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和分析初中物理电路图
串联十分简单.并联电路首先要找干路:从正负极出发,顺电线找直到分叉的一段就是干路,从干路分出去后的支路,要把它看成单独的串联电路.混联比较复杂,也是先找干路,可能干路有用电器,不管它,直到分出支路后各个击破.
电压表是测用电器两端电压的,电压可以想象成是某种压力,它推着电往前运动,才形成了电流,所以用电器两端是有电压的,要测这两端电压,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到用电器两端,因为并联时,支路电压相等,而电压表与用电器各在支路,因此电压表测的电压就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看电压表是测什么的,就看连电压表两端的导线并到(连到,接到)哪个或哪些用电器的两端,换句话说,也就是看电压表两端导线把哪个或哪些用电器包起来了.
电流表是测电路中电流大小的,电流表要串联到电路中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的各处电流相等.
看电流表是测什么的,就是看电流表与哪个或哪些用电器串联,换句话说,就是看电流表与哪个或哪些用电器在一条直线上,切记不能分叉,电流表只测一条支路电流.
电流表的用法:“+”入“-”出
与被测电路串联
不能超过量程“0--0.6”每小格0.02A,“0--3”每小格0.1A
电压表的用法:“+”入“-”出
与被测电路并联
不能超过量程。“0---3”每小格0.1V,“0---15”每小格0.5V
还要强调一点,做习题时,应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⑵ 初中物理中如何有效的辨别电路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一个用电器去掉,看其他的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能,就是并联,如果不能,就是串联。(就是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来判断)。
⑶ 初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技巧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技巧,你就把两端电线头拉起来,看一下电路原件,并着的就是并联串着的就是串联。
⑷ 初中物理电路分析
它被短路说明有另一支路电阻为为零,电流值比与电阻之比成反比,所以L电流为0,望采纳,祝你学业有成
⑸ 初中物理如何看电路图
同学~其实像分辨很简单,在识别电路的时候把电压表除去,把电流表看作是导线,在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判断出来后,再看电压表测的是那个用电器的电压~若是并联那么各处电压相等,不论侧那个都一样,若是串联我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一般比较难的电路图也就3-4个用电器(开关,电源,导线不算)你可以逐一排除,如果一个电压表与一个用电器不能通过导线或开关或电流表直接连在一起,而需要通过其他用电器或电源的话,这个电压表就一定不是测这个用电器的电压。你可以通过这个方法逐一排除,最后剩的就是这个电压表所测的用电器的了~此方法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一起实践出来的,绝对正确,也绝对管用。
初三物理尖子生,希望杯物理竞赛银奖得主虔诚为您解答
⑹ 初中物理 怎么看电路图啊
由图分析可知三个电阻目前是并联的,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求电阻r1=5欧,换成电压表后,三个电阻是串联的,所以电压表的是数之比等于电阻值比,即:
20:15=4:3
⑺ 初中物理 电路 分析
开始煮饭时,按下煮饭按钮,中心磁钢使其吸合,S2闭合,L1与R1被短接,L2与R2串联后再与发热盘R并联,开始加热。温度升高到约103℃(饭熟水干)后磁钢失去磁性,在弹簧的作用下,磁控开关自动断开,L1与R1串联(看作一个电阻),L2与R2串联后再与发热盘R并联(也看作是一个电阻),这样从整体上来看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功率变小,电路处于保温状态。当温度低于80℃S1自动闭合,L1与R1被短接,L2与R2串联后再与发热盘R并联,又开始加热。温度高于80℃S1自动断开,又开始保温,使温度始终控制在80℃左右。
⑻ 初中物理如何分析电路图
分析电路图有很多种方法。我说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分路分析法。就是从电源正极出发讲这个电路的每一条支路分开来进行分析。没一条直路单独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干路的电路特点然后对整个电路进行分析总结
⑼ 初中物理 怎样分析电路图 要详细一些
一般在电路图中,可以先将电压表去掉,然后分析电路图是串联还是并联,然后依据条件和已知分析问题,最好用铅笔将数据标到图上去,这样看着方便。
有故障的一般可能有短路、断路这两种情况,这主要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反应,一般如果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或比较高,可能为断路,因为用电器那边不同了,电只能从电压表这边走。如果电流表示数大,电压表示数小或干脆没有,就可能是用电器短路。
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这只是一般的思路。
⑽ 初中物理电路图是基础,如何更好的分析初中物理电路图
【—分析】串联、并联电路是电路中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如何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呢?
一. 电流流向法
该方法是:当闭合开关后,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沿电路向前移动,电路无分叉,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到达电源负极,这些用电器即为串联;如果电路出现分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