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说物理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种说法是流传很久的一个噱头。事实上,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而自然科学是从历史上的哲学独立、分离开来的。早期的自然科学(那时还没有“科学”这个词)称为自然哲学,牛顿的巨着的书名《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与其说“物理尽头是哲学”,毋宁说“哲学的穷途是物理”更接近历史事实。这个噱头或者梗,是一些只崇尚形而上的空谈,从来不把自己的观念与现实映照的白痴哲学生为哲学贴金之谈,显示则是倒过来的:“哲学发展到头”了,进行不下去了,只能乞求于科学,并把自己的追求梦想为物理学的终极目的。打个比方,如果将科学比作一艘航海的巨舰,哲学不过是巨舰上依赖残渣剩羹勉强生存的军舰鸟。离开科学的现实材料,哲学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至于说“哲学的尽头是神学”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哲学是思辨,神学是信仰,这是两个不同轨道上跑的车,并无交集。
‘贰’ 物理学发展到最后,一定会成为神学吗
物理学尽头物理学发展到最后,将会沦为神学论。两者之间,在解析的答案里有共通之处,也存在着矛盾点。只能说,现有研究答案与逻辑,无法推理得出一个可解析的答案,而短途期限里暂时无法解析出来。
而且,曾经归类为神学论的某些东西,在至今已有物理可解析出的答案,可见知这神学与物理学都有一定共通之处。因为给予目前无法将深入研究的物理学一个答案,且在研究一定的时间内无果,故而无奈之举以神学为结论。
不过在未来,那些目前与短期阶段性无法解释得出结论的东西,将会在发展趋势的铺佐之下,反反复复的深入研究里,找到一个可解释的结论。
‘叁’ 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都最后去研究神学了物理的最后是什么
�6�1牛顿(Isaac Newton)的名着《原理》一书的出版更是一个重大的成功,它用万有引力和经典力学定律解释了太阳系行星的运动规律。尽管伽利略与当时的权威以及牛顿与正统的信仰都有过分歧,但他们和其他物理学的开拓者一样都是宗教信徒。他们说,上帝写了两本人们必读的书,一本叫做“自然”,另一本就是“圣经”。
情况后来发生了很大变化。牛顿的伟大继承者,皮埃尔�6�1西蒙�6�1拉普拉斯(Pirre Simon Laplace)对天体力学极为热衷;他甚至向当时的统治者拿破仑(Napoleon)声称他根本就不需要假设上帝的存在。这种想法坚定地认为任何存在都是力学的,致使很多宗教都转变为自然神论,进而成了无神论。尽管如此,到了19世纪末仍然有许多信仰上帝的物理学家,这与生物学的情况颇为不同。尤其在英国,令人吃惊的是,迈克尔�6�1法拉第(Michael Faraday)、詹姆斯�6�1克拉克�6�1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和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都既是虔诚的基督徒又是杰出的物理学家。
随着相对论和量子论的重大发现,20世纪的物理学向人们揭示出世界并不仅仅是力学的,而是要用更微妙更深奥的理论来描述。正如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尼尔斯�6�1玻尔(Niels Bohr)曾经说过的那样,世界不仅比我们已经想到的要更奇怪,而且比我们所能想到的要奇怪得多。今天,在物理学家中存在着大量各种各样的信仰和非信仰,当然社会中更多。然而当前的物理学和神学有着积极的交流。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认知领域,它们都不可能去解答对方领域内的问题。像罗马教廷与伽利略之间的误会将不会重现。但是在科学实践中有很多这样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极限问题”,因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会超出科学所局限的范围。有神论的深刻观点却可以对它们给出合理的解释。因此,即使是那些站在历史信仰传统大门之外的物理学家,也可以写出诸如《上帝与新物理学》(保罗�6�1戴维斯,Paul Davies)之类的书。
这些“极限问题”中有一个就是:究竟为什么科学成为可能了呢?科学使得人们能够理解像亚原子物理和现代宇宙学那样遥不可及或非直觉的体系,它的力量远远超出了任何可以被简单地看作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所赋予人类的能力。而且打开物理世界之迷大门的钥匙却被证明是数学这种显得极为抽象的东西。寻求用漂亮的方程式来描述基本理论已成为物理学中导致重大发现的实用工具。这不仅在于数学所具有的美学,而且经验表明只有这样的理论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尤金�6�1维格纳(Eugene Wigner)曾经问道:“为什么数学会超乎常理地有效呢?”阿尔伯特�6�1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自己也说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的可理解性。宇宙的理性透明度和理性美丽深深地打动着物理学家。“惊奇”是一个不能用在科学论文中的词,但它却表达了物理学家的亲身经历,是对他们的科研劳动的美好回报。如果把这样井然有序的世界认为是充满思想、灵光闪现的,那么就可以很合理地问:这为什么不可能是隐藏在背后的造物主的智慧呢?
物理学是最后一门意识到历史意义之所在的科学了。人们直到19世纪20年代才发现宇宙在不断地膨胀,因而它在几十亿年前应该与现在大不一样。这最终导致了现代的大爆炸宇宙学。有些人会认为,事实上宇宙产生于137亿年前的一个炽热的奇点,这在科学上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然而与他们想的不一样的是这并没有很大的神学意义。因为造物的信条并不是关心世间万物的起源而是本体论的起源。它试图回答的是莱布尼兹(Leibniz)的那个着名问题—“为什么存在,而不是不存在?”,而并非回答谁点燃了引起大爆炸的火种。今天的造物主和137亿年前的上帝同样重要。因而神学家关心整个宇宙的历史过程,它从一个能量球变成圣徒和物理学家的共同家园。当然历史是充满了变化的,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们已经意识到,如果像以碳元素为基础的生命在宇宙中到处都可能存在,那么整个世界已知的物理结构—也就是说,已经被科学假设了的但还没有被科学解释的自然力的形式和强度—就需要取一种特殊的经过微调的形式。
更详细的考虑证实了这种必要的特异性,它使得宇宙从一开始就孕育了生命。所谓的“人择原理”,给那些喜欢一般性甚于特殊性的物理学家以沉重的打击。为了摆脱窘境,有些人做了形而上学的假设:宇宙中存在很多自然规律各不相同的世界,碰巧我们的世界是其中适合于生命的。有人认为这是很奢侈的观点。我们相信有一个更经济的解释:宇宙原本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它并不是什么古老的演化而来的世界,而是由万能的造物主创造的。
对话仍在继续。物理学和神学有着追求真理的共同目标,这就意味着它们之间会有更多的沟通。
‘肆’ 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这些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晚年都相信神学
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我们现在科学发展非常的迅速,但其实仍然有许多的谜团并没有解开。一些谜团甚至根本无法用科学来解释。几百年前,这两个伟人虽然开拓了科学发展的领域,但是他们自己也有非常大的困惑,我们现在的科学家了,也依然有很多信奉神学的,而这两个科学家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前方没有任何可以给他们指路的人,他们是整个时代的领头羊,所以说他们的困惑也更多,而面对许多问题可能根本无法解释,只好认为这是神创造的东西,这也是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宗教信仰确实可以解释很多东西。
我觉得宗教信仰与科学理论,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东西,宗教信仰更是对于精神的一种洗礼,而科学理论其实是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进步,这两者并不会相互伤害,也不会相互矛盾,虽然这两个伟人晚年将自己的精神,寄托于宗教信仰,这并不是认为他认为科学的研究,是错误的,只是他们想在晚年在这方面将自己的精神释放出来,因为晚年他们的精力有限,想在创作出更多的科学理论可能已经不行了,而他们想将这些科学理论投向于神学,看有没有新的发展,这也是一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