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目前中国应试教育下物理课怎么上

目前中国应试教育下物理课怎么上

发布时间:2022-12-31 15:05:23

1. 想问一下物理应该怎么学,孩子现在物理成绩很差,给他报课外班也不去上,很排斥,该怎么办呢

报补习班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学校学习好的人,都是一定的课外练习量才取得的,也就是说买几本物理教辅书是必要的,自己看基础知识,做题效率会更高,您让您孩子夜自修或者课余时间多照教辅资料学习,有时候这比老师更有效,而去报班不仅费用高,而且不一定取得好的效果,有很多花大价钱一无所获的例子,关键还是看学生自己要不要学。因为学生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在学校按部就班的,学习好的绝大多数都是靠自己做题的,并不是说一定如此,只能说这种做法非常实用。

2. 高中物理怎么学

1、不要急,越急越不行,要有信心自己能学好;
2、上课不要只是听,要多思考,跟上教师的节奏,结合预习的情况来思考,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听不懂的及时问;
3、课后及时、独立地在复习、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发现不理解,及时解决;
4、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每周进行一次综合、归纳,理出知识体系。
因为高中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学一部分,往往很难理解,当你融汇贯通之后,便会有一种突豁然开朗的感觉。

再说一句,尽力而为,失败了也不要紧,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更能让你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为以后的成功做好准备。

3. 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改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许多教师很少做实验,不愿花时间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只被作为收集数据,验证理论,应付考试的工具。学生实验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做,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以至于学生很少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重结果而轻过程,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甚至修改实验数据。没有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重视,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忽视了实验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迫切需要改革。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实验探究是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以沪科教版新课标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和现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力学部分相同章节的物理实验部分进行对比,新课标教材共有实验探究25个,其中完整的探究实验7个,不完整的探究18个。现行教材相应部分共有演示实验13个,学生分组实验7个。从这部分实验的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教材无论从实验的内容、呈现形式,还是对实验的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物理实验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方向转变。

现行教材的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实验的原理、使用的器材等都做出了规定。实验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涉及的知识,实验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识。新课标教材上的物理实验,从内容、数量到形式都有较大的改革。把过去很多固定模式、统一装置、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注入较多的探究式内容,包括让学生经历设计方案,选择仪器、制订步骤、设计表格、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进行评价等过程,突出了科学探究的物理课程理念。只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是验证性实验,即使是验证性实验也体现了探究的部分要素。

探究性实验由于其重视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主体性的发挥。强调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在国外,探究式教学在西方国家有较长的研究历史,美国着名教育家施瓦布从教学方法的侧面,展开他的探究学习理论,提出了生物科学探究模式。他认为:如果学生想要了解科学研究方法,还有什么方式比自己积极参与的过程更好呢?他的观点启示教师应该以探究的方式将科学呈现给学生,学生也应该以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萨其曼通过观察、分析科学家的创造性探索活动之后,结合教学法的因素概括出探究训练模式。他强调必须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不是靠教师的讲解,而是要教给他们去发现的方法,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假设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的方法,解释结果的方法。加涅于1963年发表了题为《旨在探究的学习条件》为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传统教学的特点是大量灌输权威性的事实或有关科学原则的教条,至于这些知识和结论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则往往被忽视。另外传统教学几乎不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探究的态度和方法,不过他认为学生要有效进行探究的前提是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学习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互动过程。其中"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和"反思"。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特征: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根据教学的需要,由教师提出实验课题,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原理,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步骤,自主实验,主动探究,最终得出结论的一种实验方式。探究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态度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探究性实验除具有一般物理实验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下列本质特征:

(1) 探究性。学生在实验之前不知道实验结论,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根据猜想和假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原理、实验方案、操作步骤,并通过实验检验假设,最终形成实验结论。物理实验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相似的过程。

(2)主体性。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发现者,必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起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提供必要的探究资源,引导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和引导分不开的,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3) 创造性。探究性实验教学的问题是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而定的,但问题的解决过程和探究的方法都是开放的,在猜想、设计实验、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中,问题始终贯穿于科学探究的过程。所以要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存在不同方案,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探究的过程是一种“再发现”过程。这种再发现不是原原本本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进行的,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生本人来说,是新的发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牛顿第二定律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定律的理解,能更好地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例,说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A.当一个乒乓球滚来时,用球拍轻轻一挡就能使它改变方向,一个网球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滚来时,需用很大的力握住球拍去挡,才能使它改变方向。
B.把一辆原来静止的空车推动很容易,但用同样的力,很难推动一辆载重车。
提出问题: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由小组讨论、交流(提示学生注意同样大小的力),学生可能会猜测出:
A.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B.当F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当F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平方成反比。
最终那一种猜想正确,只有通过实验验证。

(3)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用实验进一步探究时,由于学生以前做定量实验较少,教师要加强指导,提示学生首先解决好以下问题。
A.怎样测量和改变物体的质量?
B.设计一种方法相当于物体只受一个恒力,在这个恒力作用下,研究a与m的关系。
C.如何测出物体的加速度?能否用其他较容易测量的物理量代替?
当讨论了上述问题以后,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操作方案,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从而确定本小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选择的实验方案可能有以下几种:
方案1:因为我们探究的是a与m的比例关系,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比如用同时释放两辆小车,同时停止两辆小车,通过较容易测量的物理量如位移,进行比较。
方案2:用最直接的方法:用刻度尺测位移,并用秒表测时间,由a=2Xt2计算。
方案3:选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加速度。
方案4:用气垫导轨、两个光电开关、数字计数器等,分别计算出滑快在两个光电开关间运动时的初、末速度,再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a。
由学生讨论,从四种方案中选择一种最佳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4)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
由学生根据实验设计选择器材,进行实验,测出有关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
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有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学生可能选择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用计算器,也可以输入计算机用Excel软件来处理数据,拟合曲线。

对学生用图象法处理,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从测出的a和m中,很难看出a和m的定量关系,可以提示他们研究a和1m的关系,做出a与1m的关系图像。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种方案都是可行的,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

(5)分析和论证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然后与你的猜想进行比较,并作出解释。

(6)评估与交流
你的结论是否可靠?请你从实验设计,操作过程,数据处理等方面分析,并对结论作出评价。提出改进方法,进一步完善,并与其他小组交流。

案例分析:
(1)在现行教材中,这个实验是以演示实验的形式出现的,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新课标教材克服了现行教材的不足,改为探究性实验。

(2)本节课是一堂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突出了以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出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体现了新课标准所要求的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整个设计贯穿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这一主线,抓住了探究学习的本质和核心。

(3)新课标教材基于这样的安排,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猜想是否正确,还有待与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突出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4)在小组内讨论实验设计方案,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一种设计方案,实验误差大小等,并适时给学生以指导。

(5)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环节,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的整合,由于实验数据的处理比较复杂,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避免了烦琐的计算,同时还可以用Excel拟合曲线,为学生提供了探究式学习的机会。

4.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篇1

随着物理新课程的推进,使得传统的物理教育理念、物理教学方法已不能指导当前中学物理教育的实践,我们必须在传统的物理教育理念、物理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即笔者所说的物理教改),才能使得新一轮的物理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显然,现行的物理教材无疑是向构建新的教材体系和新的教材观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是可以明确地说,有了新教材,不等于有了新课程,更不等于说有了新课程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不改,难免会使新课改走上“教新教材”的误区。因此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便成为推进目前课程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

一、物理教改的核心是物理教育理念的更新,即以考为本向以生为本转变,做到眼中有生

物理学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物理课改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和物理课改的新要求,重新审视已往的物理教育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在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内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更新物理教育理念,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物理教育应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基础,并把物理思维能力视为物理学科能力的核心,因此物理课改之后,我们应该把传授知识型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发展思维型的教育模式。

其次,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认识和物理原理的探索。物理课改之后更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物理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通过对各种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物理课改之后,物理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物理时的思维活动,尤其是注重激发学习物理的自觉性、独立性,注重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立体性思维。

物理教育理念的更新是物理教改的核心,我们在新一轮物理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更新原有的物理教育理念而大谈物理教改,等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因此,更新原有的物理教育理念,进行物理创新教育是物理教改的第一步,是物理教改的核心环节。

二、物理教改关键是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即以传授知识向探讨问题转变,注重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

物理教育理念的更新,反映到具体的物理教学实践中也就是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是物理课程改革之后物理教学实践活动所要解决主要任务,因此,物理课改之后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及时必要的。 第一、要以探讨物理问题为中心。物理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物理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讨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物理现象的前因后果,使学生深入探讨。

第二、要以训练学生的物理思维为目标。物理学习应该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物理本身和物理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物理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立体式的思维,需要广阔、全面、客观辩证的视野,尤其是对物理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因此,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活跃。

第三,要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形式。物理教学活动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切身体会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与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

第四,要以教师引导为手段。在物理课程教学中不能颠倒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物理课改之后,教师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物理课改之后,在物理教学方法创新问题上,要特别强调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与发展,力图使学生通过物理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物理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物理课改和物理教改只是其中的两个环节。物理课程改革的初见成效,只能是物理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只能说明我们的广大师生有一套科学、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物理教科书,如果物理教改不相应地跟上,必然会造成物理课改与物理教改的脱节。因此,物理课改背后的物理教改不可忘,更不可丢,在新一轮中学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大、加强物理教改的力度,进行物理创新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篇2

一、实验要注意安全第一

不论是在教室里进行演示实验,还是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实验;不论是课堂内的实验,还是学生自主在校外进行的实验,师生必须首先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师生在设计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实验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包括实验用品安全),保证实验者的人身安全。例如在电学部分,有些学生有特别强的好奇心,在没有干电池(组)的情况下,一个人在家里没有家长的帮助,擅自尝试用220V的家庭用电串联或并联用电器,有些用的电器甚至是大功率的,这样很容易造成触电,造成危险。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实验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二、演示实验要充分准备、熟练操作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课堂实验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一种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同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并分析实验现象。要使演示实验达到预期的效果并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演示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准备好实验所用的所有仪器和材料。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教师还要多备一些易碎易坏的仪器和材料,以免在演示过程中出现意外而手忙脚乱。教师不要以为以前看过别人演示而认为自己会操作,或是在以前做过而疏忽大意,在45分钟内进行演示实验,不仅仅要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而且要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达到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效果的完美结合。教师在课前要反复操作,直至熟练,同时还要考虑到演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分析解释。

三、注重实验探究的科学过程

物理教材在每一章节都设置有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进行探究,也可以在实验室让学生自主探究。《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初中物理两年必做的20个实验项目。不论是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还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都要严格按照实验的科学步骤进行,不可随心所欲。首先师生或合作,或独自提出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和假设,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接下来设计实验,设想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在理论上准备好后,开始用所需仪器和材料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做完后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而后师生共同评估实验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验过程的科学性,最后师生、生生间交流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另外,教师不可“一刀切”,完全按照实验要求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要让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激励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四、鼓励学生自主实验

《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要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的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这是对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教师不要因身处学校,就以没有实验条件为借口,或错误地认为实验不重要而忽略了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有些教师担心学生自主实验存在安全问题而“禁止”学生做实验,有些则认为实验费时费力,还有的认为只要让学生记住实验仪器的名称、作用、用法和实验观察就可以解决考试题中的实验题。殊不知,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实验更是如此。不让学生自主实验,学生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不利于新课标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鼓励,起初让学生在指导下实验,之后让他们自主实验,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合作、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他们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实验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校,教师要高度重视。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实验室,在校内还是在家里,师生要以安全为前提。实验前,教师要充分准备,直至熟练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师生要严格按照其科学步骤教学,切忌随心所欲。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实验,激发并培养他们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校物理的实验教学质量,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摘要: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中学物理老师必须掌握的基础教学方法,主要是帮助老师了解中学物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从而使中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更高效的物理教学。但目前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本论文从学生状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思考;实践

中学物理教学法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教学方法,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和实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顺应新教育理念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进行改革优化,有助于提高中学物理老师的执教能力,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1、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验经验

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但是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当前状态下的学生或多或少还是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物理学习中缺乏探索钻研的习惯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将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提出的观点当作真理,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这就导致了在物理学习上的止步不前。而且目前的中学物理教学大都将理论学习作为重点,在物理实验教学上明显不足,学生在学习物理理论时缺乏实验的检验,这加大了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难度,对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

2、教学内容陈旧,难以满足当代教育需求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教育理念在不断的更新,中学物理教学法的课程内容较为陈旧,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例如,新课改标准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而教学法的内容主要还是关于老师如何教,缺少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科知识方面的,缺乏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的指导,导致了中学物理教学法与当前教育理念的脱节;教学内容中针对教学评价这一块,大多还是以学业测验为主,缺少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以评价促发展的观念。

3、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在中学物理教学法中,虽然有教学案例的展示,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空间和交流观点的机会,而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使得物理教学陷入一种“耗时低效”的局面。

二、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变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课程内容较多且繁琐,而且大部分内容着眼于理论知识部分,缺少了培养实际操作技能的内容,,这种较为陈旧的教学内容难以使中学物理老师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就无法提升中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2、更新教学内容,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要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就要根据当前教育的重点和需求,更新中学物理教学法的课程内容。首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增加有关当前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内容。老师要紧跟素质教育的推进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比如说增加“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变,始终牢记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首要目的,一切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做一个真正为学生考虑的教师;增加“树立科学教育的观念”,在进行物理教学时,要培养科学教育的观念,而不是学科教育。物理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说在学习“电与磁”一章时,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书本上的相关知识,还要教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电与磁的应用,并引导他们思考这是如何实现的,例如磁悬浮列车的应用。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物理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物理原理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学内容中应该加大实验教学的内容占比[2],例如“汽化与液化”、“串联与并联”相关的实验教学技能。老师首先要熟悉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关的各种实验操作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对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丰富其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中就应该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增加研讨“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科学探究”作为新的物理教学方法,对于提升中学物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观点的机会,鼓励他们主动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光现象”这一章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中的光现象,比如探讨日食、月食是如何形成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多媒体教学的内容。现在信息时代,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这样能将复杂的物理原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看,不仅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浮力”一章时,可以通过视频,动态地展现不同状态下物体的浮沉现象和条件。通过改革可以让老师掌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中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三、总结

新课程的实施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物理老师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深入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中学物理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论文针对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措施,希望对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

作者:杨日军

参考文献:

[1]常文栋.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课改革的探讨[J].商情.2013(23):290-290.

[2]冯杰,倪敏.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J].物理通报.2015(08):12-13.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论文 篇4

一、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设想

1、顶层设计,出台政策,保证实验教学经费投入

笔者建议上级教育装备部门顶层设计、出台政策,确保实验教学经费投入足额到位;指导地方引进先进的教育装备,明确规定将实验教学作为考核学校的依据,将学生实验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成绩,明确规定学校实验教师名称、编制、工作量标准,明确规定实验教师单列评聘职称与定期培训学习和考试;明确规定实验室的使用和实验课的开设,将实验考试纳入升学考核范畴。

2、转变观念,突出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强对定编的专业实验教师定期培训,将实验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的层面上来认识,有计划地让实验教师参观学习,进行长期或短期培训,组织学习实验室建设以及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对实验教师之间的内部交流学习加以重视,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二是要有效建立激励机制。保证工作量评价以及保证相关的职称评聘,对在实验教学中表现突出、有创新精神的人员要及时给予奖励表彰,对于实验室管理教师的工作也要给予合理评价和充分肯定。三是要有效建立督促机制。对实验教学的监督工作要加强,同时加强实验教学以及实验室工作的常规检查评比,全面科学地评价实验教师的工作情况。对于实验教师队伍要优胜劣汰,促进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3、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多数学校实验教学使用模仿式,也就是简单对知识进行巩固以及学习技能,该学习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以及创造性。我们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以下方面的转变。一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计划的制定,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实验现象和结果的理解,使学生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二是不应只重实验结果,更应看重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得到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三是教师应从监管者变为引导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实验,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惑,而不是只监督学生是否讲话、是否按规定的步骤操作、是否损坏了东西等。四是用先进技术装备来完善实验教学和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

二、结语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只要认真落实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通过各级学校领导、教育研究工作者和广大物理教师的共同努力,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一定会大步向前迈进,实验教学的现状将会大为改观,实验教学将会实现新的飞跃。

;

5. 物理怎么学

1)课前予习。上物理课的前一天把第二天老师要讲的内容看一下,弄清难点,老师讲到难点时就会很仔细地听,老师讲到你原以为弄懂了的内容时,如果与你原来理解的相同你会加深映象,如果老师讲的与你原来理解的不同,你既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也能留下较深的记忆。
2)上课跟上老师的思路。老师讲什么你就想什么,边听边思考。如果有问题没听懂,或者老师用到的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和概念你忘了,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千万不要不停地想这些问题,只要迅速地记下问题就行了,以免影响下面听课。下课后再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3)课后复习。弄清老师讲了那些问题,这些知识点中那些是因果关系,那些是递进关系,那些是并列关系。把老师讲过的例题和书上有但老师没讲的例题再做一遍。至所以从那么多题目中选出这几个做例题,是因为这些题很重要,看懂了听懂了不一定真正懂了。
4)弄清物理内涵。对公式中的各个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当然要清楚,但更应理解概念及公式的物理意义。例如加速度是表示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变化情况的物理量(这是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而加速度的定义式是对其物理意义的一种表示方法。一个物理量可以有不同的定义式,例如对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就有三个(高中只学一个),但物理意义是相同的。一般讲物理题的技巧不及数学题,物理课要记的东西没化学课多,但物理学中难理解的内容比这两门课要多,搞不清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定理及物理公式的内涵,就会是亊而非。学物理不能不记不背,但光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对物理规律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搞清物理规律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搞清用这个公式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动量定理中的 F 是合外力。又如解力学题一般有三种方法: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和动量守衡定律,功能关系。要弄清在那些情况下用那一种方法要好一些,除了深刻理解不同方法所涉及到的物理规律,还要用三种方法来解同一道题,也就是一题多解。
5)独立完成作业。有的题自己不会解是正常的,不会解题时就再看看教材和课堂笔记,看了还不会做,就问同学甚至把同学的作业看一看,自己再做,千万不要抄。做题在精不在多,做一个题就要真正弄懂这个题,特别是不同题型的典型题。解题时要注意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图象,思路淸晰。
6)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重视实验。
7)做好单元小结,把知识系统化。

6. 如何打造中学物理魅力课堂

如何打造有魅力的物理课堂 2014-05-20

摘 要:物理是一门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中物理理论性强、容量大,无论是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还是分析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如今,在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的物理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现代教育的要求,那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来构建一个新课标指导下的物理课堂呢?本文就以高中物理为例,并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心得,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想法,希望能对其他物理教学同仁在高中物理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使我国的高中物理教育事业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新课程
目前,如何创建高效课堂确实成了众多教育者热点关注和热切讨论的话题,但是,是不是每位老师都对高效课堂的定义有清晰、正确的认识呢?下面,我先对高效课堂的定义作简单的介绍: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指的是课堂的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即在短短的45分钟内,教师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精力,使课堂的教学效益达到最高,让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要得到相应的提高。下面,我们就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重新审视自己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师依然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物理课堂上采用“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体,认为学生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才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跟学生也没有过多的语言交流,所以展现出来的课堂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讲,学生在下面卖力地听,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相违背的。所以,作为高中物理教师的我们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守旧的课堂模式,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也要围绕学生来进行,让学生有参与课堂的机会。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课堂结构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在教学手段上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物理本身就被很多人认为是难度最大的一门学科,有时再加上老师利用传统教学工具粉笔和黑板进行的枯燥无味的讲解,更是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厌烦和抵触心理。如今,随着我国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技术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音、图像、图文等有效结合在一起,同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可以把教材中比较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以更为直观和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一来,就把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简单化了,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容易一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必修二第五章中《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时,因为“机械能”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有关“机械能”的视频资料,像泥石流、钱塘江大潮等等,这样我们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威力,同时学生也对“机械能”的概念有了清楚正确的认识。当然,在我们承认多媒体技术相对于传统教学工具来说有很大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得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教材内容都适合运用多媒体,否则整节课就变成了幻灯片的不断变换,老师成了幻灯片的讲说员,既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使学生树立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如今,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这一教学环节。因为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不与学生进行过多的交流,即使有交流也从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任何形式的评价,这样就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而且高中学生面临着来自高考的压力,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所以,我们在物理课堂上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并且尽可能多地使用赞美性的语言,以起到激励作用。比如,当学生回答完我们的问题,我们可以对学生说一句:“不错,答案非常完美,可以作为标准答案!”“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没想到,来,大家鼓鼓掌!”“虽然答案不够完美,但是老师很欣赏你的勇气!”或者一个表示肯定意味的点头,一个充满暖意的微笑,都可以向学生传递我们对他们的肯定和欣赏,这样我们才能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帮助学生建立学好物理课程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想法和意见,当然,方法不止这三种,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我无法详细列出。总之,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之风盛行的今天,我们必须不断地对自身的物理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创新研究出更适合学生,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策略,使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早日形成。我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高中物理课堂一定会变得亮点纷呈,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王平杰.高中物理思想方法提炼与拓展.浙江大学出版,2012.
2.傅雪平,王金战.物理是怎样学好的・高中版.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
3.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5388094.htm

7. 高二,高三的物理应该如何学习

高 分 秘 籍

考前一个月,应该多看书

李彦铭说,她在考前两周里,每两天做一套各地模拟卷子。她强调要用最快的时间完成卷子,因为凭第一印象答题,才能检验出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数学题的各种题型最好再熟悉一遍。

困惑之四:复习该不该跟着老师走?
何看情况
最后阶段不要大放松
黄小倩建议,最后几周复时,按各科考试时间来安排,比如上午考数学就复习数学,将做题兴奋点调整到这段时间。她强调,保持这种兴奋点是很重要的。
如何保持良好心态?
:自信。她高考时只报了北京大学一个志愿。她对记者说,她从来没觉得高考有多可怕,她把高考当作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要尽力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这样想,自然就不会紧张了。
考试时前几道题就被难住了=====一定要先跳过去
历史怎么背?
李多动动笔,记些关键词,。
考试当天要注意哪些细节?
郭凡认为,考试前要看准考试时间、地点;进考场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必带的东西,如准考证、笔、尺子、橡皮等,每考完一门课后准考证一定要收好,否则弄丢了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考生情绪,进而影响考试成绩。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做题,先把姓名、考号、学校等在答题纸和试卷上一一填好,然后把整个试卷大致浏览一遍,检查有没有空白或缺题试卷。做选择题时,一定要把所有选项都看完再来选择最佳答案。

考前怎样使用参考书
参考书一定充分利用
高考前别再“覆盖”任何参考书
参考书不妨借着看
功夫一定要有工夫做后盾
最好用老师推荐的参考书
晚上早点睡觉。

参考书应该有,但绝对不用多!

考生如何复习

清华学生赵新华说,在高中的复习中,一项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的工作往往被很多人忽略,那就是集错。
清合理充分地掌握和分配时间。
北京大学心理系研究生田林在1997年高考作文中获得满分,对作文的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对大多数同学而言,提高作文成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循一个规范、灵活的框架以便获得理想的行文结构,同时加入自己局部小段落的创造性发挥以达到文章出彩、升华的目的。他把这种组合称为“创造性小品和新八股文”,并在自己家教的高中同学里短期内收到了极大的成效。北京大学全英是高考文科佼佼者,她认为文科学习需要理解的地方一点也不比理科少。减少对答案和老师的依赖,自我归纳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而在学习中排好一张密切适应自己学习状态的时间表也是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安徽状元谈语文和历史的学习 沈成然

学习方法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
1.如何学习语文:
不仅仅要背诵那些文学常识、课文,这只是个步骤,应该从更大的角度上学“大语文”。
1)多读书:也不一定要看鲁迅、矛盾的小说,并不一定会有效果的。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整个高中期间,“我”都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协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4)语文的习题训练:并不是多多益善,做题是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2.如何学习历史
1)记忆是很重要的:主要方法有, 比较记忆法:比如说将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进行比较。浏览记忆法:平时没有事的时候多翻翻书,不去可以地记东西,只是随意翻翻。 联想记忆法:不看书,将某一章节的内容在大脑中过一遍,比如说它分为几大点,一个大点中又包含几小点…… 选择记忆法:如背历史年代,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都记下来的,要善于去选择,要去粗取精了。
2)理解是关键:要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是由各个条件促成与组成的,可以把他们一一写出来,最后将零散的知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体系。
总之,学习是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学们应该成为学习主人,而非奴隶。

谈语文和历史的学习方法
沈成然,2000年安徽省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
学习方法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不能照搬别人的方法。
1.如何学习语文: 不仅仅要背诵那些文学常识、课文,这只是个步骤,应该从更大的角度上学“大语文”。
1)多读书:也不一定要看鲁迅、矛盾的小说,并不一定会有效果的。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整个高中期间,“我”都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协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4)语文的习题训练:并不是多多益善,做题是为了掌握思路、掌握方法。
2.如何学习历史
1) 记忆是很重要的:主要方法有, 比较记忆法:比如说将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进行比较。 浏览记忆法:平时没有事的时候多翻翻书,不去可以地记东西,只是随意翻翻。 联想记忆法:不看书,将某一章节的内容在大脑中过一遍,比如说它分为几大点,一个大点中又包含几小点…… 选择记忆法:如背历史年代,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都记下来的,要善于去选择,要去粗取精了。
2) 理解是关键: 要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3) 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是由各个条件促成与组成的,可以把他们一一写出来,最后将零散的知识结合起来,组成一个体系。
总之,学习是各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学们应该成为学习主人,而非奴隶。

2000年北京高考状元何润丰谈学习

今年高考我以683分成为北京市理科高考状元,回顾这12年学习经历,我有如下体会:
首先,要培养热爱学习的兴趣和一丝不苟的严谨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发现自己的优势,在取得成绩后区分建立自信心,进而培养到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就有了学习动力。同时也要养成刻苦认真的学习习惯,这能保证学习的效率和成果。
其次,对基础知识要给予特别的重视。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都是由基础知识构成,学好与否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很大影响,而且,无论离考试题如何变化,都是由基础知识演变而来的,学好了基础知识,就不会产生解题困难,实际上能力也就提高了。
最后,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和与同学讨论共同提高的习惯。因为学习首先要经过自己的消化,因而自学能力非常重要,通常自学的知识轻易应用和识忆,自然就属于较牢固的知识,之后,消化过程中有难理解的部分,一定要请教同学或老师,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我得的知识也会记忆得较深刻。
总之,要在学习这项"苦差事"上取得成绩是不容易的,这不仅需要一定的智商,更重要的是个人主观的努力,两者能一不可,在现在情况中,大家的智商差不多,更需要刻苦努力,才能结业不负果。当然,旁逸结合也是不可缺少的。

北京状元吴畏谈学习

按照通常的说法,学习分为三个板块,即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即"双基",第三个则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我国教育的重点放在"双基",而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则少有涉及,教学方式上也以模仿性练习为主,过就导致学生创造力薄弱,只会做"熟题",对考试中出现的"新题",往往不知所措,这时其今后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我认为,教与学的重点应以"双基"转向科学思想与意识的培养,科学思想与意识,即其在相应学科中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传统教育采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学习内容分解为多个知识点,注重各个点涉及的"双基训练",却忽视了将点统一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的科学思想与意识的培养,结果学生得到的是一堆"知识插片",无法得到融会贯通,显然,一体的科学体系,对综合问题往往无从下手,对此,有的老师又提出:"基本方法"形成"三基",强调总结各关涉及基本方法,如求函数值域的十二种方法,求轨迹方程的四种方法等等,希望先将综合问题分解重点,再按需取法。虽然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推敲来看还是"布鲁姆"方法的高级形式,以此指导学生大一些形式详见的综合题还行,但一是新题就不灵了,为学生不会将新题分解技点,即使分解了也不知应挑何新方法,将新法如何在新环境下应用。
以2000年全国教学高考(理)19题为例,其中一步涉及求(X1+X2)/(SQRT(X12+1)+SQRT(X22+1))(X1>X2>=0) 范围,按分类法其应属求二元变量函数值域,但高中朱讲,若用不等式法将分子放大几分,不充分也难以直接想到,即使想到了也理化依据不充分而不敢下笔,事实上高中所讲的方法均无法对其严格证明,但若有"近似逼近"的数学思想则可以想到,当X1,X2=>∞时,分子,分母近似相等,直接推出其极大值为1(不含)。
科学思想与意识可以指导学生在陌生的环境下,正确在选择和运用已掌握的方法,在必要时甚至可以指导学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科学思想与意识在不同的学种中有着共具体的涵义。
在数学科中,张莫宙教授认为数学意识为数学建构、逻辑证明、层次结构、变量函数,最值优化,方程平衡,概率统计,数据处理,近似逼近,空间位置10种,新近兴起的发散思维,培养对数学思想也有着具特有的诠释。
在物理科中,应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理论推导与数学工具相结合,时间与空间,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同种注重要概念的透彻理解理方法的探索与总结。
在化学科中,应结合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的特点,注重化学实验设计方法的分析与创造,熟练掌握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数据处理,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1999年北京市文科状元王璞谈:备考三昧

回想起去年的此时,我也正为参加高考紧张地准备着。如今我已经步入了理想的大学。看着正忙碌的莘莘学子,不禁有一份特殊的心情,想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临考的学生。
首先,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了近一年的复习和大小考的磨炼,考生应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缺陷在哪儿;同时,对今年的高考新动向、历年的知识考查点也要了如指掌。如果能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能够更加冷静地展开高考复习。这时的复习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夯实基础,另一个是查漏补缺。
许多同学在临近高考时还在买习题集,啃一些难题,这不仅得不偿失、浪费时间,而且容易使情绪急躁,不利于考前信心的培养。因而,考生应该把基础练习放在首位,越接近高考,越要做基础题,而且每天都要做;但是数量也不要多,这样做是为了确保在高考中容易题和基础题做得又快又准,把基础分拿到手。除此之外,就是针对自己的弱项做一些练习,把以前错过的题再做一遍,并尽力举一反三。一言以蔽之,要始终保持对知识点的熟练与敏感,任何一科都不可荒废。
其次,我认为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考前状态的调整。第一,要调整生物钟,休息时间要延长。因为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常常休息得很晚,在调整时,上床时间要一点点提前,和高考时间相适应,不要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搞“疲劳战术”。第二,考生还应该注意把自己的最有效率的时间段调整到与高考相吻合的早上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刻意在这两个时间段做和高考科目、题型相类似的练习,使自己在此时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第三,缓解压力。在高考中,一点压力都没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考生可以多和父母、同学谈谈心,也可以和朋友一起玩一玩、笑一笑。
最后,考生还应该注意一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例如知道了考试地点,一定要去“踩点”,以免在考试第一天陌生感过重;如果在高考前夜失眠,也不要太紧张,要知道全国几百万考生,失眠的不会只有你一个人。此外,高考考场沉重而森严的气氛多少会影响考生的情绪,这也难以避免,考试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而一科失利的阴影尽量不要影响下一科,毕竟高考中更重要的是总分。

大功将成勿松懈

江苏省1999年文科第一名季晓莉,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临考前的一个月里,我的生活与学习日程仍然和高三第一学期乃至高二时一样,按照原来的节奏运行着。该努力学习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该做的题也做得差不多了,这时最容易滋生松懈的情绪,我的经验是不要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一种大功将成的空白感与空虚感。
一方面,与时间争夺效率,争夺正在遗忘的记忆,不断地修补各科知识。定期将各种知识体系、解题思路与技巧在脑海里梳理、过滤一遍。记录在案的“陷阱”与思维误区也不放过。语文基础知识的考点、英语语法、历史书每日作适当温习。试卷、分类讲义有时间的时候,可随手翻翻。综合测试、英语阅读理解则每天要按时练习,以适应考试,培养语感。
另一方面,调整心态,化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地迎战高考。看着划满红杠杠的日历,每一个考生都难免焦灼与忐忑不安,要善于将这种既想逃避又想早日接近的感觉化解。那段日子里,闭上眼睛的时候,我时常想,几个星期后的今天,我就会坐在某个考场里,面对那几张决定命运的试卷,会是什么情形呢?那密密麻麻的题目中,有哪个知识点正在我手中这本书的这一页上、这道题里?我会不会因为现在匆匆跳过去的几个字失去一道填空题?那道我迷迷糊糊的题会不会就恰恰出现在那几套试卷里?全国那么多的考生,同时间同样地填答同样的试卷,头脑里会出现同样的解题思路吗?会有同样的解题方式吗?会得出同样的答案吗?这样一想,我便很庆幸高考还没有来,我还有时间和权利,心安理得地看那些可能出现在“那几套试卷”上的东西。于是,继续幸福万分地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去。
高考到来的前几天,一目十行地翻翻讲义,实际上脑子里已经装不下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了,但对我却很有必要:越是临近高考,越是要不停地寻找一种感觉,一种在战场上挥洒自如的感觉。
真上考场了,惟一要做的事,便是倾尽全力将那些空白填满,填正确,让那些内容真正代表我,一个有个性而非标准化了的生命。

复习时将自己置于考试场景之下

叶欣,2000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总分687分。
毕业于四川省成都七中,现为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
无论是科目复习还是心理调适,叶欣认为,考生都要切忌放纵自己,“如果长时间地处于轻松自然状态,考场上就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
叶欣介绍说,她的一些同学在最后一个月采取了“休闲重于复习”的战略,一进考场,他们突然发现很难迅速地进入解题状态,思维也不如从前灵活敏捷。结果,高考成绩不如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时是一个人复习得最辛苦最投入的时候,也是水平最佳时期。若在考前不能持续这种状态,高考成绩当然大打折扣”。
谈到自己的复习良方,叶欣只用了4个字来概括———多做试题。
据叶欣介绍,在高考前的10天里,她几乎每天都做10套试卷。“因为知识点都已经熟悉明确了,关键是利用做题纠正自己审题不清、粗心等缺点”。这使得她没有空余时间去思索一些令人徒生烦恼的事,只允许自己全心全意奔向高考。
叶欣说,在考前做足够多的习题有益无害。正像学游泳离不开水一样,“多做”也是理科考生通向优异成绩的惟一路径。她建议考生们在不多的时间里成套地做试题,“既然知识点早已烂熟于心,就要靠‘多做’找着应试感觉,并把速度练上去”。
不过,在“做”的过程中,她提醒考生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不要追求数量,只求彻底弄懂吃透。做题时不能抱着猜题碰题的侥幸心理,高考试题是灵活多样的。在做题时,要牢记自己暴露的缺点和不足,并在下一次练习时有意识地注意并改正;其次是要以考试的形式训练解题。在平时练习时,考生不要懒散或三心二意,而应将自己置于考试的场景之下,“限时限量”完成。叶欣说,考生所规定的做题时间应比实战时间短,这样才能强迫自己加快解题速度,提高准确度。“熟能生巧,一旦把速度提上去,高考成绩就不会太差”。
她还补充说,以上所言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不打击自身信心的基础之上。“假如因为几次练习的不尽如人意就灰心丧气”,应当减少练习数量,并适当降低试题难度。
另外,叶欣介绍了几点心得。她说,相对于文科类考生而言,理科生所要面对的题量更大,题型也更为复杂。因此,在临近高考的前10天,考生应将以前的试卷、习题再温习一遍,尤其要特别关注错题。但千万不可只看不动笔。“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或想个大概而懒得动笔,那么一些看似简单实则易暴露缺点的环节就错过了”。
考前的生物钟也一定要调节好,“不要因为第二天有考试就刻意地早睡”,只要遵循了惯有的生活规律,考生就能够精力充沛地迎接挑战。
如果在进考场之前感到紧张或束手无策,叶欣建议不妨随便阅读相关书籍,既可以缓解气氛和心情,又能够提前进入考试思路,有助于考场发挥。
最后,她提醒家长在一门考试结束之后,应“避免问涉及考试内容、结果的问题。帮助考生检查证件、文具,督促考生午休等才是家长们更应该考虑的”。

高考状元谈高考如何复习

1999年广东理科第一名的许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高考这段时间 究竟该如何复习。
其一,扬长避短。就多数同学而言,各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差 别的,甚至可以说有点悬殊。因此,在这个阶段,最好是采取扬长避短的战略,如果有一两门薄弱科目,就要瞄准靶子,对症下药,不让 弱科拖后腿。如果有一两门强项学科,可以把它作为高考的“杀手锏”拿出来,这样可使分数明显提高。
其二,勿下“题海”。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并非演算那些浩如烟 海的习题,而应该是努力培养心理上的自我承受意识及学习上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升学考试约80%考的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而且做出那20%难题的功夫,也不是短时间所能练就的;花大量时间 做难题,如果做不出,则会影响情绪,自寻烦恼。
其三,强化记忆。同学们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历史、政治、英语复习以后,长则几个月,短则几天就会忘记。所以,要尽量加快复 习速度,缩短复习周期,将中学所学的知识迅速地在脑中“过”几遍,反复刺激大脑皮质,强化记忆,以收到最佳效果。
下面说说高考时的“六要六忌”。
(1)要谨小慎微,忌粗心审题、解题、组织答案需细心,关键字眼、中心思想要抓准,运算过程、书写过程要谨慎,尽量避免因非智 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
(2)要充满斗志,忌怯场信心是成功的法宝,哀兵必败,历来如是。同学们踏入考场要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忌无精打采,甚至畏惧三分。
(3)要先易后难,忌盲目在每科考试题目中,难题均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生做题要先易后难,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抓住基础分,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难题而造成对信心的动摇,所以解题时忌“从一 而终”。
(4)要知难而上,忌畏缩前面所说的先易后难,是从方法上的要求,而这里的知难而上则侧重于毅力方面,要求同学们遇到难题要有一股拼劲。
(5)要处乱不惊,忌烦躁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难题的困扰,题型的新颖,设问的刁钻等。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处乱不惊。要知道,若有以上问题的出 现是很正常的事情,同学们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不变应万变,一切均可迎刃而解。
(6)要坚守最后一分钟,忌好胜心理
时间就是胜利,珍惜一分钟,有可能减少你一分甚至几分的失误。
答完卷后,要认真检查,反复核对,切忌为出风头而草率交卷。要恪守“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的良训。

各科应平衡发展

访1999年吉林省文科状元孙海萍
记 者:你对这次考试成绩满意吗?�
孙海萍:其实每次考试都会有遗憾。我说不满意,老师说你都是状元了,还想怎么样呢?我想如果再考一次,可能还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
记 者:不足的地方是什么?�
孙海萍:历史和语文考得特别差。语文是第一科考的,有一点紧张。复习时老是注意难点,简单的反而错了不少。历史的教训就是不要复习得太难,毕竟还是基础重要。学习不能脱离书本,多看书,多听老师讲,基础一定要打好。另外,像语文这样的课,我高考前有三周没上语文课,因为那时我觉得语文考得特别好,每次摸底都是130多分,后来我认为不用看了。最后高考语文118分,是最低的,惟一没上120分的科目。所以说每科都不能放下,应该平均用力。各个状元都不是哪一科很突出,而是没有一科特别瘸腿的。各科应该平衡发展。�
记 者: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孙海萍:可能是心理素质比较好。不要因为一科考得不好而影响另一科。�
记 者:你通过日本语能力是一级,什么时间通过的?�
孙海萍:1998年12月,我是学日语的。�
记 者:你感觉高考和你们班主任的指导有什么关系?�
孙海萍:有的科目和教师有很大关系。如数学,高一、高二时不是很好,高三时他给我们强化训练,每周都考试,就是考出来了。语文、历史是平时积累的,高三基本上定型了。因为我们上高中保送的特别多,班主任就在思想上指导我们,他劝我不要因为眼前的安定而失去了拼搏精神,他在这方面给我的指导特别多。�
记 者:你觉得你的用功程度怎么样?�
孙海萍:和贪玩的比我是属于比较努力的,但和没日没夜学习的比,我还不是特别努力的。
我觉得学习要有兴趣,另外还要有效率。我每天晚上10点半睡觉,早晨5点起床。男生这方面好,打一场篮球后,精力充沛,学习效率特别高。坐在那里学习,一分钟有一分钟的效率,一分钟有一分钟的成果就行,不要打时间战,自己找窍门,提高效率。
记 者:一般女孩数学差一点,你学得不错,你是怎么看待的?�
孙海萍:我不觉得男孩子语言就一定笨,女孩学数学就没有男生灵,我觉得性别上多少有一点差异,但主要在教育。我爸喜欢数学,在这方面也培养我,所以我数学还可以。我们班也有很多男生文科学得特别好的。男女平等,说女孩子学数学差那是社会偏见。�
记 者:你获得吉林省文科第一名,为女同学争光了。
孙海萍:其实是为学校争光。�
记 者:你感觉父母在性格成长和高考上对你有什么帮助?�
孙海萍:小时候帮助很大,长大后就少一点。因为我12岁就去长春上学了。小时候父母教育我说,女孩子最重要的是要稳重,不要爱漂亮,如果爱美学习成绩肯定要下降。还有,就是不要交男朋友,不要儿女情长。我爸爸教我数学,妈妈告诉我生活上的一些事情。�
记 者:你考试前一天觉睡得怎么样?�
孙海萍:我躺下十几分钟就睡着了,不太把这个当成一回事。
记 者:凭你的经验,有什么好的方法让2000年的考生考好?�
孙海萍:我觉得文科重要的是理解,不要死记硬背。学习时注意融会贯通、知识的迁移。文科本来就是和你的生活和整个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不能光看书本,但也不能脱离书本。还有,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怯场,应该把自己的心态调到最好。放手一搏,人生能有几回搏。

《高考成功的十大秘诀》

巩固基础是秘诀
整理掌握知识点
综合考题目的实用性很强,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要考生通过所学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对付综合考,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点十分重要。我高考加试的是物理,但综合考前,我曾把高一高二的化学课本也找出来,把上面涉及的理论点又整理了一遍,因为对于理科综合考来说,理化是不分家的。实际操作也好,灵活运用也罢,都建立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
转换思维看新闻
许多人把拓宽知识面等同于多做习题,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对于综合考来说,题海战术是没有效果的,因为题目的可变性很大,你不可能去猜题。去年的题目中有两道涉及世贸组织和APEC会议的时事选择题,还有一道关于轨道交通的物理题。要回答这些题目,光靠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高三时间比较紧,我的窍门是,每天利用晚饭时间看电视新闻,从中获得大量信息。同时有意识地把这些时事或生活现象,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这是一个思维转换的过程。
不做偏题和难题
去年是第一届综合能力考,许多同学如临大敌,找来很多参考书、习题册。那些参考书上的习题,有的很偏很难,有点像智力测试题目。可等考试后才发现,其实综合考并不会很难。
去年考试的时候,我只是把老师布置的题目按质按量完成,并且每做完一套题,都做自我总结,理清思路,将其中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来。长期积累,当我看到这类题目时,就会知道可能涉及到哪些知识点

8. 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明确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 “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当前教学设计中比较普遍的思路。即使有一些貌似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活动,也不过是作为指向结果的手段而被限制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径上。究其原因,“重结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过程与方法”的总目标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由此可见,“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明确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 “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折射出庸俗的社会心态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方式,照理说,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但现实中的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所强调的仍是结果。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当前教学设计中比较普遍的思路。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活动内容,都表现为结果的呈现、规律的分析阐述以及结果的扩展——所谓推论。即使有一些貌似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活动,也不过是作为指向结果的手段而被限制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径上。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课外教辅资料中“重结果”的情况更为普遍,绝大多数物理问题都是求结果的问题。又比如在介绍和展示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时,往往呈现的是研究的结论、规律。并不意识到注重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提高研究能力的目标。没有认识到过程和原因分析是更重要的;还有,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往往把目光集中在获得研究结论上,而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也出于官僚主义和惰性,总是用结果来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究其原因,“重结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但是,教育不能把责任推向社会,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承知识,它对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有着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从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局考虑,我们应该很好地反省自身。
二、教学中“轻过程、重结果”的原因反思
1. “重结果”的思维定势来自“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实践。
物理课中,特别是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是一种师生普遍重视、实施频率很高的教学活动。解答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终结果,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对于一个班级超员的学生数和繁重的作业负担,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不可避免地变得粗放,比较注意学生的解题结果,而且布置的作业也基本上是可以一下看出结果的计算题。高考在命题组卷时,为了使主观题的评阅更加公正的目的,所设计的题目也都有几乎没有争议的结果(除非出现可怕的失误)。更不会出现开放性的考题(有人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都无功而返)。这种导向作用强烈地影响着中学物理教学。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用结果来评价的功利观又通过教育深刻地影响着浮躁的社会大众心态。
2. 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承为目的,而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和思维过程。
相对方法而言,知识的相互联系比较紧密,而且存在着明确的递进关系。一个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展开,形成了一个网络,网络之间的联系,就是线索。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线索是无可非议的,但它不是目标,而是为了总结方法、体会物理思维过程的手段和支持。物理学所要表达的方法论不是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它是从许多同类事物中概括出来的。当然,方法的存在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如果没有具体知识的支撑而空谈方法,这些“方法”只能是空洞的条文。在进行物理新课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撇开知识,而以“方法”作为展开教学的线索。但教师切不可因此迷失方向,忽视了“过程”目标,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和思维过程的展现。毕竟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方法、体验研究过程要比学习知识要重要得多。
3. 过去的教材对物理学科信息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为结果的堆砌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教科书作为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难以获得读者的信息,也就缺少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设计。这是过去各个版本的物理教科书的共同特点。教材信息呈现方式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无法让学生经历思考、体验和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例如高中物理的“楞次定律”,它是物理规律概括的典范。教科书都是直接给出了楞次定律的结果,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各种复杂情况下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作了高度概括,体现了物理规律的简洁的美。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却不能不说它是残缺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索性生吞活剥、死记硬背。教师也把这一块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新教材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修改努力,尽可能展现分析思路,而不限定思维过程,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教学中的很多过程是需要交互活动才能进行下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重过程”的指导思想,就是说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再创造,那就只能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我在青岛二中听了几节物理示范课,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都是学生面对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总结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假设是错的,实验设计是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不成功的,结果是错的。但我注意到,教师并不因此而焦躁、失望、歉疚、责备;学生也自始至终表现出思维和态度是积极的,表情是快乐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直到一堂课结束,老师始终也没有把结论和规律通过语言表述、板演或者用其它某种方式呈现出来。我体会到,原来我们奉若神明的结果是如此的不重要,而获得发现它们的过程、体验、失败的教训和经验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
1.教师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新课程倡导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会做个“懒老师” 。让学生先学而后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由于过去学习习惯的积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最关注结论和规律的,缺少了探究的过程,他们常常忽略知识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但只是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概念作为探索过程的基础,其余时间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尽情地“玩”,通过探究过程学会把握全局的本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简单而有趣的知识设置若干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灵感,让思维更加活跃。要时常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对学习重点不够明确、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够、对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等各种干扰因素,防止他们失去信心,浪费时间和精力。
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在课堂教学以及向课外延伸的学习探究过程中,由于所研究的课题较大较繁杂,或者实验器材设备的限制,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淡化权威,转变角色,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教学过程的发展;师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科学探究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即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素养不是结果、规律的堆砌,而是通过对规律的探索过程的体验逐渐积累起来的。要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等一系列的探究阶段,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
2.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过程与方法”的总目标
对中学物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总框架的认识为“横”向的,它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构成高中物理课程的三维立体目标。我们要分析“过程与方法“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的横向分布,知识结构的历史和逻辑关系;还需要分析“过程与方法”某一具体目标在整个学段不同课题中的体现,认识某一具体目标在教学实施中断断续续的潜在线索,这是一种 “纵”向的认识。对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应该尽可能地通过“横”、“纵”两个视角来审视,构思该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安排。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3. 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
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基本要求为例,对科学探索即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1)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2)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和器材;(3)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4)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要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就需要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条件来制定一个具体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去选择实验的方法、装置和器材;让学生去分析实验的变量并提出控制的方法。并通过对以上过程的总结和反思,体会制定计划的重要作用。形成一种科学精神和能力。由此可见,“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一定的过程,意味着一定的学生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明确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是什么,并把课堂教学的设计具体落实到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上来,才能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落到实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迅速地转变思想认识,这不仅是物理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反应了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回归。当然,评价标准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教育从来就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业,从来就不应该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教育自身也不应该把高考升学率作为十字架来背负。这种重结果的理念,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步履蹒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再也不能作茧自缚了。教育没有理由把这种扭曲的责任推向社会,而是要思考自身能够为净化社会心态作些什么。这是每一个清醒的、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

9. 高中物理差怎么补上来

(1)做好课前预习。高中物理的难度相对较大,提前预习可以对课堂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也有助于心理稳定。故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

(2)课上要认真听讲,主动性思维。高中物理课由于内容较多,逻辑性较强,因此要求学
生必须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到主动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学会知识的对比、归纳和梳理。如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都可归结为匀变速运动,
服从同样的基本规律;再如T=2πl/g(单摆),T=2πm /k(弹簧振子),T=2πR/g(地面附
近的人造卫星)也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归纳和小结,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可以找
出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上课记好笔记,每章进行归纳小结。根据老师的要求,养成记录及整理笔记的习惯,
做好知识的落实工作。

(9)目前中国应试教育下物理课怎么上扩展阅读:

高中物理较理论化,较抽象,在学习中更注重概念和模型的建立,这也使得同学们在学习物理的兴趣大大降低。

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下,老师们可能不是很注重知识概念的形成,又由于高中物理要学得比较多,老师也在赶进度,一个知识点不会反反复复地给你强调。

10. 初中物理怎么教

真正的物理课是从初中才开的,所以我觉得初中物理主要是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一些物理现象,以及会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以及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所以,首先。作为老师应当确保学生们真正理解以及掌握初中要求的基本概念和公式,现在的物理课本活动也比较多,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些试验和自己去体验一些现象,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当学生们都基本掌握了那些知识,就给他们多做些题目,加深他们的理解与记忆,毕竟现在仍然是应试教育,分数,学生家长看重,学校看重,学生自己看重,对老师自己的成果评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好的想法,再交流,谢谢。

阅读全文

与目前中国应试教育下物理课怎么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8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7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6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7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5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3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0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8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