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要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就要测量啥
如果您是初中生:
需空档链要测量物体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距离s以及运动的时间t
如果您是斗孙高中蠢亮生:
需要测量不仅s,t,还有加速度a等其他物理量.
请就题论题、
2. 运动的基本物理量有哪些,如何计量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不少。我们今天重点讲三个。第一是位移。第二是速度。第三是加速度。
重点要记住的就是三句话:
1.位移是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2.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
3. 加速度等于速度变化量比时间。
下面我们一一具体讲解。
1.位移和路程是一组概念。
位移是指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这个线段的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这个线段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位移是矢量,遵循矢量合成的法则。
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例1:一位同学沿着学校的操场(一圈400米)跑步。
跑一圈路程是400米,位移是0.
例2:下图为我大学同学参加毕业30年聚会的返程行车记录。
路程是图中蓝色轨迹的长度,是233.49km。
你可以想象那(轨迹)是一根蓝色的弯弯曲曲的细线,把它捋直了用皮尺来测量,得到的结果就是路程。
也可以想象“路程”是我们用米尺一小段一小段地测量,然后全部加起来得到的。
图中红色线段对应的实际长度就是“位移”的大小。红色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例3:一个人向东走了3米,又向北走了4米。求他的位移和路程。
解答:路程是7米。
位移大小为5米,方向东偏北53°。
2.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不变的。等于任意一段位移比对应的时间。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变化的。我们用平均速度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对应的时间的比值。
例1: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米处的速度是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例2: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3.75m/s B.12.5m/s C.12m/s D.11.75m/s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提到的“速度”严格来讲是“平均速率”,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比如我大学同学参加毕业30年聚会的返程行车记录里面的55.26km/h就是平均速率。
(3)瞬时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它的定义仍然是位移比时间。只不过在这里,时间是趋近于零的一小段时间。是取了极限的。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运动方向。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瞬时速度:比如,我们想知道在百米跑中运动员撞击红线那一瞬间的速度。我们可以测出运动员经过离红线10米的距离所用的时间,将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粗略地当作撞击红线的瞬间速度。接下来,我们把距离缩短9米、8米……1米,这样算出的平均速度就越来越接近那个真实的“冲刺速度”了。
3.加速度
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加速度又可以称为速度变化率。
(1)速度变化量等于末速度减初速度。是两个矢量的差。
用公式表达为:Δv=(vt-v0),其中v0是初速度,vt是末速度。
由上图的例子可以看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与初速度或者末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没有直接的关系。
(2)“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者的比较
(3)怎么理解变化率?
变化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变化量,表示变化的快慢。
我比较喜欢举同学们长个的例子。很多同学的家长都会记录孩子每年身高增长多少。这就是“身高的年增长率”。同学们可以问问家长,据他们的观察记录:你哪个阶段长得最快?
3. 初中物理,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及测量方法有哪些
1.长度:刻度尺(直尺、卷尺)(特殊测量方法:棉线、滚轮、刻度尺间接测量)
2.液体或固体体积:量筒、量杯,规则固体可用刻度尺
3.质量:天平(实验室)、电子秤、杆秤、磅秤(日常生活),弹簧测力计间接测量
4.时间:秒表、钟
5.速度:速度计(汽车上),平均速度:尺(皮尺)、钟表(秒表)
6.温度:液体温度计(实验室用);体温计(测体温);寒暑表(测气温)
7.力(重力、拉力、摩擦力、浮力):弹簧测力计
8.液体的密度:密度计;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9.固体的密度: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量筒
10.液体的压强:压强计 大气压:气压计(水银气压计即托里拆利实验和无液气压计)
11.电流:电流表 电压:电压表 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伏安法)或欧姆表。
电功:电能表 电功率:伏安法或 电能表、秒表
12.直接测量型实验有10种基本仪器、仪表:钟表(或停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要求学生会根据测量范围选合适量程和根据精确程度先最小分度值,会正确操作与读数,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每种仪器测量前:都要认真观察所使用的仪器零刻度线的位置(调零)、最小分度值和测量范围等。
13.掌握四个重要实验:
①.测密度:原理ρ=m/V,器材:托盘天平、量筒,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尽量减小误差。
②.测机械效率:原理:η=W有/W总,器材:一套简单机械装置(如滑轮组、斜面等)、弹簧测力计、细绳,测量时,注意要匀速竖直拉动弹簧测力计,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动滑轮的重、摩擦和物体本身的重.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③.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和功率:原理:电阻R=U/I,电功率P=UI;器材: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画电路图,会连接实物,会选择电压表、电流表量程,小灯泡不亮时,能根据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析电路故障,知道灯泡在不同的电压下,测出的电阻值不相等是因为温度变化了.知道测小灯泡电功率与测定值电阻阻值都要求多次测量意义有什么不同,知道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如果只有一个电流表或电压表时(缺少测量工具),如何利用定值电阻或电阻箱测电阻。
与人体有关的物理量(初中学生)
1、质量约:50kg 2、重力约:500N 3、密度约:1×103 kg/m3
4、体积约:0.05 m3 5、身高约:160-170cm 6、电阻约:几千欧
7、手臂长约:50——60cm 8、手掌面积约:100-120cm2 9、脚掌面积约:200-250 cm2
10、对地压强:行走时约:2×104Pa 站立时约:1×104Pa
11、步长约:50-70cm 12、步速约:1.5m/s
13、骑自行车速度约:4m/s 14、骑自行车时受到的阻力约:20N
15、大拇指指甲宽约:1cm;手掌宽约:1dm 16、脉搏跳动频率约:70-75次/min(1.2Hz)
17、正常血压约: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 18、人体正常体温约:36.5℃(37℃)
19、100米短跑时间约:13-14s 速度约:7.5m/s
4. 想知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斜面倾斜拦高角度、滑动摩擦系数、初始速度,是理想情况下计算木块速度时需要的数据。
如果直接简模尺测量速度,那就测量某段时间内木块移动的距离,距码饥离除以时间可得出这段时间内木块的平均速度。
5. 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有什么和什么
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位移和时间。因为位移和时间较容易测量。注意平均速度是矢量,不能用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度是一个用来反映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在高中教材中,只有单向的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才可以用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其他情况只能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确定。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还可以通过确定初速度和末速度来求解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