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物理:理想模型的概念
理想模型就是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候,对实际问题进行一些假设之后再来模型化这个问题。
比如说在学习材料力学的时候,一开始会有均质性,等向性,连续性的假设,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之上来模型化问题然后用数学方式解决它。 这就是理想化的概念。
使用这个概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所有的实际情况很难考虑完整,一般实际情况都比较复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些因素超过了我们能够计算的能力,所以就对这些地方进行理想化假设,让它可以被计算。 第二是投资收益的问题。很多问题我们并不需要考虑所有的实际情况,在一些理想化假设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相当近似的结果,如果想更接近实际情况,那么会付出非常大量的成本,所以我们只是使用这个理想化假设的近似结果,大概有多少误差(统计学)就够了,没有必要考虑具体实际上结果是多少。
B. 理想模型的意义
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理想模型也是一种科学概念,广泛应用在各门科学中。例如,数学上所研究的不占有任何空间的“点”,没有粗细的“线”,没有厚度的“面”;物理学中所研究的“理想的摆”(单摆),忽略分子本身体积和分子间作用力的“理想气体”,不考虑其大小的“点电荷”等;在化学和生物学中也有类似的理想模型。这些理想模型都是以客观存在为原型的。作为抽象思维的结果,它们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理想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客观事物具有质的多样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认识清楚。引入理想模型的概念,可以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从而便于人们去认识和掌握并应用它们。
C. 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
可以使具体的东西抽象化,有利研究和讨论。如光线、磁感线。
D.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建立物理模型
模型作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它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的每一个物理原理、定理、定律都与一定的物理模型相联系.解决每一个物理问题的过程都是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特别是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学生不仅要透过物理现象、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抽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特征、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对问题进行简化和理想化处理,而且要对物理问题进行模型的识别和再现.可见能建立正确合理的模型,能透过现象识别、发现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着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建模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意识比能力更重要.以上谈到,物理模型的建立很具创新性,教师应该把建立物理模型的这种创新的思路启发地诉之于学生,这样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是有益的.
E. 高中物理课程使用理想模型是好还是坏为什么请说详细点
是坏. 因为这样限制了我们对问题解决的完整性考虑的思维. 因为这样容易让"理想思维模式"成为学生的固定思维方式
采纳哦
F. 在力学中有两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他们是
理想化模型的建立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均是理想化模型. 在力学中,单摆是理想化模型,在热学中,理想气体是理想化模型,在电学中,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在磁学中,匀强磁场是理想化模型 故答案为:单摆、理想气体、点电荷、匀强磁场
G. 物理建立模型到底是什么意思。希望详细的讲述下学物理的方法,每次选择题都是模棱两可,大题本单元刚学的
建立物理模型(简称“建模”),就是将实际问题中的具体的、表面纷繁复杂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去除表面现象、深入本质,将其归纳、转化为简单的我们熟知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想化的模型,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方法,去处理这一实际的问题。例如,我们要研究某一列动车组从南京直达上海用了多少时间,由于动车的长度跟沪宁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动车各部分的运动差异,也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我们就可以把这列动车看做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质点;而动车沿途的运动过程虽然很复杂,但一般我们也可以简化为加速、匀速、减速的理想过程,这样,研究动车运动问题就简单、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