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万有引力公式中的G等于多少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1·m2/r^2,即 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 6.67×10ˆ-11 单位 N·m²/kg²。为英国科学家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万有引力的推导:若将行星的轨道近似的看成圆形,从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行星运动的角速度是一定的,即:
ω=2π/T(周期)
如果行星的质量是m,离太阳的距离是r,周期是T,那么由运动方程式可得,行星受到的力的作用大小为
mrω²=mr(4π²)/T²
另外,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T²/r三次方;=常数k′
那么沿太阳方向的力为
mr(4π²)/T&²;=mk′(4π²;)/r²;
Ⅱ 物理中万有引力公式中g的计算过程
两个可看作质点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F=G·m1·m2/r^2,即 万有引力等于引力常量乘以两物体质量的乘积除以它们距离的平方。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约为6.67×10^(-11 )单位 N·㎡ /kg^2。为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
Ⅲ 有谁知道物理中的小g是怎么算的前提是在不同的地方小g都不一样
这个小g其实就是重力加速度。
所以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是一个物体受重力作用的情况下所具有的加速度。 假设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与一质量为M的均匀球体的球心距离为r时,质量所受的重力大小约等于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为:F=GMm/r^2
其中G为引力常数。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mg
可得重力加速度g=GM/r^2。
(^2就是平方的意思)
Ⅳ 物理g怎么算
高中的g是重力加速度,加速度的单位就是m/s²了。
那个实验要用到一个公式 x=1/2at²,这个是用图像推出来的,v-t图。
然后变式就得到了【a=2x/t²】
Ⅳ 物理学,g怎么求
m为地球表面一质点的质量m千克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mg=GM*m/R^2
G:万有引力常量G=6.67×10⁻¹¹ N·m²/kg²
地球的质量M=5.965×10^24kg 地球半径R=6371千米=6371000米=6.371*10^6
g=6.67×10⁻¹¹*5.965×10^24/6.371^2*10^12
g=0.98*10=9.8N/kg
Ⅵ 高中物理 原子核
1911年,欧内斯特·卢瑟福在验证汤普森的梅子布丁模型时发现了原子核。
原子核(Atomic nucleus)是原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原子的中央,约占原子99.95%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14g/cm^3。组成原子核的有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两种重子由3个夸克组成)。当周围有和其中质子等量的电子围绕时,构成的是原子。原子核极其渺小,如以铀的的原子半径/原子核半径比例是26634,而以氢的的原子半径/原子核半径比例是是60250。但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5%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里有π介子在质子与中子间来回穿梭(传递强核力),中子放出π-介子变为质子后,很快质子又放出π+介子变回中子,原子核里的质子与中子借着π介子来回穿梭,互相转变就是强核力的作用方式(见下图)。
图中+-号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负电磁信息单位-量子比特(qubit)
(名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万物源于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兴盛后,此概念升华为,万物源于量子比特)
注:位元即比特
Ⅶ g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是重力加速度g,还是万有引力常数G?如果问g,那么想想单摆实验。
单摆实验,根据公式T=2π√l/g,然后通过实验可以求出单摆摆动5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并求出单个周期,量出单摆的摆长,最后带入数据即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
注意实验过程中,单摆的摆动幅度不要大于5度。
Ⅷ 物理中“g”是什么
物理中G的含义是:重力。
物理学中:小写g是指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它是一个常量,大写G是重力。
初中阶段一般g取9.8N/kg 或10N/kg,计算公式为:G=mg。
例如:如果一袋大米的质量为10kg,那么这袋大米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
∵G=mg
∴G=mg=10kg X 10N/kg=100N
(8)原子核物理g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于地球本身的自转,除了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地点的物体,都随着地球一起,围绕地轴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轴的向心力,这个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来提供。
我们可以把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F1,方向指向地轴,大小等于物体绕地轴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另一个分力G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Ⅸ 原子数计算公式
原子数计算公式:G=h/L。原子(atom)指化学反应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因此具有核式结构。
微粒是指极细小的颗粒,包括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离子等以及它们的组合。例如,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称为光的微粒说。在临床医学中,微粒可造成临床危害。
Ⅹ 原子核的质量等于多少速速,急用!!!
原子核(atomic nucleus)简称“核”。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原子核极小,它的直径在10-⒖M【十的负十五次米】]~10-⒕M【十的负十四次方米】之间,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⒕g/cm⒊【每立方厘米的地方里有十的十四次方克核】,即1cm-⒊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⒏t【十的八次方吨,即1亿吨】。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