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物理教学如何实现三维目标
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组成。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学习、思维的方法,并体验探究过程,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使学生形成某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使物理教学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如何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物理情境,展现物理过程,叙述物理现象,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处于十分明确的动机状态之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再不失时机地转向引导学生揭示物理学的内部规律。例如,学习《重力》一节时,教师引入新课时提出:“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水往低处流?下山容易上山难?”。这样的问题源于自然现象,既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又产生了对科学的求知欲。 二、优化课堂环境,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态度的变化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气氛,以真挚丰富的感情吸引、启发和激励学生,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智力和情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发展。运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把爱心、微笑、激励带进课堂,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格调,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只有在自由、宽松、民主、平等、和谐、乐学、互相信任、心情愉悦的课堂环境里,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得到关注,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在不断地参与、交往、思考的状态下,感受成长的喜悦,释放个性与潜能,愉快的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绪状态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达到了整体优化。 三、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在探究中可能出现挫折和失败,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在探究中出现的困难,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避免多次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通过自主探究,不但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而且还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四、加强德育渗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挖掘道德教育素材,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古代文明灿烂辉煌,很多科学论述和科学发明都在世界遥遥领先,如《墨经》关于杠杆的论述、小孔成像的观察研究,《春秋》中哈雷彗星的记载,足足比西方早六百多年。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我国超导的研究与实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实验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等,都处于国际前列,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振兴中华。
⑵ 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上初中物理练习课
物理是与社会生活最为接近的一门自然学科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我个人册搭认为要上好初中物理,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及性格特征。 我们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因在上课传达知识内容的时候,举出大量的与生活相关的事例 , 让学生从他们自己身边能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存在 ! 这样他们才能更容易理解我们传达的知识内容 。
每一个知识点都会牵扯到我们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 多举例 。时不时开开玩笑 。 逗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也能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 最重要的是让谨镇学生喜欢你 。
练习课如何上 ?
我觉得关键在于:要让学生知道一点,他学到东西了 他自己能做题了。 这很重要 , 所以在讲习题的同时, 一直不断地与书本上的知识内容相结合。比如说些什么话勾他们的回忆“哎,这个题,咱上课祥姿粗的时候是不是有说过相关的题型啊!” 让他们联想到相关的例题,自行思考 ,让他们品尝到解决问题的那份快感。 学习兴趣来了,教学质量自然能提高。
个人意见,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⑶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一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位教师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以往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为了让自己的教学能符合学校提出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要求,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理化教研组的全体同仁共同摸索、共同研究、共同修正,集思广益,特总结了我校理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现形成文字,以供各位同仁参考,同时请各位指正。
一、 明确目标、以标导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内容
1、教师在课前吃透教材,将学习内容以学案形式呈现。我校的备课都是以集体备课为主,但是每位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对于学案的使用,学校严格要求每位教师要对学案进行二次备课,即针对各自所带学生的特点,对学案中的内容进行修改、增删、以增强学案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指导学生根据学案阅读教材或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阅读教材。对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求边看边思,反复推敲,最大限度地自主解决问题,并做出标记,划出重点并进行必要的记忆或理解。
3、在自学基础上,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此环节建议在课下进行,也可以课上进行,但时间不可过长。
二、小组合作,组内自学、讨论,当堂展示。
1、教师指导组长开展小组讨论,在小组充分讨论和准备的基础上再到全班进行展示。这个环节要顺利进行,小组长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辅导,对小组合作学习也要训练有素。
2、在学生交流(或展示)过程中教师注意对本节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与分类,以便于教师在新授课中集中讲解.这个环节要求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注意倾听各个层面的学生的声音,而且要观察各层面学生的表现,并且对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快速确定出现问题的原因,为下一个环节的精讲巧练打好基础。
三、精讲巧练,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梳理知识体系,形成条理。
1、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师精选的具有思维价值、创造价值和发散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如可以利用实验进行的探究性问题应该用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进行推理和验证)。对于展示情况展开质疑释疑,注意捕捉学生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观点和新方法,营造多维互动氛围。此环节教师要适时引导和点拨,保证展示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2、学生整理学案、理解记忆。由学生个人、或小组、或师生共同对本节所学习的内容(或实验结论)进行梳理和总结,整理完善本模块的知识系统。
四、当堂训练,适时点拨,反馈知识掌握情况。
1、下发《当堂训练》,并对学生分层提出要求,及时反馈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
2、每个学习小组根据教师下发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注意:生教生,生帮生,生查生,由小组长调控管理。
3、教师巡堂指导。
五、规范作业、强化监控,分层次完成《课后训练》中的题目,要求:
1、独立完成基础知识点
2、交流讨论完成综合点、难点
3、对所做的题目反思:思考并找出所做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做到“做有所为”——知道教师出这个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并记录于反思本。
六、知识检测与矫正。
1、检测:下发本节分层次的检测题目,学生选择其中适合于自己的题目作答。
2、矫正:教师查组长,组长查组员;教师教组长,组长教组员,组员教组员——师生互动。
3、教师订正出现问题的知识点。
注意: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要根据实际内容进行安排。
另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不要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套用模式,应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变式”处理。只有“变”才会显示出灵活性,只有“变”才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变”才会充分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才会更具有创造的活力。正如魏书生所说:“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确立课堂教学类型,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应该非把自己框定在某一种模式里不可,可根据自己与学生的实际确立一种基本模式。基本情况如此,情况有变则变。如果自己眼界比去年开阔了,学生基础比去年坚实了,学习积极性比去年高了,那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必须随之改变。”这应该是我们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面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所持的科学态度。
总之,高效课堂要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要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要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要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导向。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学会,让学生尽可能多学知识。少做无用功。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二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行,物理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领悟物理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培养提出问题、应对问题、探究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将来实际工作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小组合作 激励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65-01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是按学生学业成绩、能力水平和学习内容等因素合理搭配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及完成情况作为奖励依据。我国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已经比较多地运用在我们物理课的教学实践中,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模式[1]、杜郎口中学的以“自学+合作+探究”为主体思想的“三三六”教学模式[2]、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等。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在本校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建立动态小组
1.合理分组
小组成员由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要求每位成员都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一般半个学期重新编组一次。重新编组时,全班评选出组长,再由组长与组员双向选择,以便推动学生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同时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推广。
2.明确小组内任务,“共同目标,责任到人”
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根据具体任务进行适当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个人任务,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会有集体责任感,有合作意识,才会积极地互动 互助,只有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明确个人任务,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会有个人责任感,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明确教师角色
教师能否转变教学观念,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影响到学生只是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个“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和帮助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合理评价,反馈学习
对小组合作学习采取合理的评价策略有利于提高各小组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进行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注重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注重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对学习过程评价时,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如小组成员是否都有合理分工并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是否与其他组员良好沟通、合作等。教师用鼓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信心,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激励。
二、合理的物理导学案是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依据
作者所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在导学案引导下学生先独立自主学习,再组内交流讨论,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师可以适时点评、激发学生思维。导学案的编写主要遵循主体性、导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原则[3],包括如下要素:教学目标、探究导学、课堂达标、课后提升。在每一节新课进行的提前一天或当天,发给学生以供预习。借助导学案,学生可以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则要注意以学定教、灵活使用,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调控,努力做到只讲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好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创设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课堂环境,让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来,并协调学校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潜力,实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网上经验交流
[2]毕景刚. 关于“杜郎口风暴”现象的思考[J]. 教育探讨,2008(9):26-27
[3]李新乡,张军朋. 物理教学论(第二版)[M]. 科学出版社, 212-214
;⑷ 如何提高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方世洞法:
一、心中有爱,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
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宏纯的学习兴趣。2、讲课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物理知识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课堂设计与过程。
四、搜绝枯了解并研究学生的学情,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
五、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⑸ 毕业论文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求论文写作构思,好的话追加分数,亟需解答
初中物理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⑹ 初中物理情境创设的常见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的情境创设是很必要的。初中年龄段是人的智力发展的转折时期。智力的核心是思维,从思维的发展过程看,三岁前到幼儿园孩子的思维是由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了小学,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整个初中时期是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情境创设采用大量学生已具有的感性知识,可以使学生从具体事物中学习,以帮助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
情境创设是利用学生和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将学生学习的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知识进行有意义的联系,使情境创设的对象作为新的知识的固着点。在新旧知识之间通过问题的形式建立连接,学生的回答反映了思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回馈进行适当的修正和引导。情境创设在学生知识的迁移方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情境创设可以模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不止是体验在书本和试卷中的文字,而是更多的参与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把教育和生活割裂开来。在这一章中我以浮力一章的知识情境创设为例分析一下情景创设的常见方法。
第一类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实现教学目的。学生思维的良好情境,更多来源于激起思维的问题本身。根据认识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提出问题。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做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之前,经过数学推理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的重力是有关系的,教师设置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已经学过用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大小。在测量浮力时,使用的是普通的烧杯,有的同学顺着这个想法会想出将烧杯放在容器里,装满水后,向烧杯里面浸入重物,这种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水流沿着烧杯流下时会在烧杯壁上留下大量的水,会造成误差。通过对学生的指导,找到最优化的解决办法,使用溢水杯,这样就可以提供实验器材,进行实验了,学生亲自思考过解决问题的办法,会比教师直接告诉答案,或者查看书本要记忆深刻。学生的思维都是问题开始的,教师在实验前,根据实验物品,提出合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顺着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第二类是创设生活情境,所谓生活情景,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生活中的场景,创设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相联系的情境。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一些来自于生活经验的对一般客观事物的直觉认识,情境创设可以对学生大脑中已形成的物理前概念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理解,这一理解涉及到物理学的各分支,通常被称作前概念。生活经验是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之一,一个初中学生即使初次接触物理概念,有些知识是在小学的课本中进行学习,这些知识有的是为了学生基本了解,不是很全面,学生有着十多年的生活经验作为知识来源,这些知识有些是与科学概念不相符合的,教师要在准备课程之前找到学生的前概念,唤起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用科学方法加以验证。例如:在浮力一节引入的时候教师播放生活中常见的树叶,鸭子,轮船等漂浮在液体表面上的物体图片,学生学习过浮力,知道这些物体是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且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但是对于放在液体中就会下沉的物体,学生却很难确定是否受到浮力,所以教师在此处加一个实验,准备一个水槽,首先将乒乓球摁在水下,乒乓球浮了起来,再将一个重物放在水中,重物下沉,向学生提问重物是否受到浮力。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的重物放在水中会下沉的生活经验,引发出学生的前概念。学生有的`回答受到浮力,有的回答不受到浮力。最后通过设计科学实验验证浸没在水中的重物的受力情况,用实验证明浸没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生活场景逼真的模拟,也可以引发认知冲突。
第三类是创设实验情境,实验情境就是利用身边的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设计一些小实验类的游戏。例如:在讲解浮力的应用时,有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是轮船的漂浮原理,在讲解这个知识点之前,设计一个小实验,将一块橡皮泥捏成实心的放在水里,橡皮泥就会下沉到水中,问问同学们是否有办法让橡皮泥不下沉。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将橡皮泥捏成船型,由于排水量增加了,所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所以虽然轮船是钢铁做成也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因为学生小的时候都玩过橡皮泥,所以对这个游戏不会产生陌生,在娱乐中把轮船的工作原理学会。实验情境创设分为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利用专业的实验教具或者自制的教具演示实验原理,能够让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以及工作的原理。例如:在讲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时,可以选择播放多媒体图片或者视频,我选择使用潜水艇模型,实际操作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体积不变,通过改变潜水艇中水的多少来改变潜水艇的重力,当重力比浮力大时,会发现潜水艇下沉,只有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潜水艇才会静止在水中。通过学生观看教师的演示,会留下潜水艇浮力和重力变化的深刻印象。
第四类是创设故事情境,就是根据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创设相关知识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之后,学生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在这个时候穿插阿基米德的故事,国王想要一个皇冠,工匠做成皇冠之后,国王怀疑工匠在黄冠里掺了银,国王用秤来称量皇冠的质量,但是皇冠的质量和黄金的质量相同,国王叫来了阿基米德,让他帮忙。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也没想到合适的办法,有一天他洗澡时,走进浴缸时,发现水向外溢出。阿基米德想到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就是液体排开水的体积。阿基米德根据这个发现,进行了实验,两个容器中装满水,将王冠和等质量的黄金放在水中,发现装皇冠的容器溢出的水比装黄金的容器溢出来的水多。证明王冠的体积比黄金的体积要大,所以王冠不是纯的黄金。在这个故事中,让学生感受阿基米德探索的精神之外,想让学生提炼出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下面的测量浮力大小进行铺垫。这个实验并不是很复杂,但是对于两千多年前的阿基米德来说,这个发现是有重要意义的。在讲完故事后,用易拉罐让学生模拟体会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排开液体的体积。加深对阿基米德发现原理的理解。在故事情境创设时也可以引入一些新奇的历史故事,我们博大精深文化宝库中有丰富的资源。
情境创设根据分类原则不同还有其他的方式,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使用情境创设。在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障碍的基础上,针对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情境创设方式,并在情境创设后进行科学的方式评价,进行有效的反思。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物理记忆常见的7种方法
众所周知,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物理学科的记忆是物理学科智力活动的基础,也是物理学习的仓库。没有丰富的物理知识信息储藏仓库,智力活动这座工厂就只有停工待料。因此培养学生记忆物理知识的能力非常重要。以下为增强物理记忆常见的7种方法:
1.实验记忆法
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表象;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例如:做一个覆杯实验,大气压存在的事实让学生久久不能忘怀;用弹簧测力计拉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毛刷,摩擦力的方向栩栩如生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实验多种感觉器官将知识信息传入神经中枢进行思维加工,同时输出反馈信息、控制观察和操作器官,让学生获取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信息,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增强记忆的目的。实践证明:从实验中得到的知识比死记硬背学到的知识效果好得多,记忆准确、牢固。
2.直观记忆法
教学中,通过实物、模型、绘制挂图、自制教具等手段、或使用电视、多媒体课件等电教媒体,以及形象生动比喻,将抽象的物理理论形象化,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利用汽油机的活动挂图,汽油机模型,自制课件能深入浅出地讲清其工作原理。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归纳、总结记忆法
物理现象的千变万化是有其规律的,只有找到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抓住事物变化的本质,就可以理解其事物变化的原因。而物理记忆以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以对知识的系统化为捷径,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寻找物理变化规律加以归纳总结,理解越透彻,记忆越牢固。例如: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可以归纳为:①电路要闭合;②是部分导体;③一定切割磁感应线。又如:光的反射定律可以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5.对比记忆法
将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内容,以及某些易混淆的概念、定义和规律等知识,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异同点及联系,可以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例如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对照比较,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清晰的轮廓,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6.趣味记忆法
在教学中,强调理解记忆,并不排除机械记忆。有些内容本身没有什么需要理解的,或限于学生知识水平无法理解,只能运用机械记忆。为防止枯燥记忆,可采用编顺口溜、口诀,韵语歌谣等形式帮助记忆。在《杠杆》教学中,作力的力臂是一难点,可以编顺口溜:作力臂,并不难,找到点(支点),找到线(力的作用线),作垂线。这样易读易记,朗朗上口,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率。
7.缩略记忆法
物理需要记忆的知识多,学生易“东拉西扯”、“张冠李戴”记不全面。为此,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指出概念或规律的几个关键字或词,组成一句简单话来记忆。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要抓住“物体”、“不受力”、“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等关键字词,来加以记忆。
⑺ 如何加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一、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人类文化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在时代变化中不断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这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理论基础就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新课改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主要目标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质以及全面发展为重点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课堂的构建和实施必须重视学生从自然到物理,再从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探索基本的科学实践过程,对物理和其他科学之间相互融合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过去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因此先进教学理念的出现弥补了这些弊端,从以老师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加重视。作为学生学习的模范,老师更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老师在课堂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让物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发展。
二、澄清认识误区,明晰概念和规律的产生条件
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因为一些惯性思维和错误经验导致对所学的新概念或者物理规范产生错误理解。因此,老师对学生理解的错误概念要多多注意并及时指导更正,明晰概念和规律。也可以进行一些和学生所想完全相反的实验来引发思维冲突,从而不断分析探索,得出正确科学结论,从而令学生对该物理概念印象更深刻。这样不单单能够纠正原本认知的错误知识,还能够提高记忆度,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优辅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老师可实行培优辅差的措施:(1)承认学习水平的差异化,尊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为老师要努力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2)重视课堂提问策略。在课堂讲授中,老师可以将一般学生认知不够完善的问题再展开,更加深入地探索该问题,当进行概括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优等生物理水平较高的优势来让他们对新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引发其他学生对知识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课堂中进行巩固练习的时候,可以提问学困生,查漏补缺,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更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3)课外辅导。老师将学困生按照自愿原则集合到一起,进行每周一次补课,从最低点开始进行辅导,同时也可以将自愿集合到一起的优等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超越大纲的学习;第四,精心设计试卷。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置试卷的难易程度,难题、中等题、容易题的分值设计合理,通过考试成绩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学生成功学习物理的信心。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时代,老师要将自己的主导作用在物理课堂中充分发挥出来,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指导学生从已存在的现象中观察并发现问题,不断思考寻找该现象背后存在的本质问题,最后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学习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进行分层次学习与辅导,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自行阅读与探索分析,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自
我学习习惯,在新时代,自主学习是非常有效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同时,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估计,分层次地发展其智力,在所创造的条件中不断引导与学习,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主动索取物理知识,这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
综上所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老师孜孜不断的追求,作为老师需要不断思考与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实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