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噪声、振动、辐射、粉尘、物理性损伤、高空、高压电、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
② 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物理因素: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
职业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影响人体健康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统称。可分三类:
1、生产过程有关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气象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的气压(高气压、低气压)、辐射(高频电磁场、微波、紫外线、红外线、放射线)、噪声、振动等;化学因素,如工业毒物、粉尘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虫、微生物等。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因素。如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紧张,劳动强度过大、频度过密等。
3、生产环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厂房建筑不合理等。
(2)属于物理性危害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生产环境因素
1、化学因素:在生产中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可对健康产生危害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摄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蒸汽或气体的形态散布于空气中。
(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水泥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构成要素。
(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低温、高湿等。
(2)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3)噪声、振动、超声波、次声等。
(4)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微波、激光等。
(5)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
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霉菌等;医务工作者接触的传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③ 什么是物理性伤害
物理性危害主要指食品加工过程中机械操作带来的杂质,包括金属、机械碎屑、玻璃、首饰、碎石子、骨头碎片等。
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危害识别中,相比于化学性安全危害与生物性安全危害,物理性安全危害更容易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通常不作为风险危害评估的重点。
首先,生产厂家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员工的行为;
其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品生产安全机制,制定标准,并且要求员工严格的执行;
再次,国家可以制定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并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打击力度。
(3)属于物理性危害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物理性危害的反面是化学性伤害。
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可以根据来源分为环境污染、天然污染、人为添加和食品供应过程产生四大类。
对于某些物质来说,这种分类方法并不明确,比如具有致畸致癌性的N-亚硝基化合物,其前体物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来自于食品添加剂或矿物燃烧导致的环境污染,另外食品中广泛天然存在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也可以是其直接或间接前体物质。
食品中存在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如汞、铜、铅等重金属及一些放射性物质)和有机污染物(如二恶英、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等工业化合物及副产物)。无极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采矿、能源、交通、城市排污及农业生产、核泄漏等带来的。
这些都会通过环境及食物链而危及人类健康,并随着人类环境的持续恶化,食品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能有增无减,必须采取更有效的对策加强治理。
④ 哪一项属于物理性危害a病原菌b河豚鱼c有毒蘑菇d螺丝铁钉
本题选d
d 螺丝铁钉
αbc 均不属于物理范畴
⑤ 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分别指什么
物理性危害与化学性、生物性的区别
物理性危害指高温、低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磁辐射、放射性辐射等物理因素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危害,比如粉尘的污染,是粉尘阻塞了肺,噪声污染,则是大分贝对耳膜造成的伤害,如此的等等,化学伤害就主要是化学腐蚀,生物性的则是通过生物对生物的破坏,例如病毒,细菌等
⑥ 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属于职业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1、噪声
2、高温
3、低气压
4、高气压
5、高原低氧
6、振动
7、激光
8、低温
9、微波
10、紫外线
11、红外线
12、工频电磁场
13、高频电磁场
14、超高频电磁场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粉尘因素、化学因素(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等)、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各种放射性物质)、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和其他因素(金属烟、井下不良作业条件等)。
(6)属于物理性危害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加速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使用,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的职业危害更加多样、复杂,职业暴露人群日益扩大,职业病新发病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1998年~2017年,我国共报告职业病病例380449例。自2010年以来,我国职业病报告病例数持续高位波动,201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3万,每年因职业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超过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在新的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出现的背景下,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四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
⑦ 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分别指什么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危害,比如粉尘的污染,是粉尘阻塞了肺,噪声污染,则是大分贝对耳膜造成的伤害,如此的等等,化学伤害就主要是化学腐蚀,生物性的则是通过生物对生物的破坏,例如病毒,细菌等
⑧ 常见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陛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
6、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
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
(8)属于物理性危害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保护措施
1、噪声污染防护
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主要措施有:在城市建设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区规划,使居住区与噪声源尽量远离。在车流量大并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干道两侧,建立隔声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来阻挡噪声的传播。应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将传播中的噪声声能转变为物体的内能等。
2、放射性污染防护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核电站(包括其他核企业)一般应选址在周围人口密度较低,气象和水文条件有利于废水和废气扩散稀释,以及地震强度较低的地区,以保证在正常运行和出现事故时,居民所受的辐射剂量最低。
含有α射线的废物和放射强度大的废物要进行最终处置和永久贮存。在核企业周围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区建立监测机构。
3、光污染防护
光污染的防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加强对玻璃幕墙和其他反光系数大的装饰材料的管理,减少其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工厂的照明条件,减少光污染来源。对有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的场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主要是戴防护眼镜和防护面罩。
4、电磁波污染防护
保持距离;减少接触;改善环境;少用手机;采用屏蔽物减少电磁波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