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消毒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物理消毒就是利用物理的作用(包括光、热、蒸汽、压力等)以杀灭病原体。
在养蚕生产中应用较广泛的物理消毒法有蒸汽消毒、煮沸消毒及日光消毒等。
(1)蒸汽消毒及蒸煮消毒
消毒方法与作用原理:湿热条件下利用高温(100℃)使病原蛋白质变性、凝固而失去致病力。消毒对象及使用范围:蒸汽消毒时加入少量的甲醛效果更好。蚕网、蚕蔟等零星的小蚕具可通过蒸煮消毒。
(2)日光消毒
作用原理:利用日光中的紫外线来杀菌。紫外线是一种波长0.32~0.40微米左右的短波光线,杀菌力强。紫外线照射后引起核酸、蛋白质变性而失去致病力,此外,日光的红外线有热辐射作用,使病原微生物表面发热干燥,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消毒作用。日光消毒的效果与物体表面温度的高低关系很大,如温度越高则照射的时间可适当缩短。
消毒对象及使用范围:日光消毒的对象比较广泛,对各种病原微生物都有杀灭的作用。但由于只能消毒表面层,不能深入内部,且受大气的影响较大,日照的强度亦无法掌握。因此,只能作为蚕具的辅助消毒。在日光消毒时要注意做到将蚕具摊平,使之充分曝晒于直射日光之下,并要经常调换正反面或多晒几次。
Ⅱ 五六十平方的美容院办理卫生许可证需要消毒间吗
五六十平方的美容院办理卫生许可证需要消毒间。
《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规定:美容美发场所应当设置公共用品用具消毒设施,美容场所和经营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的美发场所,应当设立单独的清洗消毒间,专间专用;50平方米以下的美发场所应当设置消毒设备。
美容场所,是指根据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其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净、美容等区域和专间。
(2)不属于美容美发场所物理消毒的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消毒方法:
(一)、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消毒方法。
1、蒸汽、煮沸消毒:煮沸15~30分钟,主要用于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棉制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箱:温度﹥120℃,作用3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
(二)、学消毒。包括使用卤素类、季铵盐 类、醛类和乙醇等消毒药剂,消毒后,应当用净水冲去用品用具表面的消毒剂。
1、氯制剂消毒:使用有效氯含量500 毫克/升的溶液,作用30~60分钟,主要用于面盆、毛巾、拖鞋等非金属类、不脱色的用品用具浸泡消毒和物体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戊二醛消毒:使用浓度2%戊二醛溶液,作用6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用品用具的浸泡消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
Ⅲ 不属于物理消毒的方法是什么
很多常用的消毒方法都不是物理方法,比如喷洒消毒液,用84消毒液或者碘酒消毒,物理消毒主要是高温灭菌。
Ⅳ 公共消毒的企业有那些方法产品有那些
一、公共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二、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三、杯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四、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草、棉制品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五、美容、美发、修脚等工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六、面盆、浴盆、坐便器、擦背凳足浴桶等公共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七、拖鞋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八、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九、沐浴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操作规范。
十一、干净布草与脏布草必须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布草柜要密闭,并保持清洁,布草分类存放,并有标识。
十二、清洁公共用品、用具的抹布、工具必须严格分开,并有区分标识。
十三、公共场所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用品用具,数量应满足消毒周转的要求。
(二)公共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
(一)手工清洗
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机械清洗
按洗涤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消毒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消毒方法。
1.蒸汽、煮沸消毒:煮沸15~30分钟,主要用于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棉制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箱:温度﹥120℃,作用3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
3、紫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紫外线消毒柜中,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化学消毒。包括使用卤素类、季胺盐类、醛类和乙醇等消毒药剂,消毒后,应当用净水冲去用品用具表面的消毒剂。
1.氯制剂消毒:使用有效氯含量500 毫克/升的溶液,作用30~60分钟,主要用于面盆、毛巾、拖鞋等非金属类、不脱色的用品用具浸泡消毒和物体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戊二醛消毒:使用浓度2%戊二醛溶液,作用6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用品用具的浸泡消毒。
3.新洁尔灭消毒:使用浓度0.1%的新洁尔灭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消毒和工具、器械浸泡消毒。
4.乙醇消毒:使用浓度75%的乙醇可用于美容操作人员手部和高频玻璃电极、导入(出)棒等美容器械涂擦消毒。
三、保洁
(一)消毒后的用品用具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免造成再次污染。
(二)清洗消毒后的用品用具应当及时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三)杯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原则:茶具、饮具在客房的每天撤换,在公共区域的每客一换,撤换出来的茶具饮具要实行“一冲、二擦、三洗、四消毒、五保管”,茶具、饮具的消毒做到“三专”:专室、专用设备、专人管理。
一、清洗:清洗杯具时,要遵循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的方法进行操作。在洗涤池中用洗洁剂清洗,并注意洗刷杯口。
二、消毒:①高温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等。煮沸、蒸汽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红外线消毒(如红外线电子消毒柜)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口朝红外线灯管放置。冷却到40℃取出放入保洁柜备用。
②药物消毒:消毒间内至少应设有3个饮具专用清洗消毒池,池子应加盖,并有相应的消毒剂配比容器量杯。在药物消毒池内,将杯具完全浸没入消毒液中,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途中不得开启放入新的杯具。
三、冲洗:采用药物消毒的杯具必须在过水池中用清水漂洗,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杯具应倒置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并有明显标志。保洁柜内如果采用毛巾作垫子的,所垫的毛巾必须定期更换、清洗和消毒。
(四)毛巾、面巾、床上用品等布草、
棉制品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
(一)手工清洗
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含洗涤剂的溶液洗净用品用具表面。
3.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机械清洗
按洗涤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二、消毒
1、蒸汽、煮沸消毒:①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②用大型消毒洗涤机清洗消毒。
2、化学消毒:不耐热耐湿的可用化学消毒法,配备加盖、外壁标有刻度的消毒桶和量杯,使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③有条件的还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三、冲洗: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
四、保洁:消毒后的共公告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五)美容、美发、修脚等工用具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
1.去除用品用具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2、用清水漂洗干净用品用具。
二、消毒:
1、物理消毒:①紫外线消毒:将洗净后的用品用具放入紫外线消毒柜中,按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②红外线消毒箱:温度﹥120℃,作用3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制品的消毒。
2、化学消毒:①酒精消毒:用浓度75%的酒精对高频玻璃电极、导入(出)棒等美容器械涂擦消毒。②戊二醛消毒:使用浓度2%戊二醛溶液,作用60分钟,主要用于剃刀、推剪等金属用品用具的浸泡消毒。
三、冲洗:采用药物消毒的公共用具应用清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
四、保洁:消毒后的公共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及时放入专用密闭保洁柜内贮存,并有明显标志。
(六)面盆、浴盆、坐便器、擦背凳足浴桶等公共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清洗:清洗时,要遵循由上而下、由外到里的方法进行操作。
二、消毒:浴盆可采用含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洗脸盆、擦背凳可采用含量为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揩擦,擦背凳宜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擦背工具可采用含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 分钟或揩擦。足浴桶可使用有效氯含量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溶液喷洒消毒,作用30分钟。
(七)拖鞋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1.设施:设置两个洗消池或洗消桶,备有橡胶手套、消毒药物、水源、量杯等。
2.清洗:先用清水或洗洁液清洗拖鞋。
3.冲洗:在清水池或清水桶中用清水冲洗拖鞋。
4.消毒:①用量杯量取消毒液放入加盖、外壁标有刻度的消毒桶中,将拖鞋完全浸泡在消毒池或消毒桶中,消毒液浓度及浸泡时间应当按使用说明严格操作。用含氯消毒液时,浸泡液有效氯含量应达250-500毫克/升,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②耐热拖鞋可经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经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
5.保洁:从消毒液中取出拖鞋,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的消毒液,凉置10至15分钟,待拖鞋干后放置保洁柜或保管箱。
(八)游泳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游泳池水消毒:
1、(包括儿童涉水池连续供给的新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浸脚消毒池水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5~10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游泳场所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游泳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室内游泳场所开放时,每2小时测一次余氯;室外游泳场所开放时,每小时测一次余氯。
2、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应加入除藻剂。若使用硫酸铜,其最大加药量不应超过1.0毫克/升。
二、游泳场所消毒:
(一)每班开场前和散场后均应对游泳池外沿、池边走道及卫生设施进行清扫、擦洗或冲洗一次。发现有污染时,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急救室应定期清洁消毒。
(二)淋浴室应经常刷洗,地面可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定期消毒。
(三)更衣柜应于每日开放结束后做好清洁消毒,可用浓度为250-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消毒后,再用清水擦洗。
(四)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应每天及时清洗,定期使用浓度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消毒。
(九)沐浴场所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浴池消毒:每天营业结束后或必要时及时清洗消毒。对浴池消毒使用含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喷洒浴池四周和底部,作用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者用自动消毒设施(氯、二氧化氯、臭氧)产生高浓度的消毒药水浸泡30分钟。
二、浴池水消毒:每日必须经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处理。人工加药消毒的,加氯量按池水中游离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计算确定,加药时间最好在开放前1~2小时进行。桑拿、脉冲等各类池浴浴池开放时,要定期测定池水余氯,并做好记录。
(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一、 范围和时间
1、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一次。
2、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3、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
次。
二、 消毒方法
消毒对象
消毒剂
消毒方法
消毒时间
过滤网
含氯消毒剂
(有效氯250-500mg/L)
浸泡
15—30分钟
冷却水、冷凝水
含氯消毒剂
(余氯≥6.5mg/L)
投放
30分钟
冷凝器、冷凝盘
含氯消毒剂
(有效氯1000—2000mg/L)
擦拭或喷雾
30分钟
风管内壁
过氧乙酸(1g/m3)
或臭氧(20一30g/m3)
熏蒸
l小时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工作记录
时间
清洗、消毒工作内容
记录人
生
活
饮
用
水
部
分
二次供水单位卫生管理档案目录
1、单位基本情况表;
2、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副本;
3、卫生管理组织;
4、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5、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及培训证明;
6、卫生监督部门文书;
7、水池(箱)清洗消毒记录;
8、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水质检验报告单和卫生学评价报告;
9、余氯检测、消毒药物投加记录;
10、所用的管材、滤材、涂材、净水剂、净水消毒设备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
11、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一)单位基本情况表
单 位 名 称
详 细 地 址
法人代表/业主
联系电话
卫生专(兼)职管 理 员
联系电话
单位经济性质
邮 编
水池(箱)数
贮 水 量(吨)
卫生许可证号
卫生许可范围
发证日期及
核证记录
备注:
(二)二次供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二次供水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介水传染病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与流行,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改、扩建二次供水设施时,必须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二次供水设施启用前,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方可供水。
二、建立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并任命一名有从事供水卫生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为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员,建立健全二次供水卫生管理档案。
三、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的病原携带者,必须调离供、管水岗位,并做好记录。从业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行为。
四、水池(箱)每年清洗消毒1-2次,并制作清洗消毒记录存档,清洗消毒后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清洗消毒人员必须取得有效的健康培训合格证明。
五、二次供水水质检测结果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配备余氯比色计,定期对池水进行余氯测定,当池水余氯含量低于0.05mg/l时,应及时投加消毒药物,并做好记录。
六、购入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时,应索取产品的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并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待用,防止水质污染。
七、定期对设施周围环境卫生是否整洁、水池(箱)周围10米内是否有污染源、水池(箱)检修入口是否加盖上锁、出气管及溢水管防护罩、设施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等进行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
八、生活饮用水单位应针对供水可能发生污染的环节,制订和落实防范措施,加强检查,严防污染事件的发生。建立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遇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或不明原因水质突然恶化及水源性疾病爆发事件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建设行政部门,并配合做好处理工作。
(三)生活饮用水从业人员体检、培训制度
一、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体检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二、直接从事制、供、管水的人员(含管道维修人员、水质检测人员)、清洗消毒人员必须每年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培训合格证明方可上岗工作(含临时工和新招聘人员)。
三、发现传染病者调离岗位。凡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用水卫生的疾病的和病原携带者,必须调离生活饮用水工作岗位,做到调离率“100%” ,并备《职业禁忌人员调离通知书》和《调离回执》存档。
四、未取得健康、培训合格证明不得上岗。
五、从业人员健康、培训合格证明应随身携带,以备检查。
(四)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一、如果发生水污染事件,责任人应存第一时间报告部门经理,由部门经理最快速度报告大厦总经理。
二、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工程部必须立即停止二次水箱水的供应,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
三、如果造成人员身体伤害的应及时送附近医院进行就诊。
四、经清示总经理同意,由综合办报告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进行现场应急处理。
五、如果有人为破坏的,应报告安全部,由安全部报告公安机关,进行侦破,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六、工程部在水污染发生后,在取得卫生监督和公安机关同意的前提下,尽快把污染水排掉,将水池清洗干净并且消毒,然后将水池注满,现场取样送检,合格后恢复正常供水。
七、污染事件过后,必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保存,从中取得教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五)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
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提高对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尽量杜绝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故的发生。对各类可能引起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测、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统一领导、分部负责。行政办负责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各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完善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应急处置体系,对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和可能发生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
4、要重视开展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置的培训,组织员工广泛参与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指挥体系和职责
1、应急指挥组织及职责
重大、特别重大的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时,行政办牵头成立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协调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根据职责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和行动保障工作。
2、日常管理机构
设立专职的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监测机构,该监测机构负责日常定期监测水质情况、二次供水设施的安全巡查,预防水质污染事件发生,若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则由该监测机构直接向行政办汇报,并配合行政办协调处理应急处置工作。
三、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采取的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供水,封存保护二次供水现场,以便相关部门检测;
2、二次供水监测机构立即向行政办、卫生行政部门等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3、行政办牵头成立水质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及时配合卫生医疗部门救治因水质污染受害的病人;
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检测等工作,待水质污染事件有效控制后,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恢复供水。
四、总结报告,存档备查
1、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结束后,各部门在行政办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水质污染事件的处置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置情况、病人救治情况、处置措施情况、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教训,提出需该进的意见。后期的总结报告由行政办进行存档备查,同时将事件总结报告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2、对于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和处置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
五、培训与预演
1、邀请主管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情况,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行政办不定期开展模拟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总结。
3、对各部门员工广泛开展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指导员工以正确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
六、严格执行,责任到人
各部门要严格执行《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预案要求,严格履行职责,实行责任制。对履行职责不力,造成工作损失和后果的,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六)二次供水水池(箱)清洗消毒
操作规程
一、清洗规程
(1)确定清洗时间后,应告示停水,通知清洗所需要的时间
和停水时间,便于用户做好贮水准备。
(2)应了解供水系统的运转情况,掌握水池(箱)的数量、材质和贮水吨位,确定接电部位及清洗所需的人力、物力与设备,并相应做好一切准备工作,通知停止进水、放水。
(3)进入现场后,接好电源,检查是否通电或漏电,有无隐
患与不安全;然后放置水泵抽水、排水、并随时观察排水情况。
(4)待水池的余水在12cm-20cm时,清洗人员穿清洗工作服
和雨鞋进入池内,严禁赤脚和穿自己的衣服进入池内。依次从水池顶部—四周池壁(尤其是池壁结合有折隙的地方)--池底—池底水槽刷洗3遍,彻底清除蜘蛛网、泥沙、水渍,撤出清洗人员。用清水按上述顺序冲洗2遍,抽干脏水。
二、消毒规程
(1)清洗干净后,撤出水泵,断开电源,做好消毒准备工作。
(2)配制消毒药:依据水池贮水量,按0.05-0.1%的比例,将
水遇净溶于容器内,罐装在压缩式喷雾器内,消毒员穿好防护服及戴好口罩、手套,进入池内依次从顶部—四周池壁—池底水槽进行喷雾消毒,退出水池(不能涉足已消毒的地方)。
(3)盖好进出孔盖30分钟后,再放水入池,清洗干净残留药物。
(4)开进水阀送水,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5)对水池(箱)周围卫生进行清扫。
(6)做好清洗消毒记录,并于24小时后通知卫生监测部门
采样化验。
(七)水池清洗消毒记录
水池单位(水池所在地)
清洗消毒开始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清洗消毒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水池情况:
地下水池 个,具体位置及容积
,体积共 立方。
屋顶水池 个,具体位置及容积
,体积共 立方。
共计清洗消毒水池体积 立方。
清洗消毒具体过程与步骤:
1、开海底阀放水耗时 小时;
2、水泵抽水耗时 小时;
3、清洗池壁、池顶、池底 遍,共清除淤泥污物 公斤;
4、池壁、池顶、池底消毒,消毒药剂名称 ,数量 克,药剂保留30分钟,然后清洗干净残留药液;
5、关闭海底阀,开进水阀送水;
6、饮用水消毒,药剂名称 ,数量 克;
7、清理现场,打扫环境卫生。
参加清洗人员(均有健康培训证):
8、联系卫生监测部门采样检测。
水池单位经手人(签名) 清洗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八)余氯检测及消毒药物投加记录
检测
日期
检测结果(mg/l)
检测人
投加消毒药物日期
投加消毒药物数量
记录人
(九)供管水人员知识问答
1、生活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答:液氯、漂白粉、漂白粉精片。
2、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什么?
答: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3、测定饮用水中余氯的作用是什么?
答:确定饮用水的消毒效果及防止二次污染的能力。
4、评价饮用水消毒效果的常用指标是什么?
答:细菌总数、总大肠菌、余氯量。
5、二次供水的储水设备(水箱)的溢水管为什么要有网罩?
答: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进入水箱污染水质。
6、二次供水水箱为什么要加盖加锁?
答:防止投毒,防止病媒动物和昆虫掉进水箱污染水质。
7、二次供水的排水管为什么不能与下水管直接连接?
答:防止因负压和虹吸,把下水道污水吸入水箱。
8、为什么要定期清洗二次供水水箱?
答:去除水箱壁及水箱底的附着物和沉淀物,防止水箱污染饮用水。
9、 凡患有伤寒、痢疾、传染性肺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溢出性皮肤病及有碍公共卫生疾病和病源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供、管水工作。
10、 长沙市对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为一级水源保护区。
11、 供水卫生许可证需每年复核一次,供水从业人员需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
12、 传染病的流行环节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13、购入管材等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时,应索取产品的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准文件及检验合格报告,并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待用,并按品种、批次分类贮存于原料库,避免混杂,防止污染。
Ⅳ 物理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1)喷洒消毒将消毒药用水稀释成合适的浓度来喷洒消毒,主要用于畜禽舍、笼具、饲养场地、运输工具及排泄物,周边环境的消毒。(2)熏蒸消毒一般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后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来达到消毒的目的,多用于密封舍的消毒和种蛋消毒。熏蒸消毒必须有较高的室温和相对湿度,室温不低于15℃,相对湿度为60%~80%,消毒时间为8~10小时。(3)饮水消毒将消毒剂稀释到合适的浓度,即将消毒药加入一定量的水中,让畜禽自由饮用,来消除肠道病菌。(4)浸泡消毒用于浸泡用具、器械的消毒。
Ⅵ 什么是物理消毒法,它包括哪几种具体的方法
物理消毒法是利用物理因素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将之杀灭或清除的方法.物理因素按其在消毒中的作用可分为五类:(1)具有良好灭菌作用的,如热力、微波、红外线、电离国徽等,它杀灭微生物的能力很强,可达来灭菌要求;(2)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如紫外线、超声波等,可杀灭绝大部分微生物;(3)具有自然净化作用的如寒冷、冰冻、干燥等,它们杀灭微生物的能力有限;(4)具有除菌作用的,如机械清除、通风与过滤除菌等,可将微生物从传染媒介物上去掉;(5)具有辅助作用的,如真空、磁力、压力等,虽对微生物无伤害作用,但能为杀灭、抑制或清除微生物创造有利条件.
Ⅶ 重金悬赏!宾馆式酒店,大一点的一般都用什么洗涤剂
卫生部、商务部关于印发《住宿业卫生规范》等规范的通知
卫监督发〔2007〕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商务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住宿业、沐浴业和美容美发业的卫生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商务部组织制定了《住宿业卫生规范》、《沐浴场所卫生规范》和《美容美发场所卫生规范》
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方法及步骤
(一)去除公共用品用具表面的残渣、污垢。
(二)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公共用品用具表面。
(三)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
1.煮沸、蒸汽消毒:100℃作用20~30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毛巾、床上用棉织品的消毒。
2.红外线消毒:125℃作用15分钟以上。可用于饮具、盆的消毒。
(二)化学消毒。用含氯、溴或过氧乙酸的消毒药物消毒。
1.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可用于盆、饮具的消毒或用于物品表面喷洒、涂擦消毒。
2.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可用于拖鞋消毒。
化学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
三、保洁方法
(一)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毛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二)消毒后的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一)使用的消毒剂应在保质期限内,并按规定的温度等条件贮存。
(二)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三)配好的消毒液定时更换,一般每4小时更换一次。
(四)使用时定时测量消毒液浓度,浓度低于要求立即更换。
(五)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应作用15分钟以上。
(六)应使消毒物品完全浸没于消毒液中。
(七)用品用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
(八)消毒后以洁净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
推荐的沐浴场所用品用具更换、洗涤、消毒、保洁方法
浴巾、毛巾、浴衣裤、垫巾等棉织品 公共茶具 公用拖鞋 修脚工具
更换方法 一客一换
洗涤方法 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 可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 可使用洗涤剂手工洗涤或机器洗涤 手工清水洗涤
消毒方法 (1)耐热耐湿的可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不耐热耐湿的可用化学消毒法,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备用。(2)也可用大型消毒洗涤机清洗消毒。(3)有条件的还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首先物理消毒方法,可采用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或远红外线消毒碗柜125℃作用15分钟以上。不宜用热力消毒的可用化学消毒方法,消毒前洗刷干净,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 不耐热拖鞋可浸泡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清洗后备用。耐热拖鞋可经流通蒸汽100℃作用20分钟~30分钟,或经煮沸消毒作用15分钟~30分钟。 可采用专用的无臭氧紫外线箱消毒,或用高压消毒。
保洁方法 消毒后的棉织品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然后及时放入密闭保洁柜内存放,且做到对各类不同棉织品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消毒后的茶具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然后及时放入密闭保洁柜内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消毒后的公用拖鞋要在洁净处自然晾干或烘干,然后及时保洁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消毒后的修脚工具要及时保洁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注意事项 (1)各类棉织品、公共茶具洗涤消毒应在专间内指定容器或水池中进行,公用拖鞋和修脚工具应在规定地点指定容器中进行。(2)使用的各类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卫生要求,使用的洗涤消毒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转。(3)将棉织品外送洗涤消毒的,负责洗涤消毒的单位应当有相应的资质。
推荐的沐浴场所及设施、设备、工具清洁消毒方法
项 目 清洁消毒方法
地面、墙面、水龙头、座椅、茶几等顾客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表面 每天营业结束后及时清扫,必要时用0.1%过氧乙酸溶液、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拖擦或喷洒、擦拭。对休息椅上的垫巾或椅套应定期更换清洗。
更衣箱 每天营业结束后清洁消毒。用0.05%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揩擦。
公共卫生间(厕所)和垃圾箱(桶) 每天营业结束后或需要时及时清洁消毒。对公共卫生间及时用清水清洁后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250毫克/升~500 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擦拭。对便池、下水道及时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10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冲洗,作用30分钟,然后用流动水冲去残留的消毒剂。对垃圾箱(桶)内垃圾要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应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10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浴池(包括桑拿、脉冲等各类池浴浴池) 每天营业结束后或必要时及时清洁消毒。对浴池消毒方法建议用含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喷洒浴池四周和底部,作用2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者用自动消毒设施(氯、二氧化氯、臭氧)产生高浓度的消毒药水浸泡30分钟。
浴池水 每日必须经循环净化消毒装置处理。
供顾客使用的浴盆、洗脸盆、擦背凳及擦背工具等 严格执行一客一用一消毒。浴盆可采用含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洗脸盆、擦背凳可采用含采用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液揩擦,擦背凳宜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擦背工具可采用含0.05%~0.1%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或有效氯含量为250毫克/升~500毫克/升的消毒溶液浸泡30 分钟或揩擦。
集中空调通风设系统 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Ⅷ 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哪些,描述各方法的时间,温度及注意事项
消毒灭菌方法
(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 1. 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 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1)燃烧法:属于干热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1) 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 用,或无条件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2) 方法:①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 20 秒②搪瓷类容器可倒入 少量 95%乙醇 (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 灭菌,效果可靠。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 玻璃, 橡胶类物品, 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从水煮开始计时, 5-10 分钟可杀灭繁殖体,15 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如破伤风 杆菌芽胞需煮 60 分钟才可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 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 105 度,即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除防 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侵入在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节打开, 空腔导管预先灌水, 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 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 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 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1300m,煮沸时间延长 2 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效 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2.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 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 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 6 小时可达到消毒 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常用于空气、物 品表面的消毒, 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 250-270nm 从灯亮 5-7 分钟开始 计时。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2m,照射时间 20-30 分钟②物 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25-60cm,照射时间 20-30 分钟。 3)注意事项: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 20-40 度,相对湿度 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宜 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 2 周用无水乙醇擦拭 1 次,发现有污 洉应随时擦拭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 用,必须使用时应带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