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增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我国自古以来在教学上都主张引导学生乐学,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却似乎遗忘了这一传统,许多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知道一味地灌,一味地填,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机械而无情感。学生很难从中寻得趣味,更谈不上以学为乐,致使部分学生厌学恶学,中途辍学。因此,无论上什么课程,教师都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产生渴求探索知识的内动力,不断步入新的境界,达到新的至高点,并获得愉快的享受,美的陶冶。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开始上课前的导语,它不仅可以为教学过程定下基调,确定好教学的逻辑顺序,而且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一步。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智慧。从而达到趣随课生的境界,使学生精神振奋,兴趣盎然地去学习新课,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导语的设计非常关键,教师在设计导入语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开场白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求。当老师恰当的话语一经说出,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共鸣,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巧妙地导入新课,自然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去思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问题。同时,还让他们感觉到物理学同样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物理学并不是枯燥空洞的。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要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与教师为之创设的课堂情境分不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以亲切的态度来设置问题的情境,以期待的心情等待学生去思考面临的问题,以热情帮助的态度给予学生以点拨和启迪,以饱满的情绪去讲解新的科学知识,以关切信任的态度去聆听学生的回答,从而引起师生间的共鸣,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去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新异的学习氛围中激起思考和讨论的兴趣,从而引出要讲授的知识,以达到训练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如在讲相对运动时,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飞行员在高空用手抓住一颗德国的子弹的真实故事;讲液体浸润、解释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什么说“落汤鸡”而不说“落汤鸭”的道理;讲实深与视深,引用了毛主席诗词名句:“鱼翔浅底”来例证。这样做,便可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授课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逼真,产生很强的感召力,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愉快。在欢快中,学生不就“不亦乐乎”了吗?
三、引导体验,趣味点缀
知识是无穷的,本身又是严肃的,但当人们融入它时,便会产生许多情趣,就会由严肃变为活泼、幽默、亲切、有味。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也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趣味点缀、以幽默调节,则会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乐趣。教师的语言形象准确,物理研究对象就会更加形象逼真;语言幽默、有趣,能使同学们欢畅乐学;语言生动、简练,会让人生智开窍。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语言应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幽默、准确、亲切、清晰、简练、有趣。引起了同学们兴趣,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四、引导探索,共享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地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地划分课堂教学的层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升。在艰辛的探索攀登,才会有成功的乐趣。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理解物理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们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这样可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寻求解题规律,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通过课堂巧妙导入,以趣激之,学生则乐在开头;极力创设情境,点缀趣味,学生则乐在其中;引导探索,深入浅出,学生则乐在其后。善教者,能使学生脸上有笑,心中有乐。课堂上生动活泼,高潮迭起、情趣盎然。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就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挖掘生活和生产中的物理现象及其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在课堂上讲解,这样就能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增添趣味性。
② 如何让初中物理课堂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理想中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充满吸引力的学习乐园,是师生生命中精彩的篇章,是演绎生命华丽乐章的地方。如何在物理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把物理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使物理课堂充满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创设物理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少教一些,多给学生研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贵在善于引导和启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物理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
1、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境。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经典而巧妙的实验,通过设置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之前,可设置问题:前面已经研究了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也探究了弹力做的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那么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能测量吗?可如何表示?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是合力功吗?应如何改进实验?实验中需不需要算出速度的具体数值?如何根据所得数据得出功与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并借助计算机Excel软件作出W-v图象和W-v2图象。
课堂上,更多的是利用演示实验和课堂小实验创设物理情境,例如在《光的全反射》一节可演示市售的光导纤维、试管、在水中的颜色设置物理情境;在《弹力》一节演示玻璃瓶、桌面的微小形变;在讲共振时演示音叉、单摆的共振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浓烈的探究氛围。
2、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物理情境。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能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它能使枯燥的物理问题趣味化,静止的物理问题动态化,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能把实验很难观察的现象放大变慢等。所以教师要多花精力学习、制作、共享多媒体教学软件,把精彩的物理情境呈现给学生。笔者运用PowerPoint、Flash软件制作了诸多多媒体教学软件例如《单摆》、《圆周运动》、《电磁感应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等。它们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吸引到物理课堂中来。
3、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取物理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由于有日常经验的基础,对相关物理知识更容易接受。例如在讲到超重和失重现象时,可让学生回忆站在电梯里随电梯运动时的感觉,让坐过过山车的同学谈谈感受,课堂上让学生站在台秤上蹲下、站起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使学生充分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存在;在比较v-t图象和x-t图象时只靠教师讲解未免过于枯燥,如比较下列两图时可让学生亲身体验,上台模拟这两个图象中物体的运动,这样,同学的表演引起大家的会心大笑,同学们对两个图象含义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学生一般都有溜冰的经验,在讲了《牛顿第三定律》之后可设置以下情境:冬天,有个人提着一桶油在冰面走着,冰面很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油洒了,冰面变得更滑了,这个人无法爬起来,周围一个人影也没有,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再这样下去这人不被冻死也得被饿死,聪明的同学们,如果是你的话,你该如何自救呢?
4.通过讲故事设置物理情境。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历史故事,有利于将学生引入到相应教学内容,还可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例如在学习《单摆》一节时可讲故事引入:1862年,18岁的伽利略离开神学院进入比萨大学学医学,他心中充满着奇妙的幻想和对自然科学的无穷疑问,一次他在比萨大学忘掉了向上帝祈祷,双眼注视着天花板上悬垂下来摇摆不定的挂灯,右手接着左手的脉搏,心中默默地数着数字,在一般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他却第一个明白了挂灯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于是制作了单摆的模型,潜心研究了单摆的运动规律,给人类奉献了最初的能准确计时的仪器,本节课就来学习这一理想化模型----单摆;讲《声波》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可介绍大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后,他将音乐指挥棒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并谱写了许多不朽的传世佳作;又如在《光的色散》一节可介绍牛顿在剑桥大学当穷学生时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过程等。
二、加强情感交流,增加师生间的亲和力
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其理亦源于此。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可见,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往往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增加师生间亲和力,形成特殊的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表现情感,从而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例如讲到《摩擦力》时,可问学生在走路时假设不小心踩到香蕉皮会怎样?学生哄然大笑,笑余问学生既然人受到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如何?这样,在谈笑中学习了判断摩擦力的方法“假设法”。在《自由落体运动》一节相关练习中,讲两个小球先后从同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比较两球的高度差时,先问学生武打片里美女掉到悬崖下,“英雄救美”的情节有可能实现吗?再让学生推理,学生热情高涨,求知欲望强烈,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了解也更为深刻了。其次,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目光亲切深沉,表现自然丰富,语言层次清析,使学生在一种亲切,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对学生任何参与都应有合理且激励性评价,绝不能有任何讽刺和挖苦。再次,不管课内课外,要乐于为学生辅导和解答疑难,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积极的期待。课堂上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会使学生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学生会由于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
三、寻找知识的“交接区”,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在教学中,新输入的信息定含有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相合的”部分,即“交接区”,这是学生对新信息进行调整、改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也是引起学生心理不平衡并产生学习兴趣,驱使其主动探索,形成新的见解和思想的动力。例如:《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在知识上存在“交接区”,可让学生复习向心力公式和线速度公式的基础上自主推导太阳与行星的引力的表达式。《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与《平抛运动》在知识与方法上都存在“交接区”,教师可与学生共同复习平抛运动知识点和处理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习题课和复习课教学中知识的“交接区”尤为突出,例如:处理氢原子的玻尔模型与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动能、势能、运动周期问题时,处理所有能量转化与守恒类等问题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与运动学公式这些都存在“交接区”。当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感到困惑时,可“等一等”再疏导;当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出现意见分歧时,可“议一议”再统一;当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可“导一导”再纠正,能够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独立钻研、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寻找与原有知识与方法上的“交接区”,然后指导学生科学探索,一般基础可以的学生可得到结论。这不仅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同时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总之,把物理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使物理课堂充满吸引力应成为我们每一位物理老师的追求,这更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③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怎样让课新颖出彩
为了提高课堂吸引力,物理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我认为物理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要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及在本学科必备的能力,能够赢得学生的钦佩。
第二,要有热情、稳重、幽默、随和的性格,让学生感觉容易接近,有想亲近的感觉。
第三,要有敬业、正直、宽容、公正的品德,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之中。通过上课提问、对犯错误同学的处理等细节,都能表现出来,并且学生也能敏感地觉察到。
④ 如何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如何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和学习物理,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很可能对物理这门课敬而远之,从此不感兴趣了。所以教师备好课很重要,要让授课内容生动有趣,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如何才能做到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
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说:“好奇心是科学的原动力。”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就是在科学家们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的努力下探索出来的。其实中学生也和科学家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展开知识,会使课堂教学更吸引人。比如在讲“温度”这一概念时,我们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沪粤教版教材中,列举了很多不同物体的温度,也介绍了绝对零度,但是没有介绍热的本质。而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科学家最感好奇的正是热的本质。人类的好奇心是相通的,科学家好奇的东西也一定是中学生所好奇的。所以我在设计授课内容时,会把热的本质纳入其中,从早期的热质说到后来的唯动说,告诉学生热的本质是物质内部分子运动的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越热,反之越冷。1985年美籍华人科学家朱棣文用多束激光,从各个方面对纳原子进行照射,使原子的运动不断受到阻碍而减速,从而将其温度下降到接近绝对零度,这一实验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的本质。
二、介绍科学家探索过程的更多细节
对于一些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索发现的物理规律,如果把实验的过程讲得更详细一些,能够使课堂更吸引学生。比如,着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我是这样介绍的:一开始盖里克使用一个装满水的葡萄酒桶,用黄铜泵将桶内的水抽出,但桶不严密,水抽出后不久就有空气进入,盖里克就用空心铜球代替木桶继续实验。起初抽起来比较轻松,后来活塞很难推动了,再后来“卟”的一声巨响,铜球瘪了。盖里克又换上更结实的铜球,这一次铜球没有瘪,但抽完气后瓶里放气的场面十分吓人。1654年盖里克当着德皇和国会议员的面演示了大气压有多大,也就是着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关于托里拆利实验,有一些细节也很吸引学生。托里拆利公开了他的实验后,很多科学家仍不相信玻璃管水银柱是由管外的大气压支撑起来的。托里拆利实验后来传到了法国的帕斯卡那里,他用红葡萄酒重复了托里拆利的实验,由于酒比水银密度小,他使用了一根46英尺长的玻璃管,结果得到一段真空,他进一步想,如果水银柱真的是被空气压力顶住的,那么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空气压力与水银柱高度应有变化。他自己身体太差,不能登山,于是他写信给他的内兄,请他带着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登上当地的多姆山做实验,果然在一英里高处水银柱下降了三英寸,帕斯卡将实验重复了五次,结果使他十分激动,因为这进一步支持了托里拆利关于大气压支撑水银柱的观点。
三、向学生介绍一些由重大科学发现引发的发明
有些科学发现,看起来很简单,但意义重大。比如奥斯特实验,发现电和磁之间有联系,电能生磁,堪称伟大发现,在当时震动了整个欧洲科学界。可是在课堂上演示完这个实验后,学生感觉好像很简单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时我向学生介绍电报的发明:人类一直都有远距离瞬时通讯的梦想,但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之前,信息的传递速度完全取决于信使坐骑的速度,在奥斯特的发现之后,安培很快就试制了一种电报,他用26根导线连接两处26个相对应的字母,发报端控制电流的开关,收报端的每个字母旁边各有一个小磁针,可以感应出连接字母的导线是否通电,人类最初的电报就是通过这种电磁方式来完成信息传递工作的,但这种电报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电流太弱,很难将信息准确地传递到较远的距离。后来,美国发明家莫尔斯发明了一种电码,他的电码用点和横线代替了26个字母,有了电码,在1837年莫尔斯制造了一台电报机,它的发报装置很简单,是由开关和一组电池组成,按下开关,便有电流通过,按的时间短促表示点信号,按的时间长些表示横线信号,它的收报装置是由一只电磁铁及有关附件组成,当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便产生磁性,这样电磁铁装置就在匀速前进的纸带上记下点或横线。1844年,莫尔斯鼓励美国国会架设了一条由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人类第一条电报线路就这样在美国诞生,几十年以后,电话也发明了,其中也用到了电磁铁,由电能生磁的发现能引发远距离瞬时通信的实现。向学生介绍这些由重大科学发现引发的发明,既能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科学发现的伟大意义,又能使课堂更生动。
四、用自己观察和积累的例子来解释一些物理知识,会使课堂更生动
课本上介绍每一个物理知识,一般都会有相关的例子来说明或解释,但是如果教师用自己在生活中观察积累得来的例子,效果会不一样。比如,我在电视里看过一个魔术表演,表演者在舞台上轻松地抱起一个穿高跟鞋的女孩子,然后叫一位观众来抱这女孩子,结果怎么用力也抱不起来。这个魔术我看很简单:这个女孩子的鞋底有一铁块,而舞台下装有电磁铁。我在讲电磁铁时就用上了这个例子,学生很感兴趣。再比如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时我举的例子学生也特别有兴趣:我们知道人从地面上跳起时,要先蹲下,道理是下蹲后腿步肌肉才能收缩然后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力,地面再给脚底施加一个向上的力使人向上跳起来,所以香港电影的鬼片里那些鬼向上跳起时不用先下蹲,人是做不到的。但是有次我看到电视上介绍一种树上爬行动物,它从树上跳起时不需要先弯曲腿部的,为什么?难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反例吗?原来这种动物从树上跳起时,心脏会向脚底压出血液,利用血液通过脚底向树施加一个力,树木给予脚底施加一个相互作用力使它跳起来。使课堂生动有趣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可以经常布置学生在课后思考、讨论一些有趣的物理问题,向学生讲一些物理学家的故事,指导学生做一些有趣的小制作等等。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爱上物理这门学科。.
需要定制原创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需要快速发表文章的朋友请点击>>>
公务员之家办的非常成功,极具口碑。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最具时事性的文章和最具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当然,因为免费和开源,大家都可以学习、借鉴和共同使用,如果你需要专属于个人的原创文章,请点击以上链接获得专业文秘写作服务,点击以下图标可以分享到你自己空间。
⑤ 如何让物理教学更有趣
如何让物理教学更有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何创建有趣的物理课堂,途径是多方面的: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设置有吸引力的开场白;利用妙趣横生的物理实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设置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的风帆。教师只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和语言修养,就能设计出好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收到良好的“首因效应”。 实践证明课堂导入常常关系整个教学的成败优劣。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常见手段,物理课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趣味性强的演示实验进行导入.如讲授“感受大气压”时,先取一个空的铝质易拉罐及一盆冷水,罐口缠上铁丝并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这种小实验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成生动活泼的趣味探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步入物理学这座精美的科学殿堂,以极大的兴趣和勇气去吸取其中的营养。可见,课堂导入的作用不可小觑。
但是课堂导入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乳交融,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紧紧围绕课堂导入这个特点来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导入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二、利用妙趣横生的物理实验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这些实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加深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一座桥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会一些物理实验的方法,初步培养实验能力。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让课堂变得有趣味性,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观察扩散现象(准备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将两小颗高锰酸钾分别投入两杯水中,试观察比较高锰酸钾在两杯水中的扩散情况。如果你观察到了两杯水中高锰酸钾发生扩散的差异,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又如:哪个瓶子滚得快(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一个装满沙,另一个装满水,放在同一斜面上滑下,哪个瓶子滚得比较快?动手试试,想想看,为什么?) 还如:水为什么不洒出(在杯中倒入半杯水,上面用纸盖住。用手掌压住纸把杯子翻转过来,注意不让杯中的水洒出来。放开手,杯中的水也好,纸也好,都不会掉下来。即使水中放入一些木螺丝之类的小东西也没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另有:试管内奇怪的水(用试管装水(塞上木塞,不要塞太紧)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沸腾(不要烧太久,要不然水蒸气容易把塞子冲出来),这时,停止加热,会发现试管内的水停止沸腾。)
在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让同学做一做,看一看,再想一想其中的科学道理,分析其中的规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在生活中还有实际应用呢!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教育家赞可夫说“当老师不不可少的,几乎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孩子。”老师的爱就像一方巨石,投入到学生心灵的海洋里,必定掀起惊涛骇浪。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就会感觉像“好朋友”“偶像”一般,对相应科目有浓厚的兴趣,上课能专心听讲,下课能按时完成作业。唯恐自己学不好他教的学科惹老师不高兴,“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即使老师教学方法再好,也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更不会有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老师做到关心、爱护、帮助学生,并用自身的言行感染学生,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把这种师生感情转化成对学习的信心、兴趣、责任感,使他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润滑剂,能磨合学生的心灵机器;是利斧,能劈开学生的心灵枷锁;是路标,能致命学生前进的方向。
名师访谈录《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引用了一个故事证明了“教师信任你的学生就是信任自己”的教育观念。故事讲述汤姆森太太如何把一个性格孤僻、邋里邋遢叫泰迪·斯徒伍德的小个男孩转化成获得博士学位的着名医生。思维就像一棵花,他是逐渐积累生命的汁液,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他的根,让他受到阳光的照射,他的花朵定会开放。
四、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诱发学习动机,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一直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学习还需要目标的指引,既需要远景的总体目标,又需要近景的具体目标。但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当,教师要与学生、家长都取得联系,达成共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目标。目标太高会迫使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如同纸上谈兵;目标太低让他们不经过一点努力就可以实现也是不科学的。家长和教师的目标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摸到”,这样,他们永远都有“成就动机”这一内在的心理动力。
传授科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传统的教学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学生就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从而培养他的自信心。但是仅仅重视对学生方法的培养是不够的,假如学生智力超群、方法得当,而意志薄弱、耐挫力极弱、习惯不良,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反之,一个学生哪怕智力平平,但却锲而不舍、坚忍不拔,是很有可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古今中外无数成功人士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学无止境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甜”。只有我们在三尺讲台挥汗泼墨、用心钻研、因材施教,不仅可以构建有趣的物理课堂,更会收获味道香甜的果实。
⑥ 怎样才能让大学物理课上的生动
我是大学物理学院的学生,我只是从一个学生的角度谈谈我对我们学院教授讲课的要求吧。
其实大学生和高中生最大的不同是大学学物理是要动脑子去思考的,高中生学物理很简单,只要记住公式了就行。
一门课,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多,关键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体现出物理思想。老师讲课不能说是纯粹的给学生灌输新知识,我们更希望老师像我们的一个可以探讨物理问题的朋友。其实,物理只要真正的去理解了、懂得了蕴含其中的物理思想时,自然就生动起来了。
在我们所有的专业课中间,最喜欢的是
吴颖
老师讲的《量子力学》和叶贤基老师,他们讲课没有其他的,最大的特点不是一味的在黑板上推导,而是把物理过程讲清楚,不理解的,就用一些通俗的事物进行类比。每堂课都会让我们觉得没有白上,总是有一点收获。在课余,他们就和我们讲讲科研方面的知识,扩大我们的知识范围。
作为一个物理系的学生,其实我觉得物理挺有意思的。比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如果钻进去了,就很有意思了。
当然了,大学物理一般是给工科他们开的,他们估计对于物理思想这方面要求不高,但浮在表面是不能体会物理的乐趣的。我觉得可以给他们适当的讲一些吧。另外,要使课堂生动些很简单,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可以分成许多小的过程来讲,还可以在其中穿插一些物理人物轶事、物理学史啊。
祝你成功!
⑦ 怎么才能让学习物理变得有趣并学好物理
物理是一种理科课程.初中物理呢,是应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现象的学科.比较贴近于生活.也来自生活.要是想学好物理呢,就必须有合适的方法.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的话.你根本就学不会物理的,因为物理是有逻辑性的.那么怎么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学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维导图
第五、不懂就问
发现自己有不会的地方,一定要及时的问同学或者是老师.不懂就问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就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放在你的脑子里边了.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而不是别人的东西.
关于怎么学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经告诉给大家了,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对于你们提高成绩是很有帮助的.
⑧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提高物理课堂的趣味性
联系实际,主要是联系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及现代科技。要在物理教学中努力渗透和体现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教育思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让他们既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探索科学的兴趣与能力,又能清楚地认识其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的危害,自觉地树立环保意识。[1]换句话说,要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最根本的是要使学生感到物理对他们有用,懂得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展现出物理世界的无穷魅力,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处延伸,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理性与科学思维,提高人文素质,使新一代的公民能够形成关于科学技术与人类福利、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
物理学与自然现象密不可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充满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习物理,应该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良好习惯。如讲光的折射时解释“三日同辉”:2002年某日清晨,辽宁葫芦岛市上班的人们在东方的天空中发现“三个太阳”,一大二小,小太阳轮廓不很清晰,持续40分钟消失。实际这是太阳在大气中玩的“把戏”,是太阳通过折射的光线在人们眼中产生的虚像。学生对这些与生活紧密相联的知识很感兴趣,急欲要探求其中的奥妙,会很快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与个人、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物理学能为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服务。如讲静电可介绍雷雨时不要在大树下避雨,不用有金属伞尖的伞,不用手机等防雷击的措施,尤其是说明太阳能热水器室外天线必须接地,因为它安装的高度大于该建筑物的最高避雷针,若不接地,一旦遭雷击,雷电流将通过热水器的管道、电源线、信号线直接进入用户室内。学生从中体会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很大。另外,还可从一些古典诗词中引入或理解物理学一些概念,或利用物理知识欣赏中国古典诗词,这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已有教师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2]
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与工农业生产、军事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讲静电屏蔽和并联电阻时介绍坦克为什么不怕高压电网的两种原因;讲红外线时简介透视相机;讲能量守恒定律时介绍英国的发明家发明的步行鞋发电装置:将一种微型发电机安装在经过加工的普通鞋底中,当人们行走时,产生的机械能就转化为电能,这些电能足以为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充电。如此等等,学生对这些知识不仅感兴趣,而且能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配合教材的阅读材料介绍课外科技普及读物,介绍新型电池、室温超导体、光纤通信、激光、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国际、国内最新科技成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促进学生为未来发奋学习,鼓励他们“奇思异想”。如讲物态时可简介固体内存在“流动的液体”;讲人造卫星介绍“惠更斯”探测器登陆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时发回的照片所展示的神秘河道,并介绍我国的 “神舟七号”飞船将进行太空行走、交互对接等实验;讲磁场时可介绍未来的地球磁场可能会反转,到时太阳粒子风暴将猛击地球大气层,对地球气候和人类命运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讲电磁波时可提到能烤焦敌人的微波武器,并介绍国外生物工程专家设想用“充电式”和“磁化式”将知识“拷贝”到大脑中去等等。
2.2多做实验和多开展课外活动
实验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小游戏、科技小制作等等,要多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演示性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课外活动小组有摄影小组、无线电小组、家电小组、航模小组等等。要用实验和活动不断构建学习物理的最佳情境,将其作为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主要途径,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形象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加深和拓宽所学物理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其独立钻研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2.2.1 演示
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想方设法自制教具、改造实验,并尽可能多地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为学生提供参与动手的好机会,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边讲、边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例如讲圆周运动、向心力时,把一个装有乒乓球的罐头瓶倒扣在讲台上,要求学生手拿倒置的瓶子且瓶口不能用任何东西挡住,连同瓶内的乒乓球一起运到教室后面去(提示学生抓住瓶子在桌面上做匀速绕圈运动,带动瓶内的乒乓球沿着瓶子内壁作旋转,然后移动瓶子)。学生踊跃演示,对向心力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2.2.2 实验
教学生经常做一些很能说明问题的小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磁场时教学生把吸力较强的磁铁放入水壶内烧水,一周左右壶内的水垢甚至热水瓶内的水垢就会自动脱落;讲完气态方程、克拉珀龙方程后,叫学生准备一只酒瓶、一只没有吹起来的气球、一个脸盆、热水、一根细线,然后把气球放进酒瓶里,要求不用嘴将气球吹起来(提示学生把气球的嘴子套在瓶口上,把瓶子放进热水盆即可)。这些小实验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眼、动手去研究问题,获取活的物理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2.2.3 小游戏
通过一些学生亲身经历过的简单易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物理概念,这不仅对掌握物理知识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对知识的接纳就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如讲完力的合成、平衡后,叫两个学生与一块砖“拔河”。即用短绳子把砖头系好,再把砖头系在一根两米长的粗绳子中点,一人拉住粗绳子一头,把粗绳子拉直扯平算学生获胜,但结果是砖头获胜。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加深了对“两分力夹角越大,合力越小”的理解。
2.2.4科技小制作
对一些科技小制作,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亲自实践,并组织小制作展评,颁发奖品,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创造性能力。如讲完动量守恒定律、反冲运动后,可教他们做一个“喷气船”:先在空铁筒(或圆罐头盒)里面装一些水,注意水量不超过铁筒容量的三分之一;再把铁筒用一个盖或是别的东西堵死,不让里面的水流出来,然后再在盖上钻一个小眼,用铁丝把铁筒固定在金属小铁盒(扁罐头盒、金属肥皂盒均可)上;在铁筒下面放二三节蜡烛,点着蜡烛以后,铁筒里的水过一会儿就会烧开,把“喷气船”放进水里,当蒸汽从铁筒的小眼里喷出来时,就会推动小铁盒向另一个方向前进。通过这些小制作,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2.2.5摄影活动
给学生介绍一些光学成像原理和照相的基本技术,组织学生开展摄影活动,其兴趣会很高,拍出的照片质量也会不错。这样既掌握了相关理论,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学会了一项技能。
2.3以“疑”引趣。
用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讲课要不断启发、点拨和诱导,激发他们为解开疑点而积极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参与中学习,学习中参与,勤思苦练,凭智慧收集知识信息,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
2.3.1 课前提问
上课前可首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石激起千层浪”。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教师从设置的情境中引出新问题并导入新课。情境的创设可多种多样,可以在复习已学知识中诱发新问题,或从司空见惯而又未被引起重视的物理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如讲磁场前问学生:为什么信鸽能从千里之外飞回自己的窝里?如讲动量前可问学生:传个排球给你,你敢接,一个速度很大的大铁球向你丢来,你为什么不敢接?创设情境要突出趣味性,别具一格的创意能一下扣住学生的心弦而进入角色;提出问题要注重启发性,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导出课题;情节设计还应符合科学性,既要使内容哲理准确,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去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节课的讲授不可能求全,在结束课前提问,有意留下余味,让学生自己去“品尝”,可促使学生课后自己独立思考探索。如讲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适合这些定律。
2.3.2 课堂讨论
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动脑动口,质疑辨疑,教师捕捉反馈信息及时点拨,适时启发,循循善诱,把握讨论的热点,扫除认识过程的障碍。如讲动量守恒定律时问学生节日礼花在大爆炸瞬间为什么是球形?讲向心力时提问:生活中为什么很少见到凹桥,怎样过生锈的铁索桥(慢慢地走),怎样过不结实的石拱桥(快快地跑)?讲力的合成时问做引体向上为什么老师要求两臂与肩同宽?这样的问题个别平时上课注意力涣散的学生也很可能不甘示弱,不再坐冷板凳,会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就使他们能发现自己学好物理的潜力,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也解决了疑难问题。
2.4 以史激情。
以史激情,即以物理学史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讲述法拉弟出生贫寒,靠自学研究电磁学成为举世公认的物理学大师;介绍哥白尼用36年的时间撰写《天体运行论》;说明焦耳花40多年的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测定热功当量;述说爱因斯坦为人类为科学做出巨大贡献而生活却十分朴素;列举年轻的伦琴发现了x射线,年轻的施里弗等解决了超导理论等,说明诺贝尔物理学奖100年的历史是年轻人的创业史,如此等等,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科学和立志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和激情。又如将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等科学历程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自己“参与”物理知识的发现过程,体会到科学发现的乐趣和心理上的满足,会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油然而生,进攻性学习态度也就自然形成。
2.5 语言生动。
语言生动,就是语言要形象、风趣、幽默。如讲分力、合力关系时,可类比两张5元钱换一张10元钱;讲物体受的合力不为零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变化的难易程度时,可类比人的思维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简介相对论中时间的相对性时可设想如果宇航员在宇宙深处旅行50年后,回到地球比地球人年轻10岁;讲物体做正功越多则能量减少越多时可类比买东西越多钱减少越多;讲串联电阻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可比喻成几个人团结起来力量大,电阻越大分压越大可比喻成按劳分配;讲自感现象时可说自感电动势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讲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的粒子走大圆可比喻成能者多劳等等。
2.6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就是综合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和微机辅助教学手段(如观看幻灯片、活动投影、科技录像、教学录像,用CAI课件教学等等),以数字、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现有关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物理的概念和特点,化难为易。特别是屏幕上的彩色逼真画面,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在创设的物理情境中,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探索知识的认知活动中去。如讲楞次定律时制作一个动画,可使看不见的电流、磁感线、磁通的变化过程形象化,使暂态过程延缓到清晰可见,使学生对楞次定律、右手定则有一个形象具体的认识;讲“加速度”概念时,可用多媒体技术做一组模拟:火车进出站是一种缓慢的速度变化,飞机在跑道上滑行,速度变化快;大炮发射炮弹时,炮弹经过炮膛时速度迅速变化,这样就从感官上体验到了速度的变化。[3]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综合利用多种分析器进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故能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⑨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如何把一堂课上的更加有趣
首先最好与时代接轨、需要幽默一些最好您能多看一些段子手的视频或者文章。其次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兴趣把书本知识和现在是生活时政、公共事件等内容结合你的物理知识给同学们分享出来、强烈推荐你看下物理老师李永乐的视频分享、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