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两弹一星”的科学家,只要名字!!!
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
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
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被文革暴徒残害之后自杀身亡。
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
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
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
周光召 (1929- )
湖南省长沙人,1929年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
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
陈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
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
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
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
王大珩 (1915- )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
于敏 (1926- )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
⑵ 23名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
1、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2、王大珩(héng)(1915.2.26─2011.7.21),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光学之父”,应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主持制成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
3、王希季,中国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1921年7月26日生于云南昆明。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9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研究员。曾任七机部八院总工程师、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等职。中国早期从事火箭及航天器的研制和组织者之一。
4、朱光亚(1924.12.25~2011.2.26),汉族,湖北武汉人,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朱光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5、孙家栋,1929年4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1948年 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学习俄语。1951年,孙家栋和另外29名军人被派往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1958年 毕业并获得全苏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国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从事导弹原创工作。
6、任新民(1915年12月05日-),男,祖籍盛康镇任家湾 ,出生于安徽省宁国市,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7、吴自良(1917年—2008年),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浙江浦江人。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1948年获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从事苏联低合金钢40X代用品的研究,对建立中国低合金钢系统有示范作用。
8、陈芳允(1916.4.3-2000.4.29 ),浙江台州黄岩人,无线电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陈芳允长期从事无线电电子学及电子和空间系统工程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工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9、陈能宽(1923.4.28--2016.5.27 ) 着名金属物理学家。湖南省慈利县人,男,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中物院前身)实验部主任、副院长、院科技委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副主任等职。曾任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0、杨嘉墀(1919.7.16-2006.6.11)江苏吴江人,空间自动控制学家。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中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1941年(民国三十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1、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生于湖南长沙,科学家、世界公认的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42年,周光召进入重庆南开中学。1947年,便以优异的成绩转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80年,周光召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2、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着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13、屠守锷(1917年12月5日-2012年12月15日),浙江省湖州市人。火箭总体设计专家。1917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吴兴。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系。194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是中国“航天四老”之一。
14、黄纬禄(1916.12.18-2011.11.23)安徽芜湖市人,中国着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有“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之称。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5、程开甲,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1918年8月3日出生,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6、彭桓武(1915年10月6日—2007年2月28日),物理学家。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湖北省麻城县王岗乡(今麻城市铁门岗乡王岗社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7、王淦昌(1907.5.28—1998.12.10),男,出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18、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出生于安徽 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浙江吴兴人(今湖州市吴兴区),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 中国着名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东方红1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0月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20、姚桐斌 (1922.09.03—1968.06.08),男,江苏省无锡市人,祖籍安徽休宁,[1] 中共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究所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元勋。1945年,姚桐斌毕业于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现西南交通大学)。
21、钱骥(1917.12.27—1983.08.18),男,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
22、钱三强,1913.10.16-1992.06.28,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预科。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9年钱三强完成了博士论文——《α粒子与质子的碰撞》。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
23、郭永怀(1909年4月4日—1968年12月5日),男,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着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
(2)哪些人是清华物理系毕业的扩展阅读:
“两弹一星”元勋全部完成了大学本科学业。其中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比例最高,充分说明清华大学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最多。其他大学依次为西南联大、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
中国向二十三位科学家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他们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中 十位科学家本人的回忆文章和杨振宁追忆邓稼先的文章被收录于《请历史记住他们》一书。中国科学院策划、科学时报社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中,既有当年担任““两弹一星”科技协作的杰出指挥员和承担科研攻关的着名科学家亲身经历的 回忆,也有已故元勋钱三强、王淦昌等生前留给国家历史和档案部门的珍贵资料。
原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在国内外引起 强烈震撼,一大批亲历当年“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研管理领导干部纷纷回忆当年史实,中国科学院军工史办公室 拿出多年来科学家们整理的内部史料,选出一部分经批准公开发表,使得《请历史记住他们》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权威性。
⑶ 物理学家钱伟长的成长和求学经历是怎样的
钱伟长,中国着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在力学研究上成果显着。1912年9月,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太湖岸边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员。母亲是一个善良而又勤劳的农村妇女,整天靠挑花、糊火柴盒、养蚕来挣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钱伟长家有兄妹六人,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很不富裕。钱伟长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处玩耍,启蒙教育并不很好,直到9岁时,他才有机会上学。在学校,他刻苦学习,放学后还得帮母亲挑花,挣一点上学费用。15岁那年,父亲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了,这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钱伟长只得弃学在家帮助母亲挑起家庭的重担。但他的一位叔父觉得他很聪明,就这样辍学在家务农太可惜了,于是资助他上了苏州高级中学。苏州高级中学是省内很有名气的一所省立学校,课程比较全面、数学水平高。在这里,钱伟长第一次接触到了几何、代数、物理、化学和外语。由于以前根本没学过,因此最初钱伟长对这些新鲜的课程兴趣不大,成绩也不好。但学校的老师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同学的帮助下,钱伟长的数理化成绩在中学毕业时终于及格了。中学毕业的那年,钱伟长凭借自己在文科方面的才华连续考取五所大学。但最后,他却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继续深造。入学时,钱伟长见到了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和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有训先生把他叫到跟前,不解地问道:“你的数理化成绩不够好,而文科成绩却很出色,你为什么要弃文学理呢?”在外人看来,这的确是一件很令人费解的事。但钱伟长自有想法。他礼貌地回答道:“我觉得文学对付不了侵略者的洋枪洋炮。中国要富强起来,必须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停了一会儿,他又接着说,“我的数理化成绩虽然不好,但我有决心赶上去。”吴有训教授理解这个年轻人的心情,轻轻地点了点头,像是同意他的看法,又像是赞许他的决心,然后温和地说:“那你就先学一年看看吧,如果一年以后,你的普通物理和微积分还达不到70分,再改学文科也还来得及。”就这样,钱伟长走上了科学技术的道路。钱伟长懂得自己所面临的处境,他奋起直追,在科学的海洋中奋臂前进。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或是晨光熹微的清早,在教室的灯光下,或者在校园的路灯旁,人们总能看到这个瘦弱的年轻人的身影。一年之后,他的理科成绩终于赶了上来。1935年,钱伟长以优异的成绩领到了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毕业证书。吴有训教授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志气和毅力,招收他为自己的研究生。1939年,钱伟长拿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公费留学的通知书。刚到多伦多,他的导师就热情地问他:“你在国内是学什么的?做了一些什么工作?”钱伟长如实答道:“我是学物理的,现在主要研究板壳的统一理论。”导师一听,非常高兴,连声说道:“很好,很好!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把研究情况交流一下?”1943年,由钱伟长和他的导师共同署名的论文《板壳的内禀统一理论》发表在美国航空力学家冯·卡门的祝寿纪念文集上。29岁的钱伟长的名字,与世界上很多知名学者(包括爱因斯坦等)的名字一起,同时出现在这本文集上,成为该文集最年轻的一位作者,这篇论文使钱伟长获得了博士学位。1942年的春天,钱伟长从加拿大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在着名物理学家冯·卡门领导的喷射推进技术研究所工作。在冯·卡门的指导下,钱伟长的科研水平迅速提高。几年中,他在美国的《应用数学》季刊上连载了12篇新论文。国际力学界认为这是把张量分析用于弹性板壳问题上的富有成果的开创性工作。这项工作中所提出的浅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被誉为“钱伟长方程”。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奠定了钱伟长在世界力学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