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物理学中ufv代表什么
U可以指电压(电势差)微观粒子质量单位,f是指频率v指速度或电压的单位电势的单位
⑵ 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u,f,v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u是物距,v是象距,f是焦距
凸透镜成像公式 1/u + 1/v =1/f
注意:像为虚像时v取负值;实像时v取正值。
⑶ 关于the University of the Fraser Valley(佛莱则山谷大学)的一些情况
菲莎河谷大学(UFV)于1974年建校,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目前在校学生总数10000人左右。其中包括近500名海外留学生,中国留学生占留学生的比例为40%。学校开设课程达80多门,包括门类众多的学士学位,准学士学位,大专文凭和证书课程。学校拥有3个现代化设施的校区,为加拿大本国学生及来自45个国家的国际留学生提供世界级的教学。网址:www.ucfv.ca
学校特点和优势:
1. UFV是被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公立大学
2. 学生在UFV所修学分可以转入加拿大其他重点大学(例如UBC,西蒙菲莎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院校)。
3. 带薪实习与工作机会。可以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全日制学习的同时,从事与自己所学领域相关的全职工作,并累积工作经验。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移民奠定基础。
4. 轻松进阶。鼓励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学生在UFV学习一年可获得证书,学习两年可获得大专文凭,学习四年获得学士学位。
5. 小班授课。由高素质的主教给学生授课,而非助教授课。
6. 速成: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在三年内修完四年学士学位课程。
7. 学生在修英语的同时可以选修大学的专业课程,即大学预科课程,使得学生可以尽快读完大学课程。
8. 独具优势的技能专业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找到工作或移民。例如护理专业,医学,牙医,理疗,儿童早期教育,航空飞行,时装设计,视觉艺术,法律等专业。
9. 独特的地理位置。 位于加拿大风景如画的菲莎河谷,距温哥华一小时的车程。
10. 低廉的学费使普通家庭的学生获得理想的学习机会。另见学费细则。
11. 独特的国际教育部为国际留学生安排住宿,接机,提供学校和城市指南,安排学生志愿者工作,计划各种课外活动和远足,提供最佳的职业规划和建议。
12.国际留学生领导者项目,高年级国际留学生为新入学的留学生提供指导顾,支持和指南,帮助新生适应UFV和社区生活。
学士学位课程:
文科学士学位:英语 地理 历史 数学 心理学 社会学 社会学/人类学 荣誉英语学士 戏剧 哲学和政治学 人类学 应用伦理与政治哲学 经济学 商业管理 计算机信息系统 刑事司法 经济学 英语 法语 运动学 拉丁美洲研究 数学/统计学 媒体与通讯研究 社会学 视觉艺术
理科学士学位:生物 化学 数学 物理 物理荣誉学士
护理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航空管理学士学位(航空飞行专业)
成人教育学士学位
儿童青少年教育学士学位
社会工作学士学位
运动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刑事司法硕士
ESL课程:
常年开设3个16周一期的课程,分为初、中、高级
大学预科课程:
学生英语基础较好,TOEFL 61-87/IELTS5.0-6.0 的可修读1-2学期课程,提高语言的同时,修习专业课程的学分,学成合格进入大学学习。
入学日期:
秋季学期(9-11月)- 截止: 7月1日(ESL课程),4 月15日(大学与职业培训课程),
12月15日(硕士学位课程)
冬季学期(1-4月)- 截止: 10月15日(ESL课程),10月1日(大学与职业培训课程)
夏季学期(5-8月)- 截止: 3月15日(ESL课程), 2 月1日(大学与职业培训课程)
入学要求:
TOEFL 88/IELTS 6.5, 无语言的可读ESL课程,TOEFL 61-87/IELTS5.0-6.0 可读大学预科课程
工商管理专业:高中毕业,12年级数学成绩C+以上
计算机信息系统:高中毕业,11年级数学成绩C以上
理学士课程:高中毕业,至少2门12年级数学成绩B以上
工程学学分转移课程:高中毕业,12年级数学成绩B以上,完成12年级物理及化学
学费和其他费用(本科/预科/ESL):
学费 4875加币/学期(共2个学期)
申请费:150加币
医疗保险:720-920 加币/年
杂费:250加币/学期
机场接机费:150加币
寄宿家庭申请费:200加币
寄宿家庭押金:650加币
寄宿家庭费用:650加币/月
ESL个人辅导:40加币/小时
1学年学习及生活费用大致为2万元加币。
⑷ ufv在物理意思
物距焦距相距。ufv在物理意思分别是u物距f焦距v相距,u是指电压,物距,热力学能等,f是指焦距,是指法拉(电容单位),是指力等,Ⅴ是电压的符号,也指电压的单位伏特,速度也是用v表示。
⑸ 谁能具体解释下红移拜托。
红移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指物体的电磁辐射由于某种原因波长增加的现象,在可见光波段,表现为光谱的谱线朝红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即波长变长、频率降低。红移的现象目前多用于天体的移动及规律的预测上。
红移最初是在人们熟悉的可见光波段发现的,随着对电磁波谱各个波段的了解逐步深入,任何电磁辐射的波长增加都可以称为红移。对于波长较短的γ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等波段,波长变长确实是波谱向红光移动,“红移”的命名并无问题;而对于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等波段,尽管波长增加实际上是远离红光波段,这种现象还是被称为“红移”。
当光源远离观测者运动时,观测者观察到的电磁波谱会发生红移,这类似于声波因为多普勒效应造成的频率变化。这样的红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多普勒雷达、雷达枪,在分光学上,人们使用多普勒红移测量天体的运动。这种多普勒红移的现象最早是在19世纪所预测并观察到的,当时的部分科学家认为光的本质是一种波。
另一种红移机制被用于解释在遥远的星系、类星体,星系间的气体云的光谱中观察到的红移现象。红移增加的比例与距离成正比。这种关系为宇宙在膨胀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比如大爆炸宇宙模型。
多普勒红移
1.由于多普勒效应,从离开我们而去的恒星发出的光线的光谱向红光光谱方向移动。
红移
2.一个天体的光谱向长波(红)端的位移。天体的光或者其它电磁辐射可能由于运动、引力效应等被拉伸而使波长变长。因为红光的波长比蓝光的长,所以这种拉伸对光学波段光谱特征的影响是将它们移向光谱的红端,于是这些过程被称为红移。
植被曲线红移
3.在高光谱遥感领域的红移。在植被的光谱曲线中,遭胁迫的植物的红-红外透射曲线向更短波长方向移动(Cibula和Carter, 1992)的现象称为“红端偏移”简称“红移”
简单的说,就是700纳米波长范围的拐点向短波方向移动(如右图曲线)。
引力红移
红移(5张)
引力红移,是强引力场中天体发射的电磁波波长变长的现象。由广义相对论可推知,当从远离引力场的地方观测时,处在引力场中的辐射源发射出来的谱线,其波长会变长一些,也就是红移。只有在引力场特别强的情况下,引力造成的红移量才能被检测出来。引力红移现象首先在引力场很强的白矮星(因为白矮星表面的引力较强)上检测出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庞德、雷布卡和斯奈德采用穆斯堡尔效应的实验方法,测量由地面上高度相差22.6米的两点之间引力势的微小差别所造成的谱线频率的移动,定量地验证了引力红移。结果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完全符合!
如果有问题请追问,希望楼主参考!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ufVA4WIe3Yr21J15Nmy4-RhWvNVht_WhQ8NkuC8lgzdhcwwsMG1Vm_t--ZTUauA4Khn0BUB2Lag17GgzO_EReK
⑹ 火山喷发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火山喷发的实验原理是由于小苏打和醋产生了化学反应。但小苏打加醋的化学反应并不能代表火山喷发的真正原理。
真正的火山喷发原因是化学和物理反应。
火山喷发(volcanic eruption),地质学专业术语,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 向地表的释放。
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喷发阶段:
气体的爆炸
在火山喷发的孕育阶段,由于气体出溶和震群的发生,上覆岩石裂隙化程度增高,压力降低而岩浆体内气体出溶量不断增加,岩浆体积逐渐膨胀,密度减小,内压力增大。
当内压力大大超过外部压力时,在上覆岩石的裂隙密度带发生气体的猛烈爆炸,使岩石破碎,并打开火山喷发的通道,首先将碎块喷出,相继而来的就是岩浆的喷发。
喷发柱的形成
气体爆炸之后,气体以极大的喷射力将通道内的岩屑和深部岩浆喷向高空,形成了喷发柱。喷发柱又可分为三个区:
1.气冲区:它位于喷发柱的下部,相当于整个喷发柱高度的十分之一。因气体从火山口冲出时的速度和力量很大,虽然喷射出来的岩块等物质的密度远远超过大气的密度,但它也会被抛向高空。
气冲的速度,在火山通道内上升时逐渐加快,当它喷出地表射向高空时,由于大气的压力和喷气能量的消耗,其速度逐渐减小,被气冲到高空的物质,按其重力大小在不同的高度开始降落。
2.对流区:位于气冲区的上部,因喷发柱气冲的速度减慢,气柱中的气体向外散射,大气中的气体不断加入,形成了喷发柱内外气体的对流,因此称其为对流区。该区密度大的物质开始下落。密度小于大气的物质,靠大气的浮力继续上升。对流区气柱的高度较大,约占喷发柱总高度的十分之七。
3.扩散区:位于喷发柱的最顶部,此区喷发柱与高空大气的压力达到基本平衡的状态。喷发柱不断上升,柱内的气体和密度小的物质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扩散,故称其为扩散区。
被带入高空的火山灰可形成火山灰云,火山灰云能长时间飘流在空中,而对区域性的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会造成灾害。此区柱体高度占柱体总高度的十分之二左右。
喷发柱的塌落
喷发柱在上升的过程中携带着不同粒径和密度的碎屑物,这些碎屑物依着重力的大小,分别在不同高度和不同阶段塌落。
危害
影响全球气候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
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此外,它们还会滤掉某些波长的光线,使得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就像蒙上一层光晕,或是泛着奇异的色彩,尤其在日出和日落时能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破坏环境
火山爆发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暴雨结合形成泥石流能冲毁道路、桥梁,淹没附近的乡村和城市使得无数人无家可归。泥土、岩石碎屑形成的泥浆可像洪水一般淹没了整座城市。
岩石虽被火山灰云遮住了,但火山刚爆发时仍可看到被喷到半空中的巨大岩石。
重现生机 火山爆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十分深远。土地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因为它能孕育出各种植物来供养万物。如果火山爆发能给农田盖上不到20厘米厚的火山灰,对农民来说可真是喜从天降,因为这些火山灰富含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
1、熔岩崩解后,杂草苔类开始冒出出来。
2、绳状熔岩流过的山坡长出蕨类植物。
3、火山灰让周围的土地肥沃,当地的葡萄年年丰收。
⑺ 物理学中U,V,F,f各代表什么
物理学中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F代表焦点,f代表焦距。
在物理学中,物距就是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用英文字母u表示。
像距是像到平面镜(或透镜的光心)之间的距离(物理中用v表示像距)
焦点是指一个光学系统有两个焦点:物方焦点和像方焦点。物方焦点是使像成在无穷远的物位置,像方焦点是物在无穷远处所成的像位置。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
(7)物理中ufv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的公式:1/u+1/v=1/f上式中u代表物距,v代表像距,f代表焦距。如果是凹透镜,由于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所以对凹透镜来说,焦距要用负数的数值表示。同样的道理,虚像的像距也要用负数来表示。
二、物距、焦距、焦点的关系
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那么两倍焦距就是指2倍远的地方)
二倍焦距,倒立等大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
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⑻ 初二物理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的 字母f、v、u、分别代表什么啊
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u是物距,v是象距,f是焦距。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对光线起汇聚作用。
1、u=f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物体离焦点越近,像离焦点越远,且像越大。
(8)物理中ufv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物距等于焦距,不成像。也就是说,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2倍焦距处是像与物相比放大还是缩小的分界点)
实像和物异侧倒,(成实像时,像、物总是在透镜的两侧,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
虚像和物同侧正。(成虚像时,像、物总是在透镜的同侧,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如果物体靠近透镜,像要远离透镜,同时像要变大)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如果物体靠近透镜,像要靠近透镜,同时像要变小,但和物体相比,像还是放大的,只是放大的倍数变小了)
⑼ 凸透镜成像中U和f和v 各自代表什么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u表示物距,即物体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即焦点到光心的距离;v表示像距,即成清晰实像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