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占有知识、占有科学的强烈愿望。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直觉兴趣。学生只满足于被新奇的物理现象所吸引,希望看到鲜明、生动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试验。比如在做“纸锅烧水”实验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都认为不可能发生,当“纸锅”真的把水烧开时,学生们惊奇不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只停留在现象本身,并未产生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原因的需要,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兴趣常常在这种阶段。(2)操作兴趣。学生要求通过自己的活动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施加影响,对动手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参加各种课外小组,但这种兴趣只对操作对象本身感兴趣,却忽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多数初中生的兴趣都处于这状况。(3)因果认识的兴趣。学生兴趣的中心已由了解怎样改变现象发展到进一步探究现象变化的原因,也就是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特别感兴趣。多数高中学生处在这一兴趣发展阶段。(4)概括性认识兴趣。其表现形式是总要求通过个别事物的因果联系来找到和掌握更多事物乃至整个物理世界的一般规律。达到这种水平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上述四种兴趣中,(1)、(2)属于直接兴趣 ,(3)、(4)属于间接兴趣。因此,物理教学首先要重视直接兴趣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转向间接兴趣的培养。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物理兴趣的问题。 一、注重实验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重要的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好奇心较强。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本身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因此,学生对实验演示往往比听教师讲课感兴趣得多,所以几乎所有学生在上课时总是盼望教师早一点做实验。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地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大气的压强”一节时,我一进教室就演示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大试管中装上水,又将一只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并倒过来,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现象妙趣横生,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秒,听课精力特别集中。利用好实验,它会象“魔术”一样的引人入胜,这样就收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物理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小孩滑滑梯、荡千秋、亮度可调的台灯、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摩擦力问题、运动问题、磁场问题、单摆问题、电路调压问题、全反射问题、核裂变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三、巧设质疑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的火种,思维以疑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有解疑,有所进取。因此,质疑是进行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善于质疑,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通过释疑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例如:在指导学生做好用天平测液体质量实验时,增加一个这样的问题:当天平平衡后,若将手指伸入水中但不接触容器,天平是否仍然平衡?这时学生探究兴趣更浓,同时又为后面学“力”创造一个悬念。 又如:在学习浮力的利用这一节时,为了讲解轮船的排水量等于轮船的质量加上货物的质量,可以这样层层设疑:1、轮船处于什么状态?(学生容易作出判断是漂浮。)2、轮船受到哪些力?(学生思考后能得出:船受到水的浮力和地球的重力、货物的压力三个力。)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船排开水的重力和船的重力、货物的重力之间有何关系?(学生就容易得出:g排水=g船+g货,接着推出轮船的排水量、轮船的质量、货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m排水=m 船+m货 。) 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多种多样,生动而有趣,易于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由于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常常不满足教科书上现存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解释,而要自已寻根究底,经常要求独立批判对待一切,因此他们学习物理知识也就不能囿于课堂,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机地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学习完课堂知识后,就应布置相应的课外活动内容,如小实验、小制作、观察自然现象、参加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劳动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又使他们感到物理学奥秘无穷,无处不在。对学习物理知识更就有了强烈的欲望。、 五、体验成功。学生认识的提高,困难的克服,最终要使他们能看到自己付出劳动后所取得的成绩,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中学生情绪不稳定,甚至一次考试的失败也会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一落千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基础好的学生有奋斗目标,基础差的学生看到希望。在考试时,不能出偏题、怪题为难学生,使多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并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认真分析试卷,当面讲解,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使他们不至丧失信心。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它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 总之,灵活的课堂教学和多彩的课外活动,加上科学的评价形式,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它有效地把学生带入所学的环境中,激活其思维,激发其热情,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探索,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B.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根据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方式来分类,并考虑物理学科的特点,以下我来介绍几种常用的高中物理教学方法,供参考。
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方法
一、要更新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主动思考和教育实践,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学习,培养新的教育观念,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调整,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这才是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二、改变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能消化。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然而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忽视所谓的差生。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的物理概念,一种是在大量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
三、要注重教学效果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如何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其实从种.种迹象看,我们还是蛮喜欢物理的。因为物理是一门通过做实验来传授知识的学科,是需要动手又动脑的。而好动又是我们最天然的特点,物理课上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实物的演示过程,会让我们的兴趣更加浓厚。我们对学习有了兴趣,物理学习就获得了成功,物理的学习不再是难事,课堂上都能学有所获。[1]如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对我们来说头脑都是比较清醒的时候,可以抓住这个时间段,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先观看物理试验的演示,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我们对物理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物理故事,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生活中,物理现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如“雷声和闪电赛跑的事情”,再比如“雨后的夜晚暗处和亮处猜猜谁有积水”的故事等,这时你会发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了解到了物理不仅是一门学科,更多时它是我们生活的“小常识”,我们要学会关心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让物理帮助我们更了解生活,更好的解决生活问题。在学业繁多的高中生涯,有趣的物理故事可以让我们获得片刻的轻松,趣味故事最温和的教育方式,我们喜欢听,可以利用它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2]有关物理名人的故事也有很多,如着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他们中有很多钻研物理,百折不挠的故事情节,是鼓励我们不怕困难,奋发学习的有效实例。
三、利用风趣幽默表达方式,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如果物理老师是个语言风趣幽默,表达问题时常常肢体动作形象夸张的人,更容易打动我们,激发起我们的学习兴趣,制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对于课业繁多的我们高中生来说,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会让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心绪得到一定的缓和,心绪放松往往更容易接受信息,让我们轻松愉悦学习深奥的物理知识,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进行。 [3]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所以老师上课时的肢体动作夸张,语言风趣幽默更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现代化教学方式的更进,老师也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课件、投影仪、幻灯片等为我们教学效果的提高添砖加瓦。让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更利于我们的理解。比如一些物理现象的幽默表达方式和物理名人的幽默事迹,讲述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帮助它们更具体地表达出来,激发我们学物理的兴趣,促进高中物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兴趣培养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促进作用
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敏感的高中生而言,对什么都充满希望,希望实现在我,希望得到认可。成功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重要,创设平等的成功机会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师要多个学生创设平台,多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我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教学更好的进行。[4]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创设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和正确回答的机会,以免我们有时答不出而难堪,产生自卑,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学生可能会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不喜欢这门学科,也可能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师生间的交流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相对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来说情绪往往是不太稳定的,学生的情绪有会牵扯到个人的学习效果,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作为高中教师要有耐心相信学生一定可以,一定要学会处理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喜欢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激发我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师生高度配合完成教学。总之,只有极大地调动我们对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C. 怎样提高对物理的兴趣
一、利用物理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定义、定理、定律都是通过实验建立的。实验现象对人的感官有较大的刺激,实验过程能让学生有参与科学研究的体验,所以多数初中学生都对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安排。实验活动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也可以在课堂下开展;可以使用实验室配备的仪器,也可以自备自制实验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纸张和钢笔做惯性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平口玻璃杯和纸做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用眼药水瓶做物体浮沉实验、用木板和平面镜做潜望镜模型、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样的实验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通过联系日常生活生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压强时,首先出示一幅单杠的图片和一幅沙发的图片,问学生:“坐在哪里感觉比较舒服?”然后再拿出一个装有重物的背包让一个学生试背,一次用扁而宽的背带,一次用细绳做背带,让他告诉全班同学他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得到“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又如在讲密度应用时,让学生计算用能装一千克水的饮料瓶去装13千克煤油,最少需要多少个饮料瓶。几乎全班学生都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处理计算结果,得出答案是16个。教师再问:“用16个瓶子装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处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原则。
三、授以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有助于他们克服学习困难,较易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物理知识中有一些比较枯燥而难以记住的内容,可在阶段学习小结之后,收集或自编一些容易理解的物理口诀提供给学生,以帮助他们轻松地进行理解记忆。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可总结为“一倍焦距看虚实,内虚外实;两倍焦距看大小,外小内大”,而力和运动的关系可总结为“动者无力匀动,静者无力永静;衡力等于无力,动静参照而定;动态变化必受力,受力未必是动因”。当然,这些帮助记忆的口诀都要求学生首先要理解。
D. 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物理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我认为多利用生活中的实例与物理定律、规律结合,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实验,老师给与正确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若能巧用各种教学方法,必能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它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此,谈谈几种方法。
一、以实验激发兴趣
物理实验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趣味性,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实验演示都非常的感兴趣,在教学中如果精心设计实验,并巧妙的进行演示,增强其趣味性,新颖性,能有效地刺激学生感官,增强学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或通过生动的文字叙述为学生创设诱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生活实际,为学生学好物理插上翅膀
教师要巧妙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已学的知识,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强烈欲望。
实践证明: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爱物理,进而学好物理。
E. 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不会觉得高中物理课是枯燥无味的。进入高中,随着学生所学科目的增多,各科所涉及的知识面大为增广,加之物理学科的抽象性,部分学生会渐渐失去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面临的问题。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浅谈对学生物理学科兴趣的培养。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往往是在学生对物理事物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学生对物理事物和物理事理追根究底的强烈探索兴趣。伽利略通过对教堂的钟生疑,发明了钟摆的等时性;瓦特自水壶盖跳动生疑,创造发明了蒸汽机;法拉第从奥斯特的“电生磁”逆向思维生疑,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因此要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愿望,首先就必须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1)可自行设计简易实验创设情景。如讲超重和失重时可设计成:教师将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瓶侧打一小孔,学生马上想到水会从孔中喷出,教师马上分别让瓶自由下落,竖直上抛或斜抛,结果发现水未喷出,为什么?习惯性思维受到了冲击,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被激活。 (2)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多媒体形式灵活多样,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极为形象、直观的图景。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高空匀速飞行的飞机要击中海面上行驶的舰艇,应在什么地方投弹才能击中目标?请学生上台操作,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同时发现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击中目标。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3)可利用生活体验创设情景。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定环境引起学生新旧概念的冲突,从而让学生感到已学知识的不足,造成认知的不协调,进而让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先让一铁球和一小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释放,学生由生活经验很容易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然后师生一起实验:准备大、小两张纸片,将较小的纸片揉成团,将两者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结果轻的物体下落快,这样一来,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兴趣就会激发起来。 (4)利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通过现场的实验演示,让学生心中觉得不可能做到的在实验中却做到了,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讲到物体的机械能时,将一个小拴在单摆上的小铁球拉起来,将球放手,演示者将鼻子刚好接近到小球同一高度的另一侧,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将会在同学们的亲眼目视下摆到演示者的鼻子处却碰不伤人。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2、设置恰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因此,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都得以充分展现,尤其因为探究是以假设为基础,在探究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切不可一味求难、求偏,不然,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极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曾有一名教师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在讲述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后,先让学生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加速运动呢?由于前两节刚学了匀加速直线运动。学生很容易猜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师进一步设置问题:你能否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设计几种方案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呢?于是学生很容易想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公式:一是速度公式Vt=V0+at,二是位移公式S=V0t+at2/2,三是推导公式Vt2=V02+2aS(其中V0=0),四是重要的判定式: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的差值为一定值,即△S=aT2。很显然这个问题的设置恰到好处,既解决了本课时的重、难点问题,又巩固了已学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把学习物理的意识与生活实践挂起钩来,不仅兴趣高、动力大,而且学习得生动、扎实,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悟知识,从而使记忆深刻、学有用武之地。例如:在讲电学时引入“油罐车为什么拖一条长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黑暗中脱下衣服往往会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讲解牛顿运动定律时引入“为什么苹果会落向地面,而不说地球向上碰到苹果?”等等。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在学习“力、物体平衡”之后,让学生研究“菜刀上的力学、自行车靠什么前进”;讲解电磁学时引入“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工作?”的等等。还应根据中学生“少年多志”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宇宙航空、激光、超导、高能物理方面的科技前沿知识及信息,这样,可以帮助
F. 物理课如何上才有趣
我的办公桌上经常会摆放一些实验器材,这些实验器材的材料几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比如矿泉水瓶、玻璃杯、筷子、吸管、火机等这样的日常用品,有同事经常会对我发这样的疑问:“你经常带这些东西干什么?”我回答:“这些东西不是我带的,是学生带的,学生用这些器材做实验”,同事接下来一般都会这么说:“我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讲物理规律,然后就做些练习题,没做过什么实验,所以我上学时物理学的一点都不好,感觉特别难”。我一般都会这么回答:“你觉得物理难,是因为当时你没有碰到我这样的物理老师”
在大多说人的印象中,物理是比较难学的,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也学不会物理,就像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所描述的那样,以前从来没有什么实验,背会公式和物理规律然后就是做练习题。物理学起来没有什么趣味。的确,物理这个学科的教与学如果仅仅是背会公式做做练习题,那真的没什么意思。而且物理规律和公式的表达一般都比较抽象,学习者必须深入透彻的理解之后才能形成记忆,才能正确的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问题、解释现象。所以对与初学者来说,物理的确是有点难度的。
工作六年之后,我逐渐的认识到,要破解物理学科难教、难学的这个难题,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改变以往的课堂模式,要把物理课上出趣味性,让学生喜欢上物理课。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动脑。在行动中、在思考中慢慢的摸进物理学的大门,然后就会有一部分学生登堂入室。
为了把课上的有趣,我首先从自身的改变开始,我阅读大量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的着作,想从书中找一找趣味课堂的理论支撑,想从书借鉴别人的经验,当我读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篇题目为《兴趣的秘密何在?》的文章后,我的眼前一亮。令我困惑很久的问题迎刃而解。他写到:“所谓课上的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思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很久以来我对改变课堂模式的思考因为这句话而豁然开朗,我找到了变革的方向,那就是要在课堂是调动学生的情绪,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我想到了实验,纵观整个物理学史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对于物理规律的总结几乎都是建立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的。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让抽象的物理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于是我开始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然后在课堂上演示,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很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可是慢慢的我感觉到,当我把我能想到的实验演示完的时候,接下来我不就黔驴技穷了么?而且仅仅是我在演示,我在做实验,学生自己并没有动手参与,他们只是观看,甚至在观看的过程中,可能大多数学生只是看看热闹,而没有真正的在思考。于是我不得不再次调整变革的方向。也不知道是在某个黄昏或者是在某个早上,我的脑子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为什么要活的那么累呢?为什么是我在做实验,为什么不是学生自己做实验,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并解释实验现象呢?”答案终于出现了。逆向思维,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刻。我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动起来,动手、动脑,我只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就行了。这样,我把自己解放了,一切都有学生自己完成。
于是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就开始实施我的想法,变革我的课堂。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课,本来该和原来一样,讲一讲课本上的序言部分,讲一讲物理这门课是干啥的,物理这门课有多么多么重要,要想学好物理该怎么做怎么做。这学期的开学第一课,我果断的抛开了原来的套路,把课本仍在一边,改成由我演示我自己制作的实验,让学生见证一个又一个奇迹(实验现象)。一个又一个实验想象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的目光,课堂上爆发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我看到了学生们的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欢乐。我知道变革成功了。
快下课的时候,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要求每人回家利用身边的器材,做一个实验,什么实验都可以。很多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有的从以前看过的书上找实验,然后自己做,有的上网搜索物理小实验,有的请自己的哥哥姐姐或者身边的其他人帮忙。
以后上课的时候,每一节课都有两到三个学生在课堂上把自己做的实验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并试着解释实验现象(当然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物理规律,不会用规范的物理语言去解释,不过这个时候正是该我出场的时候了)。几次课下来,学生对上物理课充满了期待,到台上演示的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没有到台上的同学也感受到了乐趣。课堂上有了掌声,有了笑声,有了欢呼声。我渐渐的发现,这才是课堂应该有的模样。
我开始慢慢的思考什么是好的课堂,什么是学习?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发生在课堂上,但是如何高效的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在不知疲倦的、不觉得无聊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的学习。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在玩中学。我讨厌那种一说上课就死气沉沉的课堂,严苛的课堂纪律,正襟危坐的学生,学习知识为什么要板起面孔呢?好像知识跟学生有仇一样。知识实际上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只不过用抽象的语言或者公式的形式概括出来,就像其他艺术一样,科学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而在一门学科刚入门的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根本不会多么难于接受和理解,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验知识和规律与生活和自然现象之间的那些关系。学生自己做实验,就会从做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自豪感,他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知识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力量。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说:“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把课上的有趣是我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课堂境界,把学生自制实验演示引入课堂只是我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发展、开拓和完善我理想中的趣味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