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如何发表天体物理学方面论文

如何发表天体物理学方面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23 21:45:05

① 发科学理论,在那些地方发表!最好国际性的!

《大科技》《科技传播》是科普杂志,不是学术期刊,科学家有时也会看看,但绝不会引用。

论文一般都需要数据,没有不包括数据的论文,即便量子力学论文、宇宙大爆炸论文那也是到处充满数据。可以看得出来,你的文章根本没有数据,只是一番推论,这是不行的。你需要把你的理论得出的结果与已有数据进行对比,看看是否符合(这是基础),然后再用你的理论得出其它人得不到的数据(这是验证),等待实验家去完成实验,采集数据。若别人后来做出的数据支持了你的理论,那就说明你的理论在一定范围是正确的,你才会名声大振。

做实验不是说你要把宇宙毁灭一遍,就像研究宇宙大爆炸一样,人们也并没有产生新的宇宙,一切都是模拟。

② 如何发表和撰写SCI论文

如何发表和撰写SCI论文

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能否在SCI收录的杂志发表论文,是能否进入学术前
沿,在国际公认的同一个平台上参与学术竞争,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基本标志。
那么怎样的论文才是合格的?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贡任,大者作为国家,小者作为
一个研究群体或个人,在高影响因子的SC]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多寡,显然是基础研究
水平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志。罗伯特?戴在其名着《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
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
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
而是看他的着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他曾领导美国微生物
会出版工作19年并作为《细菌学》杂志的主编。他的深刻的见地

值得从事基础研究的同事们思考。

原创性和显着性是论文的生命

正如蕹新吃士等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
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
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
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
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
(Solar,physics〉主编Harvey曾专门谈到,曾有少数作者在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
又寄给《太空物理学》。他强调,过去这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已

不允许。一个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再以
不同的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性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着的,井对
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
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着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
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
价,包括得到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
。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充分评价已有的工作,体现作者的学术水平

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
术风范的重要方面。我们一部分作者往往愿意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有点“言
必称希腊”的味道,但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
做的工作,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较多地并且适当地援引国内同
行工作,是应当提倡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
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
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
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于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作
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的条件;即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
出相应的文献,让读者在必要时参考作者在充分评价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应当清晰
地指出自己在当前工作中的

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
清楚的内容。

要特别重视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每一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浏览目录,
只有对题目有,兴趣才愿意翻到有关论文;对一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首先
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的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
地反映了论文的结果。看过图表之

后,如读者还有兴趣,会接着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
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
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杂志的出版社会经常征询编委
的意见,选择最佳的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
。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
。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
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
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
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
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
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
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这两年,至少有
两位审稿人向笔者抱怨,个别中国同事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将
稿件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做审稿。他们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
当然地被拒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
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在一篇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

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一个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
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了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这是对时间和努力的
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于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一种严重的损害。”实
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
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
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
,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
是会发生的。如何处理情况,有两个例子供参考。最近一位年青人的论文被一杂志
拒绝。经过反复的讨论检验,我们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
建议这位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

,指出审稿人的错误,并要求主编将他的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将论
文做必要改进,寄给另一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论文立即被接收,并得到很好的评
价。在这一例子中,论文并没有经过重要修改就改寄其他杂志。但是作者却负责地
请主编把对审稿人的意见转寄给审稿人。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改寄其他杂志是不应
受到限制和责难的。但前提是对论文结果的反复检验,对论文的正确性有了确切的
把握。笔者组内一篇论文在一重要杂志经过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的原因是第一
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这篇论文。通过向权
威的同事请教和反复的思考,我们确认对所进行的研究,所采用的测量,是充分准
确和可靠的。作者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
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篇论文发表后得到了良好的国际引述。

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
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
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这里有三个成功的经验供参考。中国科
技大学的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
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英语写作水平。他寄
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
内部的审稿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同时对研究也有

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不经过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
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
特别提到已故着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为范文来效仿。论文初稿完成之
后,一定要做拼写检查,不出现简单的拼写出错。如果对自己的英文写作无把握,
请一位英文好的同事和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者英
语水平,我们建议对研究生必须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在写英语上,我们实在需要打
个翻身仗。

③ 谁可以给我一份物理的 天体运动课题研究报告!3000字左右!很急的!

(4)量子引力理论

20世纪基础物理研究的巨大成就,当归功于相对论、量子论与引力论的建立。相对论、量子论和引力论都具有普适性,它们的普适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分别表现在c、h和G这三个普适常数上。然而,三个理论是否真的具有普适性,还在于它们彼此间的相容性,广义相对论的建立证实了引力论与相对论的相容性。

量子理论的发展证明,物质的各种运动形态都遵从量子化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切相对论性场,如电磁场也应是量子化的。在场量子化研究的初期,曾出现了一系列的发散困难。在40年代末,量子化电磁场的发散困难初步通过重正化理论得以解决。发散困难的最根本解决是在60年代完成。弱电统一理论的建立,不仅解决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发散困难,而且在类似弱相互作用的框架之中,还可望在强相互作用领域解决相对论与量子论的相容性。最困难的一步就是引力论与量子论的相容,这一步骤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建立量子化的引力理论。量子引力理论的研究还起源于广义相对论的奇点问题。由彭罗塞提出,后经霍金和杰罗奇等人最终建立的奇点定理表明,在相当宽的物态条件下,引力场方程的解必定具有奇性。奇性的存在表明,广义相对论属于服从因果律的经典物理范畴,在奇点处,这一理论不再适用。有可能在考虑到引力场的量子性之后,奇性自然消失,这一猜测随后在霍金黑洞蒸发理论中得到了支持。

迫使人们研究量子引力理论的第三个动机来源于大统一理论。弱电统一理论已经建成,弱电与强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正是当前的热门课题,研究过程表明,必须同时考虑到它们与引力作用的统一,而这一统一的实质就是建立量子引力理论。经典物理学的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因果律的基础上的,经典物理学依赖于物理定律和它相应的边界条件,然而当问题涉及到奇点,而这个奇点又不是数学或模型的缺陷由人为造成的时,奇点很难消除,又很难给出合理的边界条件,这就迫使人们必须重新考虑原有的理论。

沿着膨胀和暴涨的宇宙反向历程,应用经典宇宙学所给出的框架,回溯宇宙在暴涨之前的状态,很自然地会得到宇宙的尺度将趋于零。这意味着,引力场的强度以及物质场的能量密度将趋于无限大,宇宙是从一个奇点演化而来的,而这个奇点并非由于模型的缺陷人为引起的。早在60年代,彭罗塞和霍金就曾利用整体微分几何证明过①,奇点不仅是高度对称的,而且是广义相对论的必然产物。这意味着,在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之中,不可能找到解决奇点的方案,或者说,尽管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的引力弯曲,但它对于极高曲率的空间并不适用。量子论的鼻祖普朗克很早就主张,应在所有的自然力之间建立联系。1899年,他首先提出了“普朗克长度”这一普适的这一最小长度Lp,以后又陆续提出了“普朗克时间”tp、“普朗克温度”Tp与“普朗克质量”Mp,它们分别为Lp=(hG/c3)1/2=4.05×10-33cm, tp=(hG/c5)1/2=1.35×10-43s,Mp=(hc/G)1/2=5.45×10-5g,Tp=(hc5/k2G)1/2=3.56×1032K。由于h、c和G三个常量都是相对论不变量,以它们为基准的普朗克自然单位将是不变和唯一的,这一点具有深刻意义。审查上述量的大小不难看出,温度Tp极高,甚至比宇宙大爆炸时刻的温度还高,长度Lp、时间tp却极小,质量Mp也不很大,虽然这些值都是实验室条件下无法得到的,它们却使人们想到,在暴涨之前的宇宙这些是否是可以接近的尺度,因此,应该由一个量子化的广义相对论取代经典广义相对论。

本世纪初,量子力学诞生之后,量子力学原理首先用于解释微小系统——原子结构方面的困难,确立了薛定谔方程,同时也得到了有关原子特征的一系列量子力学描述。本世纪60年代以来,当人们试图用量子力学解释巨大的体系——宇宙结构时,却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①。首先,在具有电磁作用的质子与电子微小体系中,重要自由度r(t)在趋于零时,产生奇点的经典困难,而在具有引力作用的大物质体系中,重要自由度标度因子R(t)在趋于零时,也产生奇点的经典困难;微小电磁体系具有玻尔半径10-8cm的量子长度,而引力作用体系则具有普朗克长度10-33cm的量子长度;微小体系服从薛定谔方程的动力学规律,而引力体系则有惠勒-德维特方程。关于这两个体系间的相似与联系,近年来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本世纪60~70年代,德维特(DeWitt,B.S.)、米斯纳(Misner,C.W.)和惠勒等人在量子宇宙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他们建立了描述宇宙量子特征的惠勒-德维特方程,然而求解这个方程却面临边界条件的确立。因为最初宇宙究竟处于什么状态仍然不能确定。

D、宇宙学的进展

在物理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同时,人们也在力求对时空大尺度上,即从整体上认识宇宙。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都是人们关心的课题。物理学与高科技的结合,创造了口径相当于25米的巨型光学望远望、空间X射线和红外线望远镜以及地域甚大的天线阵列射电望远镜,这不仅使人们观测宇宙的窗口从红外、可见光一直延伸到X射线和γ射线整个波段,还使观测宇宙的时空尺度伸展到了170亿光年。如今,在人类面前,已展现出一幅生动壮丽的宇宙画面。

以现代高能粒子物理与广义相对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宇宙学,已能从理论上描述出从原始火球大爆炸,到星系形成和演化的整个过程。大爆炸模型已经由现代天文学的观测,如河外星系谱线红移、3K微波背景辐射以及氦丰度等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与此同时,在解决这一模型自身的问题,如视界问题、平坦性问题和磁单极问题等的过程中,与高能物理真空相变理论相结合,又发展成更为完善的暴胀宇宙模型。虽然具有暴胀机制的大爆炸模型为宇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量子引力理论的发展,有关量子宇宙学的一系列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宇宙时空拓扑结构、基本耦合常数的真空参数问题、宇宙常数的动力学解释等,又引起了更新一轮的激烈争论。这场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的源头,即把世人的目光从一般天体引向宇宙整体的就是哈勃定律的建立。

1.哈勃定律与膨胀的宇宙

研究表明,宇宙的年龄、演变及结局,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它的膨胀速率。对宇宙膨胀的观测大体分成两个方面,这就是测定星系的运动速率与测定地球到星系的距离。前者关系到宇宙的形成模型及有关理论的发展,而后者则是估算天体亮度、质量和大小的重要依据,然而无论哪一种,都取决于哈勃常数的测量。哈勃常数已成为近代宇宙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常数之一。20世纪初,几台口径1米的大型望远镜陆续建造成功,它们为河外星系的系统观测创造了条件。美国天文学家哈勃(Hubble,EdwinPowell1889~1953)在这种条件下,为现代天文学与宇宙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哈勃1910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后到英国牛津大学读书,在那里获得法律学硕士学位。1914年至1917年在耶基斯天文台攻读天文学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法国服役,战后在威尔逊山天文台从事星系的观测研究。当时的威尔逊山天文台已建成100英寸的天文望远镜。利用这台望远镜,哈勃把观测的目标集中在他所称的“一片片的亮雾”之上,这就是星云。与哈勃同时代的一些天文学家也在对这些星云做了大量的观测工作,例如在里克天文台工作的美国天文学家柯蒂斯(Curtis,HeberDoust1872~1942)致力于河外星系的研究,他借助对新星的观测及利用星系角大小估算距离,认为所观测到的绝大部分星云都属于河外星系。热衷于星系观测与研究的还有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Shap-ley,Harlow1885~1972),他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1915~1920年间,曾用威尔逊山天文台100英寸望远镜研究旋涡星云,他利用勒维特(Leavitt,HenriettaSwan1868~1921)发现的造父变星作为量天尺,确定了这些星云的距离,认为它们大约距太阳5万光年左右,应该属于银河系,因此将银河系的尺度扩展到原有的3倍。沙普利还第一个提出,太阳系不处在银河系的中心,虽然他把太阳从银河系的中心地位赶了下来,却又把银河系放到了宇宙的中心之上。柯蒂斯的看法则不同,他认为宇宙中充满着大量的像银河系那样的恒星系统。1920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柯蒂斯与沙普利的两种不同观点正式交锋,虽然在这场论战中柯蒂斯占了上风,却并未有得出公认一致的结论,直到三年后,哈勃给出的观测事实,才使上述论战有了决定性的结果。1923年,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了2.5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哈勃利用它在仙女座星云外缘找到一颗造父变星,根据其光变周期与光度之间的关系,他推断出该星的距离为15万秒差距(实际为80万秒差距),比沙普利的银河系要大得多。这表明,仙女座大星云是一个河外星系,从而结束了河外天体是否存在的辩论,使天文学家的研究领域迈出了银河系。与哈勃同时代的另一位天文学家斯里弗(Slipher,VestoMelvin 1875~1969)也对星云研究感兴趣。他对星系光谱做了大量的观测。1921年,他首先把多普勒-斐索效应用于仙女座大星云,发现所观测到的星系光谱波长大多比实验室观测到的要长,这表明,这些星云都在远离地球退行,其退行速度大大地高于恒星的视向速度。 1929年,在同行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哈勃仅以24个已知距离星系的观测资料为依据,做出了速率-距离的关系图。图中显示速率与距离值成正比,即vr=H0r,vr为星系对银河系的视向速率,上式即为哈勃定律,式中的常数H0就是哈勃常数,由这一常数得到的宇宙年龄H0-1=1.84×108年,该值恰与当时用散射方法观察到的地壳中古老岩石年龄1.8×108年惊人地一致,哈勃的结果,很快地得到认同。哈勃的这一结果,不仅证明了整个宇宙处于膨胀之中,而且这种膨胀速度与距离r成正比,因而既是处处没有中心又是处处为中心的。为了扩展观测的范围,需要能观测到更为遥远星系团中的星系。由于工作量的骤增,哈勃开始与赫马逊(Huma-son,MiltonLaSalle1891~1972)合作。哈勃负责测量星系的亮度,赫马逊负责测量红移量。赫马逊并非科班出身,最初只是威尔逊山天文台的一位看门人,工作之便使他热爱上了天文学,在为别人假期代班的天文观测中,显示了他出众的才华和娴熟的观测技巧,不久即正式投入天文学研究。在哈勃去世后,他继续了哈勃的天文观测事业,1956年,他又与其他人合作,利用观测到的资料,改进了哈勃定律,因而与勒梅特和盖莫夫的大爆炸理论取得了一致。

2.哈勃常数值修正的三次高潮

从原理上看,似乎哈勃常数的测定是简单的,即只要测出星系距离与退行速率,即可由哈勃定律得到哈勃常数。然而在实际上并非如此,星系的速率可以直接从谱线红移获得,可是距离的测量却是既困难又复杂的。对于1000万光年以内附近星系的距离,天文学家们的测量结果都比较一致,这种测量以造父变星为量天尺进行。1908年,在哈佛天文台工作的勒维特在南非观测时发现,造父变星的亮度周期性变化,光变周期越长,平均亮度也越大。这一发现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因为观察亮度变化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得到光变周期和视亮度,随后即可计算得到它的绝对亮度。再根据距离加大,视亮度递减的关系,即可由绝对亮度与视亮度之比,确定造父变星的距离。因此,把造父变星作为量天尺,利用三角视差法,逐步扩大测量范围,不仅可以量出银河系的大小,还能测量出各河外星系的大小和距离。在20年代,哈勃用造父变星证实了银河系以外还存在有其它星系以后,从30年代到50年代,哈勃与桑德奇(Sandage,Allen Rex 1926~)等人,又在附近星系中寻找更多的造父变星以确立更新的量天尺,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成功地测量了十几个星系的距离,改进了确定哈勃常数的基础。

最初的哈勃常数值为H0=550千米/秒/百万秒差距(以下单位略)。1936年,考虑到星际消光因素,哈勃常数被修定为H0=526。在最初,这一数值被认为是准确的,因为按H0-1得到的宇宙年龄恰好与当时的地质观测结果相一致。二战之后,利用造父变星为量天尺,使哈勃常数逐渐得到了修正。1952年,在威尔逊山帕洛马文天台工作的旅美德国天文学家巴德(Baade,Walter 1893~1960)掀起了哈勃常数修正的第一个高潮。这次高潮是由修改量天尺引起的。此时,帕洛马天文台5米口径天文望远镜建成并开始运转。巴德利用他的精确而系统的测量,不仅在仙女星座中找到了300个以上的造父变星,而且还发现恒星分为两种星族,每一星族都有自己的造父变星,它们只适用于附近星系,而原有哈勃定律所针对的则都是建立在第一星族基础上的造父变星。随着对造父变星周光曲线的修定,随着观测尺度的加大,必须更换原有哈勃常数测定中的量天尺。经巴德计算,遥远星系的距离比原来的估计值增加了一倍,哈勃常数将比原来减小一倍。1952年,巴德在罗马举行的第8届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宣布了他的结果,H0=260。

哈勃常数修正的第二个高潮由哈勃的接班人桑德奇掀起。桑德奇是一位着名的实测天文学家,从1956年开始,他在帕洛马天文台对哈勃常数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工作。在几年的时间内,他得到了600多个星系的数据,最大的红移量值达到Z=0.202,所得到的哈勃常数值为H0=180。在此基础上,桑德奇又对哈勃常数做了进一步的修正,他们再度更换量天尺并把观测范围进一步加大,此时原有确定距离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因为当星系距离达到了几百万秒差距时,望远镜已无法区分星系中单个的星,必须寻找代替造父变星做为新距离标准的“指示体”。他们通过天体的绝对星等和视星等的关系,先确定指示体的距离,再由指示体确定星系距离。他们认为能作为距离指示体的有,造父变星、HⅡ区、球状星云、超新星和椭圆星系等。1961年,桑德奇在美国伯克利召开的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宣布,总估各种测量结果,哈勃常数值应在75与113之间,最或然值为H=98±15,一般可取为100。这一结果表明,宇宙的尺度要比人们早期预期结果远大得多。

进入70年代以来,哈勃常数的测定日益受到天文学家们的重视,对它的测量方法也更加系统,测量的精度也日益提高,因而形成了哈勃常数修正的第三次高潮。然而,这次修正高潮之后,局面却日益复杂化。哈勃常数的各次测量值越来越多地接近高低两个值上。桑德奇和他的合作者塔曼得到的值是50,而德克萨斯大学的德瓦科列尔(de Vaucouleurs)的结果却是100,两个值的测量方法都是以造父变星为起点,其后选用不同距离的指示体进行的,结果竟然相差一倍,不仅出现了哈勃常数纷争的局面,也使人们在实际运算中,出现了任意选择的局面,有人选取50,有人选取100,还有人选择平均值75,虽然这些值的选取都具有权威性,但是仍无法最后判定哪一个最准确。目前,对哈勃常数做出裁决为时尚早,但是,从其它方面得到的佐证中,仍然可以提出带有倾向性的意见。

根据哈勃常数值,宇宙的哈勃年龄应为t0=19.7×109年和t9=9.8×109年。然而宇宙的年龄还有其它的估算方法。一种方法是测量矿石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根据其半衰期加以估算。对各种放射性元素综合测量的结果,所给出的宇宙年龄是1×1010另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测定球状星团的年龄。根据球状星团的赫罗图,得出它们的年龄在(10~20)×1010综合这些从不同角度得到的估算结果,宇宙的年龄不超过200亿年,这表明取小值哈勃常数更符合实际。

由于哈勃常数已成为近代宇宙学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常数之一,近年来,对它的研究已成为十分活跃的课题。正式发表的有关哈勃常数的论文已有数百篇。1989年,着名天体物理学家范登堡(Van den Bergh)为天文学和天体物理评论杂志撰写了一篇权威性论文①,它综述了截止到80年代末所有关于哈勃常数的测量和研究结果,最后认为,哈勃常数的取值应为H0=67±8。

3.多余天线温度的发现

1963年初,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年青物理学家彭齐亚斯(Penzias,Arno Allan 1933~)和射电天文学家威尔逊(Wilson,Robert Woodrow 1936~)合作,测量银河系内高纬星系的银晕辐射。他们所使用的射电望远镜原是用于接收人造卫星“回声号”回波用的大喇叭口天线加辐射计制成。他们还采用了当时噪音最低的红宝石行波微波激射器,并利用液氦致冷的波导管作为参考噪音源,因为它能产生功率确定的噪音以作为噪音的基准,使噪音的功率可以用等效的温度表示。由于当时的手头正好有一台7.35cm的红宝石行波微波激射器,他们就先在7cm波段上开始了天线的测试工作。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测量结果①表明,天线的等效温度约为6.7±0.3K,天线自身的温度为3.2±0.7K,其中大气贡献为2.3±0.3K,天线自身欧姆损耗和背瓣响应的贡献约为1K,扣除这些因素,最后得到,天线存在有多余噪音,它的等效温度约为3.5±1K。尽管他们采用了各种措施,把各种估计到的噪音来源尽量消除,这个多余噪音的等效温度值依然存在,它不仅稳定,而且均匀无偏振,在任何方向都能接收到。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观测到天线多余噪音温度现象,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为实验并没有在理论的预言或指导下进行。然而可贵的是,他们重视观测的结果,忠实于原始资料,不但没有轻易放弃偶然观测到的现象,反而抓住它们一追到底。并想方设法挖掘观测事实背后的意义,这就使他们能不失时机地做出重大发现。在这一成功之中,更难能可贵的是贝尔实验室对实验工作的支持。这一当今最大的工业实验室,拥有数千名才华出众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进行电话、电报技术发展与开发业务的同时,始终重视基础科学,特别是基础物理学的研究工作。它在世界通讯事业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物理学的研究中,也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在天体物理学方面,1931年,贝尔实验室的电信工程师央斯基(Jansky,Kart Guthe 1905~1950)首先发现了来自银心的周期性噪音射电辐射,从此开创了射电天文学的新领域。这次彭齐亚斯与威尔逊的观测是贝尔实验室与国家射电天文观测台合作进行,贝尔实验室远见卓识地从人力、设备与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提供了当时世界一流的灵敏毫米波谱线射电望远镜、热电子辐射计、液氦致冷参照噪音源,为实验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证实

在与彭齐亚斯、威尔逊实验观测的同时,另一些人也在对同一目标搜寻着。他们是以迪克(Dicke,Robert Henry 1916~)为首的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开展一项有关宇宙学的探索性研究。1941年,迪克从罗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前,他在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执教。迪克成名于他的一项重要成果——标量-张量场论的提出①。这一理论与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并驾齐驱,也能成功地解释引力研究中的一些观测现象,以致在引力场研究中,谁是谁非还一时难见分晓。在60年代,随着宇宙学研究的兴起,迪克对伽莫夫的宇宙原始大爆炸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设想,至今宇宙应残存有大爆炸的遗迹,例如宇宙早期炽热高密时期残留的某种辐射。他与他的合作者认为,这种辐射有可能是一种可观测到的射电波②。迪克建议罗尔(Roll,P.G.)和威尔金森(Wilkinson,D.T.)进行观测,还建议皮布尔斯(Peebles,P.J.E.)对此进行理论分析。皮布尔斯等人在1965年3月所发表的论文中①明确指出,残存的辐射是一种可观测的微波辐射。叙述了极早期宇宙中重元素分解后,轻元素重新产生的图景。皮布尔斯后来在霍普金斯大学做过的一次学术报告中,也阐明了这个想法。1965年,彭齐亚斯在给麻省理工学院射电天文学家伯克(Burke,B.)的电话中,告之他们难以解释的多余天线噪音,伯克立即想起了在卡内基研究所工作的一个同事特纳(Turner,K.)曾提到过的皮布尔斯的那次演讲,就建议彭齐亚斯与迪克小组联系。就这样,实验上和理论上的两大发现由此汇合并推动事态迅速地发展起来。先是彭齐亚斯与迪克通了电话,随即迪克寄来一份皮布尔斯等人论文的预印本,接着迪克及其同事访问了彭齐亚斯和威尔逊的实验基地,他们在离普林斯顿大学只有几英里之遥的克劳福德山讨论了观测的结果之后,双方协议共同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两篇简报,一篇是迪克小组的理论文章《宇宙黑体辐射》②,另一篇是彭齐亚斯与威尔逊的实验报导《在4080MHz处天线多余温度的测量》③,虽然后一篇论文考虑到自己尚未在宇宙论方面做出什么工作,出于慎重,论文并未涉及背景辐射宇宙起源的理论,只是提到“所观察到的多余噪音温度的一种可能解释,由本期Dicke、Peebles、Roll和Wikinson所写的另一篇简讯中给出”,但是,两篇论文分别从理论与实验的不同角度表述的研究成果竟如此珠联璧合,不能不令人惊叹。两篇论文发表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意识到,如果能给出天线多余温度确实来自宇宙背景辐射的证明,这个成果对宇宙学的发展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根据理论分析,早期宇宙极热状态下的光辐射是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它应具有各向同性且热辐射能量密度分布遵守普朗克定律等特点。随着宇宙的热膨胀,宇宙逐渐冷却,残存的光辐射谱仍应保持普朗克分布。彭齐亚斯与威尔逊所检验到的辐射是否遵从这一分布,应是检验天线多余温度是否来源于宇宙背景辐射的一项重要标准。从1965年到70年代的中期的近十年时间里,不少研究小组相继完成了各种测试。迪克小组在3.2cm波段上得到了3.0±0.5K,夏克斯哈夫特和赫威尔在20.7cm上测得2.8±0.6K,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21.1cm上测得3.2±0.1K。然而3K黑体辐射的峰值应在0.1cm附近,为取得0.1cm附近的测量值,康奈尔大学的火箭小组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气球小组的高空观测结果是,在远红外区有相当于3K的黑体辐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伍迪小组用高空气球测出,在0.25cm到0.06cm波段,有2.99K的黑体辐射。至此,实验结果与理论已得到极好的符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观测到的多余天线温度确实是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种辐射在宇宙各处的各向同性、无偏振、具有大约3K的黑体谱。这项成果对宇宙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为此,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④ 关于宇宙的形成及构造论文要在什么刊物发表

刊号:CN31-1385/N

出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编辑部
地址:上海钦州南路71号 邮编:200235

《空间科学学报》
空间科学是当代高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空间科学学报》是我国空间研究界有影响综合性刊物。所刊载的内容由以空间本身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和与空间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技术研究成果构成,报道的主要学科分支包括空间天文学、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与地质学、空间生命科学、微动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地球科学等。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探测与实验、综述、研究简报,学报动态等等。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1783/V 国际刊号: ISSN 0254-6124
邮发代号: 2-562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编辑单位: 《空间科学学报》编辑部

天体物理学报(英文版)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简 介: 创刊时为中文期刊,2001年改为英文刊。主要刊登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主要栏目和报道范围:“研究快报”用来报道天文观测的新结果及新理论;“特约综述”聘请国际知名天文学家就某些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评述。

期刊分类: 双月刊 创刊年份: 1981
国内刊号: CN 11-4631/P 国际刊号: ISSN 1009-9271
邮发代号: 2-187 定价: 20元/期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编辑单位: CJAA编辑部

⑤ 天文方面的如何投稿

Nature
Science
APJ
MNRAS
A&A
AJ
PASJ
RAA
等等,还有很多很多,其中RAA在中国,其它都在国外,支持电子投稿,一般使用tex或pdf文件。
档次低的,可以投国内各天文台台刊,《中国科学》,《天文学进展》
but,绝大多数只接受英文稿件

⑥ 天体物理学新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佛罗里达理工大学天体生物学助理教授Manasvi Lingam与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 最近完成了论文《在天体物理环境中检测星际泛生的可行性》,该论文已被《天文学杂志》接受发表。

该研究分析了行星如何被陨石轰击的过程,以及可能存在于这些陨石上的微生物如何从一个行星传播到另一个行星上带来生命。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是由泛生论发起的,泛生论是一种有几千年 历史 的理论,即生活在太空尘埃、彗星和小行星中的微生物在这些物体与行星表面碰撞时被转移到行星上。

在他们的论文中,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微生物存活的时间、粒子分散的速度以及弹射物的速度,以评估探测星际泛生现象的前景。论文显示,只要含有微生物的喷射物速度大于恒星的相对速度,成对的含生命行星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就可以作为星际泛生的有效诊断。

研究小组对各种天体物理环境的模型参数进行了实践性的估计,并得出结论:开放星团和球状星团(即紧密聚集的环境)似乎代表了评估星际泛生可行性的最佳目标。就像核反应堆中的连锁反应一样,行星上的生命可以通过一个带生命的物体撞击一个行星来启动,该行星上带微生物的物体随后被射入太空,然后在该地区的多个行星上传播。除了这种泛生机制外,科学家还认为生命也可以从非生命系统中创造出来,这个过程被称为 "非生物发生"。通过检查行星上的生物特征,研究团队进行了研究,表明泛生生物可以到达邻近的行星有多远和多有效。

研究显示,在某些环境中,泛生生物更有利,而在其他环境中,泛生生物则不那么有利。研究人员发现,区分两种假说(泛生论和生物起源)可以使用一个被称为对偶相关函数的数学量来进行。如果你有一个非零的函数,这将意味着泛生论是可行的,如果你有一个零的函数,这意味着生命是在相互独立的世界上创造的。

这篇论文不仅可能让人了解哪些星球受到生物体旅行的影响,而且还能更好地掌握地球上的生物体如何与我们太阳系中的其他生命体发生生物联系。例如,火星上的微生物有可能来自以某种方式涉及地球的泛生生物。如果我们在火星上探测到生命,我们将需要拿出良好的诊断工具,以了解这种生命是否真的是第二种起源,完全独立于地球上的生命,或者它是由地球上的生命播种的。有证据表明,早期的火星非常适宜居住,有流动的水,而且温度可能也比较高。原则上,生命可能首先起源于火星,然后消亡或转入地下,但随后这种生命可能传播到地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有火星的祖先。

⑦ 怎样才能发表SCI文章

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能否在SCI收录的杂志发表论文,是能否进入学术前
沿,在国际公认的同一个平台上参与学术竞争,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一个基本标志。
那么怎样的论文才是合格的?本文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是基础研究工作者的贡任,大者作为国家,小者作为
一个研究群体或个人,在高影响因子的SC]刊物上发表论文的多寡,显然是基础研究
水平的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志。罗伯特?戴在其名着《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的序
言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开始,就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
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的知识,更不是看他的智能和魅力,
而是看他的着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他曾领导美国微生物学
会出版工作19年并作为《细菌学》杂志的主编。他的深刻的见地值得从事基础研究的同事们思考。

原创性和显着性是论文的生命

正如蕹新吃士等在“再论科学道德问题”中指出,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原
则上都应当是“在国际上首次”描述的新的观测和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的概念和模
型,首次建立的方程,也包括对已有的重大观测(实验)事实的新的概括和新的规
律的提炼。与原创性相联系,任何期刊都不希望发表已经见于其它杂志,或由其它
语言发表、或以稍有不同的形式发表的论文。太阳物理学权威刊物《太空物理学》
(Solar,physics〉主编Harvey曾专门谈到,曾有少数作者在主要结果用中文发表后
又寄给《太空物理学》。他强调,过去这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已不允许。一个公认的原则是,作者不能把已在经过审稿的杂志发表的主要结果再以不同的形式投寄给其它杂志再发表。

发表在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不仅应该是原创性的,其结果还必须是显着的,井对
学科发展有所推,动。用Harvey的话来说,“至少有一、两个其他研究者会读这篇
文章,并利用这些结果发表,他们自己的工作。”对成果显着性的检验是论文被引
用的多寡。作者应当关心自己论文被引用的情况,注意国际学术界对自己工作的评
价,包括得到肯定和批评的方面,特别是注意同行们对自己发表结果的不同的理解
。这是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充分评价已有的工作,体现作者的学术水平

是否客观而充分地评价了以往的工作,常常是审稿人和读者衡量作者学术水准和学
术风范的重要方面。我们一部分作者往往愿意引述国外知名学者的工作,有点“言
必称希腊”的味道,但对国内同行发表的工作重视不够。有时明明是中国学者首先
做的工作,都没有得到自己的国内同行的充分评价。较多地并且适当地援引国内同
行工作,是应当提倡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学习少数日本作者,他们绝少引用日本
学者之外的文章。部分同行在论文中引述相当数量公式,但却不列出公式的出处,
让读者分不清是作者发展的,还是引自他人以往的工作。原则上,除了教科书上公
认的方程和表达式外,对于用于特定目的、特定条,件和问题的推演,只要不是作
者自己的工作,都要列出出处和适用的条件;即便是作者自己以往的工作,也要列
出相应的文献,让读者在必要时参考作者在充分评价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应当清晰
地指出自己在当前工作中的独创性的贡献。这是作者对科学负责的表现,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开宗明义必须写
清楚的内容。

要特别重视论文的题目、摘要、图表和结论

每一位作者都有阅读大量论文的经验。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浏览目录,
只有对题目有,兴趣才愿意翻到有关论文;对一篇题目有兴趣的论文,读者又首先
读论文摘要;如果对摘要还有兴趣,接着会去看论文的图表,因为图表往往最清楚
地反映了论文的结果。看过图表之后,如读者还有兴趣,会接着读论文的结论。通常只有少数读者会读论文的全文。
作者应当清晰地知道,论文的题目将被数以千计的读者读到。对题目的每一个字都
要审慎地选择,用最少的词语最确切反映论文的内容。
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个领域的权威学者。杂志的出版社会经常征询编委
的意见,选择最佳的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
。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
。对自己认为是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
探讨。如何对待被杂志拒绝的论文,常常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
的理由。第一类拒绝是一种“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
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有一类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的数
据和信息,主编拒绝这类文章是由于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对这类文章作者不妨
先放一放,等到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的结论,再将经过修改的“
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是会考虑重新受理这类文章的。这两年,至少有
两位审稿人向笔者抱怨,个别中国同事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将
稿件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做审稿。他们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
当然地被拒绝。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宇宙物理学》(The,Astrophysical,Journ
al)的科学主编Thomas提出:“在一篇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不经修改又寄给另一个杂志,这是一个很糟的错误。通常,审稿人做了很认真的工作指出论文的问题,并建议了修改。如果作者忽视这些忠告,这是对时间和努力的
真正浪费。同时,寄一篇坏的文章,对于作者的科学声望是一种严重的损害。”实
际上,影响因子不同的学术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绝的
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在仔细考虑了审稿人
的意见,认真修改文稿后,是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学术刊物的。值得注意的是
,审稿人由于知识的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的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
是会发生的。如何处理情况,有两个例子供参考。最近一位年青人的论文被一杂志
拒绝。经过反复的讨论检验,我们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
建议这位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指出审稿人的错误,并要求主编将他的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将论
文做必要改进,寄给另一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论文立即被接收,并得到很好的评
价。在这一例子中,论文并没有经过重要修改就改寄其他杂志。但是作者却负责地
请主编把对审稿人的意见转寄给审稿人。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改寄其他杂志是不应
受到限制和责难的。但前提是对论文结果的反复检验,对论文的正确性有了确切的

把握。笔者组内一篇论文在一重要杂志经过两年半才得以发表,主要的原因是第一
位审稿人对我国向量磁场测量的可靠性提出质疑,不同意发表这篇论文。通过向权
威的同事请教和反复的思考,我们确认对所进行的研究,所采用的测量,是充分准
确和可靠的。作者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与审稿人讨论,不但论文得以发表,还与审稿
者和主编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篇论文发表后得到了良好的国际引述。

花大力气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我国SCI论文和引述偏
少,除了基础研究水平的限制,语言的障碍不容忽视。每一位基础研究工作者必须
把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作为一个艰巨的任务。这里有三个成功的经验供参考。中国科
技大学的胡友秋教授总是把审稿人的英文修改和自己的原稿中被修改的部分单独抄
在本子上一一对照。细心琢磨并背下来,一点一滴地提高自己英语写作水平。他寄
往国际核心刊物的论文常被审稿人称为well-written。美国国家太阳天文台有一个
内部的审稿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同时对研究也有

相互影响和砥砺的好处。不经过内部审稿的论文不能寄给杂志。资深太阳物理学家
Sara,Martin建议找一些可作为范例的论文精读,学习怎样组织和写出好英语。她
特别提到已故着名天体物理学家Zwaan的论文,可作为范文来效仿。论文初稿完成之
后,一定要做拼写检查,不出现简单的拼写出错。如果对自己的英文写作无把握,
请一位英文好的同事和国外同行把把英文关是必要的。为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者英
语水平,我们建议对研究生必须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在写英语上,我们实在需要打
个翻身仗。

⑧ 快速发表学术论文

你是学校评还是人事局评?

⑨ 求一篇1000字左右的论文! 只要是和天文学有关的都可以,要明显啊!

浅论天文

天文学历史
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化的萌芽时代。远古时代,人们为了指示方向、确定时间和季节,而对太阳、月亮和星星进行观察,确定它们的位置、找出它们变化的规律,并据此编制历法。从这一点上来说,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
古时候,人们通过用肉眼观察太阳、月亮、星星来确定时间和方向,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这是天体测量学最早的开端。早期天文学的内容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天体测量学。从十六世纪中期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学说开始,天文学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此前包括天文学在内的自然科学,受到宗教神学的严重束缚。哥白尼的学说使天文学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中从主要纯描述天体位置、运动的经典天体测量学,向着寻求造成这种运动力学机制的天体力学发展。
十八、十九世纪,经典天体力学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由于分光学、光度学和照相术的广泛应用,天文学开始朝着深入研究天体的物理结构和物理过程发展,诞生了天体物理学。
二十世纪现代物理学和技术高度发展,并在天文学观测研究中找到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使天体物理学成为天文学中的主流学科,同时促使经典的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天文学就本质上说是一门观测科学。天文学上的一切发现和研究成果,离不开天文观测工具——望远镜及其后端接收设备。在十七世纪之前,人们尽管已制作了不少天文观测仪器,如中国的浑仪、简仪,但观测工作只能靠肉眼。1608年,荷兰人李波尔赛发明了望远镜,1609年伽里略制成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作出许多重要发现,从此天文学跨入了用望远镜时代。在此后人们对望远镜的性能不断加以改进,以期观测到更暗的天体和取得更高的分辨率。1932年美国人央斯基用他的旋转天线阵观测到了来自天体的射电波,开创了射电天文学。1937年诞生第一台抛物反射面射电望远镜。之后,随着射电望远镜在口径和接收波长、灵敏度等性能上的不断扩展、提高,射电天文观测技术为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二十世纪后50年中,随着探测器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以及研究工作的深入,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波段,形成了多波段天文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天文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而在望远镜后端的接收设备方面,十九世纪中叶,照相、分光和光度技术广泛应用于天文观测,对于探索天体的运动、结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天体物理学正是在这些技术得以应用后才逐步发展成为天文学的主流学科。
人类很早以前就想到太空畅游一番了。1903年人类在地球上开设了第一家月亮公园。花50美分就能登上一个雪茄状、带翼的车,然后车身剧烈摇晃,最后登上一个月亮模型。
同一年,莱特兄弟在空中哒哒作响地飞行了59秒,同时一位名为康斯坦丁·焦乌科夫斯基、自学成才的俄罗斯人发表了题为《利用反作用仪器进行太空探索》的文章。他在文内演算,一枚导弹要克服地球引力就必须以1.8万英里的时速飞行。他还建议建造一枚液体驱动的多级火箭。
50年代,有一个公认的基本思想是,哪个国家第一个成功地建立永久性宇宙空间站,它迟早就能控制整个地球。冯·布劳恩向美国人描述了洲际导弹、潜艇导弹、太空镜和可能的登月旅行。他曾设想建立一个经常载人的、并能发射核导弹的宇宙空间站。他说:“如果考虑到空间站在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上空飞行,那么人们就能认识到,这种核战争技术会使卫星制造者在战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1961年,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俄国人用他说明,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并不是天使,也不是上帝。美国约翰·肯尼迪竞选的口号是“新边疆”。他解释说:“我们又一次生活在一个充满发现的时代。宇宙空间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新边疆。”对肯尼迪来说,苏联人首先进入宇宙空间是“多年来美国经历的最惨痛的失败”。唯一的出路是以攻为守。1958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并于同年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探险者”号。1962年约翰·格伦成为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位美国人。
许多科学家本来就对危险的载人太空飞行表示怀疑,他们更愿意用飞行器来探测太阳系。
而美国人当时实现了突破:三名宇航员乘“阿波罗号”飞船绕月球飞行。在这种背景下,计划在1969年1月实现的两艘载人飞船的首次对接具有特殊的意义。
20世纪的80年代,苏联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轨道站使其航天活动达到高峰,都让美国人感到眼热。“和平”号被誉为“人造天宫”,1986年2月20日发射上天,是迄今人类在近地空间能够长期运行的唯一载人空间轨道站。它与其相对接的“量子1号”、“量子2号”、“晶体”舱、“光谱”舱、“自然”舱等舱室形成一个重达140吨、工作容积400立方米的庞大空间轨道联合体。在这一“太空小工厂”相继考察的俄罗斯和外国宇航员有106名,进行的科考项目多达2.2万个,重点项目600个。
在“和平”号进行的最吸引人的实验是延长人在太空的逗留时间。延长人在空间的逗留时间是人类飞出自己的摇篮地球、迈向火星等天体最为关键的一步,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克服失重、宇宙辐射及人在太空所产生的心理障碍等。俄宇航员在这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上创造了单次连续飞行438天的纪录,这不能不被视为20世纪航天史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在轨道站上进行了诸如培养鹌鹑、蝾螈和种植小麦等大量的生命科学实验。
如果将和平号空间站看作人类的第三代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了。国际空间站工程耗资600多亿美元,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载人航天工程。它从最初的构想和最后开始实施既是当年美苏竞争的产物,又是当前美俄合作的结果,从侧面折射出历史的一段进程。
国际空间站计划的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从1994年开始的准备阶段,现已完成。这期间,美俄主要进行了一系列联合载人航天活动。美国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8次对接与共同飞行,训练了美国宇航员在空间站上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第二阶段从1998年11月开始:俄罗斯使用“质子-K”火箭把空间站主舱——功能货物舱送入了轨道。它还担负着一些军事实验任务,因此该舱只允许美国宇航员使用。实验舱的发射和对接的完成,将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那时空间站已初具规模,可供3名宇航员长期居住;第三阶段则是要把美国的居住舱、欧洲航天局和日本制造的实验舱和加拿大的移动服务系统等送上太空。当这些舱室与空间站对接后,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装配最终完成,这时站上的宇航员可增至7人。
美、俄等15国联手建造国际空间站,预示着一个各国共同探索和和平开发宇宙空间的时代即将到来。不过,几十年来载人航天活动的成果还远未满足他们对太空的渴求。“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类一直都心怀征服太空的欲望和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决心。1998年11月,人类第一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77岁的老格伦带着他未泯的雄心再次踏上了太空征程,这似乎在告诉人类:照此下去,征服太空不是梦。
[编辑本段]天文学概况
天文和气象不同,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外各类天体的性质和天体上发生的各种现象——天象,而气象研究的对象是地球大气层内发生的各种现象——气象。
天文学所研究的对象涉及宇宙空间的各种物体,大到月球、太阳、行星、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以至整个宇宙,小到小行星、流星体以至分布在广袤宇宙空间中的大大小小尘埃粒子。天文学家把所有这些物体统称为天体。地球也是一个天体,不过天文学只研究地球的总体性质而一般不讨论它的细节。另外,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的运动性质也属于天文学的研究范围,可以称之为人造天体。
宇宙中的天体由近及远可分为几个层次:(1)太阳系天体:包括太阳、行星(包括地球)、行星的卫星(包括月球)、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介质等。(2)银河系中的各类恒星和恒星集团:包括变星、双星、聚星、星团、星云和星际介质。(3)河外星系,简称星系,指位于我们银河系之外、与我们银河系相似的庞大的恒星系统,以及由星系组成的更大的天体集团,如双星系、多重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此外还有分布在星系与星系之间的星系际介质。
天文学还从总体上探索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整个宇宙的起源、结构、演化和未来的结局,这是天文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宇宙学的研究内容。天文学按照研究的内容还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三门分支学科。
天文学始终是哲学的先导,它总是站在争论的最前列。作为一门基础研究学科,天文学在不少方面是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时间、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的严格规律都须由天文学的方法来确定。人类已进入空间时代,天文学为各类空间探测的成功进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天文学也为人类和地球的防灾、减灾作着自己的贡献。天文学家也将密切关注灾难性天文事件——如彗星与地球可能发生的相撞,及时作出预防,并作出相应的对策。
[编辑本段]太阳系
(注: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界国际天文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并命名为小行星134340号,从太阳系九大行星中被除名。所以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文中所有涉及“九大行星”的都已改为“八大行星”。)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8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和海王星(neptune)。
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大于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主要由石质和铁质构成、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并且具有固体外壳。
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及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宇宙飞船也都对它们进行了探测,但未曾着陆。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主要由氢、氦、冰、甲烷、氨等构成、质量和半径均远大于地球,但密度却较低,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星,距离(AU),半径(地球),质量(地球),轨道倾角(度),轨道偏心率,倾斜度,密度(g/cm3)
太 阳,0 ,109 ,332,800 ,--- ,--- ,--- ,1.410
水 星 ,0.39 ,0.38 ,0.05 ,7 ,0.2056 ,0.1° ,5.43
金 星 ,0.72 ,0.95 ,0.89 ,3.394 ,0.0068 ,177.4° ,5.25
地 球 ,1.0 ,1.00 ,1.00, 0.000 ,0.0167 ,23.45° ,5.52
火 星 ,1.5, 0.53, 0.11 ,1.850 ,0.0934, 25.19° ,3.95
木 星 ,5.2 ,11.0 ,318 ,1.308 ,0.0483 ,3.12° ,1.33
土 星 ,9.5, 9.5 ,95 ,2.488 ,0.0560 ,26.73° ,0.69
天王星 ,19.2, 4.0 ,17 ,0.774 ,0.0461 ,97.86° ,1.29
海王星 ,30.1 ,3.9 ,17 ,1.774 ,0.0097 ,29.56° ,1.64
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具有规律性,即从离太阳由近到远计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用a表示)a=0.4+0.3*2n-2(天文单位)其中n表示由近到远第n个行星(详见上表) 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2小时到一天左右,但水星、金星自转周期很长,分别为58.65天和243天,多数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方向相同,但金星则相反。 除了水星和金星,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绕转,构成卫星系。
在太阳系中,现已发现1600多颗彗星,大致一半彗星是朝同一方向绕太阳公转,另一半逆向公转的。彗星绕太阳运行中呈现奇特的形状变化。 太阳系中还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流星体,有些流星体是成群的,这些流星群是彗星瓦解的产物。大流星体降落到地面成为陨石。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太阳只是银河系中上千亿个恒星中的一个,它离银河系中心约8.5千秒差距,即不到3万光年。太阳带着整个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转动。可见,太阳系不在宇宙中心,也不在银河系中心。 太阳是50亿年前由星际云瓦解后的一团小云塌缩而成的,它的寿命约为100亿年。
[编辑本段]宇宙航天
宇宙是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的总称。 宇宙是物质世界,它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 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宇宙是什么时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学家们才确信,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发生之前,宇宙内的所存物质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浓缩成很小的体积,温度极高,密度极大,之后发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这种不断膨胀冷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产生宇宙的理论尚不能确切地解释,“在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点上”之前到底存在着什么东西? “大爆炸理论”是伽莫夫于1946年创建的。
大爆炸理论
(big-bang cosmology)现代宇宙系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又称大爆炸宇宙学。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大爆炸模型能统一地说明以下几个观测事实:
(1)大爆炸理论主张所有恒星都是在温度下降后产生的,因而任何天体的年龄都应比自温度下降至今天这一段时间为短,即应小于200亿年。各种天体年龄的测量证明了这一点。
(2)观测到河外天体有系统性的谱线红移,而且红移与距离大体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应来解释,那么红移就是宇宙膨胀的反映。
(3)在各种不同天体上,氦丰度相当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恒星核反应机制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而根据大爆炸理论,早期温度很高,产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则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4)根据宇宙膨胀速度以及氦丰度等,可以具体计算宇宙每一历史时期的温度。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预言,今天的宇宙已经很冷,只有绝对温度几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测到具有热辐射谱的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约为3K。

阅读全文

与如何发表天体物理学方面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