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物理安全作为信息系统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对与信息系统实体有关的威胁、缺陷和防范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包括物理安全概述、物理安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物理安全》分析了物理安全设计和配置方面的因素,保护设施免遭非授权访问的方法,设备和信息失窃以及保护人员、设施及其资源所需的环境和相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个问题研究相关技术,提出预防策略,旨在建立基于物理、技术和行政等多方面有效控制的物理安全机制,构筑安全的物理网络。
Ⅱ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法占用和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整体的网络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的物理安全、网络拓扑结构安全、网络系统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安全等。 因此计算机安全问题,应该像每家每户的防火防盗问题一样,做到防范于未然。甚至不会想到你自己也会成为目标的时候,威胁就已经出现了,一旦发生,常常措手不及,造成极大的损失。
Ⅲ 什么是计算机的物理安全
计算机不被外界的物理接触,如计算机被物体砸坏啊,等 kolin06
Ⅳ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
包含内容如下:
1、环境安全: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环境的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要求计算机场地要有防火、防水、防盗措施和设施,有拦截、屏蔽、均压分流、接地防雷等设施、有防静电、防尘设备、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在一定的控制范围等等。
2、设备安全: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保护,包括设备的防毁、防盗、防止电磁信号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对UPS、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保护等。
3、媒体安全:主要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目的是保护媒体数据的安全删除和媒体的安全销毁,防止媒体实体被盗、防毁和防霉等。
(4)环境物理安全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办法:
1、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信息系统的技术防范能力。因此要及时更新安全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调整安全策略和选用安全性较强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算法和协议等,不要只注重效率而忽视了安全。
2、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和防范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信息系统安全中,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要培养高素质的安全技术人才,在管理体制上要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和防范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自觉遵守。
Ⅳ 系统安全管理应包括哪几个方面简答题
计算机安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和不被窃取,计算机上所保存的文件的安全。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方面。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机房应采用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重要的系统还应配备警卫人员进行区域保护。
(2)运行安全。运行安全主要包括备份与恢复、病毒的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涉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应有备份,并具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系统运行的能力。应采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查毒杀毒软件适时查毒杀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查毒杀毒。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务。
(4)安全保密管理。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级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三个方面。
Ⅵ 病区的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哪些
一、病区物理环境的管理
物理环境对增进医疗效果,帮助患者适应病人角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管理的重点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整洁病区整洁主要指病区的空间环境及各类陈设的规格统一,布局整齐;各种设备和用物设置合理,清洁卫生。达到避免污垢积存,防止细菌护散,给病人以清新、舒适、美感的目的。保持环境整洁的措施;①物有定位,用后归位,养成随时随地注意清理环境,保持整洁的习惯。②病室内墙定期除尘,地面及所有物品用湿式清扫法;③及时清除治疗护理后的废弃物及病人的排泄物;④非病人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非医疗护理必需用物一律不得带入病区。
(二)安静清静的环境能减轻病人的烦躁不安,使之身心闲适地充分休息和睡眠,同进也是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康复、医护人员能够专注有序地投入工作的重要保证。(1)根据国际噪音标准规定,白天病区的噪音不超过38Db。(2)控制噪音医护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3)易发出响声的椅脚应钉橡胶垫,推车的轮轴、门窗交合链应定期滴注润滑油。(4)积极开展保持环境安静的教育和管理。
(三)舒适舒适的环境主要指病人能置身于恬静、温湿适宜、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用物清洁、生活方便的环境中,才有安宁、惬意,心情舒畅感。
1.温度、湿度病室温度过高神经系统易受抑制,影响人体散热;室温过低,使机体肌肉紧张、冷气袭人导致病人在接受诊疗护理时受凉。病室适宜的温度一般冬季为18-22℃,夏季19-24℃,儿科病室22-24℃之间,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且机体散热慢,病人感到湿闷不适;温度过低,则空气干燥,人体水分蒸发快,热能散发易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口干咽痛影响气管切开或呼吸道感染者康复。因此,应根据季节和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开窗通风、地面洒水、空气调节器等措施,调节室内温湿度,使病人感到心境愉悦,安泰处之。
2.通风病室空气流通可以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微生物的密度,使患者感到舒适宜人,避免产生烦闷、倦怠、头晕、食欲不振等症状,有利于病体康复。合理的做法是:根据气候变化情况定时开窗通风,冬季一般每次通风30分钟左右;病室应为无烟区(不得在室内吸烟);及时清除污物及不良气味。
3.阳光病室阳光充足,不仅能保护病人的视力,增加活力;且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发挥其杀菌作用,净化室内空气;适当的“阳光浴”还可以增进病人的体质,尤其是冬季的阳光,使病人感觉温暖舒适,激发情趣。但必须注意:阳光不宜直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午睡时宜用窗帘遮挡阳光,不至于影响患者午休;室内的人工光源,既要保证晚夜间的工作、生活照明,又不可影响患者睡眠。
(四)安全病区管理工作中应全力消除一切妨碍病人安全的因素,安全保障好,病人心理松弛,可以避免意外事故,提高治愈率,增进护理的社会效应。①避免各种因素所致的意外损伤。如浴洗室地面潮湿,致使病人滑倒跌伤;昏迷病人未加床档、保护具而坠床或撞伤;神志不清或躁动病人触接电源而灼伤等等。②杜绝医源性损害。如粗心大意引发的护理事故、差错;服务态度欠佳,致使病人心理失衡等。③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详见第五章)。所有上述不安全因素,都可通过科学管理加以避免,收到满意的效果。首先应改善服务态度,事事将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力争改善病区的安全设施,如厕所、走廊设有扶手,给功能障碍的病人带来安全感;电源插座远离神志不清的病人,夜间设有地灯照明,方便病人的生活;有严格的环境清扫、物品清洁、消毒制度;病房、治疗室设有符合卫生学要求的流水洗手设备等。
(五)美观 病区美化包括环境美和生活美两方面的内容;
1.环境美 主要指布局、设施、用品整洁美,色调美。一般多采用浅蓝、浅绿等冷色,能给人以沉静、富有生气的感受;在病室和病区内走廊亦可摆设绿色盆景植物、花卉、壁画等,借以点缀美化环境,调节病人的精神生活。
2.生活美 主要指病人休养生活涉及到的各个侧面如护理工具、餐具等生活用品美观适用;护士的心灵、语言、行为美;患者医护人员的服饰美;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艺术设计美等等。所有这些都按审美规律来做,就能激励病人热爱生活,调适护患心理距离,满足病人的精神心理需要。
Ⅶ 军事安全物理安全是属于什么的
物理安全主要是指通.过物理隔离实现网络安全。
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开启了信息化时代人类文明的新纪元。Internet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方面,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地渗透到政.府、金融、国防等关键领域;另一方面,网络用户成分越来越多样化,出于各种目的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越来越频繁。安全保.障能力是新世纪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济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夸张地说,它在下个世纪里完全可以与核.武.器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相提并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全方位地危及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国.家处于信息战和高度经济风险的威胁之中。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数据的威胁; 二是对网络设备的威胁。这些威胁可能来源于各种因素:外部和内部。 我.国的安全官.员认为:没有与网络连接,网络安全威胁便受到限.制。 国.家保密局2000年1月1日起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许多机.构要求有效地保.障机.密数据,防止通.过内部环境与外界敌对环境之间的物理联.系而遭受网络侵袭。
物理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物理安全涉及在物理层面上保护企业资源和敏.感信息所遭遇的威胁、所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所采取的相应对策。企业资源包括员工及其赖以工作的设施、数据、设备、支持系统、介质等
掌握这部分知识需要了解有关选择、设计和配置工作场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保护设施免遭非法入侵的方法;保护设备和信息免遭盗窃的方法;保护员工、设施及其资源免遭环境和意外伤害的手段。
物理安全分类
物理安全一般分为三类: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介质安全。
环境安全
1 .机房与设施安全
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环境就是指机房及其设施,它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基本环境,包括机房环境条件、机房安全等级、机房场地的环境选择、机房的建造、机房的装修和计算机的安全防护等。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等在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A/T390-2002《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要求》、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等标准中有详细的描述。
2.环境与人员安全
环境与人员安全通常是指防火、防水、防震、防振动冲击、防电源掉电、防温度湿度冲击、防盗以及防物理、化学和生物灾害等,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人为蓄意破环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
3.防其他自.然.灾.害
防其他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湿度、洁净度、腐蚀、虫害、振动与冲击、噪音、电气干扰、地.震、雷击等。
通常,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被认为是干燥的;当相对湿度高于80%时,则被认为是潮.湿的。过高或过低的相对湿度,对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均有不利影响;洁净度主要是指空气中灰尘量和有害气体含量,它也是影响计算机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计算机中的金属部分,如集成电路引脚、适配器以及各种电缆连接器、插头、接头等都会因受到腐蚀作用而损坏,包括化学物质的直接腐蚀或氧化、空气腐蚀或氧化、电解液腐蚀等。鼠虫害也是造成设备故障的因素之一,窜入机房内的鼠虫会咬坏电缆,严重的会引起电源短路。据日本IECC对国内2000个用户的调.查,在计算机事.故中,有10%是鼠虫害造成的;振动、冲击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干扰是由非预料之中的、不需要的或随机的电场、磁场、无线电.信号或声音信号等造成的影响。干扰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噪音干扰、电气干扰和电磁干扰。大多数地.震对计算机设施造成的损失是房屋倒塌和设备损坏,除此之外,还有人身安全威胁,应建立防灾组.织和规章制.度,保证地.震发生后能尽快恢复正常工作。雷电损坏计算机设备也相当普遍,据报道,1⑨83年美国很多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遭到雷击损害,1⑨85年一次雷电竟使美国一栋大楼15层内的计算机全部损坏。我.国某气象中心从日本引进的M-170、160大型机两次受到雷击。1⑨86年7月19日,太原某厂PDP-11/73计算机被雷击损坏。铁.道.部成都铁路局引进的VAX-11机,1⑨85年7月因雷击损坏了主机1台、终端5台。沈阳铁路局1⑨86年4月9日因雷击损坏微机3台。在国内外,类似事.件已发生多起,因此为保.障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遭到来自雷电的袭.击,计算机安全机房应设置避雷针,并应以深埋地.下且与大地良好相通的金属板作为接地点,避雷针的引线则应采用粗.大的紫铜条,或者使整个建筑的钢筋自地基以下焊接连成钢筋网作为“大地”,与避雷针相连。
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泄.漏发射、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1. 防盗和防毁
当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被盗、被毁时,除了设备本身丢失或毁损带来的损失外,更多的损失则是失去了有价值的程序和数据。因此,防盗、防毁是计算机防护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采取的防盗、防毁措施主要有:设置报警器——在机房周围空间放置侵入报警器,侵入报警的形式主要有光电、微波、红.外线和超声波;锁定装置——在计算机设备中,特别是在个人计算机中设置锁定装置,以防犯罪盗窃;计算机保险——在计算机系统受到侵犯后,可以得到损失的经济补偿,但是无法补偿失去的程序和数据,为此应设置一定的保险装置;列出清单或绘出位置图——最基本的防盗安全措施是列出设备的详细清单,并绘出其位置图。
2.防止电磁泄.漏发射
抑制计算机中信息泄.漏的技术途径有两种:一是电子隐蔽技术,二是物理抑制技术。电子隐蔽技术主要是用干扰、调频等技术来掩饰计算机的工作状态和保护信息;物理抑制技术则是抑制一切有用信息的外泄。物理抑制技术可分为包容法和抑源法。包容法主要是对辐射源进行屏.蔽,以阻止电磁波的外泄传播。抑源法就是从线路和元器件入手,从根本上阻止计算机系统向外辐射电磁波,消除产生较强电磁波的根源。
3. 防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是指当电子设备辐射.出的能量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干扰设备本身以及周围的其他电子设备的现象。计算机与各种电子设备和广播、电视、雷达等无线设备及电子仪器等都会发出电磁干扰信号,计算机要在这样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中工作,其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实际使用中需要了解和考虑计算机的抗电磁干扰问题,即电磁兼容性问题。
介质安全
介质安全包括媒体本身的安全及媒体数据的安全。对媒体本身的安全保护指防盗、防毁、防霉等,对媒体数据的安全保护是指防止记录的信息不被非法窃取、篡改、破.坏或使用。
1.介质的分类
对介质进行分类,是为了对那些必须保护的记录提.供足够的保护,而对那些不重要的记录不提.供过保护。计算机系统的记录按其重要性和机.密程度,可分为以下四类。
(1)一类记录——关键性记录
这类记录对设备的功能来说是最重要的、不可替换的,是火灾或其他灾害后立即需要,但又不能再复制的那些记录,如关键性程序、主记录、设备分配图表及加密算法和密钥等密级很高的记录。
(2)二类记录——重要记录
这类记录对设备的功能来说很重要,可以在不影响系统最主要功能的情况下进行复制,但比较困难和昂贵,如某些程序、存储及输入、输出数据等均属于此类。
(3)三类记录——有用记录
这类记录的丢失可能引起极大不便,但可以很快复制,已留有拷贝的程序就属于此类。
(4)四类记录——不重要记录
这类记录在系统调试和维护中很少应用。
各类记录应加以明显的分类标志,可以在封装上以鲜艳的颜色编码表示,也可以作磁记录标志。
Ⅷ 物理安全的定义及管控范围是什么
在网络安全中,物理设备的安全是保证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技术是指能够保护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等硬件设施免遭自然灾害(地震、水灾、火灾、爆炸等事故)、和人为操作错误或失误而造成的破坏。
物理安全技术包括机房环境要求、设备安全和传输介质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些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有效的防止基础设施设备等资产的损坏、丢失、敏感信息泄露及业务活动的中断。
设备安全
设备安全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坏、防设备故障、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抵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其目标是防止组织遇到资产损坏、资产流失、敏感信息泄露或商业活动中断的风险。它应从设备安放位置、稳定供电、传输介质安全、防火安全和防电磁泄密等方面来考虑。
设备的安放位置及保护设备
设备的安放位置应有利于减少对工作区的不必要访问,敏感数据的信息处理与存储设施应当妥善放置,降低在使用期间内对其缺乏监督的风险;要求特别保护的项目应与其他设备进行隔离,以降低所需保护的等级;采取措施,尽量降低盗窃、火灾等环境威胁所产生的潜在的风险。
Ⅸ 信息安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即寄生系统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授权的复制和安全性。
信息系统安全包括:
(1)物理安全。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处理秘密信息的系统中心房间应采取有效的技术预防措施。重要系统还应配备保安人员以进行区域保护。
(2)操作安全。操作安全性主要包括备份和恢复,病毒检测和消除以及电磁兼容性。应备份机密系统的主要设备,软件,数据,电源等,并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系统。应当使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防病毒和防病毒软件及时检测和消毒,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的病毒和防病毒软件。
(3)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是信息安全的核心任务。
(4)安全和保密管理。分类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包括三个方面:管理组织,管理系统和各级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保障管理人员,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管理整个机密计算机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本身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如何防止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止年轻人浏览不良信息以及泄露个人信息。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安全系统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到安全系统,如UniNAC, DLP等安全漏洞可能威胁到全球安全。
信息安全意味着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会出于意外或恶意原因,被破坏,更改,泄露,并且系统可以连续可靠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会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规则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狭隘的安全性和一般的安全性。狭窄的安全性基于基于加密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的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有关的内容;广义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仅名称变更是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和法律问题相结合。
该专业培养高级信息安全专业人员,可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电子金融。
信息安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信息存储的安全性以及网络传输的信息内容的审计。身份验证身份验证是验证网络中主题的过程。通常有三种方法来验证主体的身份。一个是主体知道的秘密,例如密码和密钥;第二个是主体携带的物品,如智能卡和代币卡;第三是只有主题的独特功能或能力,如指纹,声音,视网膜或签名。等待。
(9)环境物理安全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可采取的防护措施
1、采用防火墙技术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手段。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防火墙手段,是通过逻辑手段,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开来。他在保护网络内部信息安全的同时又组织了外部访客的非法入侵,是一种加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联系的技术。防火墙通过对经过其网络通信的各种数据加以过滤扫描以及筛选,从物理上保障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
2、对访问数据的入侵检测是继数据加密、防火墙等传统的安全措施之后所采取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手段。入侵检测通过从收集计算机网络中关键节点处的信息,加以分析解码,过滤筛选出是否有威胁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的因素,一旦检测出威胁,将会在发现的同时做出相应。根据检测方式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误入检测系统、异常检测系统、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
3、对网络信息的加密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有效措施,通过对所传递信息的加密行为,有效保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不被恶意盗取或篡改。这样,即使攻击者截获了信息,也无法知道信息的内容。这种方法能够使一些保密性数据仅被拥有访问权限的人获取。
4、控制访问权限也是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防护手段之一,该手段以身份认证为基础,在非法访客企图进入系统盗取数据时,以访问权限将其阻止在外。访问控制技能保障用户正常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又能阻止非法入侵保证安全。访问控制的内容包括:用户身份的识别和认证、对访问的控制和审计跟踪。
Ⅹ 信息安全中的物理安全包括那几项
信息安全中的物理安全包括那几项
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涉及到整个系统的配套部件、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所处的环境安全以及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等方面,是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 本标准提出的技术要求包括三方面:
1)信息系统的配套部件、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2)信息系统所处物理环境的安全技术要求;
3)保障信息系统可靠运行的物理安全技术要求。设备物理安全、环境物理安全及系统物理安全的安全等级技术要求,确定了为保护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所必须满足的基本的物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以GB17859-1999对于五个安全等级的划分为基础,依据GB/T20271-2006五个安全等级中对于物理安全技术的不同要求,结合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具体情况,根据适度保护的原则,将物理安全技术等级分为五个不同级别,并对信息系统安全提出了物理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不同安全等级的物理安全平台为相对应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提供应有的物理安全保护能力。第一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提供基本的物理安全保护,第二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提供适当的物理安全保护,第三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提供较高程度的物理安全保护,第四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提供更高程度的物理安全保护,第五级物理安全平台为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提供最高程度的物理安全保护。随着物理安全等级的依次提高,信息系统物理安全的可信度也随之增加,信息系统所面对的物理安全风险也逐渐减少。
本标准按照GB17859-1999的五个安全等级的划分,对每一级物理安全技术要求做详细的描述。因第五级物理安全技术要求涉及最高程度物理安全技术,本标准略去相关内容。附录A对物理安全相关概念进行了描述,并对物理安全技术等级划分进行了说明。为清晰表示每一个安全等级比较低一级安全等级的物理安全技术要求的增加和增强,每一级的新增部分用“宋体加粗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