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初二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的要求下,在学校“教学重心前置”道德课堂模式的实施下,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根据学校的《十x五发展规划》教育、教学质量思路,根据学校已经制定好的规范性、创造性计划下,,继续高举道德课堂大旗,以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且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新课改、新中考精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化学教师队伍为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优等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现有16个教学班,777名学生,大多数学生来自扬州市区和邗江区,少部分来自周边市区,人员构成复杂,从初二上学期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弱,尖子生数量不足,中等生数量偏大,由于物理教师人数少,负担重,学生又都是缴了较高学费入学的,家长的期望值很高,加之初二是分化的一年,所以教学难度和教师的教学压力都比较大。但物理才学习了一个学期,教学中如果继续激发兴趣,控制难度和速度,夯实基础,培养能力,通过努力应该能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包括五章内容,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八章力;第九章力和运动;第十章压强和浮力。
各章均设以下几个栏目:
“《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列出了本章内容所涉及的课程标准。
“背景资料和课时建议”:介绍本章的导图,编写思路以及知识结构,对本章教学的课时提出建议。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这部分内容按教材节次的顺序展开,提出教学目标,对教材的特点及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对本节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同时还给出了本节教材中需要填空的内容及“www”中习题的答案。
“课程资源”:提供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四、教学要求:
1、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到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2、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3、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4、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五、具体措施:
1、严格学习规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开学初,明确物理学习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要求。预习环节:强调自学自测,通过自测及时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听课环节:强调从听懂到会做,从会做到做对,从做对到做快。作业环节:强调独立、规范、高效,确保正确率。复习环节:强调及时认真。考试环节:强调及时纠错,形成错题集。
(2)教师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并加强对学生的督察纠错工作,让学生极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①教师规范书写、语言、演示实验的操作等,给学生以规范的示范;②课堂上让学生能多板演,多交流,多暴露问题,教师及时给予点评纠正,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③增加作业面批量,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促进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形成。
(3)定期召开学法指导交流会,确保每一个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交流会原则上每两周召开一次。
2、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
(1)加强对我校以往中考取得辉煌成绩的宣讲,让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增强信心,坚信只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2)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与生活联系紧密、实验多、学生动手机会多的特点,提高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和信心,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3)开齐开足所有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并尽可能创造条件多开设一些趣味性强,动手机会多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探究过程中,激发兴趣,提高能力。
(4)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小制作(土电话、潜望镜、水果电池等),小论文的撰写,社会调查以及各种竞赛活动。
3、狠抓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提高课堂效益。
(1)集体备课:在遵守好学校关于教学常规的几条刚性规定的基础上,重点突出研究。
①研究新教材的特点(该讲什么、做什么、讲多深、讲多难、如何实施)。
②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扬州市近两年的中考试卷。
③研究学生的特点。
④加强教师之间课间十分钟的交流。
(2)课堂教学方面:
①针对本届学生的特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注意夯实基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较好掌握好所学知识。
②加强学法指导,本学期的重点是指导如何听课。
③增加课堂提问面和学生动手动笔的时间,原则上不低于25分钟。
④建立及时反馈制度。
(3)教学案及习题的编写:
①强调教师在做完三本习题的基础上,再编写教学案及习题,注重选题的典型性、针对性、开放性。
②强调作业的层次性,英语班与普通班之间应有不同层次的作业。
③注意试题的开放性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4)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①杜绝完全用外来的资料做作业。
②注意难度和分层,注重指令性作业与指导性作业相结合。
③强调有布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5)培尖补差工作:对尖子生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自学钻研,期中考试后组建物理竞赛小组,进行强化训练。补差工作,坚持后进生优先原则即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面批。
4、利用教研活动定期开展教学情况分析,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特点,成绩的差异,找出每阶段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出好补偿练习,争取每章知识减少差生面。在每课时分析时,针对本年级学生配备怎样的课堂练习,配备怎样的课后练习,要进行认真组合、筛选与变化。
5、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观摩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或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并采用一种新的公开课开展方式,即先确定课题、人选,再集体讨论方案,再上课、评课。
总之,我们的育人目标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成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我们的老师。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学校的《十x五发展规划》带给我们的思考是无限的,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是长远的,希望我们全组老师和学生在新的教育形势和机遇下,再创新的辉煌。
以提高初二物理教学质量为目标,积极落实学校教导处各项工作要求,推进教学改革,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上海市考试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课标和考纲,更好地掌握考试方向和要求。
2、狠抓教学常规。在抓好备课质量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把学生的学习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
3、落实好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活动做到“三定”、“四备”和“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每次落实好备课的主题,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做跟踪和反馈。
4、做好课堂模式的探讨。本学期面对班级的情况,重点做好四种课型的探讨:新课教学、试卷评讲课的教学、章节复习课的教学和期末复习课的教学。通过各种课型的探讨,确立真正适合学生的课堂模式。
5、抓好相关的检测工作。对于周测、单元测试、月考等,命题老师要根据新课标和中考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精心选题、命题,提高试题的质量,同时做好阅卷和成绩分析。
6、抓好“培优辅差”工作。本学期对优生的培养,既要有面,也要有点,同时要把优生的培养重点放在第一课堂和我们练习的选择上。对于“辅差”,重点是落实,同时在落实的过程中,避免对知识点的简单重复。
②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方法有哪些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所以教师们教育学生学好物理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方法
1.观察法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眼看、耳闻、鼻嗅、舌尝、手摸,有目的地了解有关物理现象,然后通过思考,获得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叫观察教学法,简称观察法。应该指出,这里所指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而是广义的观察。
观察法的模式是: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②明确观察的内容。③观察和记录。④分析观察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观察法的特点是:观察对象直观鲜明,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观察获得的感性材料,需要经过思维加工,才能形成概念、规律。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实验法
实验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取得实验数据,通过验证和探索,获得科学结论的教学方法。从广义来说,除学生分组实验外,还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科技小制作等。
实验法的模式是:①提出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②选择实验仪器,掌握仪器使用方法。③设计实验方案,了解实验步骤。④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法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感性材料丰富、深刻,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练、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解释、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当然,讲授与启发并非对立,讲授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只要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重点,突破关键,不要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这样的讲授法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模式是设疑→释疑→解疑,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讲授法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教学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物理教学的各种形式及各种方法,都必须辅以讲授法,使其相互配合。
4.自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独立地进行学习以获得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自学法。
自学法的模式是:提出提纲→阅读教材→解疑析难。
自学法的特点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能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但是,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自学,不喜欢阅读自然科学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地给予具体指导,如编写自学提纲、编拟思考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增强自学能力。
5.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并加以总结,从而获得知识、训练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叫讨论法。
讨论法的模式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
讨论法的特点是:通过对教师布置问题的讨论,可以分清是非、纠正错误、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讨论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体的地位。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例某学校一位七十年代末期改行当教物理的中年老师在八十年代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物理实验,包括和其他物理教师一起为初二物理入门学生表演物理魔术,突出加强了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该老师所任教的其中一个突出事例是:有一学生因物理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获得了物理基本知识。物理中考时取得了九十多分的优良成绩,而他的其它成绩都在七十分以下,甚至个别学科是“红灯”。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记得我刚走上教育岗位时,学校里有一位数学老教师上课的语言特别有趣,学生上课感到很“有劲”,教学效果也相当不错。据了解,这位数学老师的夫人是一评弹文艺工作者,而他本人年轻时也是位评弹票友。因此这位老教师语言表达上很有特点,有时上课讲解中还不断夹杂些苏州地方话,尽管这不很规范,可趣味性特强,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教学效果却相当不俗。
我结合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
记得八十年代末期,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校物理教研组组织了一次物理智力竞赛。尽管活动效果不错,但由于当时技术设施较为落后,人工占了很大部分,结果每位老师都感到很累。现在有了计算机及其网络,那类似智力竞赛就轻松了不少,而且效果会更好。
初中物理教学误区
误区之一:反馈只在课终进行,“效果测试”是唯一的反馈矫正渠道
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在于对目标教学的教学原则缺乏全面的理解。要使95%以上的学生都能学好,持续不断的反馈矫正是根本保证。因此说反馈矫正应贯穿于目标教学的始终,教师应做倒反馈多渠道,矫正多方法。
误区之二:只有公开课、观摩课才研究教学
在组织观摩课的备课中,任课教师经常提出很多个“怎么办”,这不由使我们想到这些“怎么办”平时教学是怎样处理的,显然平时教学对这些“怎么办”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应付了事。
我们应该把对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对教法教学手段的分析和研究落实到第一节课的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所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无论是平时教学。还是公开、观摩课、检查课都能运用自如,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误区之三:“转差”好说不好做
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成绩提高吗?回答是肯定的。我们一定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搞素质教育,让学生 自主发挥,决不会也不应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由于实施素质教育,搞教学改革,使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那么这样的教育,这样的改革就是不成功的。
考试改革的趋势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培养需 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实践机会,提供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误区之六:学生提不出问题就是学懂了
初中学生求知欲好奇心较强,他们有许多“为什么”没能得到满意的回答。奇怪的是,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很少有学生向老师提问题,甚至在课结束时,教师问“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家提出来”时同学们默不作声,真的是懂了吗?不尽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同学们没有养成提问题的习惯,教师没有刻意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常言道:“学而不思则惘”。思是引发疑问的源泉,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检验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
猜你喜欢:
1. 初中物理的教学措施有哪些
2. 物理教师自我评价
3. 八年级物理教学措施
4. 初中物理教学导学案有哪些
5. 2017年九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③ 怎样学好八年级物理
初二的物理其实很简单,你只要把概念背出然后理解,在多做一些类似的习题就可以了,你可以上课认真听讲,并作笔记,下课后即时把知识消化吸收,不明白的问老师,还有要多作课外作业巩固知识,回家后动手作实验,方能学好物理。
1、认真看物理书,课前预习,记录不懂不会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周边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不知道的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2、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这样在你预习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步,下课后要复习,把不懂的问题搞清楚。
3.实在不行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④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中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指导思想
以物理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措施
1、重视基础:对物理现象、规律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因此,认真研究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尽量减少超过教学要求的繁难试题的无效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灵活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
2、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3、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实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的,也是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应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学习应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必要的分析与论证等内容。
4、强化规范:规范是成功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解题规范化训练,明确方法、严格要求。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格实验的规范训练,强调过程与方法,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2)作图应严禁随意性、强化准确与规范的训练;
(3)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简答题应强化“有所依据、有所说明、简要结论”三步书写;计算题中的重要步骤应有简要的有助于解题的文字说明。各种题型都有不同的书写要求和解题格式,按规范格式书写既有益于问题的顺利解决,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对自己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有益的。
四、教学安排
1、八年级:
周次内容
第一周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二周电阻变阻器
第三周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四周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欧姆定律及应用
第五周测量小灯炮的电阻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六周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七周电能电功率
第八周电功率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第九周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电与热
第十二周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复习和总结第十三周磁现象磁场
第十四周电生磁电磁铁
第十五周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电动机
第十六周磁生电
第十七周复习和总结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2、九年级:
三月至四月底完成第一轮章节复习
五月上、中旬完成第二轮分块复习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综合复习迎接中考
五、其它工作
1、积极参加教科研的活动,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讨教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动方面的能力。
2、积累教学中的得与失。有空时多写一些教学中的体会,注意积累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物理教师队伍为推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以抓好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紧紧围绕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效率,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优等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1、本学期是物理的开始学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让学生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获得必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感受、认识和运用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发展其探究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建立自信,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继续强化分组实验的教学.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也可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加每个学生动手的机会.
3、在规定计划时间内基本完成八年级物理教学任务.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的愿望都能够提高.
二、现状分析:
本届初二年级共有6个班,两位物理教师,上学期这个年级的总成绩非常好,学生总体基础优秀,故要保持原有成绩切进一步提高,压力非常大.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2、详细分析学生的情况,编制适合学生的导学案、反馈、巩固练习,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3、发挥组员的聪明才智,群策群力,多讨论一些相关课题,多钻研教材,以较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和别人成功的经验,探索适合我们学习情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5、加强听课教研活动,教师间要互听互评,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
6、勤于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7、课后辅导要因材施教,辅导对象重点放在困难生和优等生上,坚持做好"抓两头、促中间"的工作,特别是对困难生要耐心解答其疑问,点拨思路,以便使困难生能够完成作业,不断进步.
8、加强课堂练习,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学生练习要即时上交、批改、评析.
四、进度安排用主备分工
第1---3周《引言》、《声现象》王玉松
第4---7周《物态变化》侯燕
第8---9周《光现象》、期中复习王玉松
第10周期中复习及考试侯燕
第11—14周《光的折射透镜》王玉松
第15---17周《物体的运动》侯燕
第18---19周期末复习王玉松
五、教研活动安排:
除了参加区、市直安排的活动外,其它周次本组成员在总务办公室参加备课组教研活动,主要交流互听课的反反馈情况、上周的教学反思,讨论下周的备课内容.
一、学生基本情况: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因为是新课程,学生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烈的好奇心,期待学习这门新鲜的学科。同时,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因而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现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初步印象,通过引导也能挖掘一些学生潜在的探究既能和方法。相信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必能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让充分理解学好物理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2)双基教学要求:
1、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
2、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单纯地掌握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教是为了不教”。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已经发展起来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人教版(20xxx)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6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一、指导思想八年级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凤凰镇,生源主要由黎族、回族、汉族学生组成。我担任八(1)、(2)、(3)、(4)班级的教学工作。这些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学习习惯较差,两级分化较突出。加之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有些物理概念很抽象,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对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因此上课时,有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从而导致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调整,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材分析今年八年级教科书改版,全书共5章,每章节开头都有观察与思考,提示这一节书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图片,图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作业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四、教学目标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
五、主要措施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不打无准备的仗。2、积极预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结合教科书尽可能开设出学生能自主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3、布置作业,力求精练精讲,做到及时反馈,以便查漏补缺。4、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问题,点拨思路,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教法的理解程度,以便改进教学方法。5、对每一单元进行测试,并做好讲评工作。6、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7、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会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⑤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在新的学期,会以全新的面貌,更加积极、努力地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八年级基本情况
本年级共十二个班,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工作计划与目标如下: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为物理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了从理论到理论,使物理成为学生对生活经验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猜想、调查、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收获自信、感受自尊。全体教师要发挥新教材的优势,使新教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要创新教研机制,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营造一种人人参与,深层研讨的教研氛围,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建立充满生机的、自下而上的校本教研制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形成三种新理念:
1、提倡实践与反思——教师人人都是研究者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倡导“教师人人都是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才”等理念,鼓励教师大胆实践,认真反思。
2、鼓励交流与互助——在思维碰撞中共同进步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发挥协作精神,互相学习借鉴,进行思维碰撞。
3、注重专业引领——有效缩短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期
(二)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要求每节教学内容都进行集体备课。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研讨,最后理出较好的设计思路供大家分享,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形式,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接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要求恰当运用教材,突出重点,解决关键,突破难点。
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
(三)经常开展听课交流活动
由于新课程是全新的,没有教学权威,没有现成经验,新老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要求教师要调整心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经常听课,听课后进行深入的分析、点评。
(四)切实做好课后辅导与“反思”
本学期进行五次单元测试,每章测试前后要做好复习和测评工作,课后,要注重教学反馈。通过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章节测验等环节检测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疑惑。
(五)保质保量出好每周一练
按照每周一练的安排表,每位教师在每周三前出好试题,周四拿到油印室,同五发给学生。做到全收全改,有检查,有评讲。
(六)组织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习物理起到重要作用。实验前要分好实验小组,选好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实验器材的领取、归还、实验过程的掌控。
(七)根据教学“问题”进行教学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思来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要求全体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完成一项有一定水平研究课题,总结一篇值得推广的教学论文。
八年级物理备课组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计划,得到全校师生认可,取得新的成绩。
⑥ 初中物理备课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备课教案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参照物的教学,关于参照物要求能够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择的参照物和知道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过程分析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对学生列举的示例能够实行分析,注意讲解的问题: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宇宙是运动的,其中的所以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参照物
说明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并进一步引出了参照物的概念,讲解时注意的问题是: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的人对运动的描述不同,其原因是他们对运动描述所选择的标准不同,我们把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由学生列举实例说明当选不同的参照物时,同一物体的运动的情况,并深入分析选其他参照物时的运动特点。
分析两类实例:已知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描述的运动情况判断选择的参照物。由学生的具体情况能够教师提供参考示例学生分析,也能够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由学生组成小组,自行设计问题,讨论,由教师评价。提供一些参考示例:“每天的日起日落这句话是以什么做参照物的”、“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的某处上空,这是以什么做参照物”、“以太阳做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运动情况怎样”、“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歌词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中所选的参照物各是什么”等。
三、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一些实例,能够提供录相和视频文件、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运动的特点,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由他们发现其中的共性,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讲解时,要注意匀速解释成快慢不变,而不要引出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形成对匀速的感性理解,并说明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而物理研究问题是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的。
对于想想议议中的问题,能够提供学生自然科学中的图片资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在课前就布置查阅资料的预习内容,要求查找关于我国卫星发射的情况和卫星运动的资料。
【课题】
长度的测量:误差
【重点难点分析】
知道长度的单位,对于长度的进率的指数表示是一个难点,但是不宜要求过高,以形成新的难点。能准确使用刻度尺并对使用的准确和错误能有准确的判断。准确记录测量结果,能在准确值的基础上估测一位,误差是难点,讲解时不宜过深。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组织学生观察动画或图片,条件一般的学校能够观察课本上的1-1和1-2,使学生得到结论"感觉不总是可靠的,需要实行实际测量",从而引出测量在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说明在一些方面测量的决定作用,要注意联系实际:发射一颗人造卫星,卫星的运动是否正常,就需要持续的各种各样的测量,并且这种测量要求的精度很高。
2、新授课:测量和长度的单位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测量要有标准,所以长度有单位,能够引申各个物理量都有单位。介绍长度的单位。
教学中要使学生建立长度单位大小的观点,条件较好的学校能够用动画(自然世界的尺度)、图形、图像来协助学生想象一些长度的数值。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出大约是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部位,看看谁的更准确。
学生练习单位的换算和判断数值的单位,以便巩固所学到的知识。
3、新授课: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长度的一般工具是刻度尺,观察刻度尺,说出自己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再观察一些图形,说明这些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
学生能够观察图形和图像素材,或者观察课本上的1-5、1-6、1-7图,组织学生讨论,并总结出使用刻度尺的准确方法: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的应测部位,零刻度线磨损时,能够从其他刻线量起;观察测量结果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同时,学生理应讨论不按照准确方法使用时出现的问题。
记录结果时,要注明单位,并理应在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教师利用板图,读出木块的长度:准确值是2cm,再估计一位数值,约是,所以木块的长度是:。
在此基础上,加上毫米线,此时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mm,再读出木块的长度,对比这两次的数值,能够看出测量相同的物体,用不同的精确度的刻度尺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能够再出示一些问题,巩固学生的准确读数。教学中要注意养成学生的这些学习习惯。
4、新授课:误差
对于"误差"的教学,仅仅把握三个问题:什么是误差,误差是怎么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讨论后得出。
因为估读的数值不同,不同的刻度尺有差异,一些环境等因素对测量工具的影响,造成了误差,所以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我们把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而错误是测量上的方法错误,能够在测量中改正的,这是二者的区别。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查阅关于长度的'一些单位
【活动的组织】
以小组为单位
【教师指导】
1、提供关于长度的一些学史资料
2、不同国家中关于长度的不同单位
3、长度的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换算关系
【评价】
1、资料来源的丰富水准
2、内容的祥实水准
3、资料本身的丰富水准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学习机械功、功率。机械功、功率是“机械和功”这一章的第二节,是为下一节学习“机械能”打基础的,同时也是本章学习研究“功的原理”的基础,更是高中学习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知道功的概念,知道功率的意义。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学过“力”、“物体的运动”相关知识,对“力”和“距离”这两个概念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容易将生活中的“做工作”与物理学中的“做功”混淆,对费力而未做功的现象不易理解。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事例让学生知道功的概念。做功有大小,做功有快慢吗?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呢?本设计期望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找到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不同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建立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计算功的大小,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功率有关的问题,从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功的概念;能用公式w = f·s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知道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功率的单位。
能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和方法
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
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功的概念建立。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钩码、弹簧测力计、木块、铅球、秒表、矿泉水瓶、直尺等。
2。各种做功和功率的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为机械功、功率等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以观察生活中的实例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建立机械功的概念,并能实际测量物体做功的大小;通过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
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是:在学生已经知道功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测出自己走上楼梯和跑上楼梯所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不同同学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的人,上楼时做的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怎样才能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在需要中寻找方法,最后得到功率的概念。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功的概念建立。方法是通过列举一系列的事例,引导学生明确:物理学中的“做功”与生活中的“做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用了力不一定做了功,在学生知道了功的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例并通过讨论、辨析,搞清怎样才算做了功。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活动、讨论,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做功”与”做工作”的不同;做功不仅有大小,还有快慢之分。通过学生
实验、举例辨析等自主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能达到最佳的结合。
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图说明及主要环节
活动ⅰ阅读讨论
阅读活动卡p16上的小故事,讨论问题。
阅读教科书p13“机械功”,建立机械功的概念。
情景ⅰ视频
观察描述一些力做功、力未做功的情景。
活动ⅱ 讨论
讨论做功的要素,知道机械功w = f·s。
活动ⅲ应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分析例题,巩固练习。
活动ⅳ学生实验
进行活动卡p18活动,记下自己两次登楼的高度和所用时间。
活动ⅴ分析数据
比较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多少;比较自己两次登楼做功的快慢,完成表格填写。 活动ⅵ比较快慢
进行活动卡p18交流与合作,完成表格填写,寻找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情景ⅱ 应用
一些常见机械的功率。
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建立“机械功”的概念,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第二环节通过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感受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建立功率的概念。
七、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引入
1。阅读活动卡p16小故事,讨论
回答问题。
在两人用力大小和移动物体距离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比较两人贡献大小?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关注“力的大小”及“移动距离”这两个量。
新课
2。机械功
问题
做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观察、讨论
观看一些力做功、一些力未做功的视频,描述观察到的情景中力的大小、方向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大小。讨论做功的要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
阅读
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物理学上称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公式:w = f·s。
单位:1焦=1牛·米
体会1焦的大小。
知识应用
3。应用
问题
任何情况下力都对物体做功吗?
活动
进行活动卡p17活动,通过对表格中实验结论的分析,体会机械功的含义。
例题
计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做功值。
教科书p14例题1、例题2。
布置作业
①教科书p17,1、2、3题。
②学生实验
测一测自己上楼做的功。设计方案,测量自己走上楼和跑上楼做的功及所用时间,将测量数据填入活动卡p18的活动表格中。
第二课时
引入
1。分析实验数据
分析活动卡p18上表一中测得的实验数据。
如何比较自己两次做功的多少?
如何比较自己两次做功的快慢?
做功有快慢吗?做功多的做功一定快吗?
新课
2。功率
问题
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结论
相同时间比较物体做功的多少;
做相同的功比较所需时间的多少。
采集数据
任选几位同学的登楼梯数据,填入活动卡p18表格二中。
问题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不同同学做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结论
比较物体单位时间做功的多少。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符号为
p。
公式:p=w/t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瓦 = 1焦/秒。
体会1瓦的大小。
功率单位的由来
介绍瓦特。
知识应用
3。应用
视频
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功率的大小。观看汽车发动机、摩托车发动机的铭牌。
例题:
教科书p15例题3、教科书p16例题4。
阅读教科书p16阅读材料、sts另一个功率单位——马力的由来。
布置作业:
教科书p17,4、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能准确记录实验数据。
水平目标:
1、观察和实验水平:初步了解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应用水平:解决实验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实际现象中的问题。
情感目标:
1、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设备,培养爱护公共财务的品德。
2、良好的实验习惯。
3、记录数据要如实,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材分析
学生要先观察所使用的刻度尺,清楚其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最小刻度。理应让学生养成好的测量习惯,使用测量仪器前理应观察清楚。教材对减小误差没有做过多的要求,没有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所以在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时,只注意要在记录结果时,估计一位,并注明单位。
测量细铜丝时,要强调紧密缠绕,测量的长度值除以圈数,就是细铜丝的直径。测量硬币的直径时,要求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 主要使学生在动手中学到知识,并强调实验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
教法建议
本节为学生第一次动手实验的课程,理应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做实验一般应注意的问题,养成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记录结果时,理应尊重实际,不能随便改动数据,对于结果要有一定的分析水平。
【课题】实验:
用刻度尺测长度
【重点难点分析】
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准确读数,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介绍实验室的规则,说明物理实验理应注重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科学的实验态度。
2、按照实验步骤实行实验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其量程是多少;最小刻度(分度值)是多少。结合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能叙述刻度尺的准确使用的方法和读数的规则。
测量课本和作业本的长和宽,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注意注明单位,在读数时,理应在准确值后面估计一位数值。
学生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理应注意把铁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测量出总的长度,除以圈数,得到细铜丝的直径。记录数据后,理应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篇纸张的厚度,然后总结这是用累积法测量,今后这种方法还会用到,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方法经常用到。
学生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理应让学生思考,看看是否能够想出方法。之后,用板图协助说明,并在记录完成后,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测量锥体的高度,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能够用动画来展示,也能够用图片协助学生想象,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其他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好米、微米、纳米。各个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能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3、能准确读出测量结果,知道测量数值由准确值和估计值组成。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什么是错误并区别误差和错误。
水平目标
1、培养观察水平:对图形和图像观察,了解通过视觉判断的长度与实际测量不同;通过观察刻度尺,理解刻度尺的量程、最小刻度、零刻线。
2、培养思维水平:通过单位换算,学会换算的一般方法。
德育目标
养成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例如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和估测1分钟的时间,理解到人的感觉并非可靠的,从而引出了用测量工具实行实际测量的重要性。列举了学生熟悉的测量工具,并指出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是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教材利用图片协助学生分析如何准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材要求教学中注重观察的环节。对于“长度的单位”提供了两个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联系生活形成一般长度的概念。在关于“误差”的内容中,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误差为什么产生,和错误的区别以及减小的方法。
教法建议
关于测量部分,因为学生缺乏定量研究自然现象的经验,对测量的重要性理解不足,所以理应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两个例子,有条件的学校,还能够用其他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到利用感觉器官做判断的局限性,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总结出“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需要实行测量”的结论。教师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系实际,说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用大量的测量、精确的测量等。
关于长度的单位,理应着眼形成长度的具体观点,所以在教学中展示图片、图像和一些关于长度的视频资料,教学方法理应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自己实践。
关于准确使用刻度尺,先观察刻度尺的零点、量程、最小刻度,并告知其他的测量工具也有类似的问题,从而形成学生“不同事物的共同规律”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用观察法自己得到准确的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小组,其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着重理解,分析准确的和错误的测量方法的不同,而能深入理解什么是准确的测量。
关于准确记录测量结果,结果要注明单位,理应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巩固,提示学生要重视这个问题就能够了。在准确读数这个问题上,讲清得到读数的步骤,学生在此基础上,用练习巩固,形成学习习惯为宜,不宜让学生弄清细节和原理。
关于误差的教学,讲清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关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具体应用,在初三物理测量电阻中才会较高要求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水平目标:
1、观察实验水平: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水平: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理应多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理应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能够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能够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能够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理解,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⑦ 初中物理如何备课
写清楚本节课的目的任务或者目标
本节课的重难点(这个写不写无所谓)
本节课要用的器材(一般写试验器材,没试验就算了)
教学过程(这个就写你的整体流程,上课要提的问题及答案,前后每一步如何衔接要写好,也就是怎样过渡到下一环节。这一步是教案的主要内容)
接着就是板书设计(你要是不打算在黑板上写字可以不用写)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反正我就是这么备课的。
⑧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集体备课
( 一)确定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原则——四定、七备、六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七备”:备思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
3、“六统一”: 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作业(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作业难度分三个层次);统一单元检测试题.
(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和基本流程:
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反思.
(四)、个人初备:脑中有纲(标)、腹中有书 、目中有人 、心中有法 、胸中有案 .
(五)、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活动中,主备教师要提供给本组教师统一的教案,然后由主备教师(中心发言人)说课.说课要涵盖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 六)、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中心发言人说课,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七)、.教学实践(重点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八)、课后交流、反思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反思阶段.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⑨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备课
一、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充分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通过备教材,教师要做到: 1. 钻研物理课程标准 教材只是教师讲课时所依托的材料,它是受课程标准制约的。教师的讲课,应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不得脱离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 正确、合理使用教学参考书 教师应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参考,设计出一份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教的学生的教学设计。 3. 钻深钻透教材 要求学生理解、接受的东西,教师必须首先要理解透彻、了然于胸。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明确了教学目标,就为钻深钻透教材提供了必要保证;(2)要确立兢兢业业的态度,“钻深钻透教材”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也不是一般的通览一遍和按部就班式的解析,而是要一丝不苟,深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去,只有这样,才可能把握住教材的实质性东西;(3)要善疑善思,要真正做到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教材,就应该善于发现教材中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直到问题得以解决。
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4. 把握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因此备课时,首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备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在新课标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该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提高,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学科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变固定目标为开放目标,教师要设身处地关注、呵护、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水平以及具体需要等,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搜集相应的教学资源或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只有事先“备好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备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有目的的教学,是采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活动,也是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手段。教学方法本身既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备课时要组合好教学方法:
1.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以传授新知识为主时,要考虑把知识加以概括、归纳,使之系统化,使之重点突出。 2. 选用的教学方法要富于变化,这样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教师应把程序式课堂教学变为建构式课堂教学。 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尊重、理解、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建构的。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策略者,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应有个合理的分析,研究教材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心理。“教无定法,教必得法”,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多种教学策略,灵活运用。一般来讲,教师要预测的教学程序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发展的。关键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艺术性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构建,要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为原则。 四、备问题 备问题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问题备得好,就好像抓住了“牛鼻子”一样,使得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通畅。因此,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能盲目提问。教师课堂中提的问题,需把握好度,把握好量,把握好质。怎样围绕教学主目标提问?怎样的方式提妥当?怎样的时机提适合?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要深思熟虑的。如果没有想及,提了再说,就是盲目提问。 2.不能提无价值的问题。问题应课堂而孕生,为课堂而服务。在课堂上的问题可分为有价值的提问和无价值的提问,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促成教学有效性。无价值的问题,教师则是不提为妙。 五、备作业 在“备作业”上要做到精心挑选,适量适度。教师在“备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上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形式上做到由模仿到独创,由典型到变式,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注意把掌握知识与训练技能相结合,做到通过作业掌握知识,通过作业训练技能。 3.注意适量。作业的布置要少而精,作业的重点应针对学生易混淆、易忽视的教学重点内容。 4.注意适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体现出梯度,并提倡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业。 5.注意及时批改和讲评。作业做了就要批改,错了就要及时订正。 六、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成长=经验+反思。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
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这样既可以积累教学经验,避免以后的教学实践少走弯路,又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总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活水源头。
⑩ 我是初中物理菜鸟老师,请问怎么备课,初二的。还有上课怎么才能讲得多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能帮助你,我也是初中物理老师,刚带完初二,马上该上初三了。备课你可以去买本教案书,里面的写的很细,每一个环节都有,还有新教师想不到的内容、故事、物理历史人物的事迹,要注意版本哦,我用的(沪科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要想将的多不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哦,其实物理课不用将的太多,你想想看啊,哪个学生会一整堂课都听老师讲啊,所以你要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把重点难点突破了就没问题了,不用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