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通物理学教程和新概念物理哪个好
是赵凯华主编的吗?
新概念教程和普通物理学教程内容大致相同,可以看作是更新的版本吧,里面包含了一些当今前沿的内容,一些符号也发生了变化。
如果你是大学生,用两本都可以,差别不大。
如果要考研的话,要看目标院校用的是什么教材。
祝你学习进步
② 大学物理哪一本书更好
推荐程守珠的《普通物理学》,赵凯华的《新概念物理》,马文蔚的《物理学》。
大学物理,是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自然界物质的结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教育部新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核心内容,并精选了相当数量的拓展内容。本书在修订过程中继承了第1版的特色,采取压缩经典、简化近代、突出重点的方法精选和组织内容。
全书共13章,涉及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和波、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基础等。每章包括基本内容之外,还包括阅读材料、复习与小结、练习题。内容深浅适当,讲解正确清晰,叙述引人入胜,例题指导详尽,全书联系实际,特别是注意介绍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③ 推荐一套好的可以自学的大学物理教材(包括四大力学、原子物理、光、电磁、固体物理等等)
普物:北大赵凯华的《新概念物理教程》(力、热、光、电、量子论),Feynman的《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普物、电动、量子)
理论力学:中科大沈慧川的《经典力学》,Goldstein的《经典力学》
热力学统计物理:兰州大学汪志诚的《热力学·统计物理》,北大林宗涵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
电动力学:中山大学郭硕鸿的《电动力学》,Jackson的《经典电动力学》
量子力学:清华曾谨言的《量子力学教程》,Griffiths的《量子力学概论》
出版社懒得列了,反正大多是高教社、科学社的。。。
④ 推荐好点的力学书籍
普通物理级别的,推荐《新概念物理-力学卷》高教出版社,赵凯华着,物理图像比较直观,另外《力学》舒幼生着也不错
有一定数学功底,可直接修理论力学的书了,推荐朗道&栗弗西希茨(Landau&lifshitz)所着力学,高教出版社,褐色封面
⑤ 高中生要参加物理竞赛,看新概念力学好还是舒幼生的力学好或者还有什么书推荐一下
我看的是舒幼生的力学 感觉看完之后理论理解的很透彻 但后面几章可以说有点超纲 新概念应该也八错 但反正国家集训队的学长当年推荐我看的舒幼生的
不过一定要先大致看一看微积分再学 建议着本书放在程书高妙之后 国培难集之前看吧 LZ高二党吧 好好搞前途无量 我就最后4个月才发奋弄竞赛 勉强混了个省一
⑥ 力学 新概念物理教程怎么样
国内首创的用近代物理观点讲述普通物理(国际首创者是费曼大神),此书的作用早已超出力学本身。写此书评时我大三,感觉很多当时看书觉得很非主流的部分在后续课程中其实都有体现(比如:对称性和守恒律贯穿整个物理学学习;波动里的很多像相速群速这样的概念后来在固体物理里会帮助理解)。还有很多别的细节例子。 当然所有书都会有瑕疵,比如在推导科里奥利力时本书喜欢用流体力学里的符号,与惯例有别(因为主要作者在苏联读副博士时学的等离子体理论)。 但是整体看来瑕不掩瑜,是本很好的书。 看到一些评论认为此书不太适合给大一新生或者不适合自学的,我不同意,我自己就是在基础不扎实时用这本书自学的。我怀疑上述观点出现是以功利态度对待此书之故。希望大家读书时能够静下心来慢慢体悟这些思想。这些都是作者作为引见人给大家转述的一代又一代人智慧的结晶。
⑦ 新概念物理教程 系列书怎么样(高中竞赛)
这是两类书,像普物等是大学教材,而新概念物理教程包含了教材,有更多的详解与习题,看你需要什么了,要是竞赛已经底子很好了就买本教材看看吧,要是想仔细打基础就买新概念。
⑧ 我听说北大力学系很好,有人能介绍一下吗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是在我国着名的教育家、科学家与社会活动家周培源教授亲手创立的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十多年来,本系为国家培养了包括数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分布在国内外着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业部门与高新技术领域,为我国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与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是国家第一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和一般力学等四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及一个力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新增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两个硕士点,其中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等学科均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同时,我系还拥有“湍流与复杂系统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力学专业),现有教授21人,博士导师20人,副教授18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有6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次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基金资助。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在本科教育方面独具特色。经过4年的本科培养,我们的学生不仅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在个人素质方面,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可以成为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解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且,根据北京大学免试推荐研究生政策,我系所有正式毕业的本科生均有资格免试推荐直读国内硕士研究生或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有10%左右毕业生赴国外攻读学位,其他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着名大学或研究机构、土木、水利、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技术部门与高新技术领域从事与力学、工程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有关的工作或学习。
2005年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按力学类招生,学生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在三年级初自主选择专业。我系现设有两个本科专业: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理、工学位)前三年学习基础课,第四年按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动力学与系统控制)、计算力学、应用软件等专门化方向分流培养,并作毕业论文。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工学位)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的基础培养,而且着重培养学生有关结构工程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他们成为应用与发展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结构设计与分析的高级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本科生教学计划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现设有理论与应用力学、工程结构分析两个理、工科本科专业,学制4年,毕业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本科生的教学计划本着全面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充分发挥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21世纪的综合性理、工类人才。
在本科的前两年不分专业,全体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全校公共课,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与几何、常微分方程等为代表的数学主干基础课,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为基础的力学主干基础课,以及计算机和基础物理等课程,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
从本科第三年起,学生分为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两个专业进行学习,而这两个专业又分别开设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力学、生物力学、实验力学、工程结构分析、应用软件等专门方向,对学生进行分流培养。由于专业方向覆盖面较广,为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选择,有利于综合培养人才。
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40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90学分
全校公共必修课:30学分
院系必修课:47学分
分流专业必修课:13学分
2.选修课:44学分
包括全校性通选课及专业选修课。其中:
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2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
具体课程请参考学校通选课课表。
专业选修课:至少28学分
可以根据理论与应用力学和工程结构分析两个专业所分流的6个专门方向来自由选择课程。
3.生产劳动(必修):一周,不计学分
4.毕业论文:6学分
理论与应用力学
一、专业简介
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成立于1952年,是由我国老一辈着名科学家周培源教授创建,是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
本专业为理、工科专业,学制4年。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受到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的训练,能运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解决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力学以及相关学科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继续攻读力学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以到工程技术或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必需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受到理论分析、实验技能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
三、授予学位
毕业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
一、专业简介
为了适应工程界对力学与结构分析人才的需求,1996年我系成立了工程结构分析专业。
本专业为工科专业,学制4年。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本专业不仅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力学、实验及计算机的基础训练,而且着重培养学生有关结构工程的分析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使他们成为以应用与发展计算机技术进行结构设计与分析为专长的人才,毕业后既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以直接进入土木、水利、机械、航空航天等工程技术部门从事研究工作,能够适应这些部门工作的现代化的需要。
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全面的文化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适应新环境、新群体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中、英文)运用能力。毕业生能在工程结构分析以及相关学科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继续攻读工程结构分析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也可以到工程技术或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三、授予学位
毕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拥有一支研究领域广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 现有教授(含研究员和教授级高工)20人,博士导师19人,副教授17人,高工、高实7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有6人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人次获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基金资助。
近年来我系的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各部委、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以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仅被SCI 和 EI检索的文章近三年来就有150余篇左右,受到有关领导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