m。使用RS-232-C在200K位/秒以下的任何速率都能进行数据传输。
RS-449
RS-449是1977年由EIA发表的标准,它规定了DTE和DCE之间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RS-449是想取代RS-232-C而开发的标准,但是几乎所有的数据通信设备厂家仍然采用原来的标准,所以RS-232-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接口而被广泛采用。
RS-449的连接器使用ISO规格的37引脚及9引脚的连接器,2次通道(返回字通道)电路以外的所有相互连接的电路都使用37引脚的连接器,而2次通道电路则采用9引脚连接器。
RS-449的电特性,对平衡电路来说由RS-422-A规定,大体与V.11具有相同规格,而RS-423-A大体与V.10具有相同规格。
V.35
V.35是通用终端接口的规定,其实V.35是对60-108kHz群带宽线路进行48Kbps同步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器的规定,其中一部分内容记述了终端接口的规定。
V.35对机械特性即对连接器的形状并未规定。但由于48Dbps-64Kbps的美国Bell规格调制解调器的普及,34引脚的ISO2593被广泛采用。模拟传输用的音频调制解调器的电气条件使用V.28(不平衡电流环互连电路),而宽频带调制解调器则使用平衡电流环电路。
X.21
X.21是对公用数据网中的同步式终端(DTE)与线路终端(DCE)间接口的规定。主要是对两个功能进行了规定:其一是与其他接口一样,对电气特性、连接器形状、相互连接电路的功能特性等的物理层进行了规定;其二是为控制网络交换功能的网控制步骤,定义了网络层的功能。在专用线连接时只使用物理层功能,而在线路交换数据网中,则使用物理层和网络层的两个功能。X.21接口用的连接器引脚也只用15引脚电气特性分别参照V系列接口电气条件的V.10和V.11。数字网的同步都是从属于网络主时钟的从属同步。
Ⅸ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主要协议有哪些传输的数据单位各是什么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网络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出现两个分支:一类是基于点对点通信线路,另一类是基于广播信道。
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比特序列。
Ⅹ OSI(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等)都有什么协议
物理层是一层真实的协议,单位是比特`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是负责将上层的数据封装成固定格式的帧 网络层就是IP协议了`负责数据从源端口到目的端口的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