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省部级比赛怎么区分
省部级比赛区分方法:竞赛名称不同、学科竞赛流程及奖项划分原则、证书辨别方法等三种方法区分。
一、竞赛名称不同
1、 省级赛区竞赛名称: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2、 全国竞赛名称: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
二、学科竞赛流程及奖项划分原则
五大学科竞赛主要考4次:省级赛场2次,全国赛1次,国际赛1次(中国一般只有4-6个人可以参加,大致可以忽略不计)。
三、证书辨别方法
1、国赛选手的证书都是现场发放,众多的高校也会在国赛现场直接和考生签约,但是除遴选入国家集训队的考生可直接保送外,其余的都还需要参加自主招生。
2、省一评定方法:省一等奖的证书直接由中国XX会盖章,并且有独立的编码,各省省一名单也可以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网查询。
3、省二、省三评定方法:省二、省三等奖的评定主要主要有两个盲点,一是和初赛的省二、省三区分开来,二是部分省份的证书写的和国赛证书类似,很容易混为一谈。
1)复赛和初赛奖项区分,一般证书上写的书XX竞赛复赛,XX联赛,表明此证书是省级复赛获奖证书。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化学竞赛省级赛是预赛和初赛。所以化学竞赛复赛的证书写的是初赛。其实和其他竞赛的复赛联赛意义一样。
2)和国赛证书的区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判,一个是直接从网上查询,国赛选手名单,自主招生在线网站都会进行公布,家长可以直接点开咨询窗口咨询。二是从时间上来判断。
② 物理竞赛省二有什么用
物理竟赛省二可以加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各项活动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竟赛的目的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风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对学生的好处:
1、竞赛锻炼思维能力。竞赛中的知识在常规的学习中用不到,这是个事实。然而,每一门学科除了有相应的知识外更是有相应的思维方式。
2、竞赛对课内成绩提高有促进作用。因为竞赛难度大,同学们会为了理解的更透彻,知识点掌握的更熟悉而下很多功夫在这门学科上。
③ 物理竞赛省一等奖有什么用 作用是什么
获得物理竞赛省一等奖虽然没有全国一等奖有用,但是也是有很大用处的,可以冲击一下强基计划。
全国高中物理竞赛,为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竞赛分为预赛(笔试)、复赛(笔试、实验)和决赛(笔试、实验)。在复赛中获一等奖者将获得保送进入大学的资格。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如以参加复赛。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题,满分为320分;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满分为80分。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每届决赛设一等奖50名左右,二等奖150名左右,三等奖200名左右。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1)省级初赛:初赛会分一、二、三等奖
(2)省级复赛:从省初赛中选拔而出。复赛结束后会确定各省省一、省二、省三的人员及人数。其中,省队选手是从省一中选拔而出,省队人员及人数是由中国物理学会确定的,每个省一般都有几十人。
(3)全国决赛:省级复赛中选拔出来的省队选手最终进行全国决赛,全国一等奖大概40人左右。
④ 物理竞赛省二有什么用
物理竞赛省二在高考可以加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是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各项活动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持。竞赛的目的是促进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促进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风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相关政策
综合评价招生门槛没有强基高且对学科竞赛奖项非常认可,成绩达标的省二、省三竞赛生通过初审基本没什么太大问题。而且奖项越高,初审级别就会相应的高,在高校综合评价校测中的作用就更不能小觑(综合评价综合成绩是按高考成绩、校测成绩及学考成绩按相应比例折合的)!
受特殊招生政策影响,2021年多数综合评价高校将竞赛奖项作为综合评价报名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针对江苏省和山东省招生院校中明确认可五大学科竞赛省二省三奖项。2022年各校具体要求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