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1章,前5章为热力学,后6章为统计物理学。各章内容包括: 1.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2.均匀系的平衡性质;3.相变的热力学理论;4.多元系的复相平衡与化学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5.非平衡态热力学(线性理论)简介;6.统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7.近独立子系组成的系统;8.统计系综理论;9.相变和临界现象的统计理论简介;10.非平衡态统计理论;11.涨落理论。
‘贰’ 热力学和统计物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物理知识,哪些教材里有
1. 入门型:偏科普的。起始热力学相当简单,如果高中物理学习的还可以的话,学完微积分,大部分热力学都不成问题。这类书推荐赵凯华老师的热学教材,大约是《新概念物理学:热学》吧,此外费曼物理学讲义的热学部分也很不错,很有趣。
2. 适中型:适合系统学习。当时我们在清华学的是王诚泰的《统计物理学》,感觉适合快速学会,但有些概念不够深入。李政道有一本统计物理,网上可以找到电子版,简洁明了,道理清晰。此外,朗道一套里面统计力学1,讲得透彻,也详细,几乎可以当工具书用,但初学稍显枯燥。
3. 进阶与补充。学点量子力学,对统计物理的理解会全面深入一些,感兴趣可以看看量子统计的书。此外,物理化学,作为统计、热力学在化学中的应用,也很有趣,可以对化学反应有更好的认识。
‘叁’ 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有哪些重要的概念和结论
量子力学
波和粒子
振动粒子的量子论诠释
物质的粒子性由能量E 和动量p 刻划,波的特征则由电磁波频率γ 和其波长λ 表达,这两组物理量的比例因子由普朗克常数h(h=6.626*10^-34J·s) 所联系。
E=hγ , E=mc^2 联立两式,得:m=hγ/c^2(这是光子的相对论质量,由于光子无法静止,因此光子无静质量)而p=mv
则p=vhγ/c^{2}(p 为动量)
粒子波的一维平面波的偏微分波动方程,其一般形式
量子力学
为
dξ/dx=(1/γ)(dξ/dt) [5]
三维空间中传播的平面粒子波的经典波动方程为
dξ/dx+dξ/dy+dξ/dz=(1/γ)(dξ/dt) [6]
波动方程是借用经典力学中的波动理论,对微观粒子波动性的一种描述。通过这个桥梁,使得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经典波动方程1,1'式或[6]式中的u,隐含着不连续的量子关系E=hγ和德布罗意关系λ=h/p,由于u=γλ,故可在u=vλ的右边乘以含普朗克常数h的因子(h/h),就得到
u=(γh)(λ/h)
=E/p
德布罗意
等关系u=E/p,使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连续与不连续(定域)之间产生了联系,得到统一 .
粒子波 德布罗意物质波
德布罗意关系λ=h/p,和量子关系E=hγ(及薛定谔方程)这两个关系式实际表示的是波性与粒子性的统一关系, 而不是粒性与波性的两分.德布罗意物质波是粒波一体的真物质粒子,光子,电子等的波动.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即物体动量的不确定性乘以其位置的不确定性至少为一个确定的常数。
测量过程
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测量过程在理论中的地位。在经典力学中,一个物理系统的位置和动量,可以无限精确地被确定和被预言。至少在理论上,测量对这个系统本身,并没有任何影响,并可以无限精确地进行。在量子力学中,测量过程本身对系统造成影响。
要描写一个可观察量的测量,需要将一个系统的状态,线性分解为该可观察量的一组本征态的线性组合。测量过程可以看作是在这些本征态上的一个投影,测量结果是对应于被投影的本征态的本征值。假如,对这个系统的无限多个拷贝,每一个拷贝都进行一次测量的话,我们可以获得所有可能的测量值的机率分布,每个值的机率等于对应的本征态的系数的绝对值平方。
由此可见,对于两个不同的物理量A和B的测量顺序,可能直接影响其测量结果。事实上,不相容可观察量就是这样的,即 。
不确定性
最着名的不相容可观察量,是一个粒子的位置x和动量p。它们的不确定性Δx和Δp的乘积,大于或等于普朗克常数的一半:
海森堡1927年发现的“不确定性原理”,也常称为“不确定关系”或者“测不准关系”,说的是两个不对易算符所表示的力学量(如坐标和动量,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测量值。其中的一个测得越准确,另一个就测得越不准确。它说明:由于测量过程对微观粒子行为的“干扰”,致使测量顺序具有不可交换性,这是微观现象的一个基本规律。实际上,像粒子的坐标和动量这样的物理量,并不是本来就存在而等待着我们去测量的信息,测量不是一个简单的“反映”过程,而是一个“变革”过程,它们的测量值取决于我们的测量方式,正是测量方式的互斥性导致了测不准关系。[7]
机率
通过将一个状态分解为可观察量本征态的线性组合,可以得到状态在每一个本征态的机率幅ci。这机率幅的绝对值平方|ci|2就是测量到该本征值ni的概率,这也是该系统处于本征态的概率。ci可以通过将投影到各本征态上计算出来:
因此,对于一个系综的完全相同系统的某一可观察量,进行同样地测量,一般获得的结果是不同的;除非,该系统已经处于该可观察量的本征态上了。通过对系综内,每一个同一状态的系统,进行同样的测量,可以获得测量值ni的统计分布。所有试验,都面临着这个测量值与量子力学的统计计算的问题。
同样粒子的不可区分性和量子纠缠
往往一个由多个粒子组成的系统的状态,无法被分离为其组成的单个粒子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粒子的状态被称为是纠缠的。纠缠的粒子有惊人的特性,这些特性违背一般的直觉。比如说,对一个粒子的测量,可以导致整个系统的波包立刻塌缩,因此也影响到另一个、遥远的、与被测量的粒子纠缠的粒子。这个现象并不违背狭义相对论,因为在量子力学的层面上,在测量粒子前,你不能定义它们,实际上它们仍是一个整体。不过在测量它们之后,它们就会脱离量子纠缠这状态。
量子脱散
作为一个基本理论,量子力学原则上,应该适用于任何大小的物理系统,也就是说不仅限于微观系统,那么,它应该提供一个过渡到宏观“经典”物理的方法。量子现象的存在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怎样从量子力学的观点,解释宏观系统的经典现象。尤其无法直接看出的是,量子力学中的叠加状态,如何应用到宏观世界上来。1954年,爱因斯坦在给马克斯·波恩的信中,就提出了怎样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解释宏观物体的定位的问题,他指出仅仅量子力学现象太“小”无法解释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另一个例子是由薛定谔提出的薛定谔的猫的思想实验。
直到1970年左右,人们才开始真正领会到,上述的思想实验,实际上并不实际,因为它们忽略了不可避免的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事实证明,叠加状态非常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说,在双缝实验中,电子或光子与空气分子的碰撞或者发射辐射,就可以影响到对形成衍射非常关键的各个状态之间的相位的关系。在量子力学中,这个现象被称为量子脱散。它是由系统状态与周围环境影响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这个相互作用可以表达为每个系统状态与环境状态的纠缠。其结果是只有在考虑整个系统时(即实验系统+环境系统)叠加才有效,而假如孤立地只考虑实验系统的系统状态的话,那么就只剩下这个系统的“经典”分布了。量子脱散是今天量子力学解释宏观量子系统的经典性质的主要方式。
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量子脱散也有实际意义。在一台量子计算机中,需要多个量子状态尽可能地长时间保持叠加。脱散时间短是一个非常大的技术问题。
热力学统计物理
热力学基本规律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平衡态
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
物态方程
准静态过程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力学第二定律
熵和熵增加原理
热力学特性函数法及其应用
特性函数
特性函数的特征麦克斯韦关系
开系的热力学基本方程和热力学公式
特性函数法的应用
最大功原理
热力学第三定律
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热动平衡判据
单元二相系的平衡克拉珀龙方程
气液两相的转变临界点和对应态定律
二级相变厄任费斯脱方程
朗道二级相变理论
液HeⅡ与二流体模型
表面效应对相平衡的影响液滴的形成
超导态—正常态的相变及其热力学理论
临界现象和临界指数
多元复相系的平衡条件吉布斯相律
化学反应平衡条件质量作用定律
不可逆过程热力学
描述方法和局域平衡条件
反应扩散方程
熵平衡方程局域熵增率
线性唯象律昂萨格倒易关系
最小熵产生定理
统计物理学基础
概率分布
统计平均值
二项式分布及其近似表达式
等概率原理
近独立粒子运动状态和系统微观状态的描述
近独立粒子系统的宏观态分布与微观状态数
近独立粒子系统的最概然分布
系综理论
系统微观状态的描述r空间
统计系综刘维尔定理
微正则系综
正则系综
等温-等压系综
巨正则系综开系的热力学公式
系综理论和经典热力学系统
量子统计
涨落理论和涨落耗散定理
非平衡态统计理论
‘肆’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怎么学
你好,
热力学(thermodynamics)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热量和功之间的转化关系。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以及与准平衡态,以及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包括能量传递和转换)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学科。热力学适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和工程领域,如发动机,相变,化学反应,甚至黑洞等等。
热力学,全称热动力学,是研究热现象中物态转变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它着重研究物质的平衡状态以及与准平衡态的物理、化学过程。
热力学是热学理论的一个方面。热力学主要是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的热性质,它揭示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时遵从的宏观规律。热力学是总结物质的宏观现象而得到的热学理论,不涉及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因此它是一种唯象的宏观理论,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遍性。热力学三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理论。
定律
第零定律
两个热力学系统均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此两个系统也必互相处于热平衡。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给出了温度的定义和温度的测量方法。定律中所说的热力学系统是指由大量分子、原子组成的物体或物体系。它为建立温度概念提供了实验基础。这个定律反映出:处在同一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的热力学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特征,这一特征是由这些互为热平衡系统的状态所决定的一个数值相等的状态函数,这个状态函数被定义为温度。而温度相等是热平衡之必要的条件。
希望能帮到你。
‘伍’ 热力学三个基本定律的物理本质,三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
对于组成不变的封闭体系,内能的改变只能是体系与环境之间通过热和功的交换来体现。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
在孤立体系中,自发变化的方向总是从较有序的状态向较无序的状态变化,即从微观状态数少的状态向微观状态数多的状态变化,从熵值小的状态向熵值大的状态变化。
(3)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本质
在0K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在统计物理学上,热力学第三定律反映了微观运动的量子化。在实际意义上,第三定律并不像第一、二定律那样明白地告诫人们放弃制造第一种永动机和第二种永动机的个图。而是鼓励人们想方高法尽可能接近绝对零度。目前使用绝热去磁的方法已达到10.6K,但永远达不到0K。
(5)热力学统计物理哪些扩展阅读:
自从焦耳以无以辩驳的精确实验结果证明机械能、电能、内能之间的转化满足守恒关系之后,人们就认为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的基本规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可见,在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
‘陆’ 统计物理学和热力学比较,在研究方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一、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研究对象、方法与特点
研究对象:宏观物体热性质与热现象有关的一切规律。
方法与特点:
热力学:
以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几条定律为基础,应用严密
逻辑推理和严格数学运算来研究宏观物体热性质与
热现象有关的一切规律。
较普遍、可靠,但不能求特殊性质。
统计物理:
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考虑微观粒子的热运动,
通过求统计平均来研究宏观物体热性质与热现象有
关的一切规律。
可求特殊性质,但可靠性依赖于微观结构的假设,
计算较麻烦。
两者体现了归纳与演绎不同之处,可互为补充,取长
补短。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微观粒子的热运动与系统的各种宏观热
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宏
观量等于微观量的统计平均
值。
宏观与微观
宏观现象与宏观量:
宏观现象即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各
种物理性质以及这些性质的变化规律。描述一个系统宏观
性质的物理量称为宏观量。例:
P
、
V、
T
、
E
、
C等。
微观运动与微观量:
微观运动即系统内部的微观粒子的热
运动。描述微观粒子热运动的
物理量称为微观量。例:
m
、
v
、
等。
二、热力学理论的发展
1 经典热力学
1824
年:
卡诺定理:
卡诺(Carnot)
1840’s: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迈尔(Mayer)、焦耳(Joule)
1850’s: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加原理:
克劳修斯(Clausius)、开尔文(Kelvin):
1906
年:
热力学第三定律:
能斯特定理,能斯特(Nernst)
Sadi Carnot
(1796-1832 )
J.R.Mayer
(1814-1878)
J.P.Joule
(1818-1889)
R. Clausius
(1822-1888)
W. T. Kelvin
(1824-1907)
W. H. Nernst
(1864-1941)
•
不涉及时间与空间;
•
以平衡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为模型;
•
经典热力学
静热力学。
经典热力学特点:
(
1
)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
翁萨格(Onsager),1968年诺贝尔奖
2 非平衡态热力学(1930’s)
(
2
)非线性非平衡态热力学
普里果金(Prigogine),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
Lars Onsager
(1903-1976)
Llya
Prigogine
(1917-2003)
•
工程热力学
•
有限时间热力学
•
……
3 现代热力学
三. 统计物理理论的发展
量子统计理论:
普朗克(
Planck
(
1858~1947
))爱因斯坦
( Einstein
(
1879~1955
))、玻色、费米、狄拉克等将量子
力学理论与统计理论相结合,建立并完善了量子统计理论。
起源:
气体分子动理论(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
第一个气体分子动理论模型的提出:
1738
年,由瑞士物理学
家柏努利(
Daniel Bernoulli
)提出。
统计物理系统理论的建立:
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
(
Ludwig Bottzmann, 1844~1906
)、美国科学家吉布斯
( J. Willard Gibbs,
1839~1903
)等人做了统计物理奠基性
的工作,发展了统计系综理论,从而
真正开创了统计物理的
系统理论。
吉布斯
(Josiah Willard
Gibbs,1839-1903),
美国
理论物理学家,统计系
综理论的首创者
柏努利(
Daniel
Bernoulli,1700-
1782)
1
)提出柏努利原理
2
)从气体粒子碰撞
容器壁的观点说明压
强,最早采用数学方
式表述气体运动论。
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1831-
1879)
从事电磁理论、分子
物理学、统计物理
学、光学等方面的研
究,建立的电磁场理
论。
‘柒’ 物理学包括哪些学科
经典力学及理论力学(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规律
电磁学及电动力学(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相对论和时空物理(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相关的动力学规律以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此外,还有: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声学、电磁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学、热学、量子场论、低温物理学、半导体物理学、磁学、液晶、医学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计算物理学等等。
通常还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量子力学统称为四大力学。
‘捌’ 热力学统计物理算经典物理吗
不算经典物理。
以下是热力学的相关介绍:
热力学定律,是描述物理学中热学规律的定律,包括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其中热力学第零定律又称为热平衡定律,这是因为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发现后才认识到这一规律的重要性;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表述,也叫熵增加原理。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指出: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 能量不可能被创造, 也不可能被消灭; 但能量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 且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以上资料参考网络——热力学
‘玖’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参照综合性大学物理系本科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全书共10章,系统地阐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描述热力学系统的热现象和热性质.各章的主要内容是:第1、2章热力学基本概念,第零、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特性函数法;第3章相平衡和相变的热力学理论,化学热力学;第4章线性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5章统计规律性,概率分布,等概率原理,近独立粒子系统计方法;第6章系综理论;第7、8章系综理论对经典系统和量子系统的应用,第9章涨落理论,相关函数,线性响应和涨落耗散定理;第10章近平衡的非平衡统计理论.部分章节后面给出例题,每章后面附有习题并给出答案。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大学和师范大学物理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有关研究生、教师等参考。
‘拾’ 热力学是统计物理学吗
热力学
不是
统计物理学
,热力学是用
宏观
的方法研究
热现象
,统计物理学是用
微观
的方法研究热现象。虽然两者都是研究热现象的,但理论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热力学是一门极其优美的
理论
,只使用最
简单的数学
方法,通过四大基本定律,也就是热零
定律
、热一定律、热二定律、热三定律。完全不依靠实验,仅从四大基本定律推导出整个理论体系。
统计物理学则要使用复杂的
数学方法
,还要依靠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