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怎么上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怎么上

发布时间:2023-01-28 20:56:39

❶ 高中阶段,物理实验很重要,如何学好物理实验

高中阶段,物理实验很重要,如何学好物理实验呢?今天我针对这个问题做一下简单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4.做好物理实验结束后的分析和总结

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当中,只是简单的记录一下,一些基本的实验现象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验结束之后还需要将测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并且总结出物理规律,这样才能够写好物理实验报告,真正的掌握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为今后的实验奠定下基础。

❷ 高中物理实验说课稿

高中物理实验说课稿

高中物理实验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在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力的合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它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

同时,本节课在整个中学物理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的基础和工具;“平行四边形定则” 则始终贯穿在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电场,磁场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而本节课所涉及的等效代换思想贯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因此,本节课不过关,后续课的学习,就无从下手,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二)课程标准分析

教材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一是从等效代换思想出发,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是体会实验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并初步掌握用平行四边行求合力的方法;三是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共点力的合力;四是知道合力的大小和分力夹角的关系;五是将力的合成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上本节内容最大的亮点在探究实验部分,同样是先用互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F1、F2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接着用另外一个力F再次将橡皮条的一端拉到O点,然后给出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不同的是接下来以前的就教材是这样说的: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表示出来;而我们现在的新教材是这样讲的:我们要探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旧教材注重知识结论的给出。而新教材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分析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节知识前他们已经具备了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有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几何知识、等效替代的思想等等,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然而高一学生习惯于代数运算,即使对位移、加速度等矢量,之前也是由直接的代数计算得出,又因为有些学生几何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对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图形计算往往不习惯,通过探究实验,则能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等效替代”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很多学生对此却不甚熟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多个实例的分析说明,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的认识。同时在学习方式习惯上,大多数学生还是习惯“吃现成”,同过本节课,要近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制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共点力的概念;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3、理解力的合成本质上是从作用效果相等的角度进行力的相互替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3、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发展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通过力的等效替代,使学生领略跨学科知识结合的奇妙,同时领会科学探究中严谨、务实的精神和态度。

重点: (1)学习科学探究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2) 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难点: (1)探究实验的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安排与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2)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需要给学生大量的探究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使探究过程自然而又合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圆满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做如下设计:

1、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科学始于好奇,发现始于观察。我国伟大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先生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从观察中获得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2、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与假设是对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作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解释。在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简单结论的基础上,教师要适当的给以引导,让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猜想。

3、指导学生合理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与要求,运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手段、方法、步骤等的全部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是物理实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切不可为了设计把一切都抛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强有略,要对设计过程进行有计划的指导。

4、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评估

由于学生探究的内容是人类早已发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宜设计成真正具有探究性的过程,在极低端得情况下,往往成为目标和路线都明摆着形式化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几何关系,只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真正意义的通过探究从未知到达已知。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结束语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一点了解和体会。不求目标的全面达成,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科学探究的尝试。谢谢大家!

;

❸ 物理实验哪些比较难,该怎么安排

一、选准实验探究课题
物理课的内容较多,知识面覆盖了力、热、声、电、光等知识,在新课程的各个章节中,有的课属理论知识介绍,有的属理论知识与物理现象演示,不宜作为探究课,因而,实验探究课并不是每节都能适用的,要针对教材编排的内容合理地选择,既要考虑学校实验器材的数量、质量,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实验探究的难易程度及可行性.如,物理中平均速度、测量、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及密度、力的测量、功率等内容有可以作为探究课来上.内能的改变、内能的利用、导体和绝缘体、串并联电路、伏安法测电阻、变阻器、电功率、安全用电、电流的磁场等也都能安排作为实验探究课.
二、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
首先,摸清学生底细,看他们对所选的课题涉及到的知识认知程度如何,有无生活经历或经验,是否能够独立地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如果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就不能适应实验需要,无法动手完成.其次,要熟悉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作好实验准备,了解器材性能、质量,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熟练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有的实验教师最好亲自先操作一遍,达到心中有数,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就很有研讨的价值.再次,做好学生的分组搭配工作,由于学生水平有差异,成绩有优劣,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不一样,因而,就要摸清学生能力情况,做好综合搭配,确保每组实验过程有一名带头人,以便能顺利进行.
三、探究课的目的与方法介绍
为了上好实验探究课,实验教师有必要在课前作简单的交待,或在实验开始时进行介绍,使学生对实验的目的、意义有清楚的认识,明确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以便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效益,顺利完成实验探究的任务,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验探究课.
四、教师在课堂的宏观调控与指导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素质存在差异,他们对实验的目的、方法认识不到位,有的学生不知探究什么,选择何种器材,观察什么现象,记录那些物理量,如果不加以指导和调控,学生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实验过程,导致实验过程颠倒顺序,数据出错或数据张冠李戴,有的学生不知从何做起,有的胡乱摆弄一下仪器,东瞧瞧西摸摸,甚至出现串位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内容,影响整节课的进行,也不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就必须下到各个实验小组,认真观察和督促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以科学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调控实验秩序和环节,对实验方法及器材使用给予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实验,但多数的学生不会收集实验数据,更不会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这是长期以来中小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结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素质教育长期积累形成的不良后果.据资料介绍,中国的学生参加国际各项奥林匹克竞赛,理论知识考试均强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参赛学生,但动手实践科学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却远远比不上这些国家的学生,这些背景资料给我们中学教师敲响了警钟.所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迫在眉睫,而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归纳分析是学生的弱项,值得实验教师的重视,探究就是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自然科学的探索与初步的研究中去,从中领悟科学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出物理规律,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突破常规,善于猜想和思维,引导学生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当然,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不是一两次实验探究过程就能做好的,需要长期地反复地实践和训练,教师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献身教育科研的热情,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出不懈的努力,不厌其烦地做好这一项艰苦工作.
另外,在开展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实际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弱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❹ 如何有效利用小实验丰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高中物理课程较初中物理抽象,内容也多,用到的数学知识较多,物理题型解题方法多,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高初中物理产生较大的衔接,很多学生感到高中物理难学,产生畏惧情绪,课堂上能听懂,但课下不会做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是许多教师和学生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搞好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目前我们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本人结合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以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教师在课堂上尤其刚上课时通过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听课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有启发性和目的性的物理问题,学生熟悉的物理生活实例或物理故事,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小实验小制作,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放映相关的物理动画或视频等。但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选择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例,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且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具有设疑激趣特征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的教学中,以雅典奥运会中刘翔110m栏夺冠过程为背景,创设情境,同时播放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m栏中的决赛录像。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问题1:110m栏决赛中,裁判是根据什么判断刘翔得冠军的?问题2:比赛现场的观众是如何知道刘翔获得冠军的?问题3:有位同学100m成绩为12s,请你判断他和刘翔谁跑的快?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研究的热情。
二、充分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一次性塑料杯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杯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2.让学生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前,安排了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使学生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前,安排了学生探究性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物理学的探索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简洁的物理规律。物理模型就是把实际问题理想化,先略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其主要因素。例如,我们在运动学中建立了“质点”模型,舍去物体的形状、大小、转动等性能,突出它所处的位置和质量的特性,用一有质量的点来描绘,这是对实际物体的简化。以及电学中的“点电荷”模型、光学中的“点光源”模型等。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物理过程模型化。如:力学中的落体模型、简谐运动模型、弹性碰撞模型、类碰撞模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能量的变化;电学中的带电质点在电场、磁场中运动模型;热学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模型,分子间相互作用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及分子势能的变化等等都是物理过程的模型化。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进行抽象简化为相应的物理过程模型,然后利用相关模型的物理规律和公式,以便于快速准确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教师讲究授课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教师赖以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信息媒介,语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的想象。直观形象的教学语言最常用的是比喻法和模型化。如在讲解质量和惯性的关系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时,就要尽可能地增大它的质量,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就要尽可能地减小它的质量的理解,以结合体育运动现象充分说明,身材苗条模特不可能充当拳击运动员;而略有臃肿的拳击运动员不可能充当短跑运动员或体操运动员。如说到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如果把原子比作直径等于100m的大球,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直径为1cm的一个小球。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联想的余地,既降低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经验表明,教师组织教学时注重语言的直观形象性,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的快感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很多,但具体执行教学任务的是我们教师。所以,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去精益求精,教学效率会更加提高。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坚持不断地去实践、思考,去探索、尝试,去开拓、创新。

❺ 如何开展有效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有效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有效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让学生在实验中加深对物理问题的理解,提高物理素养。下面从四个方面简要介绍教师应当如何有效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乐趣中进行实验
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硬性地完成给定的实验任务,不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虽然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了实验任务,但是在实验中的收获却不大,这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格外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乐趣中进行实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验课的效率才能提高。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这个实验,教师不妨将单摆装置拿到课堂上,现场展示其摆动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针对单摆可能具有的作用,自由进行思考和讨论。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单摆是否可以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呢?最后结合所学理论给出正确回答。由此自然引出了实验方案设计的问题,使实验教学顺势展开。这里,通过实验前的观察和讨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进行实验
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在实验过程中很少进行思考,达不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实施等环节中来,通过实验深度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比如:“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这个实验,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后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可能的实验方法,随后介绍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完成实验设计,对学生设计的方案给出评价和修正之后,组织学生主动完成实验探究。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既学习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实验教学效率得到显着提高。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让学生在规范中进行实验
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讲解、板书和亲自演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但是讲解和板书形式比较枯燥,亲自演示也往往缺乏必要的规范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的实验课效率低下,甚至实验过程不规范,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要领,让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在规范的实验中体会物理的严谨美、理性美。比如:“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是如何连接的,滑动变阻器是如何移动的,采集到的数据是如何处理的,如何通过图像得出实验结论。通过演示,学生不仅可以高效地复习相关基础知识,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完善自己的实验过程。
四、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实验
传统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独立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在独立学习中学生容易限制自己的思维,遇到问题可能也无法及时解决,容易导致实验课堂效率低下,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实验,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汲取其他同学的优点,完善自己的思维,能更高效地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课堂学习效率。比如:“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这个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原理、实验方案学生都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完成。

❻ 如何创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与方法,是培养高中生全方位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才能顺应人才发展需求。
1.树立创新的物理实验教学观念与目标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以往高中老师只会分配有限的时间与资源进行实验原理、过程、结果演示与讲解,认为学生只要在考试时候会解相关题目就可以,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大多以解题技巧为主,甚至很多学生不知道实验过程以及涉及的器具,但对其中的关键考点却了如指掌。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应该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起来,以此来确定教学目标,针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首先学校应该制定物理教学总目标以及各阶段实验教学具体目标,明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向,推动老师合理展开实验教学工作。开放实验室,完善实验室器具与管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
物理本身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很多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物理实验的发现与总结,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像物理学家一样通过实验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实验过程,掌握问题的影响因素,最终通过分析、总结数据来找到问题的答案,每个物理实验都可以帮助学生探索与学习物理知识与规律,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索发现过程,巩固与强化知识,有助于理论与实际的融会贯通,有助于养成学生系统创新性的思维。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中实现物理知识的温故知新,合理安排实验课程,重视实验过程教学。
2.运用多种创新性物理教学手段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现已经逐渐普及到各个学校,高中物理老师在安排实验课程的时候,应该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呈现出图像、声音、视频,因为很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物理实验又很难在学校实验室实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抽象知识更直观,并且通过实验动画的制作,让无法完成的物理实验呈现在实验课堂上,比如说,原子物理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通过多媒体视频,可以将实验中难以完成的α粒子散射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这个知识点,为后面的物理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2.2小组化教学
老师应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一方面因为实验教学时间、某些器具有限,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同时大班化实验教学也无法让老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另一方面小组化教学,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互助,共同完成实验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合作能力,拉近同学间的距离。
2.3趣味性教学
相较于其他学科,物理知识由于其抽象、枯燥等原因,往往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积极性,物理老师在安排实验课程的时候要精心研究知识,准备教学内容与实验器具,在实验设计时注重其趣味性,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物理学习兴趣。比如说,运用可乐瓶制作“水火箭”,其物理原理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要比空气要大得多。当气体进入密闭的火箭体内,使得容器里空气的气压不断增大。待到气压增强到一定程度后,“水火箭”中的“燃料”就会突破密瓶塞,高速喷射而出。这个实验需要的器具很简单,只用到身边的可乐瓶、水即可,但效果却很好,而且趣味性强,很受学生欢迎。这样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更关注身边事物,提高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爱上物理这门学科。
2.4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物理实验、家庭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有限,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课后时间以及资源进行实验,这里主要举两个方案。其一,学校设立物理实验兴趣班,开放实验室,配备专业老师,可以实时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组织物理实验兴趣浓厚的学生一起在课后完成物理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兴趣班可以一起学习、探索知识;其二,老师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家庭作为学生生活最多的场所,而且有很多物品可以用来完成小实验,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实验,有助于培养亲子感情,同时也可以普及物理小知识到各个家庭。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馆,组织学生参加发明竞赛,让学生可以充分学习与发挥自身特长,进而增强学生物理实验学习信心与决心。
3.结束语
学校以及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重视实验教学对于巩固学生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实验能力以及探究性学习习惯,充分运用多媒体、小组教学、趣味性教学以及课后实验等多种创新教学手段,来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积极性、创新能力,最终让学生在新课程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物理实验学习、动手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❼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实验总结出知识和理论,通过实验展开对问题的探究和研究。基于此,展开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采取恰当的策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合作、应用探究、实践分析,能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现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创设情境,奠定实验探究基础
高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创设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导学生互助合作与实践探究,从而展开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探索出新知识与新方法。
例如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相关知识时,设定探究式实验主题“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探究实验过程中,可以运用书本上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方法,也可以自制摆,或者借助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和疑惑,并展开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结合实验方案、实验目标,运用实验条件,展开实践探究。通过探究式实验展开过程,强化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合作学习,展开自主实验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实践与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开展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展开自主实验探究。通过制定探究性实验策略,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能力,完善知识与方法。
例如学习“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时,学生知道由摆场、周期再结合重力加速度公式即可求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改变小球体积与质量、改变摆长、改变重力加速度(增设磁铁)等方法是否还能得出当地准确的重力加速度?”通过不断转变思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与实践探究,促进学生共同提升。
三、总结归纳,建立知识体系构架
探究式实验教学需要重视对知识的总结归纳,重视反思与评价过程。发现探究式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引导学生完善学习方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反思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改进实验方法,类比推广,吸收经验和教训,不断提升学生能力。
例如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与内阻”探究式实验中,除了书本上的作图法与计算法来处理实验数据,还需要学生真正投入到实验过程中,教师设计不同的场景“如果没有电压表(电流表),有电流表(电压表)和其他元件,如何实施实验?”由探究式实验,引导学生总结与归纳,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四、拓展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知识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于生活实践,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展开理论——实践——拓展——归纳的学习模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在学生了解了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之后,通过相互交流与合作探究,挖掘潜在知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应用探究,实践探究式学习模式,强化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拓展实践的变式训练,是知识的归纳、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也是深入理解与实践应用的过程,通过变更概念非本质特征、条件、问题等,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考与应用,进一步巩固学生知识与能力。
例如在学习“抛物运动”相关知识时,教师设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主题,结合对比实验法和描轨迹法展开实践探究过程。在学生深入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并掌握书本上的探究性实验以后,展开拓展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发散。观察分析带有小孔的水瓶在自由落体、静止不动、自由上抛这三种情况下,是否会漏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失重、超重的理论与应用。之后延伸到细线、细杆上小球通过最低点、最高点时速度的关系,来探索生活中的安全问题——过桥(凹形桥、凸形桥)时的速度区间。
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合作学习、总结归纳、拓展实践等一系列过程,展开完整的实验分析与应用探究,使得学生能够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同时,强化应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❽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构建探究式的物理课堂

【论文摘要】
探究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笔者从整合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过程几方面入手构建探究式物理课堂。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build the exploratory physics classroom in teaching the senior physics
【Abstract】Exploratory learning can help students to be changed from the passive learner to the active one. At the course of exploring the physics rules, teachers should make students develop the basic and scientific way and thinking mode for gett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and at the course of solving problems, participating in the decision-making, in the group discussion and in learning and appraising, students should form the scientific exploring ability step by step. The writer has constructed the exploratory physics classroom from some aspects such as adjusting and combining the course resource, building the question condition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urse.
【Keywords】Senior physics teaching Construction Exploratory physics classroom《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新课程把这一理念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理念,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在新课程的呼唤下应运而生的。在汉语中,“探究”就是“探索、研究”,而“探索”的解释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考虑或商讨”。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
,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信息的过程。构建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实现物理学科教学新理念、适应《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需要,它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养成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科学方法和思维模式,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学习评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能行之有效的构建探究式的物理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整合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工厂、农村、科研院所、科技馆、电视节目、互联网等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不仅可从中获得物理探究教学必需的物理情景、探究器材和实践的机会,而且能更好地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使有限的物理课堂无限的延伸、拓展。

阅读全文

与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怎么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