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如何培养初中物理动手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物理动手能力

发布时间:2023-01-14 07:11:36

Ⅰ 九年级物理如何快速提高

一、首先,对物理要有足够的兴趣。好多同学在初一时成绩很好,一升初二,增加了物理课,就开始手忙脚乱、无所适从,导致成绩下滑。究其原因是事先没有培养对物理的兴趣。可喜的是你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从现在开始多关注生活,我们身边处处都需要物理知识,其范围包罗万象,力、电、光、热、天体运行等均在物理知识涵盖之中。只要你用心,相必会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的。

二、数学成绩好是学好物理的前提,这说明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物理学习更需要抽象思维,好多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再现,只能通过合理想象去构建图景。所以,你要从基本知识和基本题型入手,逐渐培养这种能力,循序渐进,一旦掌握这种能力,你的成绩就会有大的突破。

三、动手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成绩。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所有的定律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要重视物理实验,尽量多动手,既能获得宝贵的知识,又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提升能力。

四、多做题可以提升成绩。因为已经是初三,时间有限,而学好物理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更快地提高成绩,建议你尽量多做一些典型题目,探索其解题方法,举一反三,从而掌握解题技巧。主要题型就是那么几种,只有肯下功夫,相信必有收获。

Ⅱ 如何培养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初中物理教育之重任。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学生想象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兴趣;动机;想象;知识;发散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如果说人的创造意识需要一定的教育环境启发、唤醒,人的创造思维需要在某些特殊的实践活动中训练、提高,那么物理教学无疑是实现两者完美结合的最好的实践活动。物理课程是一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物理教育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摇篮,对创造型学生的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培养创造型学生是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由于大气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物理教师应该多做些演示实验。如:将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学生: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又如:可以选取空易拉罐两只、铁架台、胶袋、酒精灯、水这些器材,先取出一只空易拉罐,然后提问学生:如果我用手捏这个易拉罐,会出现什么现象?接着,将另一只空易拉罐内装入少量水,然后放在铁架台上,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待易拉罐罐口出现白雾后立即用胶带封住灌口,撤去酒精灯让其冷却后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到现象后感到很好奇,究竟是什么力量把易拉罐压扁了?这时,教者因势利导,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大气压强的极大兴趣。二、联系教材内容介绍科技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创造动机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只有学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进行创造活动的要求和欲望,才能真正调动其心智能量进行创造活动。物理学科的内容较亲近生活、亲近社会、亲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研究物理问题提供了条件。实践活动给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概念、认识规律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深化、灵活运用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社会意义。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时,要多联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创造的动机。如讲静电时,教师可以介绍静电除尘、静电灭菌以及静电处理污水等技术的进展与前景;学习物质结构时我们可以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陶瓷材料棒打成结,利用隧道扫描显微镜我们能观察到物质的原子,并可以随意移动其中某个原子;学习光学时,我们可以介绍激光测距技术使我们精确地测出了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激光制导技术可以利用激光束指引导弹的飞行方向从而提高命中率,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如果教者能将教材内容与科技发展前景紧密联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三、创设宽松学习环境,诱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初次学习物理的学生一般都觉得物理比较有兴趣,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物理现象来源于生活,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许多物理实验都能让学生浮想连翩。但过不了多久,一部分学生就会对教师自认为是很精彩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麻木甚至是讨厌。这是因为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没有及时满足学生好奇的各种提问,折断了学生联想的翅膀,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个地抓进了他们不心甘情愿进去的知识框框中。 爱因斯坦在回答别人问他为什么能作出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问问题罢了。”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能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火花,不要以成人的成熟眼光看待学生的世界。多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求异质疑,激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可以介绍哥白尼、伽利略等科学勇士的事迹,以此来鼓励学生对前人的一些现成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大胆质疑的勇气;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和规律,有勇于发展的精神。即使某些发问是可笑的,某些提法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也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变错误为正确,变失败为成功,不挫伤学生求异思维的积极性。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中,不要把学生的创造性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在请记住爱因斯坦说过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四、拓宽知识领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认知结构,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素有准备的人有利。”这说明了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是在一定水平上,由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开,寻求事物间的纵横向联系,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求异和发散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思维方法。在习题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开拓思路,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设想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五、建立兴趣小组、鼓励小创作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应具有:创新的科学思想及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成功的科学方法,对知识有新的理解,具有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能力等。课外科技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光控窗帘、声控开关、音乐卡片、航模、无尘黑板擦等,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作简易实验装置等。实践证明这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小发明、小创造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创造不再神秘莫测,不再是只有"天才"、专家才能做的事,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动机。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涉及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技能。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Ⅲ 浅谈怎样培养初中学生做物理实验

1初中生实验操作能力现状
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极大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由于各初中实验室的完善以及中考实验操作加试,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况有了改善,但就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而言,离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1学生实验素养较差
实验素养较差的主要表现为实验操作完成后,没有归还仪器、整理实验台面的习惯,犯有这类错误的学生多达50%以上。至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排除故障能力问题就更不用说了。
1.2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不规范
(1)使用某些仪器前不知道要"调零"(或记下零点误差),不会"调零"。例如:在使用弹簧秤之前,有24%的学生没有"调零"(或记零点误差)的动作和意识;有28%的学生有"调零"意识,但不会"调零"。会调节弹簧秤零点或能准确记下零误差的学生只有15%。在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之前,没有调零的学生为28%,有36%的学生不会调零。
(2)不能明确仪器的测量范围,不会正确选用合适的仪器进行测量。例如:"从所给的两支测力计中,选一支测量一圆柱体的物重"这一试题,这两支测力计的范围分别为"1 N"和"5 N",被测圆柱体的质量大约为50 g,而选用1 N的测力计进行测量的学生只有67%。
(3)没有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在调节托盘天平的平衡时,犯有不检查盘子所放左、右的对应位置正确与否,游码是否置于零刻度和用手挪动游码等错误的学生达43%,还有31%的学生在测量时用手取砝码,将被测物质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和不能调平。在使用测电笔判定电源的火线和零线时, 95%的学生不知道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4)不能正确读取数据。如在使用弹簧秤、温度计、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后,能正确观察数据、记取数据的学生只有43%。
1.3学生在组装和连接仪器、设备时,布局不合理,不会操作
例如,有这样一题:"给出压强计、刻度尺、甲、乙两杯密度不同的液体,请根据以上器材,设计方案比较两杯液体密度大小。"实验中,参赛的16名学生中有10名学生分别测出h与p,然后由p=pgh计算出密度再进行比较,只有另外6名学生能从控制变量法角度来比较判定。再如"调节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这一实验时,有29%的学生在实验开始时,没有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实验原理电路图,有54%的学生将仪器位置放置不恰当致使连线复杂、操作麻烦、导线杂乱交叉、检查困难。有49%的学生接好线后没有检查电路和利用单刀开关进行瞬时试接和通电检查这一操作。
2问题原因分析
从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验的教学中我们了解到,导致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重知识的传授、轻实验的教学。不少教师习惯于将主要甚至全部精力放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则不予重视,或者学生没能得到动手实验的训练,尤其是课后小实验更是无人问津。
2.2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没有作好充分准备,没有严格要求和认真做好示范。有些教师在备课时,不亲自动手试做,不了解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对仪器性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也有的教师,在演示和学生实验的教学中,对于实验的安装、线路的连接、图形的绘制等工作,都放在课前完成了,而课堂上只是再现一下实验现象,这样,学生也无法掌握这些方面的本领。
2.3有些教师只追求实验的数量,不注重实验质量。有的学生因受教师重知识、轻实验操作的影响,在实验课中,将实验课的学习当成任务完成,敷衍了事;有的学生则因平时未接受到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正确指点,或未观察到规范操作,致使实验操作能力达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2.4教学班容量大、教学时间紧,难以保证学生人人动手进行实验。
3解决问题的建议
为了提高实践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我们认为,必须针对以上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1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理论技能,并懂得运 用一定的教学规律;具备运用教育技术器材进行信息传播的技能,并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一般维护知识。此外, 还要求能根据新课标要求,具备选择器材的基本能力,尽量用最简单的器材,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实验室必须配备专职人员,做到专职专用;同时,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之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2更新实验教学观念
依照新课程理念,我们教师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观,使实验教学成为学生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
3.3改变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操作、探究、分析、归纳出结论。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更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同时将封闭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其意义不在于立即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在于激发学生不断探究,在一定条件下得到相对满意的结论,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借助计算机、幻灯投影将一些在实验现象不太清楚的实验制成课件,便于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注意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也就能力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示范,对学生的操作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自主完成探究过程,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Ⅳ 如何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常用实验操作的方法与学生一起来探究自然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深入到物理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如,在“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接线不良、灯光烧坏了没有及时更换等现象。有时候学生会因操作不良导致实验失败而引发情绪的变化,甚至厌学物理、怕做实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心去寻找、去发现、去积累各种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下面,谈一谈我在物理实验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几点做法,与同行们相互学习。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3807500.htm
一、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实验前我们要先让学生熟悉实验工具的使用。例如,用电流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先让学生了解电路图的结构、电流表的结构、量程的选择方法、接线的方法、使用电流表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和读数,并让学生到实验室去亲自动手,了解实验仪器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如果学生不了解电路图中各种元件的使用,就不能完成实验;或者学生对各种元件的使用没有完全弄清、弄明白,会导致实验操作时间太长,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用对同一元件进行反复操作的方法来巩固该器材的使用;也可以用制作实验器材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该器材结构的细节性、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等。总之,仪器的正确使用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是学生完成实验的必要因素。所以,教师让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之一。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完成实验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两种。教师的演示实验更多地体现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然而我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参与实验、动手做实验、自主地完成实验及归纳出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地为学生创设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演示、合作完成分组实验。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
初二的学生刚刚学习物理时,教师做实验,学生立即抬起头来观看,因为他们很喜欢看教师做实验,特别喜欢看到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这样的课简直让他们乐透了。刚开始时,我们想让他们到讲台上做一个演示实验,或者和教师一起完成演示实验,这种做法简直太难,因为他们不敢随意动手,他们怕,怕做错、怕做不好、怕被同学笑,即使他们上台做实验了,手还是不听话的。要改变这种情况,我们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特别对敢上讲台做演示实验的同学给予肯定,让全体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感受到上讲台做实验是一种荣耀。这样一直坚持下去,学生的动手能力会不强吗?学生学习物理会没有积极性吗?
2.实实在在抓好学生分组实验
毕竟,学生参与做演示实验的人数是有限的,要提高全班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还要实实在在抓好学生分组实验。我们根据学校实验室桌椅的摆放和学情进行实验编组,两人为一组,注意能力强弱的搭配,在实验中他们可以相互配合、交流和纠正。避免学生出现不能完成实验操作的情况,或者一个学生包办做实验的情况。因此,我们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抽查,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让一个学生完成接线,然后拆散了线路,再让旁边的学生进行操作,检查他的动手能力。如果该学生不能完成实验,旁边的学生就充当小老师,承担“一对一”帮教的任务。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在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教师不能照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克服了实验中学生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学生都参与了,都动手了。
三、学生积极动手做小实验、小制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做小实验、小制作,学校还可以开展评比活动,鼓励有创意的学生,用活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肯定学生的成绩,还要让学生自查不足,不断要求进步。学生做小实验、小制作并不容易,我们要先引导,从学生身边的选材做实验。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善于动脑、动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在实验比赛中,教师以表扬促先进、以活动促自主参与,营造学生动手做实验、动手做教具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断追求创新、追求完善,不断做有意义的小实验、小制作,自身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都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Ⅳ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对于从事数学教学的同行来说常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特别对农村学校的老师来说,这个问题更加尖锐.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其教学的有效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仅仅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那么农村初中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点去实践与思考.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随着课堂教学的教法和学法的改变,教科书的使用上也随之改变.《标准》提倡教师要创造性、科学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从过去“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从“教”变到“用”,意义大不相同,为教师研发教材、科学地使用教材留下很大的自主空间.我在教学中经历了几次教科书的改版,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到,无论怎样版本的教科书,由于受篇幅、学习学时的限制,它只能以“定型化”、“规范化”的形式呈现交付师生在教与学中使用.不可能照顾到城市学校、农村学校不同的具体实际的差异.因此,教科书这种重要的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科书提供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使教科书“校本化”.二、变“空洞的数学活动”为“有效的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这已经逐渐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都可以看到小组活动、合作学习……说明教师已经开始重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活动,但农村初中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所以数学活动往往是形式上的活动,是表面的、空洞的,无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要么成了费时低效的“满堂言”,要么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最容易走两个极端.在创设有效数学活动时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应具有适度挑战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适度挑战.这样的数学活动就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不会使学生的数学活动停留在活动的浅层次.2.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现在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在思考什么?思维上有无障碍?如何引导?

Ⅵ 如何提升学生物理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设想

观察现象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更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
1、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抓好。

Ⅶ 怎样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第一、要多动手开展物理实验。
第二、要培养学生可续探究的精神。

阅读全文

与如何培养初中物理动手能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