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如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发布时间:2022-03-08 15:13:47

1.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问题,中学生能够初步分析、解决的实际问题是十分广泛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发掘并引入这些实际问题。由于实际问题只给出了具体情境,而未给出相应的物理模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合理简化,建立起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找出这个物理问题与哪些物理概念、规律有联系,用相应的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实际问题可分为“解释现象”和“作出判断或提出方案”两种类型。

解释现象的实际问题是用物理知识去说明实际现象背后的为什么。例如:

(1)烧水的铝壶壶底有凸凹不平的同心圆圈,这些同心圆圈起什么作用?

(2)油炸食品时,油锅中滴入水滴会发生爆裂声,并把热油溅起;沸水中滴入油滴却没有类似的现象。这是为什么?

(3)夏天,自来水管上常有水珠,这是为什么?

(4)为什么许多电冰箱的后背都涂成黑色?

在回答这些解释现象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把问题中原有的日常生活语言转变为物理语言,做解释时不要依据直觉的生活经验而要紧紧依据物理知识。

作出判断或提出方案的实际问题是利用物理知识进行思维,确定解决问题所应当采取的行动或提出行动的详细方案。例如:

刘丰打算在他家外屋库房安装一个防盗报警装置,想实现如下效果:只要有人打开他家库房的房门,装在住室里的灯和电铃同时发出警报(灯亮铃响)。请你设计这个电路,并说明工作原理。

这类问题如能结合实物或现场任务提出,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和操作,看到实际成果,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当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了过去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之后,会进一步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同时会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会感到对自然、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将激励他们以更高昂的热情去学好新的物理知识。

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什么是运用了物理学的知识

一、带着求知的渴望进入物理的世界
物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周围,大至整个宇宙,小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种种的物理现象。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有如五光十色的万花筒。要问:"天有多高?"那就要研究大气层及更遥远的空间。在大自然,会发生惊天动地的雷鸣和划破长空的闪电。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雷"和"电"?电话给人类交往带来很多方便,它有什么不足之处?也许不少同学都看过杂技"飞车走壁"吧,在倾斜度很大的墙壁上,一辆摩托车或小汽车在高速行驶,却不会掉下来,坐在汽车里的演员显得那样悠然自得。你在惊讶之余,也许会佩服演员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胆量。其实,这些都是运用了物理中力学的一些原理。为什么大型拖拉机和坦克要安装上履带,自行车的车轮外胎及钢丝钳口上要有花纹?保温瓶为什么既能保持物体"高温",又能保持物体的"低温"?这些问题,学习了物理,就能得到答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刚刚向物理学宫迈进的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兴趣。自然界万物的运动和变化,以及人们创造的一切,都是我们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让我们在自己的心灵中点燃起强烈的求知的火花,以浓厚的兴趣进入物理的大千世界,在学习中体验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求得知识的欢乐。让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你处于欲罢不能,顽强奋进的状态吧。
二、读书是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
翻开每一个科学家成功的奋斗史,都看到"着迷"地读书的篇章。读书,首先要认真精读课本。物理课本是经过很长时间教学实践后编写出来的,讲述的是本学科的最基础的知识,里面珍藏着"科学巨人们"的智慧之果。阅读课本时,不能"一目十行",而要按照老师的指导,非常认真地一个概念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个公式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消化吸收。要注意课文的思路~它要说明什么问题,是怎样说明的。对重点的段落和关键的内容,要特别用心细致地阅读,一字一句地理解。对物理中说明问题的特点——有事实的根据,有充分的理由,要注意领会。对书中的例题,不能只看它如何应用公式,还要看它是怎样分析问题的,看看自己合上课本后能否重做出来,看看自己还能不能有别的方法去做。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内容做一个小结,把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系统地掌握它。还要学习应用课本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现象。不要对课本不读不看,一味只是赶着完成作业,这样是决不能学好物理基础知识的。
除了精读课本外,同学们还可以广泛阅读更多的物理课外书刊。在阅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大懂的内容,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开阔眼界,扩充知识回,使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在更广阔的物理世界中翱翔。
三、乐于观察善于观察
观察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每一个人,从婴儿时起。由于对周围千变万化的现象感到好奇,留心地观察,逐步积累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真有伪,要去伪存真。特别是在学习物理时,更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
怎样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呢?首先,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要大量挖掘我们已经通过日常观察积累起来的有关经验,并去伪存真。例如,一个物体受力时是否可能没有别的物体作用于它?在日常接触到的各种物质中,哪些较易或不易传热?要用正确经验做基础,深入理解有关知识。
观察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在做演示实验之前,老师往往会讲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采用什么仪器,仪器如何放置,实验怎样做,希望同学们观察些什么。这些话都是很重要的,是我们观察的依据,我们都要听清楚,还要边听边思考,想一想将会得到什么结果。
看演示实验必须全神贯注,因为演示实验是在讲台上做,仪器有时比较小,而实验现象往往变化很快,这就需要集中注意才能把现象看到,而且最忌只看结果而不看过程。我们必须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操作,看清每一步骤中的变化。实验中的每一步骤有的快,有的慢,快的要不遗漏,慢的要有耐心。很多实验往往又分几个步骤。例如做证明运动着的小车停下来是因为受阻力的缘故这一演示实验时,是让小车先后3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而桌面处3次分别放上光滑程度不同的表面。我们要认真注意到3次放的高度是相同的,并要想一下为什么,然后注意观察在3个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小车所走距离有什么不同,这3个不同的表面提供了什么不同的条件等等。
观察演示实验,不但要在观察时思考,还应在实验后继续思考。除了沿着老师指导的方向得出结论外,还要想一想,这个实验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更好的实验方法。而且,联系这一演示实验,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例如,联系上面提到的实验,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坐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在柏油路上就会比在沙路上冲得更远。
四、手脑并用做好实验
实验,在学习物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培养能力。在实验中应通过自己动手,边观察、边分析、边总结,解决下面的问题:
1.通过实验,对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有丰富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易于理解。如物质的三态变化,从固态到液态要吸热,晶体熔解时温度不变,这些现象通过苯的熔解实验后,将深信不疑,印象深刻。
2.通过动手操作,更仔细地认识各种物理仪器、装置的构造和性能,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常用仪器。物理实验使用的各种基本仪表和装置,就是今后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使用的各种仪器装置的基础,今天学会了操作,将来就有了操作的技能基础。
3.在实验中掌握一些基本测量方法。例如测定细小金属丝的直径,采用多绕很多圈来测量的"以大量小"法;在测定未知电阻值时可以用"替代法","比较法";为了减少实验误差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等。这些实验的基本方法都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实验能力。
4.在实验中应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纪律,爱护仪器;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实验时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忠实记录,按时完成;保持清洁,做好收尾工作,完成实验报告。养成这些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品质,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者和科学工作者。
五、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养成积极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要理解和掌握好物理概念,就要研究和思考这个概念是怎样引入的?定义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例如对于电阻,要搞清楚:根据什么实验事实而引入电阻概念?电阻的定义是什么?它的单位是怎样规定的?怎样测量导体的电阻?等等。
有比较才能鉴别。应用对比法,是我们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分清一些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使它们不会混淆起来,从而正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一种好方法。
首先,接触到每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把它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的观念相对比,看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同的,纠正生活中对概念的模糊看法。例如,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原因,但日常生活中往往有这样错误的感性认识,认为要保持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是要用力的。我们必须把这一错误的看法拿出来对比,然后才能正确地掌握力的概念,对物体惯性的认识和应用惯性定律分析问题,才不会产生错误。
其次,把我们前后学过的相互联系的概念进行对比,例如质量与密度,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热量和比热等等。这一对对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伸延,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要从定义、物理意义、单位、实际应用加以对比。对一些类似的概念和规律可以用列表法进行对比,例如列表对比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等。
在物理学习中,还应经常运用分析综合这一思维方法。如学习简单机械时,我们应先是对各种不同的简单机械(杠杆、轮轴、动滑轮、定滑轮等)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它们都是杠杆的不同形式,因而都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计算动力和阻力关系;它们都遵从功的原理,只能省力,不能省功。
六、要正确使用数学工具
数学是研究物理的重要工具,在学习物理时,我们一定要正确地运用好这一工具。应用数学工具学习物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概念、规律的数学公式,与用文字、语言叙述结合起来,真正理解式子的物理含意,不要单从纯数学关系上理解公式,避免产生物理意义上的错误。例如,物质密度的定义式是D=m/v,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个式子的数学关系,说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与体积V成反比呢?不能,因为密度ρ是描述每种物质固有特性的物理量。例如,铝的密度是2.7 X 103千克/米3,不管把铝做成小铆钉,还是大铝块,ρ都是这个数值,怎能说它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呢?所以公式ρ=m/v只是提供了一种测量和计算密度的方法,即,当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就可利用这一公式计算出构成这一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2)在进行物理计算、推理时,要把物理计算和简洁的文字说理结合起来,才能使解决问题的过程物理思路清晰,方法简明严格。计算得到的结果,也要明确它的物理意义。
(3)要养成用作图来表示物理过程和规律的习惯,如画物体受力图,简单机械的力图,晶体的熔解曲线,物体的运动情况图,光路图等。自觉学会按题画图,看图识义,提高正确用图的能力,克服做练习不画图,不用图的坏习惯。
七、做好练习
在课文每一单元后面,都有一些练习题。这些练习题,可分为四类:
1.问答题。在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后,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要求我们应用刚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答。
2.讨论题。根据题目所提出的物理现象和条件,应用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回答题中提出来的"是什么"、"如何变化"、"情况又如何"等问题。
3.计算题。应用物理规律和公式,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已知数值计算未知结果。
4.实验题。应用所提供的实验仪器,或联接线路,或进行实验验证物理定律,或测定某些数值,并作出分析、判断和讨论。
上述第1、2、4类又叫说理题(第4类在实验基础上也要进行说理)。
下面着重谈谈解说理题的问题。
说理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练习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第一册练习题184道,说理题就有115道之多,占63%。忽视了它,就忽视了课外练习的主要内容,而完成它,能使我们学会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完成每一道说理题。
怎样解答说理题呢?我们要做到下面几点:
1.认真剖析题意,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看明白它所讲述的物理现象,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我们讨论和回答什么问题。
2.判断它是属于什么物理现象或过程,确定解题的依据。要准确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结论要符合科学性,不要含糊,不能模棱两可。
3.解答要有论据,条理要清楚,前后过程不要颠倒,原因和结果不要混乱。
4.用自己的文字表述,要简练,不重复罗嗦。
八、既要懂得,又要记得
我们反对在对物理概念、规律、公式不理解的情况下,把它们硬背下来的死记硬背的方法,我们必须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高中要应用初中学过的东西,大学要应用高、初中学过的东西。学过的东西记住了,到时才能从大脑信息库中将信息提取出来。如果学过后就不记得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就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楼房是无法建立起来的。
怎样才能加强自己的记忆呢?
理解是正确、完整、巩固的记忆的基础,要通过分析综合,将知识的理解强化和深入,记忆才能深刻。对一个概念的分析,要突出它的要素,抓住关键。例如,分析功的概念时,要注意它的两个要素是:力和距离。一个关键是:距离是指"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对于多个类似的概念和规律,就要进行相互比较,知识将在不断相互比较和联系中不断强化、提高和深印在脑海中。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有人以为,理解了就一定能记住,这是对人的思维和记忆规律的误解。一个人的一生见过、理解过无数的事物,但只有那极少数(有人统计认为不足5%)经常反复作用在我们头脑中,而且反复应用的事物,我们才能记住。所以每次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等,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九、学知识,学方法,长能力
在初中物理课中,我们将学到什么呢?不少同学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学到物理知识。"这一回答最多只算对了一半。因为学习物理学,不但要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些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培养从事生产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只要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阶段,可以学得快而好,参加建设工作后,就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有所创造发明。

3. 物理问题 [学习帮助]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4年物理科《考试大纲》提出的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及根据专家分析预测提出的新观点构成了2005年物理高考复习大纲,即复习的内容、 重点、策略等。
一、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注意】考生在复习备考当中,一要做到透彻理解和熟悉物理学中各个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认真分析具体问题所给出的条件,想清楚其中的道理;二要训练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只有周密地思考,才能进行正确地推理;三要学习用规范的、简明的语言将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二、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字母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验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注意】
1.质点的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一般以选择或填空题出现,偶尔也会和其他知识点 结合后出现在计算题中,近年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更趋向于对考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 的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像,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是考查重点和难点.另 外,考生复习时还要注意与实际的生活应用相结合。
2.力是物理学的基础.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的概念、变压规律是复习重点.这部分内 容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凸现对考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3.牛顿定律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其中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处理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与静力学、运动学的综合问题,物体平衡条件等都是高考热点.对这部分内容 的考查非常灵活,选择、填空、实验、计算等题型均可以考查。
4.动量、机械能一直都是高考的考查重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份量重, 而且还经常有高考压轴题.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的矢量性、成立条件、适用范围,动 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实际应用等更是 高考热点。
5.振动和波的知识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是高考常考内容.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频率、 振动图像、能量问题,机械波的波长、频率、波速关系、图像,波速求解等都是考查热点。�
6.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子的内能,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是分子运动理论 、热和功、气体中的重点。
7.电场是电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的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线性质,带电体在静电场中的平衡,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等是考查热点.这部分内容一般采用填空题或计算题进行考查。
8.稳恒电流也是常考内容之一.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流表、电压表、多用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都是高考热点。
9.磁场中的重点知识点有: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安培力、洛仑兹力的性质。大家复习时还要注意提高自己分析综合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常考内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导体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等 更是高考热点。
11.交变电流部分的知识点不是很多,一般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交流电的产生 及其变化规律,变压器的原理,远距离输送电中的线路损耗问题,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等是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
12.电磁场和电磁波中需要掌握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13.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这部分的重点内容,大家对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光速等也要理解,利用两大定律作图、求折射率更是近年的高考热点。
14.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中的考点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与光的波粒二象性相关的实验现象,光电效应,光的干涉等内容是需要大家重点复习的。
15.原子和原子核中的考点一般都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近几年的考查点还在逐渐增加。电子能级,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是考查热点。
16.单位制中大家要掌握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17.实验重点是考查大家能否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如何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考查大家对实验技能掌握程度的.复习时,一定要掌握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基本仪器的正确 使用方法,掌握如测定电源电动势、测定电源内阻等重要实验的原理,掌握像用伏安法测电 阻等基本实验的器材选取、步骤设计。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江苏卷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全部由人工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常规卷",采用机器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分卷"."分卷"包括Ⅰ、Ⅱ两卷;选择题为Ⅰ卷,非选择题为Ⅱ卷.
试卷中各部分物理知识的占分比例为
力学 约38%(江苏卷约40%)
电磁学 约38%(江苏卷约40%)
热学 约8%(江苏卷约6%)
光学 约8%(江苏卷约7%)
原子物理学 约8%(江苏卷约7%)
实验(包括在以上各部分内容中) 约13%(江苏卷约10%)
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3∶5∶2左右.
选择题的分数 约25%(江苏卷约20%)
非选择题的分数 约75%(江苏卷约80%)
【注意】这部分内容每年的变化都不会很大.复习时,大家要根据试卷中各 部分知识的占分比例,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等具体情况,结合个人的实际合理 分配复习时间.如:力学和电磁学在高考中约占80%,大家复习时就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和 更多的时间.
四、物理学科的高考复习
(一)近年高考试题简析
近年来无论是在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物理单科中,物理试题都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纯粹考查物理概念的题目减少
以往的考题中有不少只有对物理概念的理解非常精确、深刻、思路极为开阔的考生才能正确解答,近年的考题中这类题有减少的趋势
2."推理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的内涵有所变化
近年在高考题中出现了与生活、生产、科研实际联系的题目,增加与实际联系的题目和与其他学科知识有一定联系的题目�从要求会分析复杂的"纯物理"过程变为更强调通过对实际情景分析,建立物理模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试卷中的难题,尤其是计算题中最后几道"压轴题"物理过程很复杂,这类题叙述的过程抽象,"纯物理"味道浓�近几年试题中这类"纯物理题"有所减少
3.突出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
过去物理试卷追求高的物理内容效度,题目的语言、图形都比较简洁,近年来更着重考查学生从题目提取有用信息、排除"冗余"的能力
4.实验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过去实验题基本上是考大纲规定的分组学生实验,仪器的选取和实验操作基本不超越课本内容,"3+X"考题除原来的能力要求外,还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实验,会"非常规"地使用实验仪器,演示实验尤其是某些细节容易被师生忽略的演示实验成了考查内容,所以近年高考实验题的得分率很低。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实行"3+X"后,物理高考题中选择题、非实验填空题和部分推理计算题较以前容易了,实验题灵活性要求高了,解与实际联系题是考生的弱项
(二)复习对策
1.立足学科,抓实双基
复习中必须防止把学科间交叉综合放到过高的高度,用过多的精力去处理别的学科的知识,这会造成事倍功半的结果,正确思路是立足于本学科,看好学科的"门"�新高考强调向"以能力立意"的转变,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但离开基础知识讲能力,就成无本之木,所以复习中要加强对所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把握能力
2.重视说理、论证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从历年的高考阅卷中可看到,相当多的考生说理、论证及表达能力较差,缺乏规范性,遇到说理、论证题更是词不达意,逻辑混乱,所以考生必须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3.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和近代物理知识在学习中的渗透。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原子物理占分值越来越大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近代物理领域的深入研究为物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学习这些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可开拓视野;同时要加强应用性题目的训练,注重收集有关出现信息题的生活模型和反映高科技脉搏的科技模式。
4.加强实验环节,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能力是重要的物理素质之一。考生在复习时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高考。通过加强实验,提高实验能力,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5.注意提高解答联系实际的物理题的能力
考生比较习惯较为传统的、"纯理论"特征明显的"成题",对与实际联系的题目不很适应,即使题目所涉及的物理过程很简单,答对率也不能令人满意。常见题目的物理情景多是指明如"质点"、"小车"、"小球"、"弹簧"、"单摆"、"点电荷"等学生熟悉的抽象的物体的"规范"的运动和变化,遇到具体的实际物体或情景时,缺乏从具象到抽象又到具象的思维能力、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不善于在头脑中把实际过程转化为熟悉的典型的物理过程;考生认知结构中人文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间的断裂和鸿沟,也是造成困难的重要原因。
所谓"联系实际题"其实属于"新情景题",在进行这类专题复习时,要着重在思维方法方面入手,抓准关键词,剔除"冗余"信息,弄清题目的情景,捕捉解题所需的包括过程、数据等方面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
http://www.sina.com/article/567456467/3750.shtml

4.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章可循的。
物理分析解决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章可循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呢?
1 什么是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是一种集各种基本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识记力、情景想象力、思维力等)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基本保证,也是整个物理学习能力的集中反映。特别是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深化,这种能力愈显重要。
这一能力低者,表现为不善于甚至不习惯于分析物理过程,在具体问题面前不进行具体分析,而是乱套公式,凭空想当然解题,致使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起始阶段就走上了歧途,其思维模式是:分析题意→公式这一能力高者,表现为在理解题意后,首先对问题作深入的定性分析,认真考虑物体的运动过程,然后才应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最后再对结果进行可行性分析,直至满意。
2 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包括的几个要素2.1 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识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指正确理解题意,善于发现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恰当地选择研究对象,正确分析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外界影响及运动变化过程的能力。
2.2 新知识组块的生成能力。新知识组块的生成能力是在要解决的新问题面前,迅速调用认知结构中前三种要素:①学生学习过的具有一定包含或从属关系的物理概念、原理、方法的内容和由它们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组织。②学生所了解的支持物理概念、原理的具体物理现象和有关事实材料。③学生所掌握的表达物理概念或概念间关系所使用的语言本身的逻辑以及数学的逻辑。恰当地组织起来,整理成适合于新问题的形式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认知结构的清晰程度和组织程度有关,但更主要地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变易性和自我组织性水平,即取决于灵活运用知识的水平。
2.3 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问题的大至方向进行推测,并把将要采取的手段与问题的目标联系起来,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进行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的能力。
2.4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包括:①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②运用数学进行推理计算的能力。③物理估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四方面的能力,才能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到实处,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2 培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策略2.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积极性。在解决问题中,态度成分十分重要,没有强烈的动机和坚定的信心,解决问题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时甚至无法进行。因此,在物理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体验(态度)是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首要任务。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体验要注意教学问题的适合性———问题本身要有趣、有用,问题难度、广度要适宜,问题在“重复”中要富有新意、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问题要表现出阶梯、并具有适度的开放性等,只有选用这样合适的问题、并通过学生成功地解决这类问题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体验,也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到成功解决问题的意义。
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帮助他们对成功解决问题或解决问题失败进行合理的归因分析,也是提高他们解决物理问题积极性的一条有效途径。
2.2 读、审物理问题。读,是读题目,拿到题目后,先整体后局部地阅读,对整个题目的概貌做到心中有数;审是审条件和目标,弄清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追索题目中隐含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明确题目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读审实质上是寻找解题信息,形成问题解决出发点的过程。
在读审这一环节,不要急于猜测解答方向和盲目解题,一定要做到确切了解题意,特别要弄清题目中关键词语的涵义;要养成及时将所发现的信息尽可能用示意图展示出来的好习惯,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
2.3 重视训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正确解答联系实际的物理问题,首先必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理想化、模型化的物理问题,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需要考生具有如下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要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突出物理本质。二是对于简化了的实际问题,善于挖掘关键性的物理条件。实际问题都是复杂的,但有些题目已将实际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
2.4 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策略———掌握、熟练到迁移。物理问题解决策略具有丰富的内容,人们在物理问题解决时经常用到的有模式识别策略、问题转化策略、逻辑推理策略、结合关联策略、极端分析策略、图解表征策略、双向推理策略、回顾反思策略等。此外,促进学生形成对问题解决一般过程的意识和对问题解决一般策略的了解,也是问题解决策略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时,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①明问题解决策略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使用策略的热情;②清策略使用的条件,以减小搜索策略的范围,提高检索策略的速度;③循序渐进,先易后难,逐步积累;④次不要教给学生太多的策略,要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掌握、熟练;⑤给出丰富的变式,使学生对策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并能在广泛的范围内迁。

5.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造性的进行物理教学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其教学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很好理解和应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应当把学生看成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认知主体,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学生学习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新的教学目标可以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新课程中经常看到能通过自主探究和亲身实践认识物质的性质,学会对比分析等学习方法,对周围生活中的物理有关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探密的欲望……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得课堂的解放,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能自主地对学习资源进行选取、鉴别、吸收和发展。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思路,缩小当前学习内容和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差距,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进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和自主能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逆向思维,这正是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二、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基于一定的动机对学习资源进行吸收、鉴别和发展的一种活动。首先教师要创设一种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且相对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不发生于单纯的吸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建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创设和模拟实践情境,如原子的结构等微观范畴的系列概念教学时,可借助实验演示、图形展示、多媒体课件展播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立体、综合图象,增强事物的直观化和形象化。其次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在这种宽松、和谐、师生心理都不设防的氛围下谁能保证没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例如复习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时,教师提出两个问题:1、 阅读课本知识,知道本章有哪些概念和公式;2、你认为本章有那些概念,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并提出可以讨论,相互间交流想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允许学生选择,这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的空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一个学生碰到教师的目光就避开,教师便与他交流,启发他,用自己的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了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教学气氛。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切实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许多高级活动都集中于右脑,右脑在处理复杂的活动中远胜于左脑,所以右脑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右脑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动手却是右脑活动的结果,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现象。了解物理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应尽可能的把教师实验变为学生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教学中常遇到的实验原理,从仪器的选择、安装、使用到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结论的得出,都让学生亲自动手,在亲自探索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手脑并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并举,既体现物理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又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然在实验时,教师的指导必须到位,做到安全第一。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育技术,拓展物理空间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利用为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现实而又广泛的空间和发展前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生欣赏电脑动画的同时,达到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领会,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制作的课件既要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遵循电脑的使用规律:使用简便、空间小。二是选材要得当,选取教学中难点、重点、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知识,难以课堂演示的实验,且不可盲目追求课件的花样和形式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在使用教学课件时,完全变成了微机的操作者,成了“一只鼠标”,这种做法不但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都可以成为一块绊脚石。
五、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研究一些实验性课题,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物理问题。 其次,以课外活动小组为单位开展实验性课题研究,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应用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并有所创新。传统物理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多数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其原理、步骤、现象、结论等均在教材中写明,仅仅作为验证物理知识的手段,实验时很多学生采取旁观者态度或者是单纯模仿、重复老师的演示,对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思维能力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探索性实验只给出课题研究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制订实验方案、探求未知结论,这类实验未必有一定的正确研究结论,对于课题本身则是“轻结论,重过程”,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个人能力、人格、品质、意志、科学修养等方面的提高。 总之,任何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不断完善,也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有所创新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多角度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为民族的明天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6. 如何运用初中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能力的研究总结题报告

物理习题课可以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因此,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但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怎样使物理单元习题课教学成为生动有趣的高效课堂,这是我们值得探讨的课题。我认为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应该从下面三个主要方面进行:
一、选择合适的习题,复习巩固基础知识。
要提高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性,首先老师应该明确单元中每节知识的教学目标,认真研究习题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其次老师应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作调查研究,比如通过批改作业、小测等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再次,要考虑学生在这一节课应巩固哪些知识,拓展哪些知识,怎样教会学生求解物理问题,提升学生能力应达到怎样的程度等等。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习题。
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抓好基础知识的巩固,如果放松了基本训练,不熟练地掌握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一味追求综合题、难题,无异于舍本逐末,追求空中楼阁,常常会事倍功半。为巩固基础知识,可通过列表、提纲等形式让学生填空,使他们重温和思考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指出并分析在学生近期作业中发现的一般性错误和缺点,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如学生作业中常出现“05kg=5N”和“1m3=1000kg”等错误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出错的地方并能及时改正。又如学生在解“液面升降”问题时,常常凭感觉去选择答案,不善于应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可选择相应的习题,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求解题钥匙。
例1:如下图甲乙所示,空心小木盒分别放入和吊上相同的铜块,然后把它们放入水中,判断它们水面的高低。
教师在课堂上作为一名引导者,怎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架起一座桥梁?我想在教学中,老师可把解题的步骤换成一个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设问:小木盒和铜块看成一个整体,它们在水中的状态怎样?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关系和大小怎样表达等。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使问题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迎刃而解。这样,学生尝试到应用所学知识解题的快乐,调动了课堂学习的气氛,又能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
可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习题,能解决学生的疑问,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二、搭建解题平台,实现物理方法的提练。
习题课是以习题为载体,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要学的有关知识。就解题本身而言,教师要像庖丁解牛一般,把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部分,为学生搭建好解题的平台。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去思考,最后实现突破。
《电学》中,电路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下图示:
好些学生对电路图看不懂,更谈不上根据电路图去求解物理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电流分析法去画等效电路,如上图等效为:
若电路中出现电流表或电压表时,我们可把电流表看成一根导线,电压表看成断路。这种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判断电路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应坚持“由浅入深,化难为易”的原则,力求让学生能够深入浅出。
又如判断电压表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压,对初学者是一个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方法,现以下图说明之。
在分析电路时,可将用电器或电表的接线柱沿导线(含开关)随意移动,但移动过程中不能越过用电器或电源。否则就改变了原电路。上图中,电压表接在L1左端的接点沿导线开关可最终移至L2右端。等效电路为:
此时学生便容易看出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分析时要注意向学生强调不能将电压表接在L2左端的接点移至L1右端,因为这样越过了电源。
总之,为学生搭建解题平台,既实现物理方法的提练,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既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多维度引导,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物理习题课教学,若能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则其知识与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深化和提高。例如2:如图1是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0℃的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当温度上升冰完全熔化后,水面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
这道题涉及的物理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性的经典习题。学完《浮力》知识后,可引导学生比较冰块完全熔化为水的体积与冰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关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当学生洋溢着“我会了”的快乐之时,不妨向他们说还有另外方法解题,让我们来试试吧。此时把提纲式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讨论,再由学生代表来得出结论。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不变,冰与水的总质量不变,冰熔化后,容器底所受的压力正好等于里面液体的总重。故容器底受液体的压强不变,从而得出液体的深度不变,即液面不变。
再回到例1,当学生懂得从甲图变化到乙图液面不变时,可向学生提出:将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水面如何变化?若要知道答案,请同学们的目光投向乙图,把图中的细线剪断,水面如何变化?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1)剪断细线后,铜块和小木盒的运动状态将怎样?(铜块下沉,而小木盒上浮直至漂浮。)(2)剪断细线前后,铜块和小木盒各自排开水的体积如何变化?(铜块前后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木盒上浮排开水的体积减小。)
通过分析,细线剪断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水面将下降。这样适时向学生提出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分析物理问题。使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物理单元习题课的有效教学,应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打好基础是教学的关键,提练物理方法是通向成功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标。然而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得法不仅要做好这些,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地设计和施教。

7.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与数学有密切的关系。物理学又是一门基础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技术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或多或少总要运用到数学运算进行推理,而且处理的问题愈高深,应用的数学也愈多。所以能熟练地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是学好物理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高考对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也十分明确:即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和处理问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有时是数字运算,有时是符号运算,即既要重视定量运算,也要重视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和推理。

8. 如何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新课程改革提倡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陶行知说 “生活即教育”。它为我们指明了物理教学活动的方向,即必须从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入手,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物理,用物理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生活化情境物理教学向学生表明:物理就在你的身边,生活需要物理,物理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为学生创造了一条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通道。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努力把教材里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事实证明,一旦生活世界的相关信息纳入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会提高,互动水平会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增强。生活教育理论首先是由我国着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包括三个部分: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教、学、做一体化。由此可以看出,生活教育理论就是指生活就是一种教育,生活无处不在,教育也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探索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应用,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与高中物理新课标对义务阶段的物理教学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即,高中物理应该接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不断探索揭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培养起学生终身探索物理奥秘的乐趣。
一、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在实行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为:教学方法以考试方法为依据,学习的方式以教学的方式为依据,考试考什么内容老师就教什么内容,考试怎么来考老师怎么来教。这种固定死板的教学模式远远偏离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最早出发点,将我们的高中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越拉越远。尽管我们一再呼吁高中物理教学要和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贴近,但只要现今模式的高考存在,我们的师生就不敢真正践行生活教育理论,害怕不跟随着高考的脚步,成绩就会掉下来。其实不然,因为物理现象是物理学的根基,只有从物理现象出发,才能领悟到物理的本质和真谛。而物理现象主要来自于生活实际,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学习,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教学。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最初的物理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学会真正有用的物理,而不是与生活实际相脱离的伪物理。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在实际生活中探知物理
很多物理学家进行发明创造的最初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改造实际事物,促进人类和社会不断发展,这正是物理学的真正价值。如今的高中物理教学中都只注重老师教授的知识,探究式的教学大部分都只局限于实验室,根本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经验性,物理教学根本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让学生去探究,实际上,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恰当地引入一点自然和社会中客观存在并且没有经过加工的,最好是学生们都实际经历过的物理问题来让学生探索,学生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旦学生树立了在实际生活中探知物理的学习理念,他们就会以生活实际为目标,在高中物理中学到真正的知识。
2.学到的物理知识要应用于实践
我国着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最推崇的一种教学理论就是教学做统一,其核心为做,也就是在劳力的事情上劳心。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上,就充分说明了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基础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在平日生活中找到原型,进一步加强高中物理对学生的亲和力,也为老师在教学中,采取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条件。但是在现今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很少思考书本上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没有机会亲自尝试。学生们的物理学习只局限在教材中,只局限于做习题和掌握知识点,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灵活运用学到的物理知识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受教育就是为了改造生活。放在物理上来说,就是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改变生活,解决生活实际中碰到的困难。但如今的高中生做物理试题得心应手,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却力不从心,束手无策。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受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生活,这是学生的内在,不是任由外界制定的。假设只为学习物理而进行物理学习,那么就是在割裂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两者间的联系,失去生活联系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是死读书、读死书式的学习,完全不符合生活教育理论里活读书、读活书的理念。从这点出发,物理教学就是要将物理学习放在生活中,留心生活实际里的物理现象;善于动脑思考这些物理现象的原因,并试着去探索这些物理现象的本质。这样就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积极发现并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明白致用才是学习的目的,那些指导改变生活的教育才可以称作真正的教育。与此同时,老师要少用考试作为指挥棒,要给学生真正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实现生活化,物理教师任重道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情景中发现物理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具体生活情景中,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感受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能主动探究物理问题并掌握物理知识,使学生的物理素养真正得以提高。

9. 学习应用物理怎么入门推荐一下书

1. 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包括《高等数学》上下两本,《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学物理方法
3. 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
4. 理论力学,原子物理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
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_学什么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具备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级专门技术型人才。应用物理学专业按照理论基础扎实、具备知识创新的素质、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要求,培养物理学与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型”人才。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及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数学、计算机运用基础和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现代传感器技术、激光技术等高新技术知识;掌握物理学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受到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的训练,具备运用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进行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教学和运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以下就来介绍一下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 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一、公共基础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高等数学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4、线性代数 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8、物理实验 9、形势与政策 10、C语言程序设计 11、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 12、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 13、军事理论 14、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 15、体育 16、大学英语 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二、学科基础课 1、力学 2、热学 3、电磁学 4、光学 5、电路分析基础 6、数字信号处理 7、信号与系统 8、电子线路实验(Ⅰ、Ⅱ、Ⅲ) 9、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 1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1、射频电路基础 12、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13、数学物理方程 14、数值方法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15、微波仿真技术 16、微波技术基础 应用物理学专业主要课程三、专业课 1、原子物理学 2、理论力学 3、电动力学 4、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5、量子力学 6、固体物理 7、物理量自动检测 8、计算物理 9、现代光学 10、光电子学 11、光纤与光通信 12、应用光学实验 13、电子电磁技术实验 14、综合性设计实验

阅读全文

与如何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9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