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物理学中,电子、电荷、电量定义是什么 电场与磁场的区别
电子:原子核处绕核高速运转的带电微粒。
电荷:带电微粒。
如电子、质子、正、负离子或离子团等。
电场:电荷
或带电体周围空间。
磁场:磁体的周围空间。
如磁铁有周围空间、通电导线或通电螺线管的周围空间。
② 一个物理问题,什么是电子
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单位负电荷,不同的原子拥有的电子数目不同,例如,每一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电子,每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能量高的离核较远,能量低的离核较近。通常将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子(Electron)是一种带有单位负电荷的亚原子粒子之一,通常标记为e⁻。电子属于轻子类,以重力、电磁力和弱核力与其它粒子相互作用。电子与正电子会因碰撞而湮灭,在这过程中,创生一对以上的光子。电子带负电,围绕原子核旋转,同一方向光速运动的电子相互作用力为零。
最新实验观测到电子由轨道子,自旋子,空穴子组成。电子带有1/2自旋,是一种费米子。因此,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任何两个电子都不能处于同样的状态。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其质量、自旋、带电量大小都与电子相同,但是带电正负性与电子相反;电子与正电子会因碰撞而互相湮灭,在这过程中,创生一对以上的光子(光子的质量比电子小得多,电子的质量:9.10938215(45)×10⁻³¹千克。
③ 物理学中,电子、电荷、电量定义是什么 电场与磁场的区别
电子的定义: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不同的电子数目不同,例如,每一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电子,每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能量高的离核较远,能量低的离核较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荷的定义:电荷,带正负电的基本粒子,称为电荷,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它使基本粒子互相吸引或排斥。
电量的定义: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电场与磁场的区别:电场与磁场都是电荷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都与距离电荷的远近有关,也都与电荷的大小有关,所不同的是,磁场还与电荷的运动速度有关。另外,电磁与磁场能够互相产生对方。从三维空间的观点看,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与速度有关。但从四维时空的观点看就不同了。还有一点就是电场是只有电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而磁场不需要。
④ 物理学中,电子、电荷、电量定义是什么 电场与磁场的区别
电子的定义: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不同的电子数目不同,例如,每一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电子,每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能量高的离核较远,能量低的离核较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内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电荷的定义:电荷,带正负电的基本粒子,称为电荷,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表示符号为“﹣”)。也是某些基本粒子(如电子和质子)的属性,它使基本粒子互相吸引或排斥。
电量的定义:电量表示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电场与磁场的区别:电场与磁场都是电荷产生的,其大小和方向都与距离电荷的远近有关,也都与电荷的大小有关,所不同的是,磁场还与电荷的运动速度有关。另外,电磁与磁场能够互相产生对方。从三维空间的观点看,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是否与速度有关。但从四维时空的观点看就不同了。还有一点就是电场是只有电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而磁场不需要。
⑤ 电子,正电子,质子,中子的原子式怎么写的光子,电子,正电子,质子,中子的原子式怎么写的
1.在物理学领域,光子通常用希腊字母γ (音: Gamma )表示,在化学和光学工程领域,光子经常被写为h ν ,即用它的能量来表示;有时也用f来表示其频率,即写为h f 。 2.电子用e表示 3.正电子用e+表示 4.质子用p 表示 5.中子用符号n表示。
⑥ 电荷、电子、电量的区别.最好能从定义上入手,
电荷是抽象的概念,表示微观上粒子带电量的多少
电子是物理粒子,表示一种带负电的粒子,其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电量也是抽象概念,但是是宏观上的概念,表示物体带电的多少,可以认为是物体中所有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总和
⑦ 物理学中用什么符号表示电子和电子的质量
电子(Electron)是一种带有负电的亚原子粒子之一,其所带电荷为e=1.6 × 10-19库仑,质量为9.10 × 10-31 kg (0.51 MeV/c2),能量为5.11×105eV,通常被表示为e-。
⑧ 物理中电子是什么意思
就是化学里面的那个电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就是那个核外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固定轨道上圆周运动,电性为负电,电量为1.6乘以10的副19次方,是最小的带电体
⑨ 物理学中,电子、电荷、电量定义是什么 电场与磁场的区别
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
电荷是指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电的量,是物体或系统中元电荷的代数和。
电量是指电能的供应的量值,以kW
(
h为单位。
电场与磁场的区别:从场源上看,无论静止电荷与运动电荷都产生电场,但是只有运动电荷才产生磁场,静止电荷不产生磁场.
⑩ 什么叫电子
electron
e.lec.tron
n.Abbr. e(名词)缩写 e
A stable subatomic particle in the lepton family having a rest mass of 9.1066 × 10-28 gram and a unit negative electric charge of approximately 1.602 × 10 -9 coulomb. See table at subatomic particle
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
电子:轻子族里一种稳定的亚原子粒子,其静止质量为9.1066×10-28克,负电荷大约1.602×10 -19库仑 参见 subatomic particle
简介: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目前无法再分解为更小的物质。其直径是质子的0.001倍,重量为质子的1/1836。电子围绕原子的核做高速运动。电子通常排列在各个能量层上。当原子互相结合成为分子时,在最外层的电子便会由一原子移至另一原子或成为彼此共享的电子。
这是由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丁·斯通尼于1891年根据电的electric + -on“子”造的字
电子属于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 轻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即其无法被分解为更小的粒子。它带有1/2自旋,即又是一种费米子(按照费米—狄拉克统计)。电子所带电荷为e=1.6 × 10的-19次方库仑,质量为9.10 × 10-31 kg (0.51 MeV/c2)。通常被表示为e-。 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它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自旋和等量的正电荷。
物质的基本构成单位——原子 是由电子、中子和质子三者共同组成。相对于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原子核,电子的质量极小。质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1840倍。
当电子脱离原子核束缚在其它原子中自由移动时,其产生的净流动现象称为电流。
静电是指当物体带有的电子多于或少于原子核的电量,导致正负电量不平衡的情况。当电子过剩 时,称为物体带负电;而电子不足时,称为物体带正电。当正负电量平衡时,则称物体是电中性的。 静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方法,其中例子有喷墨打印机。
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
一种对在原子核附近以不同概率分布的密云的基本假设。作用范围现阶段只能在核外考虑(所有假设粒子现在都只能在核外摸索摸索)它被归于叫做轻子的低质量物质粒子族,被设成具有负值的单位电荷。
电子块头小重量轻(比 μ介子还轻205倍),被归在亚原子粒子中的轻子类。轻子是物质被划分的作为基本粒子的一类。电子带有1/2自旋,满足费米子的条件(按照费米—狄拉克统计)。电子所带电荷约为- 1.6 × 10-19库仑,质量为9.10 × 10-31 kg (0.51 MeV/c2)。通常被表示为e-。与电子电性相反的粒子被称为正电子,它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质量,自旋和等量的正电荷。 电子在原子内做绕核运动,能量越大距核运动的轨迹越远.有电子运动的空间叫电子层.第一层最多可有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可以有8个,第n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后一层的电子数量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1、2电子为金属元素,3、4、5、6、7为非金属元素,8为稀有气体元素.
物质的电子可以失去也可以得到,物质具有得电子的性质叫做氧化性,该物质为氧化剂;物质具有失电子的性质叫做还原性,该物质为还原剂。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由得失电子难易决定,与得失电子多少无关。
运动的电子
我们现在知道,电荷的最终携带着是组成原子的微小电子。在原子中,每个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都带有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而原子核里面的质子带有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正常情况下,在物质中电子和枝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它们携带的电荷相平衡,物质呈中型。物质在经过摩擦后,要么会失去电子,留下更多的正电荷(质子比电子多)。要么增加电子,获得更多的负电荷(电子比质子多)。这个过程称为摩擦生电。
自由电子(从原子冲逃逸出来的电子)能够在导体的原子之间轻易移动,但它们在绝缘体中不行。于是,物体在摩擦时传递到导体上的电荷会被迅速中和,因为多余的电子会从物质 表面流走,或者额外的电子会被吸附到物体表面上代替流失的电子。所以,无论摩擦多么剧烈,金属都不可能摩擦生电。但是,橡胶或塑料这样的绝缘体,在摩擦之后,其表面就会留下电荷。
电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区别的几大特征:
(1)质量很小(9.109×10-31kg);
(2)带负电荷;
(3)运动空间范围小(直径约10-10m) ;
(4)运动速度快(10-6m)。电子的运动特征就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它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科学家主要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对电子的运动情况进行研究。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n的平方的二倍个(n代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第二层排满后,再排第三层。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
历史
电子是在1897年由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约瑟夫·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的。
电子并非基本粒子
[编辑本段]
100多年前,当美国物理学家Robert Millikan首次通过实验测出电子所带的电荷为1.602E-19C后,这一电荷值变被广泛看作为电荷基本单元。然而如果按照经典理论,将电子看作“整体”或者“基本”粒子,将使我们对电子在某些物理情境下的行为感到极端困惑,比如当电子被置入强磁场后出现的非整量子霍尔效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80年,美国物理学家Robert Laughlin提出一个新的理论解决这一迷团,该理论同时也十分简洁地诠释了电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然而接受这一理论确是要让物理学界付出“代价”的:由该理论衍生出的奇异推论展示,电流实际上是由1/3电子电荷组成的。
在一项新的实验中,Weizmann机构的科学家设计出精妙的方法去检验这一非整电子电荷是否存在。该实验将能很好地检测出所谓的“撞击背景噪声”,这是分数电荷存在的直接证据。科学家将一个有电流通过的半导体浸入高强磁场,非整量子霍尔效应随之被检测出来,他们又使用一系列精密的仪器排除外界噪声的干扰,该噪声再被放大并分析,结果证实了所谓的“撞击背景噪声”的确来源于电子,因而也证实了电流的确是由1/3电子电荷组成。由此他们得出电子并非自然界基本的粒子,而是更“基本”更“简单”且无法再被分割的亚原子粒子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