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小实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什么

物理小实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18 15:03:28

A. 水是怎么变成冰的

一、水受冷(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下降到0℃以下)变成冰;

冰受热(在正常大气压下,温度上升到0℃以上)融化成水。

二、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受冷凝结成水。

三、冰受热也可以升华直接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受冷也可以凝华直接变成冰。

三者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

B.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水结成冰的原理是物理现象凝固。许多液体在凝固时会结晶,形成晶体的固体。

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目前已知的液体几乎都可以在低温时凝固成为固体,氦是唯一的例外,常压下在绝对零度时仍为液体,需加压才能凝固为固体。

许多液体在凝固时会结晶,形成晶体的固体。结晶的过程是一阶的热力学相变化,在液态固态共存的期间,系统的平衡温度不变,等于凝固点。结晶主要包括二个现象,成核和晶体生长。

(2)物理小实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什么扩展阅读:

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透明的液体,纯净的水不易导电,在常压下水的凝固点(冰点)是0℃,沸点是100℃。

在4℃时,1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为1克,此时密度最大.将水冷却到0℃,可以结成冰而体积增加,它的体积为原来的1.09倍。如果加热到100℃,使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加1600多倍。

水对很多物质的溶解能力很强。水中含有溶解的空气,水中生物的生活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C. 水是怎么结成冰的

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相变为固相的相变过程。

在一定压强下,液态的晶体物质,其温度略微低于熔点时,微粒便将规则地排列成为稳定的结构。开始是少数微粒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形成所谓的晶核,而后围绕这些晶核成长为一个个晶粒。因此,凝固过程就是产生晶核和晶核生长的过程,而且这两种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凝固时的温度就是凝固点,等于熔点,不同的晶体其凝固点亦不相同。

液态晶体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称为凝固热,其数值等于熔化热),在凝固过程中其温度保持不变,直至液体全部变为晶体为止。

非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逐渐失去流动性,最后变为固体。在凝固过程它没有一定的凝固点,只是与某个温度范围相对应。

熔化是凝固的相反过程。

蛋白质凝固:变性蛋白质分子互相凝集为固体的现象称凝固。

D. 实验“水迅速变成冰”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这是过饱和溶液不稳定性的实验。醋酸钠的热饱和溶液在不受扰动下冷却,结晶作用往往不会发生。这种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是一种介稳体系。当搅动此溶液或加入溶质的“籽晶”,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让水瞬间成冰的方法:
准备和操作:在250毫升烧杯中放入醋酸钠晶体(NaAc·3H2O)60克并注入蒸馏水40毫升;在水浴上加热至晶体全部溶解,再续数分钟,取出盛有溶液的烧杯,静置冷却到室温。
用玻璃棒伸入溶液内轻轻摩擦一下杯壁或搅动一下溶液或向溶液内投入一粒醋酸钠晶体作为“籽晶”,顿时溶液内会析出针状结晶,并迅速遍及整个烧杯底部,即结成了“冰块”。
实验开始前,先准备以下材料:
醋酸钠晶体2包(1大1小)
玻璃杯1个、玻璃缸1个
勺子、镊子、开水、凉水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烧开的水倒进玻璃缸
2、将其中1包醋酸钠晶体袋子密封后放入开水
3、袋子充分接触开水,让晶体全部溶解
4、将袋子轻轻放入凉水中冷却至常温
5、往袋子里投入几粒错酸钠晶体
(4)物理小实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什么扩展阅读:
泼水成冰要用热水,真正的原理是:
解释一:热水蒸发快且更容易形成细小的液滴,蒸发出去的热水遇冷,也更容易变成水雾,所以热水的“泼水成冰”效果更明显。
解释二:真正想要“泼水成冰”,更准确叫做“过水成冰”的话,按照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云雾物理专家张纪淮,在一篇文章中的解释比较有说服力:
说在环境温度达-40℃以下,是过冷水滴瞬间成冰的临界温度,高于-30℃时,就很难实现瞬间成冰了。其中说的水滴直径要在几微米到200微米间,差不多等同于我们平时见的毛毛雨大小。
然后水滴瞬间结冰的基础条件是气温在-40℃以下。
在这一条件下实现水滴成冰,水要发生两个物理变化,首先水滴在低温条件下冻结后体积变大,同时释放潜热;然后水滴释放潜热是由外向内的,水滴外层先结冰,逐渐向内冻结。所以气温越低,水滴结冰速度越快;水滴越小,冻结越快。
当气温低于-40℃时,还不足以实现“过水成冰”,泼出去的无数个水滴外层能迅速结冰,但内部仍是水,水滴完全冻结需要一定时间,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冷空气翻过雪山携带大量冰核,有可能会出现泼水成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冰盐

E. 水变冰的过程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过程是:冰的逐渐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不变,直到冰完全熔化成水,整个过程是吸热的,是物理上的熔化现象。水放久了,会蒸发成水蒸气,这个是汽化现象,也是吸热的。

F. 点水成冰是一个常见现象,其原理是什么

点水成冰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复制的,以此来不断的重现,而能够实现点水成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过饱和溶液因不稳定性而产生的。

三、实验中注意事项

溶液在冷却过程中,切记不能受震动或粘上灰尘!而且醋酸钠用后要进行回收。在实验的所用材料上,如用硝酸钠、硫酸钠晶体(NaSO4·10H2O)都是可以进行同样的实验。如果直接用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Na2S2O3·5H2O)进行实验时,要小心加热,利用其结晶水溶解制成过饱和溶液,实验现象将会更加明显。

总之,点水成冰的现象得以重复出现是由于发现了过饱和的溶液因其不稳定性,当搅动此溶液或加入溶质的“籽晶”,是可以形成新的结晶的,即能析出过量溶质的结晶。

G. 水为什么能结冰结冰是个怎样的过程

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很傻的问题,因为就连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知道水在0℃时会结冰,中学课本也明确写着水的冰点是0℃,绝大多数的科学资料中也将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定为0℃,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纯粹就是没事找事。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今天就来说道说道水结冰的科学。



高空云层中的过冷水在机翼上结冰会影响飞行安全

当我们从冰箱中取出冷冻的食品时会感觉它粘手,这是由于过低的温度迅速使我们手指上的汗水结冰,从而将手指与食物冻在了一起。这不需要担心,因为你手指的温度可以在几秒之内融化这薄薄的冰层。

相比之下你更需要留意这样一个忠告:在北方的寒冬里,千万不要尝试舔户外的铁柱子,冰会迅速粘住你的舌头,给你带来摆脱不掉的麻烦。

H. 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1、脑筋急转弯:加两点就ok了。
2、物理解释:
我们知道水在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是这样,即使温度已经低于冰点,有些情况下水仍然不结冰,当然,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水要结冰需要先在水中任意一个区域内形成至少一个小冰"核"(nucleus),在这个核的基础上才能开始正式结晶(水分子包围着这个核开始结晶成冰)。如果没有这个核,就好像结冰这个过程的开关没有被打开,水只好继续降温。这时如果外界给一个刺激,谁就好像打开一个开关一样,瞬间结冰,那过程相当有趣。

与物理小实验水变成冰的过程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9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5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1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10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4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7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6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5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5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8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06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4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6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1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9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88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2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7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3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