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课堂如何小组合作

物理课堂如何小组合作

发布时间:2023-01-19 09:38:31

‘壹’ 组建物理学习小组有哪些方法和策略

浅谈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关键词:合作 课堂教学 探究活动 训练 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在此,笔者浅谈如何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
一、增强合作意识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去学会进行物理交流,以增强整体合作意识,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通过物理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合作,并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有趣的物理探究实验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合作的乐趣。
二、训练合作技能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1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合作学习强调集体荣誉和个人责任,能充分发挥小组内成员的主体性。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人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是:教师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讲,有一定的争论性,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在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贰’ 如何有效组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x0dx0a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非常不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小组成员的基础不同,水平不一。所以小组成员的搭配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我们可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小组成员根据性别、成绩、个性等方面来组合,以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相合作。所谓“组间同质”是指各个小组的总体水平大体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的开展。x0dx0a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如果不做任何安排,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就会出现只是几个好学生七嘴八舌,谁也不理会谁,整个合作过程如同一盘散沙的局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成立小组时,指导小组成员分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需要给每个小组成员明确的分工。比如: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合作学习的成果;一名汇报员,负责汇报本组的学习成果。这样每次合作时,每个成员就能各尽其责,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当然,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一次,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四个角色所担任的工作都有了解,都会做,并明白每一项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x0dx0a二、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x0dx0a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其中一个方面,而应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之成为等重的砝码,在实现自身平衡的同时,也促进课堂教学的平衡,促进学生发展的平衡。x0dx0a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并且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组织探讨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思考当中去,使得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够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情感,并尽可能地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才能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多元化理解,才能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从而为进一步的合作学习做好铺垫。x0dx0a三、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x0dx0a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需要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对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合作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使学生厌倦。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教材内容等情况选择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安排合作学习:x0dx0a1、学生遇到困难时x0dx0a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恰恰是开展合作学习的有利时机,此时,由于思维受阻,学生内心产生了困惑感,自然而然地渴望与伙伴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渴望下的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探究,合作交流。x0dx0a2、单凭个人力量无法完成时x0dx0a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些学习任务比较复杂,单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这时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合理分工,共同探讨,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来解决,使学生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体验合作思维的丰富性。在我们的教材中,编者精心设计了许多的“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明确的责任分工,需要几人密切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这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内容。如: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这一实践活动,可让小组成员分头到操场、舞蹈室、教室前空地等活动场所去测量,回来后共同整理数据,汇报测量的方法、过程,并计算活动空间是否达标等。通过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口语表达能力。x0dx0a3、学生认识出现分歧时x0dx0a由于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思考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广度都存在差异,因此学生的意见往往会出现分歧,此时正是开展小组学习的好时机,在进行小组合作时,小组成员通过互相讨论与争辩,彼此之间的思维就会产生碰撞,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之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更加深入,思维角度也会更加全面。x0dx0a四、老师参与合作,及时指导x0dx0a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充当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是无所事事,而应该深入到小组中去,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掌握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及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各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且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x0dx0a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到认真考虑、准确运用。在有“必要”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勇于“探究”的欲望,使小组合作学习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有效果,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服务,真正为学生今后在社会生活中适应竞争、学会生存奠定基石。

‘叁’ 如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着,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高中物理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学科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程理念强调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那种教师机械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改变那种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取而代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一种新课程理念下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富有成效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树立生生互动观

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一是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二是双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获得信息的过程,强调双边互动,及时反馈;三是多向型,视教学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多边互动,共同掌握知识;四是成员型,视教学为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合作学习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其间必然涉及上述四种信息互动过程和模式,缺一不可。从目前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实践来看,合作学习还是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了生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因为合作学习是当前教学实践中常常被人们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案例1:某位教师在上“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公开课时。在引入课题时让学生分组合作先一起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提供下列器材:2ml菜籽、一只10ml量筒、一把塑料尺、一段铁丝,并提出问题“怎样测出菜籽直径,请提出多种方案”。同时说明以下几点:

(1)测量的方案可以是近似的。

(2)提供的器材供选用,可用可不用。

(3)每小组只研究讨论测量的方案,不必测出结果。

(4)每小组自定一个组长,将测量的方案列出。

(5)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方案既好又多。

上课的教师将全班54位学生按6人一组分成9个探究小组,每组男生和女生、物理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同时由于教师对每组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有了明确的要求,学生在分组讨论时非常热烈、认真,很多学生跃跃欲试,大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形成了浓厚的积极探究的气氛,小组之间形成了积极的竞争氛围。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通过小组合作感受了成功的快乐,感受了合作的愉悦。

案例2:某位教师在上一节“楞次定律”公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成随堂的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由于上课的老师没有做好前期的引入教学和组织工作,结果虽然实验室里看似很热闹,但真正能动手研究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看着实验器材不知所措,有些小组甚至在互相嬉闹,小组汇报时也只是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设想是好的。但如果老师在学生合作探究之前不进行有意识的引导,科学家用了大量时间才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在一堂课就探究出来呢?试想,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能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生生、师生之间互动合作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因为如果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工作者的话,那么他就会把学生看作是工作的对象,予以机械刺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2应选取合适的物理内容,要避免只注重形式未注重实效的形式性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教学方式之一,并非适合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并非所有的物理教学内容都需要用或都必须用合作学习来完成,要防止合作学习的泛化论。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中各学科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均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学科,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内容形式的组织也是不同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合作性,具有一定的深度,可评估性等特点。如有的教师在上“电阻定律电阻率”、“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习小组自主探究学习。选择这些内容进行合作学习都是很恰当的。选取合适的内容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解决具体问题,实现有效的发展。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会想办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感性体验。但是,如果安排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比较多的实验,获取每一个数据,课堂教学的时间显然不够,这时如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

案例3:在一节高三物理复习实验课“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中,我将学生带到实验室,给每一实验小组提供了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测定E和r的方法。要求每组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想出了多种测定方法。每个小组结合桌上的实验器材,都想出多种实验方法。接下去的环节就是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测定。由于多种方法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很长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无法完成上述任务,此时我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地落实其中的某两种方法,讲明20分钟后派出代表进行交流,于是各个小组借助桌上已有的实验器材,一试身手,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的进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科学设想能力,真正发挥了物理小组学习的功效。

3合作学习小组的目标必须具体明确,组内、组间要有一定的分工

合作学习是有着明确目标和分工的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应将合作学习的总目标分配到各个合作学习小组,各个小组的成员间为了完成组内目标,必须有明确的分工。如果目标不够明确,分工不落实必将导致合作学习费时、费力,难见成效。事实上,在合作学习实践中,有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有没有进行合作学习,而对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没有充分的考虑,较少关心或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具体目标的实施,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则更少过问,以致于合作学习的目标不能达成,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很差。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为学生增加了不少参与的机会,但在日常的操作中,往往发现优秀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常常以小老师的角色出现在小组中,若长期让少数学生独霸讲坛,那么胆小的、内向的、表达不流畅的、思想较易开小差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听众”就会渐渐在集体中落伍。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组内成员在一个组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发言代表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鼓励每个组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及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长处,特别是给那些平时不愿意说话或是不敢说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人在活动中做到:会倾听、会表达、会讨论。保证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杜绝“搭便车”现象,让每个学生都能承担他个人对小组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案例4:某位教师在上一节“电阻定律”公开课时,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把书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它的横截面积S及导体的材料的关系。教师将实验器材发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按照课本电路图连好电路后开始做实验。但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教师没有做好前期的组内分工指导,每个小组进行合作时都比较混乱。另一个是组间又没有分工,而实验需要测量的量较多,学生又不熟练。由于组内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每个小组又要独自完成整个实验,结果一节课的大半时间过去了,仍然没有一个小组完成所有实验,眼看要下课,上课的教师只得让所有学生停止实验,匆忙将结论告知学生,探究式合作学习的目标根本没有达到,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如果改变一下方式,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9个小组,其中1~3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的关系,4~6小组研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横截面积S的关系,7~9小组研究导体的电阻R与不同材料的关系(如果学生基础较差,还可以将每个小组的任务分得再少些)。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明确分工、明确具体的小组目标,就不会出现前面的匆匆收场的尴尬局面。当全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组织、合作下得到电阻定律时,每个学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体会到的合作的愉快、合作的成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4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

在建立物理合作学习小组时,一种是学生自愿组合,另一种是教师按照学生物理素质(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好、中、差比例分配、平衡。一般采用后者更合理,以利学生共同提高,达合作学习之目的,否则会形成两极分化严重,影响整体发展。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合作学习的目标,使每一位学生的成绩都能获得认可(或奖励)从而使学习积极性越来越浓厚,这样可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每个合作小组的人数多少为宜,应根据课堂所讨论或探究的问题情况来定。例如合作学习小组通常可由4~6人组成。以4人为例,其中1名是优等生,1名是差生,2名是中等生,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应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典型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其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也有着重大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组(如兴趣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而合作学习小组则主要是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性格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

‘肆’ 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合作学习

简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

[摘要]新课程课堂教学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说是学生成功地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从分组到操作过程中适当指导就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教师要发挥组织者、指挥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尽可能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发现、合作交流、体验成功,使他们充分的展示自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教师的评价要肯定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也要肯定小组的学习态度与能力,以评价来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合理分工,交流与合作是现代教育的精髓。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有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每个成员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尊重个别差异的学生发展个性,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共事……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可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能忽视。

一、怎样创设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在合作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在合作过程的价值,处理好个人作用与集体作用的关系,不夸大也不贬低自己的作用,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竞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说是学生成功地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

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急于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合作学习可以让他们冷静下来,理清思路,并用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想法,让他人来检验是否有漏洞。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两派,一方提出自己的见解,另一主经过思考表示认同或置疑,不仅解决了问题,也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另外,在解决开放性的问题时,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出现困难时,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在进行小组合作时,避免盲目的讨论,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当学生已形成一定的思维结果时,他就想说、想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也想得到启迪。

一些物理教学的实验无法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操作,就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

二、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并不矛盾,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小组发言成了“好生”的一言堂,学习好的学生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乐于坐享其成,不再动脑思考。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从分组到操作过程中的适当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至少应该注意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尽可能使各小组的构成均衡,即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上好、中、差的协调,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小组发言机会相当;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思考方式、学习习惯、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注意小组成员之间年龄特征的互补性。二是事先应建立一些基本的合作规则,如实验时进行分工,可分为动手操作的、观察的、记录数据的等,并且这些角分分工按一定的次序轮换,以确保每个成员都能有不同的角色体验,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讨论时,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统一的集体意见。使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小组汇报的成员也应按一定的顺序更替,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得到锻炼。三是学生在讨论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小组中,掌握学生合作的程度,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度等,朋而灵活地调整一下教学环节。教师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怎样对“合作学习”进行评价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作为教师要发挥组织者、指挥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尽可能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发现、合作交流、体验成功,使他们充分的展示自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发展。

在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数据收集与分析论证等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整个过程中观察每一组甚至是每个同学的情况和表现,在应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指导的同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以鼓动、欣赏为目的的评价。但对知识结构完善、基础好的同学要适当的提出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和制造适度困难,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学习效果。可比参与小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有了成绩善于肯定。在组际交流中,适时点拨、或设疑、激起争论或开拓思路。在评价中,让学生参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组际评价。而教师的评要要肯定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也要肯定小组的学习态度与能力。以评价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伍’ 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物理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课堂教学尤以实验为重,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为学生学好物理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的一种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用真诚的爱心,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从而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文章通过大量的案例详细阐述了物理课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方法及策略.

‘陆’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物理教学中

为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索性和活跃性,我在教法上做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角色上我做了重要的转变:让学生唱主角,教师甘当配角。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亲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和探索,在成功中获取学习的动力。而且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交往、学会学习,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搞好小组教学分组至关重要,这也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分组的原则应该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小组之间,各成员在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特点和实验操作技能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而组内各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分好小组后,由组内确立或教师指派本组的组长,同时分设组织员、监督员负责组内工作。
充分发挥组内各成员的作用是搞好小组教学的关键,比如,我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及合外力的关系,学生能想到:合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为了寻找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我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好自己在实验中的角色,对于教师的指导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实验过程中由协调员分工,谁负责仪器操作,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数据处理等任务,监督员督促本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实验过程,并能准确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最后由小组长公布本组的实验结果,以供全班交流。当学生看到各小组用不同的数据能归纳出同
一个结论时,都非常兴奋,成功的喜悦将是他们后继学习的最大动力。
应该说高中物理课尤其是实验课,小组合作能发挥更大的优势,这就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认真对待自己的任务,不能儿戏。
其实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都必须运用自己储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防止个别学生出现偷懒“搭便车”的情况。
近年来,小组合作逐渐走入了物理课堂,但是也越来越听到这样的抱怨,课时显得不够,小组合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可实际效果不佳,本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因考试成绩不佳已变得毫无激情,最终小组合作不了了之,传统教学又占据了课堂。
是因为高中物理太难不适合小组合作,还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的策略上需要做一些反思呢?
我认为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问题的设定要有探究和讨论的价值。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个人独立自学就能完成的,教师开展全班教学即可。像知识密集的内容,除了小组合作外,更需要教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
另外,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小组成绩的评定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催化剂,传统评分的弊端只关注学生在整体中的位置,通过分数排名来比强弱胜负,这种各自独立的学习和排位,不仅使学生间相互疏远,还会使成绩差的学生因自尊心受到损伤而对学习毫无兴趣,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柒’ 物理课堂怎样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一、交流展示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课堂交流展示环节,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认知缺陷,在老师点拨引导下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主动认知的激情和喜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让他们在一种竞争的氛围中勇于表现自我,体验学习的快乐,达到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有利于教师点评,进一步地精讲提升。
二、如何让学生进行交流展示
1.合理编组,建立团体关系。我们学校自新课改以来采用六步教学模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班内悬挂激励性标语,如合作技巧七字诀。各班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每4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座位调整,使同一学习小组的学生面对面集中在相邻的4个座位。小组成员间要平等相处,做到耐心和虚心。展示时要顾及每个层次的同学,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的机会,面向全体。
2.做好角色定位。应当让学生明白“展示交流”要怎样开展,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尤其在物理分组实验中要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首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语言进行表达,思路清晰。其次还要善于倾听,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听出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同,分析合理与不合理的地方,以便进行修正和补充。最后对他人的发言进行积极评价。赞赏别人的亮点,充分肯定别人;同时指出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3.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和谐融洽的气氛是保证“交流展示”成功开展的关键。教师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参与交流,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的伙伴关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作用,实现交流展示的顺利进行。
4.及时调控出现的问题。比如讨论偏离主题,为某个问题固执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不能友好相处等。遇到此类现象,教师要善于协调,教会学生学会合作。
三、课堂交流展示的内容
展示哪些问题,问题要如何展示,展示到什么程度,每个问题应按照怎样的方式方法展示,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展示内容应具有典型性,才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可平均用力,泛泛而谈。具体来讲:
1.探究过程展示。物理学习过程中往往遇到很多需要探究的定律公式及实验,需要学生去搜集证据,准备实验及相应的处理、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得出结论、形成观点或结果。通过展示可以使学生勇于承认、放弃和修改自己探究方案中的错误,认真体会他人意见中的道理,发现别人意见中合理的因素并吸取,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2.有疑问的展示。教师要善于启动合作小组,因势利导,对问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因为展示的同学并不一定能把这个问题展示得完美无缺,点评的同学可以适当地再对这个问题进行拓展补充,这样不仅点评的同学能自己熟记这个问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而且也让全班同学知道了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还节省了老师上课点评补充的时间。
3.有创新展示。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中产生的新想法、新思维,如让学生展示其解题新思路。此过程是对学生深度思考的肯定与鼓励,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创新转化为群体创新,促进创新能力形成。
四、课堂学生展示的形式
1.口头展示。口头展示即是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它具有形式灵活、表达内容丰富、容量大的特点,是我们课堂上最常用的一种展示方式。一般多用于比较简单、直观的内容,如物理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
2.书面展示。展示的时候要求语言结构完整规范,讲究条理性。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只常用于作图、绘描等形式,如实验数据展示等。
3.表演肢体语言展示。表演肢体语言展示实际上是口头语言展示的一个补充。在学习参照物内容时,学生参与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等,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实物或模型展示。实物或模型展示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后,根据自己在学习中所掌握的内容自造出原物比例的实物,如学过分子、原子内容后让学生制作分子模型,来比较、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关系,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体验。在展示活动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长,采取恰当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充分地展示自我。给每个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的机会。同时展示要讲效率,学习任务应当堂完成,课堂展示必须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落实好学习目标。
学生交流展示是否有效,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引导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有可能体现新课程的价值。

‘捌’ 怎样有效进行小组合作

有效进行小组合作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科学分组,合理搭配。
合作小组一般以4人为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便于组内互相交流与合作;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组间公平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还应尊重学生意愿,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考虑,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

把握时机,适时合作。往往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干什么?是旁观,是监工,或是局外人?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4、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玖’ 怎样有效进行小组合作

一 、定位教师角色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必须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参与示范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没有,要求他们在大脑建立合作学习的概念。教师必须事先做好示范。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让学生自制一个长方体学具,再让学生动手感知长方体的表面积,每个面的面积,再动手做一做,每组把长方体剪开,让几位同学上台示范。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合作技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如:要听从组长安排,要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小组讨论要有次序且轻声细语;听别人发言要专心耐心;如有疑问,请人解释要有礼貌。

二、选拔培养组长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有名无实。学生盲目行动,迟疑不动,没有合作意识,而且小学生自制力很差,贪玩好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课堂纪律很差,教学事倍功半。所以,为了能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选拔并培养小组长就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思维好、语言表达能力强、操作能力强、表现欲强的学生当学习小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⑴督促组长积极主动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⑵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效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⑶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给予掌声和竖拇指鼓励;当意见分歧时,组长应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请他说出理由;当课堂冷场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⑷指导组长在讨论中收集组员好的思路和不同的方法,并及时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三、恰当的时机

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但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小组讨论,要有选择,时机成熟时进行讨论,才能保证交流的有效进行。一般情况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与人配合的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进行开发性题目的教学中,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周全时,采用合作交流,学生互相激励,互相促进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合作朗诵、合作表演、合作竞赛、合作调查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互赖,即指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个人与集体息息相关,只有集体和个人融为一体时,才会有智慧的火花。

‘拾’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有哪些

一、课题研究背景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虽然我们都在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等方面实效显着,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常出现以下情况:有的小组热闹谈论很热闹,常常却解决不了讨论的问题;有的小组成员互相埋怨,渐渐地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变得冷漠;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合作过程中往往被优秀学生“垄断”;有些学生把合作探究的时间当作是一段休息、聊天的时间,出现课堂过于喧哗的现象。
针对上面的现象,更深入思考、探究,还会发现许多问题: (1)学习的内容是否适合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合作探究时学生各自的任务不明白; (3)教师的角色把握,有些教师在学生合作探究时穿流各组,做做样子。
因此,合作探究学习处于低效的学习程度。为了进一步优化这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提出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使合作探究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真正使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人,使教师成为物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课题的提出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去获取较多的知识。我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已经两年多了,通过对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讲解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个人与小组的合作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的物理课堂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极大帮助的。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知识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个性强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学生们充分挖掘宝贵的教育资源

阅读全文

与物理课堂如何小组合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