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定力
"定力 "是佛家语。佛学之三藏十二部经典籍的核心或曰总纲,乃"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律,定即禅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须"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惑",方可"显发真理,成正等觉"。而三学中,"定"又为佛法之中枢,有佛学家言:"广义的定不单指禅定,定学的修持意在培养人之定力。有定力的人,正念坚固,如净水无波,不随物流、不为境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
有定力的人心地清净,如如不动,不被假象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学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开慧。"由此可见,佛法修持者的定力如何,对其能否修成正果,至关重要。
(1)物理定力指什么扩展阅读
两千五百多年前,位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为探索宇宙真谛,解救众生诸苦,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王位,离别妻子,出家修行。他在雪山苦修六年,后在菩提树下静思入定,打坐四十九天,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从而创立了佛教。此人便是佛祖释迦牟尼。
一千四百年前,一位印度僧人在嵩山五乳峰的一个岩洞中面壁九年,以至于在石壁上留下了他坐禅的影象。传说他坐禅时,面对石壁,两腿盘曲,双手作弥陀印,二目下视,五心朝天。入定后,飞鸟在他的肩上筑巢,他都不知,直到开定后才起身走动。待疲倦消失,便继续坐禅。后来,他授予弟子慧可《楞伽经》四卷,使禅宗得以在中国流传。
此人便是在中国佛教史上被推为"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释迦牟尼与菩提达摩的故事,说明他们之所以成为佛教与禅宗的开山鼻祖,不但具有超凡的智慧,而且具有超凡的定力。
‘贰’ 定力是什么
定力意思是人控制自己的欲望或行为,不为利所诱,不为名所累,不为情所困,不为难所屈,不为危所乱,专心致志于某一事物的能力。
定力是一种选择力,抗干扰,明辨是非不走眼。选择力是鉴别、判断、取舍的集成。茫茫宇宙包罗万象,人类社会错综复杂,一个人不可能穷尽天下所有事务,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的一生是选择的一生,选择决定成败。
定力的意义在于选择的价值。选择大多在各种干扰和不确定中进行,有成本,也有风险,需要一双识别善恶是非、真伪优劣的火眼金睛。选择是定力的瞄准仪。定力先定向,是正确选择的能力。
定力的佛教意义:
“定力”是佛教用语。“定力”是清除烦恼、妄想的禅定力之一。
佛教中有“五力”,“定力”是“五力”中的一种。“五力”指五种能破除障碍、使人得到解脱的力量,包括“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五力”也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法威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