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本科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想系统学习物理应该看什么书
本科物理如果有四大天书的说法,那我想应该不只是普通物理力热光电四本书了,应该是理论物理里面的理论力学、统计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了。普通物理相对好学一点,因为不涉及很复杂的数学(基本就是微积分,光学可能会用到一些复数)。至于四大力学,中间有一门非常重要的衔接课程叫数学物理方法。一般大学生学微积分就觉得很难。这门课是升级版的微积分。主要包括复分析、偏微分方程、积分变换等。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它是一门物理学背景的数学课程。四大力学里面的常用数学方法例如傅里叶变换(非常重要,普通光学里面实际上也涉及了但不作太深要求。微积分里面的傅里叶级数是它的简化版)、变分法、偏微分方程解法、斯特林公式等等等都在这一门课里面。老师可能不会涉及全部内容,但我觉得要真正掌握四大力学,自己要好好研习这一门课,老师讲过的、没讲过的,要尽可能多学。可以自己找一些好的着作来看。数学物理方法的好坏决定了你能否相对轻松学会四大力学。这一门课程学好了,就比较好办了。你只要把四大力学教科书上的推导认认真真推几遍就可以了。理论物理学习,一定要注重推导。否则你或许考试能考个可以的分数,但你学到的东西可能会大打折扣。物理是严谨的科学,理论物理要重视推导,重视数学,同时又要能回归物理,不陷于数学之中。
‘贰’ 复读班物理课该怎么教
带复读班物理课很麻烦,也很有压力!毕竟占得分值多!
我建议你先把高中的物理书上一遍,当然这要技巧的!非重点的和便于理解的就快速过去,难懂的重点的要讲细点,讲慢点!要以大部队为方向!只要大部分人懂了就过,不会的可以再私底下问你!课本过一遍后,再把力学,磁,电的归类再系统的讲一遍最好结合习题!多找点类型的,动脑子的例题让学生专研!
自己和学生最少手上要有两本复习资料,一本带讲解带练习,讲解多练习少的!一本纯练习的!这样学生可以边自己复习边做,特别是基础差的!
当然一周做一两套试卷是必须的!你可以改也可以不改,看你课程的紧张程度了!
让学生多做题是没错的,尤其是理科中的物理!
给你个大方向,重点抓成绩中间的!他们前进的空间很大,其次是上等的,对于后头的可松可紧!让他们把基础抓好就行了!
好了,祝你能顺利带好复读班的物理!
‘叁’ 大学物理工科非物理专业需要上多少课时才能学好本人自学物理了,请教各位了,多谢
非物理专业的工科有非常多的专业,不同的专业,学时要求不同;
很多学校都有非物理专业的工科,不同的学校,学时要求不同。
要看楼主具体是哪个专业、哪个学校
‘肆’ 我的本专业不是物理,但是我对物理学干兴趣,我该怎样开始学习我就要大三了,是
考研差不多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结束的时候,1月份。因此目前为止你有大约16个月的学习时间。
根据你的现状,开始学习的策略,分为三点
一是读书,掌握基础知识
二是选择将来的方向
三是提前联系学校和联系老师
关于读书,最后面开的书单花费的时间周期过长,且英语要求并不适合。但是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开始
考研的理论部分考试是各类专业里水分最小的,所以必须要彻底拿下。除了数学政治英语,物理课可以分为
普通物理+数理方法+四大力学 几个部分,需要从普物开始击破。
普物的教材,清华张三慧编写的是比较简单也全面的,让你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的面貌,每册都不厚,力,热,电,光,量子,在清华工科是两个学期的课程。里面有习题和思考题,如果自己思考并且做出来,就能达到普物的要求。
数学物理方法的要求就高一些。主要是复变函数和偏微分方程。如果时间不够,可以放弃复变函数,但是数理方程是必要的。《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王元明着是最薄的一本书,也是这一个领域最低的要求。
此外是四大力学。
电动力学可以用俞允强写的《电动力学简明教程》,统计力学用汪志诚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分析力学可以跳过去不学,量子力学可以用曾谨言,周世勋的书合用。
一定要解题,解题是考察自己是否真的理解的一个必要过程。可以做一下往届的考研试题。
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考虑方向和选择学校了。方向太多,热门的竞争也会比较激烈,数理要求也比较高。多问问吧,光学,凝聚态,量子计算都很热门,但是国内差距还是很大。关于学校,国内比较好的有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所,清华大学,南京大学。
联系老师是必要的环节,也从某种角度是一种必要的礼貌,毕竟老师没有理由只有成绩高,其他一无所知的学生。很多笔试出色的学生会落榜也是这个道理。
如果有可能,可以物理系的课程都选了,或者旁听。如果有机会,可以考虑出国读物理。报名GRE sub物理考试,大约在每年11月,要提前很久报名。题目并不难,都是选择题,且比普通物理高一点点。这是美国各大学物理系的必要的考试。
如果你有志做一名物理学家,而不只是一个物理学的博士生,下面的书单是本科阶段最好能咬牙搞定的。上面的教材虽然短小,但是国内外的教材也有很大的差距。
本科阶段物理学经典教材推荐
在网上搜索“物理学经典教材”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单看经典,比如Diarc的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并不适合做教材;再是推荐人在可能并未认真读过教材的时候就给出了寥寥几句的似懂非懂的评价。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方便后人,我按照如下原则,列出书单。
1. 所有书单内的书我都有研习(有的不止一遍),至少通读过大部分。
2. 每本书的特点不同,我所推荐的最大理由,在于物理图像的清晰,表述简明,富有洞察力。
3. 出版年份过早的书,虽然经典,我不推荐,因为其中的一些观念已经距离现代观念相距甚远。如Ashcroft的Solid State Physics,里面讲了很多早已被抛弃的模型。
4. 篇幅过多的不推荐。如Reif的Statistical Physics,后来的书Kardar的Statistical Physics完全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或者法国人梅西亚的量子力学。
好的教材可以一生伴在书桌前,而不是学期结束按照重量卖掉。限于一个人读书有限,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若有裨益,莫大欣慰。
第一部分 普通物理.
普通物理分为力,热,电,光,近代物理几部分。
1.1零起点: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一卷)
从高中进入大学物理专业,起跑线上的必读书。注意要习惯和国内结构化的教材有明显不同,大段的论述可能只是在阐明一个观点。读的时候不要只是覆盖文字,而要理解背后的内容和物理过程。
通常认为这本书的缺点是没有习题。这不要紧,这本书只是用来培养进入物理世界的基本概念。
1.2 近代物理:Concepts of Modern Physics 作者: Arthur Beiser 现代物理概念 / (美)贝塞
普通物理学的近代物理(量子物理)是对于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建立之前的物理的一种过渡。这本书的概念和物理图像非常清楚,用简单的公式阐明了问题的本质,值得反复研读。
此外,Jeremy Bernstein 等人写的Modern Physics是一本不错的教科书,有影印版。
1.3 热力学:Introction to Statistical Physics,by Kerson Huang. 作者黄克孙是MIT的终身教授,其妻子吴健雄先生曾经用60Co的实验验证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直接使得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获得诺贝尔奖。通常提到的Kerson Huang的书,是更高深的一本Statistical Mechanics. 但是这本书的好处,在于简洁,清晰。他用箭头和方块图极大的简化了看似复杂maxell relation,并且在书里面引入了很多如对称破缺的前沿的内容,用不复杂的式子,对新物理给出了半定量的解释。
1.4 电磁学:国内有些电磁学教材的讲法,到达最后一章才给出了Maxwell方程组。其实电磁学是一门一劳永逸的课程——只要掌握了这个方程组,任何电磁现象都能加以描述。在普通物理程度,核心内容在于给出电荷产生电场,通过电流计算磁场,而对于电磁波的传播,运动电荷的辐射都由于矢量分析数学工具的缺乏而得以限制。因此我的建议是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且及早进入电动力学的学习。
1.5 光学:光学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科。因为即使是在不需要高深理论的经典光学的范畴,也因为太多有趣的光学现象,教材得以变得厚重。如果只是掌握基本原理,却食之无味。我的大学老师曾经Eugene Hecht写的Optics做教材,这是一部很好的书,对于很多现象加以了阐释。如果时间充裕,值得一读。影印版的缺陷是把Index给删掉了,给查询造成不便。
1.6 新概念物理学教程
英文是物理学家的通用语言。因此要及早阅读英文书。开始的时候即使满页生词,查完了仍不理解整句的意思,也不要灰心,这是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必经之路。如果认为阅读英文书仍欠火候,这套书是中文书中的经典。作者赵凯华老先生是莫斯科大学的博士,他的数理基础非常深厚。本书一大缺点是相对严密的推导论证可 能使得一部分同学失去兴趣,但是每章后面的思考题很有价值,是先生毕生功力的结晶,值得去独立思考。
第二部分 四大力学
2.1 理论力学
Mechanics by Landau & Lifshitz. 这是着名物理学家朗道的理论物理学十卷的第一卷。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消除畏难心里。毕竟书上所用到的数学工具仍是我们熟悉的微积分而已。边看边跟着算是好办法,只用眼睛不用笔很容易看不下去。
2.2. 电动力学
2.2.1 费恩曼讲义 第二卷. 费恩曼本人认为第一卷的教学改革比较成功,而他想不出来很好的方法改进对电动力学的教学。仔细读过发现他是一种自谦。他清晰的物理直觉,会带给人以非常牢固而正确的物理观念,比如“静”场源导致了电磁现象看起来独立。
相比之下,国内有些教材,更加适合做参考书;但从参考书的角度,却不够全面,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更像是显摆作者的推导能力而已。
2.2.2 Griffiths 写过一本Introction of Electrodynamics,很适合作为两学期的教材。对于物理学本身来说,我个人还是认为Feynman讲的更加有洞察力。这本书的习题非常不错,如果阅读费恩曼的书,有这方面的困惑,可以用它弥补缺憾。
2.2.3 Classical Theory of Fields by Landau & Lifshitz. 现代物理通过场论来表达,而学习电动力学就是向场论的很好的过渡。这本书一贯是朗道的风格,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给出了经典场论的理论结构和表述。
2.3 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名着浩如烟海,每本书的特点很不相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以Grifiths的Intro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作为开端。书的开始回顾了经典力学,旧量子论,并且以薛定谔方程为核心讨论了一些例子。但是很多量子力学的课题都没有涉及,如角动量只用了一节来讨论,自旋也不够透彻。在通过这本书掌握了波动力学和一些基本应用之后,可以读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by Sakurai. 这本书虽然说是高等量子力学范畴,但完全可以适合本科生自学。它的价值是无法取代的。
有人以为它缺少了讲相对论量子力学的部分。其实相对论量子力学只是过渡理论,导致的概念不清楚,直到量子场论才得到诠释。在学习量子场论的时候,相对论量子力学,会作为QED的旋量场得到表述。
量子力学是整个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以上的量子力学教材,仅仅给了一些简化的例子,以及严格或者优美的求解,离可以应用的量子力学相差甚远。有上下卷的 practical quantum mechanics,内容相对古老,我力荐诺贝尔奖得主Hans Bethe与MIT教授,理论物理学家Roman Jackiw 合着的 Intermediate Quantum Mechanics. 这本书是丑陋的,因为不再有那么优美的谐振子,而取代以各式各样的近似。对于需要用到量子力学,而并不需要量子场论概念的很多物理分支,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2.4 统计力学
统计力学的经典教材通常认为是Pathria写的Statistical Mechanics,以及Landau理论物理第五卷。我虽然有统计物理基础,也有这两本,但都没有读过这两本书。甚是惭愧,不敢推荐。值得一提的是,MIT的教授Kardar有两本书 Statistical Theory of Particles,和Statistical Theory of Fields, 观念很新,Formulism清晰,习题也很值得思考。
2.5 其他书评
2.5.1 Classical Mechanics, by Goldstein. 物理学的前沿研究在于量子世界,经典力学作为完备的学科,留给了工程师们和其他半经验力学学科。因此,对于从事物理学的人来说,应该及早的完成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过渡转变。实际上,掌握了最小作用量原理,拉格朗日力学及哈密顿力学表述形式,谐振子,简正模,泊松括号,就可以放心的进入量子的世界。很多时候,对于经典力学的理解,是在于学习量子物理以及场论的时候回头看的时候才有更深的理解。因此,鉴于本书过长的篇幅——在经典力学上做了过多的逗留,是不推荐它唯一的理由。
2.5.2 量子力学 曾谨言. 这本书在国内的口碑是比较好的。但是所有国人的着作都不免重视严格的推导求解,而忽略物理过程本身。很多推导,其实可以留给学生作为习题,而不是全部“告诉你该怎样推”,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利用已知的物理定律把某一个物理过程表述出来。其中的数学,在推导的过程中,应当通过自学或者查询数学来完成。如果要想让初学者读懂,就要假设自己是初学者,一步步的跟着走。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喀兴林的《高等量子力学》里面。这本书缺少重点,处处篇幅一样,并且没有给场论留下足够的铺垫。相比之下,很多结论都可以作为习题留给学生思考,而不是自己把话说尽。
2.5.3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汪志诚 我对这本书有个人好感,但是并没有将他列为主要的推荐书。书中规中矩,并无多少特点,但是可以作为读更深入的统计物理教材的过渡。
2.5.4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 by Shankar. 除了篇幅过大,并且怀疑它以"principle"做书名并不合适,主要认为读这部书的时候,很多本可以自己独立的思考,都被作者模式化的一一展现,有一种知识上获益,思想上偷懒的感觉。
2.5.5 Classical Electrodynamics by J.D. Jackson 我坚持认为,同经典力学一样,对于电动力学这样自洽而成熟的理论,不应该耗费太多时间。除非是做同步辐射,等离子体等方向,当真正理解电动力学之后,就应该及早进入新的物理世界,而不是继续在经典的世界里浸淫。比如作者在Scattering Cross Section里花了大力气,但是分析物质的中子和光子散射理论却都是基于量子力学的。至于折射率的计算,只是在原子理论没有形成的时候的一切唯象模型而已。实际上虽然在国外用的教材无一例外的用这一本,但是讲授的难度却普遍低于它们,侧重点也迥异。
第三部分 数学物理学
首推的教材是Hassani写的Mathematical Physics,影印版有4卷。这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书,内容全面实用。并不需要数学家般的严格论证,却不含糊的涵盖了从微积分水平走入现代物理的几乎所有必要的工具,从向量空间,到格林函数,再到深入的如群表示,纤维丛。这是一部深入的书,他还写过一部同样精彩的入门数学物理书,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Students of Physics and Related Fields. 这两部书,足够涵盖一直到规范场论所需要的数学内容,习题不复杂,但是马上就可以检验理解程度。
第四部分 超越四大力学
四大力学之后,往往重要的课程就是固体物理了。固体物理并未有一个如同量子力学那样经典的教材,原因在于学科本身——量子力学理论是完备的,是基本理论,而固体物理需要牵扯到各种元素和物质,和化学有了联系。因此,有的人觉得Kittel的名着写的很乱,Ashcroft的理论很完善却年代久远,而 Chaikin的Principles of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太难。
其实按照我的理解,固体中的性质,其实在其他课程的各个部分都有所介绍,不必单独成课,至少不比当作基础物理学的理论模块的一部分。相比固态物理,及早掌握场论的知识是更加重要的。
第四部分 遗漏的名着们
有没有写的很差不推荐的书?没有。一方面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 一方面即使作者借鉴了他人的意见,在这门课程上作者还是多少有比读者强的见解。 如果说不推荐Hilbert的数学物理方法,仅仅是因为难啃,倒也不难理解。以下的书,都是公认的经典。至于能攀过多少高峰,就要看造化了。
我的所有文章,我的妻子都是忠实的,也常常是唯一的读者。仅此一篇不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看到它。作者不重要,如有可能,欢迎转载。
‘伍’ 非物理专业的师范生以后想当高中物理老师,该做哪些准备
这是两个问题,首先是要能进学校,即要教育局能接受你给你安排学校,能上讲台。其次才是当一个好老师。(以下限于中学物理教师,大学物理教师类推吧)
第一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拿到硕士文凭,二是拿到教师资格证,三是毕业的时候积极去应聘,必要时要动用能动用的资源找点关系才有更多的机会到高收入的地区,四是应聘大都需要考综合能力测试之类,可以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看这方面的书,了解怎么样才能在笔试里拿高分。
第二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理论多研究点,到时教学上教学教法就可以灵活多变,也可以听懂别人的课的讲法,你若要在视频上看课听课,你可以尝试评价执教者的课。若你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说明你对教学理论还不熟悉。二是有很多教师对教学理论不熟悉,但课上得很好很有吸引力很有效果,那多半有个人的魅力,个人的魅力除了对教材的处理,对学生水平的了解之外,就是语言表达与肢体语言,简单点说,练点演讲与幽默吧。三是要做一定量的高考题,其一是有的地方招聘可能要你做高考题,其二更重要的是只有高考题做到一定量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是中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你讲课才能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才能语言精练。四,当一个好老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让学生乐意去学,现在的学生兴趣点很多,不一定愿意听你的讲得多好,能让学生学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这点你在应聘的时候要注意这个状况,当然更多的是真正走上讲台去体会。
你这么有志于当物理教师,相信有志点事竞成,祝你心想事成!记得给我加分哟!哈哈
‘陆’ 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不上课外班可以吗
可以,主要还是抓住课堂,老师讲的很重要,在一点要多做练习题,在练习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最后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柒’ 怎样上好物理课
一。要上好物理课要有好的方法。好的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更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二中物理组一直追求、探索将更好的教学方法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我们最显着的特点是结合二中学生的情况,(当然其他学校有适合自身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对基础较弱,注重基础知识的引导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而对他们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在力求引导理解可是又理解不了时采取强行介绍;而对基础较好一些的同学,则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更好的提高能力。新课改形式下涉及教学方法的方面很多,什么知识教学课的教法,什么实验教学课的教法,什么习题教学课的教法等等,今天这里我结合事例来说说习题课的教法。在运动学这部分内容中,有一类典型的习题——追击和相遇问题。我们对我校基础弱的学生只是讲解常见的基本追击问题,如加速追匀速,匀速追减速等,但是相遇的条件必须交代清楚;对基础较好一点的校本部学生则此基础上尝试的提示学生是否还有其它类追击问题?解决追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这几个问题,我们的学生有的说的很简单,有的说的很复杂,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并不给出解决的方法;对基础知识不错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学校所谓的点班,我们提出的要求可能更高一些,比如说学生们要提出值得讨论的问题,象什么能否追上,找到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若能追上,何时何地追上;追击过程中何时相距最近或最远?最近或最远的条件是什么等等。同时还要求他们能够现场编题,现场解题。总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此外,我们物理组还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循环跟进式”教学,也就是把组内成员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内成员先后跟进讲同一节课,然后共同研讨再上,再研讨再上,此方法及有效的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熟。 二。努力提高学生能力。 我们每位教者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掌握技能,新课改更是要求我们牢牢的把握住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注重互动,我们物理教师时时刻刻都在以这样的教学理念来指导着自己的教学活动。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学习中应使学生抓住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三。要敢于创新。有创新,就要有风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去创新,因此创新者要有胆有识,更要有缜密的心思,以保证少走或不走弯路。下面以我们学校一位年轻教师所提供的网上所宣传的导学探究法来阐述这个问题。导学探究式教学是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独立地探索(即教师只提供问题而没有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自行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导学探究法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力。特点是非常规性,即问题的内容不一定是教材内容的翻版,可以是教材内容有意义的延伸和超越,或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解答要有一定的创造性。 导学探究式教学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用科学的观点认识和评价规律,总结规律,从而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作方法,为进一步探究打下基础。当然这个方法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突出的是学习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它不利于学生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和练就全面的必要的技能;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某些领域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将会给这些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此法对课堂教学的利弊比例我们仍在调查之中。同一堂课,一百个老师有一百个好的上课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仅是我们一中的老师在这半年的摸索中结合新课改的精神所领悟到的怎样上好一节课的方法,其间必然存在着很多值得再次推敲之处,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的分析,不断的完善。
‘捌’ 当教师的进来,无生上课怎么上
现在教师应聘除了会考试外,还会要各种形式的要求你展示教师基本功的评价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直接在教室内上课;
2、说课;
3、演课。
不论是哪种形式,都是想看到应聘老师的基本功,看能否胜任该校以后的教学工作,能否有可以发展的潜力。
你所说的是叫演课,与传统的说课和上课有所区别,只要展示出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就可以了。
你的演课,可以提问,不过是设问,带有说课的性质。相信自己,认真备课,相信你会上好的。祝你成功!欢迎和我交流。
努力让你满意!
下面提供一份微格演课的资料。
一种新的教研活动方式——微格演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需要不断地研究、探索。京剧作为国剧,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是演员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戏台上的一招一式,都是经过科班严格训练而成,京剧在严格训练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程式并发展成为各种流派的表演艺术,可谓博大精深。作为研究教学艺术的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项技能,也应该经过专门的训练,反复研究。这样我们才能自如驾驭课堂教学技能,增强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80年代中期引进的微格教学是国际公认的一种科学、有效地培训教师的方法,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视听技术的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微格教学的发明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指出:微格教学是一种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者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
几年来,我们在微格教学的基础上,总结、实验出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微格课演,收到了令人信服的明显效果,物理教研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1994年湖南省第一届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上杨胜华老师获二等奖,1995年湖南省初中物理电化教学研讨会上王顺晚老师的<<密度的应用>>评为优质观摩课,1996年全国第二届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上陈坚老师获一等奖。
微格课演是在微格教学和说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以认识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为理论依据,应用现代视听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行为的及时反馈,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教学实践系统。
微格课演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学习
为了使整堂课有理论的支持,教研组可组织老师学习现代教学论、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技能的功能、使用、评价,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明确方向。
2、观摩
观摩一方面是看一些国内优秀教师的教学录相带,同时也可以请本组的优秀教师执教,然后组织全组教师分析、讨论。
3、备课
备课前教研组长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分成若干个子单元,每位老师承担一到二项任务。例如讲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时,可以分为新课引入、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讨论V随R变化的规律、讨论两种特殊情况及V随R变化的原因、应用及小结五个单元。每位老师对自己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且在全组老师会上进行介绍。在教研组长的主持下,对整堂课的内容衔核、方法连贯、风格协调、节奏处理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确定下教案。
4、演课
根据事先设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时间由教师依次演课,教研组的其余老师和学校领导可以当作学生,为了课堂教学中的双边配合,也可以请几位学生听课。
5、评价
演课完毕,老师们应对执教者的教学发表意见。既提肯定性的意见,也谈改进性的意见,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录相边看边评,执教者也可以在大家发表意见的基础上谈个人的看法。这样通过争鸣,使大家的认识趋于一致,执教者根据大家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准备进行第二次演课。
为了使微格演课有生命力,并产生明显效果,我们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共同参与
微格演课将有关老师通过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备课时,在教学风格、节奏上都应该一致,因此需要共同研究、共同参与。
2、及时反馈
由于教学过程中的声像可以“全息”性录制和重放,为教学技能的研究提供了现场资料。并将执教者的语言、仪表、操
作中的“微瑕”暴露无遗,执教者可以自己来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与仅凭自我回忆和旁人评价大不一样。
3、准确评价
教学评价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微格课演的评价,将每项教学技能、每个教学单元列出具体的、可测的指标,这些指标作为检查质量的尺度。使执教教师的教学技能向指标靠拢,这样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与指导教师的定性分析相结合,提高了评价的准确度,为教学方案的决策,提供丰富、有效的信息。
4、演说互补
说课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集体备课方式,它主要是由执教者向大家介绍备课时的理论依据和教学设计、授课方案。由于没有课堂实践来检验,因此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如何,执教者心中没有数;而演课则是进行教学演练,类似于部队的战前学习,二者有机结合,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达到教学目标。
‘玖’ 新物理老师要怎么上好第一节课
“第一堂课”的种类很多,从教师的经验来讲,有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堂课;从学生学习的时间上来看,有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有每次期中考试后的第一堂课;从学科知识来看,有起始学科的第一堂课;从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上来看,有各学科的第一堂复习课。另外,教师的工作需要中途新接班也会有第一堂要上的课,从课型上看,有公开课面对陌生学生时的一堂等。
教师们一致认为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要求我们认真地备好课,并且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为上好一堂课做好预设。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还要本着先进教学理念,注意以学生为本,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扎扎实实地备好一堂课。第一堂课如何上才能吸引学生使他们喜欢自己的课,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共同的心愿。那么如何才能上好第一堂课呢?
现就常见的几种第一堂课如何上分述如下:
一、如何上好“新教师”的第一堂课
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凑好序曲;刚离开大学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上好第一堂课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力的发挥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们在相互听课评课过程中感到,除少数新教师可以做到初出茅庐,一鸣惊人外,多数新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怯课”现象。有的人即使在课前对该课作了精心准备,但到临场时,仍然难按原定教学计划加以实施,出现“砸锅”。这从心理角度讲,是因为由学生突然变成教师,角色的突然转变,常会使人出现紧张和急躁心理,这样教学语言速度过快,表述过于呆板,讲授缺乏条理性,教学方法的交叉运用不能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环节、程序缺乏应有的顺序和章法等等;有的新教师会有自大心理,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在教学上具备合格教师的技能,导致对教学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从而影响自己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的新教师会有自卑心理,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适合做教师,担心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对所讲的内容没有把握,怕讲不好让学生取笑等等。因此课堂教学中,为了不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敢正确地面对教学对象,不敢大胆地和学生进行目光和语言交流;讲课墨守陈规,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创新意识,方法简单,不能正确地选择参照系;有的新教师有紧张心理,上讲台时紧张,眼睛不知往哪儿看、手脚不知如何放、头脑思维不清、讲话语无伦次等。除以上四种心理因素外,由于新教师年轻,缺乏教学经验,对能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按要求上好课,心里没底。这种担心与与心理失衡结合起来,就形成了“怯课”现象。
新教师要上好第一堂课,必须注意克服以上急躁、自大、自卑、紧张等影响教学的心理,尽快进入教师角色,去精心备好第一堂课,并且注意作好课后小结,以利于以后的教学。新教师要上好第一堂刘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新教师要上好第一堂课,就要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从心理、思想行为等各个方面承受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作为新教师,上课前要克服畏惧心理,树立应有的自信心;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认真地回忆、总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已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主动深入班级,了解所任年级、班级学生的班风、学风、知识基础等,与学生建立感情。
2. 精心备好第一堂课
大家知道备课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思想、业务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相应就越好,因此,新教师在上第一堂课前,应精心备好课。从教学过程来说,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层次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写教案,第一课教学内容不要贪图太多太杂,最好在每个环节下标注所需时间。从教学语言来说,要做到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趣,逻辑性强,通俗易懂;从教学形式来说,要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启发得当,教学步骤严密紧凑。进行默背试讲,在上课前一天(睡前或闭目)对将要上的课先“过电影”,把整个一节课完整的过一遍,对每一句话、每个环节的设计进行“实况录像”,这既是一次有效地自我过关测试,又是一次“课堂教学”的熟练过程,不妨一试,或有良效。
3. 注意作好课后小结
新教师在上完第一堂课后,都必须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即上完课后都要及时回顾备课和上课过程,分析在本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定计划,还有什么不足;哪些没有实现或实现不好,原因是什么;哪些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应;下堂课教学要着重注意些什么,哪些方法比较成功,哪个环节存在问题等。将分析的结论、教学反思和感悟记录在教案后的“教学反思”栏,也可以专门准备一个《教学反思录》,作为下阶段备课和上课的参考,作为今后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记录。
二、如何上好“新学期”的第一堂课
无论新、老教师,在新学期都会面临并思考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对“新学期”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教师们在总结中是各抒已见。
1. 精神饱满登讲台
要上好第一节,我们不仅在内容上、形式上有所思考,还要在老师自己的情绪上调节好。假期我们从繁重的家务、琐碎的生活、自由松散中走来,更应该梳理好自己的心情,焕发精神,抛弃烦恼。同时,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上学期教学成绩如何?经验知多少、教训找不找?现在的我是一位新手,打算如何步入经验型教师的行列?现在的我是一位教学能手,看一看教学成绩能否说明这一点?打算向一个怎样的新目标迈进?等等,这一切都应该在我们上第一堂课前作出认真的考虑,并体现在第一学堂课上。让学生从老师的脸上感受到“快乐”,从老师的语气里揣摸到“信心”,从老师的关爱中得到温暖,从老师的耐心中激起感激,从精湛的教学中受到启迪……。
2. 精心设计开场白
一个语文教师是这样记录自己第一堂课的开场白:“同学们,欢迎你们升入九年级!从今天起,你们又跨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九年级是一个美好的年级。在这里,我们将跟着许许多多的作者走进一个更广阔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本书中,很多文章写得十分优美,我最喜欢这一段话…… 你想知道这段优美的语言出自哪篇课文吗?那就到书中去寻找吧!”学生们听了这样一番语言描述,怎们能觉得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怎么能不对今后的学习充满向往?
这虽是一位语文老师的第一堂课的开场白,其它学科也是如此,在听课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地理教师的开场白让学生对祖国河山有美的赞叹,生物教师让学生体会到了解自身的兴趣,化学教师使学生体会到物质世界的绚丽多彩。教师如何设计开场的妙语,它关乎着教师给学生们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关乎着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这一学科的兴趣,关乎着这一学科教学的成败。
3.增添自信讲评课
第一节课是讲授新课好?还是讲评课好?很多教师认为每学期时间紧、任务重,赶紧上新授课吧!可有的教师在总结中这样写:“我新学期的第一堂上的是讲评课,讲评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个假期,大多数的学生都玩疯了,对上学期自己学得怎样基本上忘干净了,而新学期如何避免上学期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借鉴他人的良策,还没来得及思考,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这些的习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能学好什么知识?能把握好自己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之舵吗?我在放假前就布置了一道别具匠心的寒假作业:仔细分析自己这次期末考试的试卷,先就地纠错,再好好思考思考自己一个学期来的在学习上的得与失,开学第一天咱们要交流交流,每个人都必须发言。课堂上由于划分了学习小组,每一个学生都发了言,且情绪相当高涨。经验谈出来啦,学生的自信又增强了三分;教训找到啦,学生心底明亮了起来。一次,两次,三次,每个学期、每次考试之后、每次作业之后如果都能安排类似的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越来越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就会养成。”
三、如何上好“新接班”的第一堂课
教师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有的新学期一开始就接了某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有的中途接某个班的某学科教学,无论是那种情况,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的教师,这样的第一堂课如何上,也显得非常重要。大家在研讨过程中一致认为:新学期开学时,教师们面临着怎样上好第一节课,为今后教学的成功会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给学生留美好印象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第一次见一个人,他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都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也是如此,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情绪以及师生关系。“第一印象”好比演员登台亮相,“第一炮”打响了,可能博得满堂彩,所以,第一堂课的好坏往往就与之后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有关联。因此,教师在第一次与学生接触时,就要注意自己与学生初交中的形象塑造,力求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一个美好的印象。为此,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应设计好自已的仪表,要给学生以和蔼可亲之感,与学生谈话要表现出关心、体贴,力求一开始就留给学生“是他们知心朋友”的印象,从而为自己的后继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 给学生作自我介绍
上课时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一定要做自我介绍,忌讳进入课堂就讲课,因为学生还不熟悉老师,对老师还有很多的神秘感,上来就讲课,会因为学生对老师感受的程度大于对教学内容的程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所以,上第一堂课,要告诉学生自己的姓名及简历,让学生认识自己,只有认识才能更好的尊重,才能增加学生对自己的喜爱和亲近感。让自己的求学经历,成为吸引学生、激发学习、了解老师和建立师生友谊的催化剂。让学生在你的自我介绍里,感受智慧之美,拼搏之美,进取之美。要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一个博学的人,从而从心里喜爱和敬佩老师。
3. 让学生自我介绍
为体现师生平等和相互尊重,教师还应当主动认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做简要的自我介绍同样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而且让教师从一开始就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这对于今后的教育和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人数较多,一堂课时间未必够用,也可以采用课堂简单介绍,课后书面详细介绍的形式,但这一环节不可缺少。因为只有教师记住了自己的学生,学生才能记住他的老师。让学生记住老师比老师记住学生意义更加重大。
3. 给学生以恰当语言
教师应具有点幽默的特质,平静无波澜的语气,呆板无趣的语言是无法吸引学生注意的,优美形象的教学语言要求有和谐的节奏。评课时一位专家曾说:如果45分钟都是一个调子,平铺直叙,像流水般地淌,淌,淌,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打不起精神。讲到主要的地方可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应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应很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应变得很低沉。教师还应善于利用幽默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激活课堂,调节学生情绪,帮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发现、建构、理解新知识、新方法,促进学生发展。不要让你的第一堂课就使学生失去对你的(学科)兴趣。
四、如何上好“新学科”的第一堂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中学和小学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科门类多,新的学科在学生面前如何展现,教师首先设法让学生感受该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对本学科的疑虑甚至恐惧,并对未来的课程和活动有一个美好的期待,为本学期在学习该学科时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应该讲,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他们的科学性和趣味性,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的第一堂课,应该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爱好,学生的爱好有了,就意味着你的第一堂课成功了。
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首先应使学生明白本课程要学习些什么,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大概内容,知道将来能学到哪些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应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本课程。具体说,最好是联系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来突出所教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学科在个人修养提高方面的重要性,突出所教学科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产生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的冲动和神秘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做,虽然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对于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士气都是很有必要的 。
2. 树立学生必胜信心
第一堂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期望。任何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这是一个人的自尊心所决定的,学生们也想在第一节课给老师一个好印象,他们也会积极发言提问来表现他们自己。因此,在上第一堂课时,学生哪怕是取得一点点成绩或进步,你都应该真诚地赞美他们,鼓励他们。要让学生有成功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你的课。
3. 介绍学科学习方法
介绍本学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结合自己和别人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把自己的一些窍门和绝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叫学生知道下一步怎么学,怎么做,怎么与老师配合,达到以实用来吸引人,以真挚来感染人。
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让学生明白今后应该怎么样做,如何学好这一科目,平时的课堂要求,作业要求,考试要求等等。让学生在今后能按你的要求学习,遵守纪律,按时交作业等。这些必须让学生明白,可以为以后上课节省一些组织教学的时间。
五、如何上好“新学年”第一堂课
初中三年,每一年学生的情况不同,学习的内容(科目)不同,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新学年第一节课要给学生一个新起点的感觉,要给学生提出一个新的学习(成长)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学生时代是人生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奠定基础和前进提高的重要阶段,必须勤奋学习好好珍惜。
1.七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课,除上述内容及方法以外,还应给学生指明如何做好小学升初中的过渡,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从生活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给学生提出指导建议和合理要求,使他们尽快进入中学生角色,适应中学生学习生活。
2.八年级新生的第一堂课,应着重指导学生,总结学习生活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成功的(高效的)学习方法,结合学科特点,指导学习方法,防止两极分化。实践证明,英语和数学是八年级学习分化的转折点。让学生认识到八年级是初中三年最关键的一年。
3.九年级第一堂课,对学生进行理想和升学方面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中招是人生第一次学习考验,对人生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高中的学习和升入大学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每一位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都要争取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生的每一段旅途。
总之,第一堂课对教师而言是平常的一课,而对学生来讲确实不寻常的一节课。所以,如何把第一堂课上得精彩,上得有意义,让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难以忘怀,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要上好第一堂课有多种方法,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都会因主观和客观的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上好第一堂课。希望广大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让我们的第一堂课的教学成为师生共同获得发展良好开端。
‘拾’ 我不想上物理补习班,可妈妈非让我上,怎么办
要和妈妈交流,推心置腹的表态~
告诉妈妈: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你自己的学习状况!
我的实际经验告诉我:补习班效果很差,真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自己去思考!
什么事要想取得成功,努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方法!
方法对了,努力才有正面效果~
如果方法错了,那么越努力,反而更差了~~~
咱可是经历过高考的人了~~~
我初中2年级学习很差,但最后还是找到了自己的方法,结果很理想~~
我的学习方法是看书!看课本~~~
解决疑问三个步骤~~~
1,找到自己的漏洞,哪类提老不会~~
2,看相关内容的课本~~~一字一字的看~~
3,看参考书和练习册上相关的题,大量反复看.
最终,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