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上qu表示什么公式

物理上qu表示什么公式

发布时间:2022-12-21 11:07:30

A. 物理的所有公式是什么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N/Kg≈10N/Kg,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方(G=6.67×10-11N·m方/kg方,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方/C方,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B. 史上最全的高中物理公式

一个学期将借宿,备战高考的高三党们有没有适应紧张的学习氛围咧。看到纷繁复杂的物理公式,是不是有累觉不爱但唯有拼命记住的赶脚。

我已在物理这条路上奔波了多年,你们的苦我都懂(同情脸)。或许会有人疑惑,为什么那些物理学家没事要发明那么多的公式定理来折磨我们?这些高深莫测的公式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当然有关系!

科技时代已经到来,更先进的时代还要等着你们来创造。接着~你们想要的公式全部呈上来~

一、直线运动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几个重要推论:

(1)(匀加速直线运动: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为负值)

(2)A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3)AB段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

匀速:;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2n-1);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米内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

(5)初速度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x= aT2(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2.(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v=gt;h=gt2

(2)自由落体运动下落时间t==

3.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1)上升最大高度:

(2)上升的时间:

(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大反向

(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

(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

(注意对x、vt的正、负号的理解)

二、力的计算

1、重力:G = mg (g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2、胡克定律: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匝数、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3、摩擦力的公式:

(1)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②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面积大小、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①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②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③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④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4.求F1,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合力的方向与F1成角,则:

注意:(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法则;

(2)两个力的合力的取值范围:

∣F1-F2∣≤ F ≤F1+F2;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5.(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F=0或Fx=0,且Fy=0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2)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L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或者Fx=max, Fy=may

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一性.

2.牛顿第三定律:F作用力=F反作用力

注意:(1)同时性;(2)相关性;(3)力的性质相同

四、曲线运动公式

1.平抛运动公式:

平抛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

水平分速度:

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

竖直分速度:vy=gt

, ,

, ,

在vo、vy、v、x、y、t、七个物理量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可根据以上公式求出 其它 五个物理量。

2.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线速度:

角速度:=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注意:

(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

(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提供。

五、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1.开普勒第三定律:=k,K是一个恒量 (a是行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是行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周期)

2.万有引力:F=G

(1)适用条件:任何两个物体间都适用

(2)G为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 m2/kg2.

(3)在天体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

①万有引力=向心力

②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

③第一宇宙速度

六、功和机械能

1.功:W=Fxcos(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

(1)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2.功率:(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Fv(F为牵引力,不是合外力;v为即时速度时,P为即时功率;

v为平均速度时,P为平均功率;P一定时,F与v成正比)

3.动能和势能:

动能:

重力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公式:

5.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

公式: 或者 Ep减=Ek增

七、动量

1.动量和冲量:

动量:p= mv 冲量:I= Ft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3.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m2v2= m1+m2

或p1=-p2 或p1+p2=0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

八、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简谐振动:

回复力:,方向总是与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加速度:

单摆周期公式:(与摆球质量、振幅无关)

弹簧振子周期公式: (与振子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

2.机械波

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适用于一切波)

九、电场

1.库伦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电场强度:(定义式、计算式)它是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

3.电场力:F=qE

4.点电荷的电场强度:,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

5.匀强电场的场强E=。

6.电势:,电势具有相对性、固有性,电势是标量,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7.电势与电势差:。

8.电场力做的功:WAB=qUAB=Eqd 。

9.电势能:取B点为电势能零点,若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AB,则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EpA=WAB.适用于匀强电场和非匀强电场;适用于正电荷和负电荷。

10.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转化:。

11.电容:C=(定义式,计算式)

12.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1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

带电粒子的加速度:

当初速度为零时,;

当初速度不为零时,

14.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0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当作类平抛运动来处理: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带电粒子运动的加速度: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竖直方向的偏转距离: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度

十、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

2.欧姆定律:I=

3.电阻、电阻定律:R=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或E=Ir+IR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

6.焦耳定律:Q=I2Rt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W=Q,因此W=Q=UIt=I2Rt=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

9.电路的串/并联 :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10.欧姆表测电阻 (1)电路组成 (2)测量原理(3)使用 方法 (4)注意事项

11.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的接法:

(1)直接比较法:时采用内接法;时,采用外接法。简记为“大内小外”

(2)公式计算法:时,用内接法;

时,用外接法;

时,两种接法都适用。

(3)试触法

十一、磁场

1.磁感应强度: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单位:(T),1T=1N/A

2.安培力F=BIL,用左手定则判断方向。

3.洛仑兹力f=qvB(注v⊥B),用左手定则判断方向。

4.在重力忽略不计(不考虑重力)的情况下,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掌握两种):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

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

(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时,做匀速圆周运动,

规律如下:

(a)F向=f洛==mω2r=mr()2=qvB;r=;T=;

(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洛仑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任何情况下)

解题关键: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等于二倍弦切角)。

说明:(1)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2)磁感线的特点及其常见磁场的磁感线分布要掌握;

(3)其它相关内容:地磁场/磁电式电表原理/回旋加速器/磁性材料

十二、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1)电路闭合

(2)磁通量发生变化

2.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E=BLv(导线垂直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Em=nBSω(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

(4)E=BL2ω(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磁感线)

3.磁通量:

4.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5.自感电动势E自==,L为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

ΔI:变化电流;: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说明:(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

(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日光灯。

十三、交变电流(正弦式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 (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U=;I=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说明:

(1),无论副线圈一端是空载还是有负载,都是适用的。

(2)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和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共同决定。由得,

(3)若变压器有两个副线圈,由,可知,,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

减小输电线路上功率损失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

(2)减小输电电流I

十四、热学

1.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15K{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2.体积V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3.1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4.气体实验定律

(1).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成反比。写成公式就是PV=C,式中C是常量。或者P1V1=P2V2

(2).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即=

(3).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即V=CT或=C 其中C是比例常数。还可表示成=或=。

5.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或=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

注:(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成立条件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6.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与分子的平均动能K成正比,即T=aK,a是比例常数。

7.空气的相对湿度=

8.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用公式表示即∆U=Q+W

9.在物理学中,反映宏观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的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10.熵与微观态的数目Ω的关系:S=KlnΩ k叫做玻尔兹曼常数

微观态的数目Ω是分子运动无序性的一种量度,由于Ω越大,熵S也越大,那么熵S自然也是系统内分子运动无序性的量度。

自然过程的方向性: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这就是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叫熵增加原理。

十五、光学

1.反射定律α=i(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i:入射角,r:折射角)从光的色散现象可知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

3.全反射:

(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

(a)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b)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c)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d)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e)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

4.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的中心间距∆X=λ (L是挡板到屏的距离;d是双缝的间距;λ是光的波长;)

5.由n=可得,=,即:在同一种物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的传播速度不一样,波长越短,波速越慢。

十六、电磁波

1.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它的电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互相垂直,而且二者均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因此电磁波是横波.

2.理论分析表明,LC电路的周期T与自感系数L、电容C的关系是T=2π

由于周期与频率互为倒数,即f=,所以f=

式中T、f、L、C的单位分别是秒(s)、赫兹(Hz)、亨利(H)、法拉(F)

3.电磁波谱:

波长从大到小依次为:无线电波(波长大于1mm),红外线,可见光(波长在760nm到400nm之间),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十七、相对论

1.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

如果与杆相对静止的人认为杆长是L0,与杆相对运动速度为V的人认为杆长是L,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L=L0

但是,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没有变化.

2.时间间隔的相对性:∆t=

是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时间间隔。

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

(1)相对论速度变换公式

以高速火车为例,设车对地面的速度为v,车上的人以速度u'沿着火车前进的方向相对火车运动,那么他相对地面的速度u为

u=

(2)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m与静止时的质量m0之间有如下关系:

m=

(3)爱因斯坦质能方程:E=mc2{式中m是物体的质量(Kg),E是它具有的能量(J),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十八、波粒二象性

1.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能量子:ε=hν, ν是电磁波的频率,h是普朗克常量,h=6.626×10-34J·s

3.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初速度的上限和遏止电压的关系:mevc2=eUC

me为光电子的质量,vc为光电子的速度,UC为遏止电压。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ν-W0

W0为逸出功,EK为逸出后电子的初动能。只有当hν>W0时,才有光电子逸出。

νC=就是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光子的能量为ε=hν,光的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光子的动量为P= 光子的波长越小,光子的动量越大

5.徳布罗意波: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遵从的关系是:ν=; λ=

6.如果以∆x表示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以∆p表示粒子在x方向上的动量的不确定量,那么∆x∆p≥

式中h是普朗克常量。这就是着名的不确定性关系。

十九、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1.电子电荷的现代值为e=1.60217733(49)×10-19C

电子的质量为me=9.1093897×10-31kg

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值为=1836

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R(–) n=3,4,5,…

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实验测得的值为R=1.10×107m-1.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它确定的这一组谱线称为巴尔末系。式中的n只能取整数,不能连续取值。巴尔末公式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分立特征。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E初-E末(能级跃迁)

4.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5.原子核的半径的数量级为:10-15m,原子半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6.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7.天然放射现象:

三种射线: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γ射线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

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设大量某放射性元素原子的数量为N,该元素的半衰期为τ,则经过时间t后,剩余的该元素原子的数量为:N'=N

铀238的衰变:U→

钍234的衰变:Th→Pa+

β衰变的实质是核内的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其转化方程是:→+

大量事实表明,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8.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产生了氧的一种同位素——氧17和一个质子,即

→+

在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9.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经过α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即+→+

10.核裂变: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程是

+→++3

核裂变的应用:受控核裂变——核电站;不受控核裂变——原子弹。

11.核聚变: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时(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17.6MeV的能量。核反应方程是+→++17.6MeV

核聚变的应用:氢弹

核聚变又叫热核反应,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核反应堆。

12.核能的计算ΔE=Δmc2(当Δm的单位用kg时,ΔE的单位为J;当Δ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ΔE单位为uc2;1uc2=931.5MeV)

C. 高中物理公式是什么

1、压力公式:F=P(压强)*S(受力面积)

2、压强公式:P=F(压力)/S(受力面积)

3、质量公式:m=密度*v(体积)

4、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5、功率:P=W/t=FV

6、功的原理:W手=W机

7、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8、机械效率:η=W有/W总

(3)物理上qu表示什么公式扩展阅读:

对于压强的定义,应当着重领会四个要点:

1、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此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2、同一压力作用在支承物的表面上,若受力面积不同,所产生的压强大小也有所不同。受力面积小时,压强大;受力面积大时,压强小。

3、压力和压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压力是支持面上所受到的并垂直于支持面的作用力,跟支持面面积,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4、压力、压强的单位是有区别的。压力的单位是牛顿,跟一般力的单位是相同的。压强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它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平方米,称“帕斯卡”,简称“帕”。

D. 高中物理公式有哪些

内容如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末速度Vt=Vo+at,位移s=V平t=Vot+at2/2=Vt/2t。

二、自由落体运动

初速度Vo=0,末速度Vt=gt,下落高度h=gt2/2。

三、竖直上抛运动

位移s=Vot-gt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四、常见的力

重力G=mg,胡克定律F=kx ,滑动摩擦力F=μFN ,静摩擦力0≤f静≤fm ,万有引力F=Gm1m2/r2。

五、动力学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六、运动学公式

1、v=v。+at,是匀变速运动速度公式。

2、S=v。t+(1/2)at²,是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

3、S=(v²-v。²)/(2a),是由以上两式消去时间t推导出来的重要公式,是匀变速运动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式。

4、H=(1/2)gt²,是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应用。

E. 物理八年级上册公式是什么

物理八年级上册公式如下: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0、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η=W有/W总

F. 九年级物理上册的全部公式是什么

密度
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面积单位换算:
1厘米2=1×10-4米2,
1毫米2=1×10-6米2。

压强
⒈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 h:单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1个标准大气压=76厘米水银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盒式气压计)。
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海拔越高,气压越小,即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沸点也降低。

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G. 初中物理公式 分别代表什么

速度υ=S/t1m/s=3.6Km/h
声速υ=340m/s
光速C=3×108m/s
密度ρ=m/V1g/cm3=103Kg/m3
合力F=F1-F2
F=F1+F2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p=F/S
p=ρghp=F/S适用于固、液、气
p=ρg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ρg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76cmHg柱=1.01×105Pa=10.3m水柱
浮力①F浮=G–F
②漂浮、悬浮:F浮=G
③F浮=G排=ρ液g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②F浮=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G(ρ液<ρ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F=G/n
F=(G动+G物)/n
SF=nSG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W=FS=Pt1J=1N�6�1m=1W�6�1s
功率P=W/t=Fυ1KW=103W,1MW=103KW
有用功W有用=Gh(竖直提升)=FS(水平移动)=W总–W额=ηW总
额外功W额=W总–W有=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fL(斜面)
总功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η=G/(nF)
=G物/(G物+G动)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特点或原理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时间:tt=t1=t2t=t1=t2
电流:II=I1=I2I=I1+I2
电压:UU=U1+U2U=U1=U2
电阻:RR=R1=R21/R=1/R1+1/R2[R=R1R2/(R1+R2)]
电功:WW=W1+W2W=W1+W2
电功率:PP=P1+P2P=P1+P2
电热:Q热Q热=Q热1+Q热2Q热=Q热1+Q热2
物理量(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v=S:路程/t:时间
重力G
(N)G=mg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
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
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G物+G轮)
S=2h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G物+G轮)
S=nh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W=Fs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W有=G物h
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100%
功率P
(w)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P=ρgh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Q=mq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公式备注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I=I1=I2=……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U=U1+U2+……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欧姆定律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W=UIt=PtU:电压I:电流
t:时间P:电功率
电功率P=UI=I2R=U2/RU:电压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C=λν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ν:频率

H. 九年级上册所有物理公式及其单位和字母代表含义


九年级物理上册 公式总结.doc
文档名称:九年级物理上册 公式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0.11MB  总页数:4 展开↓


更多功能
 免费预览本文档(全文)
下载敬告: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 展开↓
文档介绍:
九年级物理上册 公式总结

热学

电学

一、欧姆定律公式:I= 推导公式:U=IR R=

二、电功公式:W=UIt(使用适用任何电路) 国际单位是:J 还有: kW·h (度) 因为U=IR 所以:W=I2Rt 因为I = 所以:W= 因为P= 所以:W=Pt 所以W = UIt = I2Rt = = Pt

三、电功率公式:P ==UI (使用适用任何电路) 国际单位是:W 还有:kW MW 因为U=IR 所以:P=I2R 因为I = 所以:P= 所以P= = UI = I2R =

四、电热公式:Q=I2Rt(使用适用任何电路) 国际单位:J

若是纯电阻电路(各种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热水器):Q= I2Rt = UIt = = Pt

若是非纯电阻电路(以电风扇为例):电能:W = UIt;电热:Q= I2Rt =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电热的特点: 一)、串联电路中

常用公式:U =IR W =I2Rt P = I2R Q = I2Rt

1、电流:I=I1=I2

2、电压:U=U1+U2 分压公式:U1:U2 = R1:R2

3、电阻:R=R1+R2

4、电功:因为:W1=I2R1t W2=I2R2t 所以:W1 :W2 = R1:R2 W=W1+W2

5、电功率:因为P1=I2R1 P2=I2R2 所以:P1 :P2 = R1:R2

P=P1+P2

6、电热:因为:Q1=I2R1t Q2=I2R2t 所以:Q1 :Q2 = R1:R2 Q = Q1 + Q2

二)、并联电路中

常用公式:I= W= P= Q=

1、电流:I=I1+I2 分流公式:I1 :I2 = R2 :R1

2、电压:U=U1=U2

3、电阻:R=

4、电功:因为:W1= W2= 所以:W1 :W2 =R2 :R1 W=W1+W2

5、电功率:因为P1= P2= 所以:P1 :

I. 高中物理公式以及字母代表什么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6�1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6�1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6�1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
注:
(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见第一册P8〕;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0�7{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0�7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
1.简谐振动F=-kx {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 {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
(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
(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P173〕。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
1.动量:p=mv {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3.冲量:I=Ft {I:冲量(N�6�1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
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 {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
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0�7也可以是m1v1+m2v2=m1v1�0�7+m2v2�0�7
6.弹性碰撞:Δp=0;ΔEk=0 {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
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 {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
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 {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
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
v1�0�7=(m1-m2)v1/(m1+m2) v2�0�7=2m1v1/(m1+m2)
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
E损=mvo2/2-(M+m)vt2/2=fs相对 {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
注:
(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
(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
(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
(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
(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
2.重力做功:Wab=mghab {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
3.电场力做功:Wab=qUab {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
4.电功:W=UIt(普适式) {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
5.功率:P=W/t(定义式) {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
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 {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
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
8.电功率:P=UI(普适式) {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
9.焦耳定律:Q=I2Rt {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
11.动能:Ek=mv2/2 {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12.重力势能:EP=mgh {EP :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13.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
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
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
注: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
(2)O0≤α<90O 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见2、3两式);(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6)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度)=3.6×106J,1eV=1.60×10-19J;*(7)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八、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 {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涉及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P44〕}
7.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宇宙温度下限:-273.15摄氏度(热力学零度)}
注:
(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
(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
(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
(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
(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
(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
(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见第二册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P47〕。
九、气体的性质
1.气体的状态参量:
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t+273 {T:热力学温度(K),t:摄氏温度(℃)}
体积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算:1m3=103L=106mL
压强p: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1atm=1.013×105Pa=76cmHg(1Pa=1N/m2)
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2V2/T2 {PV/T=恒量,T为热力学温度(K)}
注:
(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
(2)公式3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为摄氏温度(℃),而T为热力学温度(K)。

十、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6�1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 {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

阅读全文

与物理上qu表示什么公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