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

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

发布时间:2022-03-03 16:27:27

⑴ 浅谈如何进行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论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来源于物理实践、物理事实,它是由实践得来的感性认识而上升成的理论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实践,并予以检验和深化。若学生只知道物理事实,而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就不能说学到了物理知识;若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片面,就谈不上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掌握;若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定理、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用多种方法,形成物理概念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的方法与物理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过前者是物理学家寻觅直接经验,后者是学生在教材、教师的安排、引导下有目的地学习间接知识。所以物理教学不可能像物理学家创立概念、发现定律那样亲身经历、事事实验。这就是说,一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就可能因无法通过实验,而只能采用其它方法。
1、类比方法:如用水流类比电流,用水压类比电压,用电场类比磁场等。
2、比较思维:如比较电场与重力场,从而讲清电场概念。
3、演绎推理:如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推导出洛仑兹力公式等等。
4、比喻方法:如用地势降落的陡度比喻电势降落的陡度,使“电势降落的陡度”这一概念一目了然。
5、理想化思维:在物理学中,实际研究对象和它所处的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决定的因素和受约束的条件很多,如果不分主次轻重地考虑一切因素和条件,那么必然会使问题复杂化而无法研究。为了方便研究,暂时抛开次要的或非本质的因素,割断事物的某些联系,保留实际对象的某些主要性质和主要条件,加以概括,这种形成概念的方法,就称为理想化思维。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研究物理学如果不采用适当的物理模型,那么就很难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一个物理模型胜过无数个事实。
二、帮助学生深化物理概念
学生掌握了物理概念后,在用它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将会更深刻,内容也会更丰富,且易于巩固。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物理概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只有把物理概念应用于实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出物理概念的价值与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物理知识不在抽象、难懂。
三、作概念图,建构网络
根据人的记忆规律,如果把所学的概念纳入一个网络,就不容易遗忘,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更容易快速检索出所需的概念。在概念网络中激活任意一个网点,都将引出相关的联想。
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包括概念、分支和层次、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等几部分。概念图的制作可以用纸和笔,还可用专门的绘图软件。
虽然概念图的制作没有严格的程序规范,但要制作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罗列出尽可能多的概念; 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 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 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和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通过制作概念图,可促进新旧概念的整合,形成概念网络;随着知识的积累,网络的编织将更加完整。
另外,概念图的形成是学生经历一次头脑风暴的过程。这既是原有思维的呈现,更是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过程。当用概念图把知识展示出来时,知识结构会变得更加清晰,这时很容易产生新想法。概念图中的交叉连接需要横向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的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
实践证明,制作概念图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为学生主动建构概念开启了一扇门。
四、重视物理概念比较法教学,提高学生概念应用能力
物理概念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矢量和标量,状态量和过程量,特性量和属性量等。掌握了概念的种类后,学生对概念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概念的种类是概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讲得不清、不透彻就会影响学生解决相关物理问题的能力。如讲授加速度概念时,首先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人们为了研究运动规律的需要,通过对运动现象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出来的概念。再引导学生将加速度和速度两个概念用比较法进行分析。此外,提醒学生要明确加速度跟速度、速度增量的联系与区别:加速度的方向决定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速度增量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跟速度的方向一致;负加速度不一定就是匀减速运动,反之亦然。
综上所述,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物理规律和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

⑵ 举例说明在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时,您是如何使学生建立起这个概念

1.明确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及有关的经典实验。(2)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几个阶段的介绍,使学生对其历程进行一定的了解,从中领悟到一些科学思想和方法。(3).了解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4).了解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2.分析教材了解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思路:原子结构这一部分的教学物理学史是最好的一种载体。要挖掘物理学史的价值。学习物理学史,研究科学的方法,即提出假说、建立模型、进行验证。这是物理探究最基本的三个环节,要让学生去经历这三个环节,让他们去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由于学生对微观世界了解不多,我们如何让学生进入提出假说、建立模型、进行验证这样一个情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是需要教师下功夫把握的,更需要教师查阅大量文献,自己对这段物理学史有所了解。原子结构教学时,引导学生要抓住整个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这个重点。从1897年汤姆孙发现电子,建立一个枣糕式的模型,再到卢瑟福的有核模型,再到波尔的氢原子模型,一直到量子中的电子云模型,原子模型的这四个阶段,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和物理学史,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每个模型建立时期的背景、基础、观点、遇到的困难,培养学史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体会科学体系建立的局限性和局域性,让他们认识到当时的观点有些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是后来人们又重新推翻了前面的观点,建立了新的模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规律建立的过程和方法,同时要注意原子物理在当今社会、技术中的应用。要特别注意的是α粒子散射实验,很有教育价值,需要重点介绍。可以让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发去讨论说明的问题,是让学生去体会研究微观世界的一个手段,开创了研究原子物理的新河。原子核的教学要通过介绍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过程来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的历史进程。并让学生通过物理学史了解人类对原子核变化规律的认识是从天然放射现象研究开始的,所以要用好教材和物理学史的资源来展开。原子核知识如果仅仅只是讲会觉得很枯燥和抽象,要结合实际的事例来讲,从核能的如何释放和三种射线的特性,到如何控制,再到人们如何防护,让学生学习这样的知识不是感觉这么抽象,比如日本的核泄露导致中国的抢盐事件发生,如果在普及学习了原子核的知识后,就可以避免这样可笑的事件发生;再比如,原子的核能问题一直是各个国家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安全的利用它也一直是各个国家竭力想解决的问题。难点突破:光谱的教学。光谱教学中的教材主要是侧重于介绍氢原子的能级结构,但要注意在教学中将这个知识点在现实中的广泛应用介绍给学生。教材中光谱这一节的插图一定要利用起来,不管是哪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会配上连续光谱、吸收光谱的彩图,而由于这一节的插图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自己看懂,就需要引导学生看这些彩图。3.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当中要给学生树立一种信念,即现在的一些科学理论再好再完善,也只是对现在自然现象的一个暂时性解释,还学要未来更多的研究来证实。物理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去接受一大堆的理论和概念,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构建他们自己的一个理论体系,让他时时刻刻的感受到探究的乐趣。

⑶ 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如何搞好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初中物理是以概念教学为主,如何搞好概念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枯燥乏味的概念教学,方法不是很多,其中基本概念“六问”法值得一试。所谓基本概念“六问”法,就是对基本概念的编排意图、方法、思路捉摸透彻,即在教学中搞清以下六个问题:(1)物理学中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2)是怎样引入这个概念的?(3)它的定义是什么?(4)单位是什么?(5)物理意义是什么?(6)这个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这六个问题搞清楚了,一般说来,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达到了比较清楚的程度。下面就“匀速直线运动与速度”一节为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1、我们在讲物体运动时,要比较哪个运动得快,哪个运动得慢,我们又是怎样来表示的?怎样来比较的呢?
2、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长短,能否确定它的运动快慢?如果只看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长短,能否判定它的运动快慢?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两个因素,即路程和时间,以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大小来作比较,或以通过相等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来作比较,由此来引入概念。
3、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用公式表示即v=s/t,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4、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的单位来定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则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
5、速度是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如某物体的速度为“10米/秒”,表示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1秒内所通过的路程为10米。
6、这个新引进的物理量“速度”可以用哪些物理量来量度呢?它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呢?这个比值仅用来量度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而不是决定速度大小的原因。
事实证明,通过该教法的实施,所任教班级中的学生对速度的概念理解透彻,解题得心应手,方法多,正确率又高,而且同学们也很喜欢这样的教法,层次分明,主题明确,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学习成绩当然有了保证。
然而在具体实施该教法的过程中,老师的诱导和启发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铺设符合知识规律的思维轨道和合理的思维坡度。以求指导在点子上,使每一个演示、每一个设问、每一个实验都成为学生寻根究源、主动求知的媒介物,使新知识的获得成为学生思维的必然结果。作为老师切不可把现成的答案或思路和盘托出、强行灌输,而应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自求而得之”。所以,在实施“六问”法时一定要熟悉学生的思维特征,遵循思维规律,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因势利导,及时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我们的教学过程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进度、深度和广度在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接受。
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教给学生是教师在考虑教法和学法时必须注意的。
1、由个别到一般。初中物理中这一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
2、抓矛盾主要方面。有些是问题的核心而有些是可以略去不计的,如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知识解授时,我们要抓住的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而不考虑玻璃泡本身的热胀冷缩。
3、“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初中物理中的任何一个现象都有它的二重性,既对立又统一,有对人们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们不利的一面。如摩擦这一现象,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但若没有摩擦,世界又将不成其现在的世界。
4、类比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原来不易理解的物理现象或规律变得容易掌握,如学习电压概念时,用学生熟悉的水压作比较,来成功地引入电压;又如在学习电荷间相互作用和磁极间相互作用时,采用类比法也可以形象地把知识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
5、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如列方程组、列表、画图象、控制变量法等。这些方法能准确、简洁、明了和直观地表示物理的变化规律,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记忆。
我设计了几个例题:例1:一轻质均匀直杆长1.2米,左端挂20牛的重物,右端挂40牛的重物,要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支点应距左端多少米处?例2: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用列表格和画图象会很明了,又有利于学生记忆。例3: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中用得很多,如在“欧姆定律”一节学习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即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成反比,最后归纳得出欧姆定律i=u/r。(解题过程略)
以上介绍了初中物理教与学的一些方法,那么怎样把这些方法教给学生,将老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的体会是这样的:
1、强化。对上述介绍的教学方法要进行反复强化。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学会了这些方法的重要性,直至使我们的学生主动来向老师征求科学的学习方法。
2、同化。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老师应反复回顾运用过的各种方法,及时地让学生回忆什么时候用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对这种方法牢固地掌握,为自己的学习所实用,既起到复习作用,又达到概念的同化,使新知识很快地被理解、消化。
3、深化。对介绍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反复应用,不断深化,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使学习更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觉得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从此不再惧怕物理,而是酷爱物理学,对学习物理充满激情,去感悟物理学的真谛。只有这样,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既教会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又教会了学生自我寻找答案、自我学习的学习方法,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理念。
4、感化。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师生感情交流,发扬教学民主,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老师要允许而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并要注意老师向学生学习,使“三人行,必有吾师”在新时代发扬光大,只有这样,学生就会心情舒畅,认真钻研老师的提问,积极开动脑筋,整个教学进程也就会在紧张、愉快、生动、活泼、亲近的气氛下进行,学生在自愿、愉快、主动的心态下求知,师生间的感情才能达到和谐,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共鸣,我们的教学就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回顾近几年来的教学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方法是获取成功的最好途径,尤其是在二期课改期间,我坚持采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同我的爱生们一起学习、一起研讨、一起生活,几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认为物理老师上课新颖别致,讲授清晰,生动有趣,善于引导学生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习成绩有了显着的提高。这些年来,有效利用每一堂课,并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使每位学生懂得怎样学好物理,所教班级中不及格人数越来越少,平均分、优秀率越来越高,在历届中考中平均分均名列区前茅。
3、自身的教学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经过多年的磨练,使我的教学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也由一名普通的教师成为一名学科的带头人,成为一名物理学科区中心组成员。

⑷ 如何进行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盐城市大冈镇中 徐纯中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对学生学好物理知识非常重要,它在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取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并经过分析、比较、概括或推理等思维加工,建立概念,有了概念才能去发现规律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有关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教好物理基本概念,并使他们易懂、勿混、牢记活用呢?
初中物理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反应物质物理属性的,如运动、惯性、密度、容量、质量、能量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含义深刻,富含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二类是反应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压强、浮力、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第三类是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形变、反射、折射、电磁感应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即规律。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现象。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们大脑中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
概念内涵是对其物理意义的揭示,概念的外延,是其所确定的对象范围。任何一个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十分严格、准确的。在教学中,力求语言做到准确、严格、简明,一定要避免简单化、绝对化。
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科学思维的产物。
学生认识心理分析,新知识的获得,总是在已有的结构上进行的。例如“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即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于是我们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机械运动。总之,任何一个物理概念都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大家都知道,许多物理概念,如力、速度、温度等,都是定量的表示。然而也有许多的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质量定量的,实际上它们也具有定性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F=0。
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运用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分为直接和间接感知。直接感知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直接学习对象,形成概念;间接感知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述,形成概念。
2.理解。理解是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它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升华,能够突出事物的重要的、本质的特征,能够区别相似的事物,能够比较确切地得出概念性的结论,属于抽象思维阶段。
3.运用。运用是有认识到行动的过程,是加深理解知识的有效途径。运用一般分为两阶段。一是初步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赫然准确性;二是熟练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速度,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深化、灵活运用概念的作用。
尽管物理概念有着一般规律,但在不同的物理概念的教学中,因实施不同的传授方法,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析、概括一般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在已有生活经验和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抽象出一类现象的共同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如机械运动、力等概念。
2.抽象出物理或运动的某种属性,得到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电阻等概念的建立,都运用了这一方法,比值定义法这一抽象、概括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特别注意,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只反映了物质或运动的某一属性,与定义式中其他各量无关。
3.用理想化方法进行科学抽象,建立概念。物理学中的一切理想模型和理性构成都是用理想化方法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他忽略了对所研究问题起作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之一。
4.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概念,借助已有的物理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建立新的物理概念,如类比水压引入电压。
学生明确所学概念的物理意义,他只是学习过程的一半。物理概念从建立到巩固,需要通过应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形成需要多次反复思维,不能以会背为标准。一堂概念教学课,前半部分是引入,分析,得出概念,那么,后半部分是消化、反馈、巩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对所学的概念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⑸ 怎样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怎样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对 物理学科来说 ,首先是建立概念 ,提出假设 ,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在此基础上形成定理、定律 ,最终构建起物理学科体系。

⑹ 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学反思

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做到有意识的,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当学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不仅有利于物理概念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及发展也有益。探究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推理、预测、分类、建立模型以及交流。观察:是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聆听小鸟的鸣叫,看到红花绿叶,或是闻到做饭时的香味都是进行观察。科学家们为了提高他们感官的灵敏度,有时还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比如示波仪、望远镜、显微镜等,使观察更为详尽。初二物理课本刚好安排声、光、热等知识;也提到人耳、眼睛等人体感官;这对于我们借用这些知识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学生有意识的主动进行观察并掌握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及温度等概念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观察必须如实反映所感知的事物,并能达到越真实、越精准就更好。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探索科学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观察到的内容详细地记录在笔记本上,这些记录的数据等信息即可作为证据。
推理:当我们对观察到现象做出解释(分析判断)时,就需要进行推理。例如,为什么我们总观察到电闪雷鸣而不会倒过来?——引导学生——要做出推论我们不仅需要以往的经验知识——还需要学习新的概念——速度——声速——光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进一步的调查探究才能得到更满意的答案。
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既往经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推论。在教学中,我们教学电阻、电功率、压强等概念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推理、预测,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预测的正确性,从而鼓励学生多进行预测及实验验证。初二物理课本科学之旅有个演示实验(如下图1):正好告诉学生预测是推理的一种,所以它也有可能会出错,只要多动脑动手,多学习才能提高预测能力。

⑺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进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
1、利用实验,探究该念。
2、分析归纳,形成概念。
3、利用生活经验,让学生自我领会。
4、运用对比,形成概念。
5、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概念。

⑻ 物理概念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物理定律、公式和理论的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质的飞跃,是物理教学的任务,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物理概念来源于物理实践、物理事实,它是由实践得来的感性认识而上升成的理论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实践,并予以检验和深化。若学生只知道物理事实,而不能上升到物理概念,就不能说学到了物理知识;若学生对物理概念不理解或理解片面,就谈不上对物理概念的认识掌握;若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透、混淆不清,就难以进行判断、推理等抽象活动,更不能正确地应用定理、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⑼ 怎样对物理概念进行有效地教学

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生们在分析物理现象或处理物理问题时,常常出现错误的判断或者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其重要的一条是没有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既然重要,那么,什么叫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有哪些特点?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某一物理概念,就是某一事物、现象的本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它是在大量观察、实验,获得感觉、知觉,形成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想象,区别出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把一些事物的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
物理概念的特点
1、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的产物。
例如,我们观察到下列一些现象:天体在运行,车辆在前进,机器在工作,人在行走等等。尽管这些现象的具体形象不同,但是我们可以撇开它的具体形象,从它们的共性去考虑时,就会发现其共同的特征,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变化。把这个从一系列具体现象中提炼出来,又反映着这一系列具体现象本质特征的抽象,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就是一个物理概念。
2、定量的物理概念,是可以用数学和测量联系起来的。
许多物理概念,如力、质量、速度、温度······,都具有定量的表示,如某个力是100牛顿,某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然而也有许多物理概念表面看来是不定量的。它们具有定量的含义。如“平衡”的概念,其定量含义是:如果研究对象是质点,则意味着质点的加速度等于零,故其平衡条件为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
3、物理概念还具有各自的特征
中学物理涉及的概念约四百余个,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反映物质属性的。如:运动、惯性、质量、能量、电、磁、波粒二象性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其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很难从其表面定义上获得深入理解。只有随着知识学习的积累和发展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类是反映物质及其性质的。如:速度、加速度、密度、功率、比热、电场强度、电势、电动势、电阻、电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表示它们的定义。
第三类是反映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如:力、力矩、压强、冲量、功、热量。这些概念的特点是:与物质间相互作用密切关联,对于单个物质是毫无意义。
第四类是一些描述物理现象的名称。如: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形变、熔解、反射、折射、干涉、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反射性、核反应、质量亏损等。这类概念的特点是:就其概念本身而言,并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这些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及规律。
我们对物理概念的特点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下面就讨论一下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
二、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
掌握物理概念的过程,包括感知、理解、运用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1、感知
感知的方式有两种:直接感知和间接感知。直接感知是通过观察、实验、参观、生产劳动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学习对象,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概念。间接感知是通过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绘,或利用各种形象化的直观教具,使学生对有关事物和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形成概念。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两种感知方式应当相互配合使用,互为补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形成表象、概念
2、理解
它是指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想象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能够突出事物的重要的、本质的特征,能够区分相似的事物,能够比较确切地得出慨括性的结论。
3、运用
运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步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方法和准确性;二是熟练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达到巩固、深化、灵活应用概念的作用。
综上所述,学生掌握概念的过程,可慨括为如下表所示:
认识阶段 知识掌握 能力发展
感知阶段 表象、概念 观察、实验能力
理解阶段 科学概念 思维能力
运用阶段 巩固、深化、应用概念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掌握概念的标志,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是从哪些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二是看学生是否明确概念反映了事物的什么本质属性和联系,物理意义是什么,适用的范围如何。
三是看学生是否能应用概念说明、解释一些有关的物理现象,以致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物理问题。
三、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是:
首先,教师应当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物理现象,观察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对有待研究的事物有一个较深的印象。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所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形成概念,用准确的、简洁的物理语言或数学语言给出准确的表述或定义;并指出所定义的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最后,通过与有关,相近概念的对比,以及进行适当的练习应用,来巩固、深化概念的目的。
以上的程序,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其中的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总之,要教好物理,首先要在理解物理概念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解每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故加强物理概念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

⑽ 什么是物理概念,并解释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0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5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