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什么是物理学科示范课

什么是物理学科示范课

发布时间:2023-06-18 23:48:14

1. 一节高效率的物理课标准是什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这一活动的主题论坛,其指导思想我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其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或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
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2. 如何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一、前提:教学目标的优化.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不但要有“知识与技能”目标,而且要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体操作中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展示目标;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围绕目标,论断反馈;进行矫正,落实目标.其中围绕目标、诊断反馈以及进行矫正,落实目标是最关键的步骤,只有抓好这两个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测试题,当堂完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根据此适时调整有关教学环节,从而促使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课要求不相同,以实验课为例:实验课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教学目标应包含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要求.基于信息技术的 DIS节省了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时间,为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提供了条件,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提倡DIS的深度介入.以帮助学生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基础: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应当做到以课程标准为纲,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首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份――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透镜成像(沪科版教材8年级第四章第五、六、七节)”的教学单元.原教材的安排是:一、介绍透镜;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三、探究性实验;最后还有“透镜的应用――眼睛和视力的矫正、神奇的眼睛”.特别是第五节教学内容过多,教师一般感到无从下手,不知怎么分配课时.我对这部分整合后的安排是:第一节,探究设计.主要介绍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并将“透镜的应用”部分前移到这里.在学生认识透镜后通过一组实验让学生感悟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作用,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应用透镜的仪器和设备,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都是透镜、而它们的成像却有所不同?”,从而提出问题和猜想.老师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第二节,实验探究.这节课是按学生上节课设计的方案自主探究,要放手让学生探究.第三节,总结规律.这是第二节课的继续.第四节,落实和巩固.可适当安排一些相关的巩固练习.这样整合后,课时总数还是四节.整合前后不仅是教学顺序的改变,更重要的区别在于理念上,一个是以老师为主,另一个是学生去发现,就是说,整合后是以学生探究用于创设情景和设问的资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应精心选择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能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探究兴趣的材料,设计一些典型的简单事例,或因课制宜地设计一些简易小实验.这些材料可以来自课本,也可通过因特网从公共教学资源库下载,还可取自于生活实际、科技发展和社会实践.而情景的呈示,可以采用问题、图片、实验、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不同的呈现方式.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清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应严格控制作业的总量和难度,防止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关键: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物理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识,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
四、根本: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模拟发现法和边讲边实验法、实验探究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通过语言、实验、示范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系统地传授物理知识.在教学中应坚决摒弃“填鸭式”,应使教师的“教”致力于“导”,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应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渗透情景教学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协作研究,相互讨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独立的思维,领悟物理原理,总结物理规律,并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例如9年级物理“电阻”一节,可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方法,以铅笔芯为电阻材料,以小灯泡发光的亮暗作为标准,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将铅笔芯串、并联寻找其中的规律(此处学生的实验可以只作定性的探究,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定量分析).由于材料简单且实验又简便易行,学生动起手来自然也就兴致勃勃,很快就能找到结论,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保障: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然而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物理情境.例如:我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的教学中,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了瀑布、击鼓、撞钟等发声的影片,再让一名学生用二胡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在图、文、声等多方面感受到物体发声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声音现象的兴趣.接着我再问他们:“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想了解声现象的哪些问题呢?”非常自然的引入了课题.又如在8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中,利用微机模拟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并留下太阳、地球、月亮运动轨迹以进一步分析,相比于课本上的照片,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使很抽象的概念可以用较形象的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作为新一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有着广阔的天地,它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进一步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开辟了新的途径.实现物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必须构建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DIS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平台.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已有的信息技术资源;适时、适量、适度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发挥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和交流信息的优势,开展科学探究和学习交流活动.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除了用传统的实验手段外,还应适当地应用DIS实时采集信息,自动处理数据,迅速得出结论,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或校园网,展示一般常规实验无法看清的物理过程,如宏观或微观现象的空间放大、暂态过程的时间延缓;对于现实生活中无法进行的实验,还可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虚拟的仿真实验来展示或演绎理想化的物理过程;也可让学生通过因特网搜索有关的资料,如科学家发现或创建某概念、得出某种规律的过程,以及这些概念、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等,使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略科学家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体会物理概念、规律与生活、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2006年新课程高级研修班上,平江的张怀中老师教出的“压强”一节,就利用多媒体适时呈现了由于超载、增大压强而使平伍公路部分路段加快损坏的图片,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的物理学习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
为了使信息技术真正溶入物理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增强信息意识,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驾驭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设计、营造信息环境以及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符合学生实际、具有个人风格、整合信息技术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值得提请大家注意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的一种模式.多媒体技术辅助物理学科教学应该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师为了赶“时髦”,每节课言必多媒体,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撇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以及授课艺术及课堂效果,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功能更为先进的媒体,应该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常规的电教媒体优化组合,主要用于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它的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主要应该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才能使学生观察到真实的现象进而总结出规律.多媒体课件所演示的实验毕竟是虚拟的经验,难以替代真实的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过程和思考过程,经常地使多媒体课件摸拟物理实验可能会扼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是可能使学生养成一味盲从前人的经验,而不尊重科学事实的习惯.这才是我们物理学科教学更要警惕的现象.

3. 什么是物理

什么是物理
这是一个十分基础的问题。翻开任何一本物理教科书,都不难找到这样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但这只是对于物理这门科学在学术意义上的一种界定。而我们所面对的“物理”,它同时又是一门课程,于是就有必要从教育意义的层面上去进行一番再认识、再分析,以挖掘蕴含在其中的丰富内涵。
首先,物理是一门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取得的成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正如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第23届代表大会的决议《物理学对社会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学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驱动技术,改善生活以及培养人才。
上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为物理学的飞速发展插上了双翅,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以致于人们将20世纪称誉为“物理学的世纪”。什么21世纪呢?有一种流行的说法: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其实,这句话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21世纪是物理科学全面介入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只有与物理相结合,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展望物理学的未来,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李政道先生在《物理的挑战》一文中,曾提出21世纪物理领域所面对的四大难题:为什么一些物理现象在理论上对称但实验结果不对称?为什么一半的基本粒子不能单独存在而且看不见?为什么全宇宙90%以上的物质是暗物质?为什么每个类星体的能量竟然是太阳能量的1015倍?这些问题极大地激励着人们不懈探索的勇气与热情。可以预见,一旦拨去这几朵笼罩在物理天空中的乌云,物理学将会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
其次,物理又是一种智能。
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玻恩所言:“如其说是因为我发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含了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思想方法基础。”物理学之所以被人们公认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在于它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还因为它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体系。正因为如此,使得物理学当之无愧地成了人类智能的结晶,文明的瑰宝。
大量事实表明,物理思想与方法不仅对物理学本身有价值,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有人统计过,自20世纪中叶以来,在诺贝尔化学奖、生物及医学奖,甚至经济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学的背景;——这意味着他们从物理学中汲取了智能,转而在非物理领域里获得了成功。——反过来,却从未发现有非物理专业出身的科学家问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例。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难怪国外有专家十分尖锐地指出:没有物理修养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当今,物理学的触角已经伸向众多领域,并取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就,以至我们很难再用传统的眼光去界分什么是物理学了。1995年在我国厦门举行了第十九届国际统计物理学大会,会上交流论文的涉及面十分广泛,诸如植物的花序、DNA药物系统、交通的流量、文字的存储等等,光看这些篇目,似乎都不太象是物理。什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呢?几年前,美国《今日物理》杂志,曾就此问题向读者广泛征求意见。最后,他们推崇的答案是:物理学家所做的就是物理学。这话乍听似觉偏颇,其实不无道理。因为在今天看来,物理学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智能,“代表着一套获取知识、组织和应用知识的有效步骤和方法,把这套方法用到什么问题上,这问题就变成了物理学。”(赵凯华语)
再次,物理还是一种文化。
从广义来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同样地,物理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中所创造的大量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也就构成了物理文化。物理文化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基本研究方式就是实践,因而在客观性上表现为“真”;物理学创造的成果最终是为了造福于人类,它在目的性上体现出“善”;另外,物理学还在人的情感、意识等多方面反映了“美”。正因为物理学本身兼具真、善、美的三重属性,我们完全有理由说,物理不仅是一种文化,而且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
物理学是求真的。物理最讲究实证,物理学家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最基本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坚守“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正如物理学家费曼所说:“不论你的想法有多美,不论你什么聪明,更不论你名气有多大,只要与实验不符便是错了,简简单单,这就是科学”。可以说,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修正错误、不断逼近真理的“求真”史。
物理学是从善的。物理学致力于将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帮助人们不断认识自己,促使人的生活趋于高尚。这是物理学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因而物理学的本质是从善的;另外,物理学家的行为也是从善的。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居里夫人和以她为代表的杰出物理学家:“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更大”。他们那种严谨求实的态度、献身科学的精神,热爱人民的情怀等等,对于后人无疑是一份尤为珍贵的人文财富。
物理学是至美的。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说过:美是真理的光辉;罗马哲学家普洛丁又说过:善是美的本原。由此,物理学因真而美、因善而美就是十分自然的了。物理的美属于科学美,主要体现于简单、对称和统一;对称则统一,统一则简单,它们构成了物理学的基本美学准则。
翻开物理学的篇章,可以发现到处都跳动着美的音符,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仅以统一性为例。当代物理学的发展,正朝着两个相反的研究方向延伸:最宏大的宇宙与最微小的粒子。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它们两者并非是分道扬镳、越走越远,反倒显示出不少殊途同归、相反相成的迹象。例如,粒子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常被天体物理学家所借鉴,用来探寻宇宙早期演化的图象;(正由于此,粒子物理学在某种意义上也被称为“宇宙考古学”。) 反过来,宇宙物理学的研究也为粒子物理学家提供了丰实的信息与印证。于是,物理学中两个截然相反的分支,就这般奇妙地衔接在了一起——犹如一条怪蟒咬住了自己的尾巴。
又如,英国物理学家狭拉克首先发现,在自然界的某些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下列引人注目的关系:
宇宙半径/电子半径≈1040,宇宙年龄/强衰变粒子寿命≈1040,
氢核与电子的电力/氢核与电子的引力≈1040,……
在上述比数中,宇宙这个最大的系统,与基本粒子这个最小系统之间,竟然珠联璧合达到了如此完美的统一,让我们再次领略到了物理世界的美,一种动人心弦的壮丽的美。正是这许多美不胜收的事例,激发起人们对大自然由衷的赞叹与敬畏,难怪爱因斯坦会说:“宇宙间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于物理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智能,更是一种文化。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能对自己所任教的物理作一番全方位的审视与剖析,这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使我们看到,物理原来有着如此丰富的的内涵,从而会更自觉、有意识的去挖掘和开发它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看到,物理原来有着如此美好的禀性,从而会更加钟爱物理,更有激情地去从事物理教学。我以为,只有真正热爱物理的物理教师,才能做到不仅教会学生理解物理、应用物理,而且还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感悟物理、欣赏物理。
二、为什么教物理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根本的问题,要正确回答并非易事。笔者对此问题的认识,就经历过从“知识本位”到“学科本位”,最后又回归到“学生本位”这样一个曲折渐进的过程。
有很长一段时期,我都把物理教学的目标锁定在知识层面上,认为教物理就是要把物理知识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以供他们今后一生的受用。因为我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我们授予学生什么多的物理知识,其中不乏象“F=ma”这类极其重要的知识,但在他们往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却很少显示出有什么直接的功用。以至过了若干年后,许多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用他们的话说,“全部都还给老师了”。我为此感到深深的失落;但每当我向他们提出“高中三年岂不白读了”的反诘时,这些离开学校多年的学生,却又都会异口同声地作出否定的回答,一致认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可又说不清究竟是哪些具体知识所起的作用。我想,这大概好比晚饭,谁都不会否认吃饭对于生存的意义,然而谁又都说不清楚,吃了这顿饭究竟是在身上的什么地方长了块肉。
一位毕业已有二十余年的学生,曾与笔者聊起他“印象最深”的一堂物理课。原来那堂课讲的是重力势能。当时为了说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我曾向学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有人站在五楼的窗台上要往下跳,你说危险吗?开始大家都认为这太玩命了,后来仔细一琢磨,又全都乐了:你别往窗外跳,往窗里跳不就没事了吗?这位学生觉得这个例子特有意思,于是经久不忘;但问他该例说明了什么物理知识时,他说忘了。正当我面露憾色时,他紧接着的一番话却令人宽慰,他说:“这个例子使我懂得凡事都是相对的,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尽管这堂课所传授的物理知识,这位学生已经遗忘殆尽,但通过有关知识的学习而凝炼成的思想、方法等,却在他的心里铭刻上深深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多年前的这堂物理课,对他不也是极有价值的吗?学生从高中毕业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可能将告别物理,所学的物理知识终究会被忘记,到那时再回头审视一下:物理教学留给他们的还有些什么呢?如果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不出物理所给予的才智与启迪,那将是物理教学的失败。由此看来,具体的知识通常只是作为教学的载体,在知识的背后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东西。正如我国资深科学家钱伟长教授说的:“我在大学里学的是物理学,……. 以物理学为对象我学到了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逻辑思维的能力,物理学的知识有时是很有用的,但通过物理学学到的这些能力,比物理学知识更有用。”钱老在读书时就是通过“物理学”这个载体,获得了很多比物理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所以,那种将物理教学等同于物理知识教学的看法是偏面的,而以“知识本位”来确立物理教学目标取向的做法同样是短视的。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教师一般都会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日臻熟悉,从而格外钟爱。可能是受了这种职业情感的影响,我还一度把物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将尽可能多的学生培养成为物理学家或物理工作者”。尤其是当我从农村普通中学调入重点高中,面对的是一个个聪颖好学的学生时,这种愿望愈显强烈。但我不久就发现,其它学科的教师大概也出于各自的职业偏好,都对学生有着与我类似的期望。这样一来,大家自扫门前雪,各唱各的调,没能将各学科的分力凝聚成一股合力,实际效果当然就差强人意了。尤其令我沮丧的是,班上那些物理学习优秀的“得意门生”,日后直接从事物理专业的竟然也少之又少。正当我陷于迷惘之时,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先生的一则事例给了自己极大的启迪。当年复旦大学曾对核物理专业的毕业生的去向做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核物理有关的工作,其余的都纷纷改行,活跃在金融、企业或行政等岗位上。对此,多数人都断言这是物理系的失败,而杨福家却认为这正是“复旦”的成功。因为,通过这四年本科的物理教育,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于是毕业后都能很快适应各种不同领域的工作。这也印证了赵凯华先生的话:“一个人学了物理之后干什么都可以,他的物理没有白学。在我看来,对于学物理的人无所谓‘改行’……。”
经过上述曲折的认识历程,使我逐渐看清了物理教学最终目标的聚焦点,既不在知识的本位上,也不在学科的本位上,而应该落实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本位上。
对于“为什么教物理”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设问:“如果我们不教物理,学生不学物理,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发展留下那些缺憾?”一种显而易见的回答是,学生将因此学不到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这话没错,但不够全面。因为除此之外,学生还将失去更为重要的,有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熏陶,从而最终影响他们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当前,物理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每一位有教养的公民都必须懂得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今天学习物理的目的,恐怕不是为了明天去进一步研究物理,而是有助于他去面对或决策所遇到的大量非物理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一生的文明、健康,高质量的生活奠定基础。正如《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所说的:“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为了使人们能够过一个实现自我和负责任的生活作准备。” 据此,对于“为什么教物理”这个问题,最确切的答案就是: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教。——这应该成为我们的物理教学观。
众所周知,生物基因对于生物进化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极其细微的基因差异,往往会导致生物之间的巨大差别。受此启发,有不少社会学者正致力于寻求在人类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哪些最为核心的要素,从而提出了“文化基因”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遗传密码”。文化基因的核心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人类的进化比一般的生物进化更为复杂,它具有双重进化机制,除了生物基因进化机制外,还有文化基因进化机制。教育正是推动文化基因机制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的要义,不只是文化现象的展示与诠释,而在于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物理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什么,蕴含在物理教学中的“文化基因”究竟有些什么呢?笔者以为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因为这三者是构成科学素养最基本的要素。如果将科学素养比拟为一座金字塔,什么科学知识犹如塔基,科学方法就是塔身,科学精神则是塔尖。物理教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了构建这座宏伟的科学素养之塔而添砖加瓦。换言之,物理教学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促进学生实现三个转化:一是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使他们知识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客观的人;二是把前人从事智力活动的思想方法转化为学生认识能力,使他们明白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三是把蕴含在知识中的观念、态度等转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使他们懂得怎样使世界更美好,成为一个创造的人。

4.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实验课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实验课
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
⑴演示实验 ⑵学生分组的探究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教材,一共有三册.八年分上下册,九年全一册.其中有演示实验44个,学生探究实验有35个,课堂实验(动手动脑)课外实验有35个,一共初中物理实验有146个.
举例说明:实验的分类像真空罩中的闹钟就是演示实验,而音调高低和频率有关的实验就是探究实验.书上有明确的说明.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演示实验等等.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技能
⑴、什么叫演示教学?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实物、模型、各种挂图、音像资料、数字化媒体等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教学行为方式。
⑵、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
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包括:声、光、热、电、力、能等几个部分,分别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在演示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用眼、耳、口、鼻、手、脑多种感觉并用,去看一看、听一听、尝一尝、闻一闻、摸一摸、讲一讲、想一想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踊跃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能力,增强其观察和记忆能力。
举例说明:小鱼实验的课前引入。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课堂演示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演示之前要让学生有准备,知道观察什么、在做演示之前,一定要简单交代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演示,重点观察什么现象,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实验仪器,要做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
举例说明;如“声音的特性”教学演示,钢尺发出的声音,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大小不同,在物理学里叫响度。(“听”、“看”)
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实验素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要反复地要求学生每次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么样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根据;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根据实验原理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各种器材性能及如何使用和读数,并拟定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
举例说明:“平面镜 ”的实验, “电流和电路”教学,相似的实验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规律,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等。
④、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课堂演示实验也可以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由于演示可以促进学生更多的感观参与,而且现象明显,所以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
举例说明;“电生磁”教学,利用废的纸筒讲解绕线方法。
⑶、演示的类型
①、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热机”的教学,汽油机模型演示,四个冲程。
②、利用挂图、板图画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十年前我讲的“温度计”这节课与现在的多媒体对比。
③、利用幻灯和投影进行的演示(这个问题我要详细讲一讲)
投影演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保证画面的质量,不要太华丽,动画不宜太多。(举例说明:投影片要精心设计,色调、清晰度、大小、样式等)
第二:演示时间不宜过长
第三:保证播放环境的亮度
第四:不要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特别是物理课能动手做的实验就不用其他方法代替。
④、利用电视和录像进行演示
举例说明:录像的作用大,如教材后的光盘就有很多的视频资源。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⑤、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展现微观世界和课如电子在电场中动力的轨迹、核能等
⑥、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演示(这是我们物理学科的重点)
演示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演示实验要简单清晰,力求实验器材简单、现象明显,能说明问题就可以。
第二:演示实验要科学
第三:演示实验要确保成功(举例说明:摩擦起电的教学)
⑷、下面我就讲一讲利用实验仪器做演示实验都有哪些原则(或说注意事项)
①、明确目的、讲求实效
确定好演示实验的目的,有的演示实验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如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演示实验的时间和效率。如:“大气压强”的教学片段,只用纸片托水的实验就可以,不用弄得太复杂。
②、选择恰当的时机演示
演示实验要选择好时间,因为每节课有时要演示几个实验,什么时间演示,演示多长时间,演示的目的,及环节的衔接一定要撑控好。
③、演示实验必须科学,要保证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演示的内容必须要有科学性,实验中对于不容易看清的现象,反应较快的现象,要想办法扩大可见度,不可以一带而过,变成语言叙述,这样就失去了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举例说明:声叉的振动靠乒乓球的弹起来扩大可见度。可见度的另一方面的理解: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得见。
④、演示实验的操作必须安全规范,有示范性
实验中要安全第一,以自己熟练的操作确定演示的成功。演示本身就有示范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实验的一个主要渠道。
举例说明:托里拆利的水银实验。
⑤、对演示实验讲解的要求
第一、课堂讲解语言要精练、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正确而严密的逻辑思维是任何学科都是十分强调的。学生探索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都有赖于教学过程的逻辑培养.其中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逻辑性分析”和严密的推理具有非常高的“示范价值”。同时,合乎逻辑的讲解与分析也是促进学生理解所讲内容的必然要求。
例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教学片段。黄书88页。
课堂讲解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语言的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风趣、讲解生动,可以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实验技能。
现代教学论的一个趋向就是探讨如何把“苦学”变为“乐学”。其中就要涉及到教学的趣味性,即“寓教于乐,寓庄于学”。
例如:“摩擦力”的教学片段。书89页
课堂讲解要真有针对性和点拨性
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生学习的需要来决定教师要“讲什么、讲多少、何时讲、怎么讲”。以学为本,为学服务,在教学上应该“以学定讲、因学定教、以学评教”。把教师的基本任务规定为帮助学生自己去学习,帮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反对教师满堂灌。
例如:“密度”的教学片段。书90页
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要“讲”呢?
引入新课时要讲
内容难度大又不宜自学和研究时要讲。
学生讨论不明白时要讲
第五、讲解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三)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的技能
⑴、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以下七个要素:(也就是现在的实验探究课的七个步骤)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项目
课本上第一个体现这七个要素的实验是八上第五章第四节:探究串、并了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⑵ 重点讲 :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为什么要讲这三个要素呢?因为这三个要素与中考联系密切。那么中考都有哪些这方面的习题呢?我们在上课时应该怎么样培养和训练学生这方面的实验技能呢?
举例说明:考试题:铁东区期末考试题:

5. 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明确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 “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当前教学设计中比较普遍的思路。即使有一些貌似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活动,也不过是作为指向结果的手段而被限制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径上。究其原因,“重结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过程与方法”的总目标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由此可见,“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提出了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明确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领域。提出 “过程与方法”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培养和目标达成,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当前课程改革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比较普遍的情况,折射出庸俗的社会心态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是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方式,照理说,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但现实中的不少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上所强调的仍是结果。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重结果”是当前教学设计中比较普遍的思路。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活动内容,都表现为结果的呈现、规律的分析阐述以及结果的扩展——所谓推论。即使有一些貌似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学生活动,也不过是作为指向结果的手段而被限制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径上。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课外教辅资料中“重结果”的情况更为普遍,绝大多数物理问题都是求结果的问题。又比如在介绍和展示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时,往往呈现的是研究的结论、规律。并不意识到注重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提高研究能力的目标。没有认识到过程和原因分析是更重要的;还有,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往往把目光集中在获得研究结论上,而对研究过程和方法的指导,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也出于官僚主义和惰性,总是用结果来衡量和评价教育教学。究其原因,“重结果”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但是,教育不能把责任推向社会,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教育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承知识,它对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有着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从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局考虑,我们应该很好地反省自身。
二、教学中“轻过程、重结果”的原因反思
1. “重结果”的思维定势来自“解题是为了得到结果”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实践。
物理课中,特别是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习题教学是一种师生普遍重视、实施频率很高的教学活动。解答题目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最终结果,解答的水平通常是以结果是否正确来评价的。对于一个班级超员的学生数和繁重的作业负担,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不可避免地变得粗放,比较注意学生的解题结果,而且布置的作业也基本上是可以一下看出结果的计算题。高考在命题组卷时,为了使主观题的评阅更加公正的目的,所设计的题目也都有几乎没有争议的结果(除非出现可怕的失误)。更不会出现开放性的考题(有人曾经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都无功而返)。这种导向作用强烈地影响着中学物理教学。因此,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不仅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目标,也成了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目标。用结果来评价的功利观又通过教育深刻地影响着浮躁的社会大众心态。
2. 教学中以知识的传承为目的,而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和思维过程。
相对方法而言,知识的相互联系比较紧密,而且存在着明确的递进关系。一个新知识的构建,需要原有的知识作为基础。知识的展开,形成了一个网络,网络之间的联系,就是线索。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线索是无可非议的,但它不是目标,而是为了总结方法、体会物理思维过程的手段和支持。物理学所要表达的方法论不是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它是从许多同类事物中概括出来的。当然,方法的存在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如果没有具体知识的支撑而空谈方法,这些“方法”只能是空洞的条文。在进行物理新课教学中,我们不可能撇开知识,而以“方法”作为展开教学的线索。但教师切不可因此迷失方向,忽视了“过程”目标,忽略了方法的总结和思维过程的展现。毕竟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方法、体验研究过程要比学习知识要重要得多。
3. 过去的教材对物理学科信息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为结果的堆砌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教科书作为一种单向传递信息的方式,难以获得读者的信息,也就缺少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设计。这是过去各个版本的物理教科书的共同特点。教材信息呈现方式的局限性,决定了它无法让学生经历思考、体验和概括物理规律的过程。例如高中物理的“楞次定律”,它是物理规律概括的典范。教科书都是直接给出了楞次定律的结果,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各种复杂情况下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方法作了高度概括,体现了物理规律的简洁的美。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却不能不说它是残缺的,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索性生吞活剥、死记硬背。教师也把这一块内容当作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尽管新教材已经在这方面作了很大的修改努力,尽可能展现分析思路,而不限定思维过程,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但教学中的很多过程是需要交互活动才能进行下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重过程”的指导思想,就是说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再创造,那就只能束缚在“重结果”的圈子里。我在青岛二中听了几节物理示范课,它们的共同点,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都是学生面对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操作验证、分析总结的过程。有的学生可能假设是错的,实验设计是不合理的,实验操作是不成功的,结果是错的。但我注意到,教师并不因此而焦躁、失望、歉疚、责备;学生也自始至终表现出思维和态度是积极的,表情是快乐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直到一堂课结束,老师始终也没有把结论和规律通过语言表述、板演或者用其它某种方式呈现出来。我体会到,原来我们奉若神明的结果是如此的不重要,而获得发现它们的过程、体验、失败的教训和经验才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
1.教师要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
新课程倡导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把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学会做个“懒老师” 。让学生先学而后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由于过去学习习惯的积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是最关注结论和规律的,缺少了探究的过程,他们常常忽略知识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但只是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概念作为探索过程的基础,其余时间要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尽情地“玩”,通过探究过程学会把握全局的本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简单而有趣的知识设置若干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灵感,让思维更加活跃。要时常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对学习重点不够明确、对自身能力认识不够、对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力等各种干扰因素,防止他们失去信心,浪费时间和精力。
合作学习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在课堂教学以及向课外延伸的学习探究过程中,由于所研究的课题较大较繁杂,或者实验器材设备的限制,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淡化权威,转变角色,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者”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教学过程的发展;师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科学探究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它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即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科学素养不是结果、规律的堆砌,而是通过对规律的探索过程的体验逐渐积累起来的。要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和合作等一系列的探究阶段,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和科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
2. 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紧围绕“过程与方法”的总目标
对中学物理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总框架的认识为“横”向的,它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起,构成高中物理课程的三维立体目标。我们要分析“过程与方法“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的横向分布,知识结构的历史和逻辑关系;还需要分析“过程与方法”某一具体目标在整个学段不同课题中的体现,认识某一具体目标在教学实施中断断续续的潜在线索,这是一种 “纵”向的认识。对一个具体的教学过程,应该尽可能地通过“横”、“纵”两个视角来审视,构思该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从三个维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安排。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来验证自由落体运动快慢的猜想,提高他们制定科学探究计划的能力;可以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对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可以讨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发展的意义;可以展示人类在月球上所进行的有关实验照片,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领略自然规律的普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打桩机的重锤下落和高台跳水运动员等自由落体运动实例的讨论,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3. 把“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
以《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基本要求为例,对科学探索即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包括:(1)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2)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和器材;(3)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4)认识制定计划的作用。要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就需要让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和条件来制定一个具体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去选择实验的方法、装置和器材;让学生去分析实验的变量并提出控制的方法。并通过对以上过程的总结和反思,体会制定计划的重要作用。形成一种科学精神和能力。由此可见,“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让学生经历某种过程来实现的。一定的过程,意味着一定的学生行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明确学生在某一过程中的学习行为是什么,并把课堂教学的设计具体落实到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上来,才能把“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落到实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迅速地转变思想认识,这不仅是物理教学方法的问题,也反应了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回归。当然,评价标准在这里起了重要的作用。教育从来就不是急功近利的事业,从来就不应该把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教育自身也不应该把高考升学率作为十字架来背负。这种重结果的理念,是造成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步履蹒跚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再也不能作茧自缚了。教育没有理由把这种扭曲的责任推向社会,而是要思考自身能够为净化社会心态作些什么。这是每一个清醒的、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

6. 有关高中物理教学评价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有关高中物理教学评价,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评价1

高一物理 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 方法 和思维方法要经过高一的学习初步构成,仅有在高一阶段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础才能学好高中物理。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经过现象认识规律,有些同学在初中学习物理时,以记忆为主,并且效果也不错,但高中物理则是经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果此刻学生还以记忆的方法学习高一物理就会导致在物理学习中不求慎解,必将成为高中物理学习的一大障碍,此刻应当培养分析理解的本事了。物理教师要对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引导学生去理解物理规律、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 教学方法 ,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进取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中物理学习任务。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仅有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才能学好物理。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此刻的学生学习习惯有些差,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是严格作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用图表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本事。从答卷情景看,学生的数学运算本事普遍不好,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规范解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我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至少应通顺。四是做作业时只顾完成任务,过分的依靠教材、参考资料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教师应从道理上讲清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并在布置作业精挑细选习题。五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自学本事。

2讲清讲透概念和规律,掌握基础知识,培养物理思维本事

培养本事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本事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明白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经过联系,比较,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经过概念的构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本事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本事。

3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必须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 总结 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必须律,物理模型的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 抽象思维 本事,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经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经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本事,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本事。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构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本事,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本事。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忙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4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高一阶段学生要应对较多科目,学生课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少,如何在较少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尤其重要,例如:在讲解人走路所受摩擦力时,应用flash动画讲解起来十分容易,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问题讲清楚;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堂上一分钟,堂下十年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仅有守住了课堂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5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进取性的源泉。仅有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发掘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点很重要。从教师那里学来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有自我的想法,不拘泥于教师所授、课本所讲。有的同学就是因为对物理没兴趣、学习不主动,总是把物理题中描述的事件停留在纸面上。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如在讲“超重和失重”之前播放神舟飞船发射过程的视频和航天员在太空翻跟头图片,这样的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景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顺利的完成高中物理教学任务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也就到达了我们的目的。

高中物理教学评价2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迈向研究者、 反思 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还善于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何帮忙?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首先,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当代国内外 教育 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性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我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其次,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讲台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是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这样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地掌握。经过反思我意识到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而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靠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 经验 ,可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必须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首先要转变物理教学理念,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 创新思维 的本事。其次还要有丰富的物理专业学识。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必须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我的课堂,并从自我很多的教学实践中积累必须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听课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异常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包含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经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3.课后小结与反思

课后小结与反思,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我的教学行为。

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 学习方法 的指导。教学手段多样化。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异常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教学方式新颖化。随着“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实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生教生,生帮生,让学生在一种互助友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教师应进取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进取改善,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经过课后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资料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我学会的,而是教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课后作业质量反思不仅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景,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

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高中物理教学评价3

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这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和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要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方法实施改革,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研究:

一、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所以,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

1、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本事。

凡是实验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设法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不仅仅要做,并且还要认真做好。总之,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动眼看、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实验本事。

2、实验教学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引导、示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本事。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观察方法的培养,要经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如放大法、比较法、代替法、转换法、比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帮忙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培养实验本事,开拓创造性思维。

二、从物理教学资料出发,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受到教材资料的制约,教材资料决定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决定着教师与学生的具体双边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须突出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我们选择教法应从教材资料实际出发,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经过优化选择的教学方法。一堂成功的物理课,通常是几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而不是几种教法的随意凑合,必须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灵活地、科学地、创造性地进行优化选择、认真实施的结果。

第二,还要改革教师在课堂的讲解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启发性和综合性,在课堂讲解,可随资料的不一样采取相应的不一样方式:如对教材资料从知识结构、逻辑关系推理论证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讲解;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作启发式的讲解;对重点、难点、关键资料或学生容易发生差错的问题,作点拨式讲解;在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或进行练习之前,作提示性讲解;根据学生在预习、自学或复习中所提疑点,作释疑性讲解。

总之,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主动性和自学性,不一样类型的教学资料,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不一样的活动。

三、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本事基础出发,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有明显的独立性和兴趣倾向,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性比强,具有必须的思考本事和自学本事,课堂中常期望独立思考求解,学习气氛比较沉闷。这给教师了解学生带来必须的困难,针对这种情景,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强讲解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异常是讲解时要注意反馈系统运用,如作业、讨论、考试中的反馈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本事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自学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讨论、回答问题等结合起来,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的共同活动;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口头的、书面的练习。

四、从教学关系出发,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所以,必须加强课堂上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活动。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是交流的主导一方,其作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创设最优学习情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以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好物理知识。但教师的活动不能离开学生这个主体,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进取主动地获取知识信息,发展各方面的本事。

可见,教师与学生是组成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少不了学生的配合;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各项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努力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根本。

总之,物理教学应根据不一样的教学资料、不一样的学生实际、不一样的实验条件,灵活而切合实际地选择不一样的教法,进取探索和认真实践物理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法,深化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评价4

最近几天,高中部组织了各学科备课组长进行了“复习示范课”,我讲了一节《整体法隔离法解连接体问题》专题复习课。我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此刻将这一过程进行总结交流。

一、备课反思

高三复习综合性强,我在准备过程,参照了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题,同时结合教学进度和学生情景,进行了综合分析。在设计上,先讲方法,后由浅入深的处理相似问题,最终归纳,比较方法。我自以为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资料精练,习题选择合理,不足之处在于投影片制作粗糙,部分习题设计不严密。没有进行板书设计和一题多解设计。

二、授课过程反思

1、优点

以前讲课有罗嗦、唠叨的毛病,自我不知不觉中说了许多重复的话。在本节课上,我注重了语言的简洁性、准确性,语速也到达了自我的设计要求,在讲解与投影片相结合的过程中有提高。资料讲解与备课过程预设的完全一样,自我觉得选题恰当。注重递进难度,注重基础学习方法归纳,调动了学生学习进取性,确实有“启发性”的教学感受。

2、缺点和不足

师生互动严重不够,没有单独提问任何人,也就不能将学生的真实思维暴露出来,感激评课教师在此处的指点。

板书过于简洁,给自我一种空的感觉,重点没有留在黑板上,强调的不够。(另一原因,因“连接体,整体法,隔离法”均不是在教材上体现的,对自我收集理解的概念均无明确定义。另一原因担心给学生一种再掌握“几个概念”的负担。)各环节过渡连接语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自觉连贯性,因果关系情景表达的不好。投影片应在多做几张。讲课过程中发现投影内有的应分开来放,突出一些资料会更好。

三、课后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在备课过程中,收集资料、使用资料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投影效果不好,学生看不清等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需不需使用?如何用?辅助效果如何?评价还需探索。

高三一轮复习注重“三基”复习,本节课专题设计我认为成功, 高三物理 还应有多少题?其他复习课如何体现教材?大纲和考纲的精神?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培养学生除做题外的更多本事呢?愿与同仁研讨、请教。

高中物理教学评价5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科研本事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进取的作用。下头谈谈我对教学反思的几点看法:

一、对教学观念的反思

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构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抄,效果很不梦想。所以,教师十分有必要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进取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物理新课程标准不仅仅对物理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贴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本事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构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是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贴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忙他们构成正确的物理观。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到达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进取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进取改善,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冲量”的学习,既抽象又难学,如何将这些抽象的资料转化为学生通俗易懂的知识,这对物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精心准备,精心设计实验,经过实验来突破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边动手边动脑,经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将抽象的冲量资料转化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样让学生经过自我的实验探究找出答案,既掌握了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实验操作本事。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很感兴趣,并且能将抽象资料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一堂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深度与浅度相差悬殊,师生互动交流并非融洽,教法与学法相脱节的现象发生。经过对一堂课的课后反思,教师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的疏漏和失误,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 措施 。就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可对下一知识点的教学产生催化的作用。所以要根据课堂情景的变化,及时调整资料的详略和时间的统筹。例如功的概念理解一向是初中力学的难点,但教材编排时将该资料放在了这一章的第一节,先认识功,再学习机械能,让学生的学习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在借鉴了以往授课的经验中,将机械能的学习置于本章的开始,先认识了能量,然后引出物体具有了机械能,我们就说物体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现有章可循。

四、对教学课后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经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资料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我学会的,而是教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课后反思不仅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景,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师,应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学习课新改理论,进取探讨物理教学,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心得,然后将所得经验应用于具体的物理教学中,促使自我早日成长为一名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


有关高中物理教学评价相关 文章 :

★ 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反思

★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反思

★ 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物理5篇精选

★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 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反思范文

★ 最新2020高中物理教师工作总结

★ 高中物理年终教学工作总结5篇精选

★ 怎么写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呢

★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优秀范文

7. 如何备好一堂高中物理课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是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跟不上改革的要求。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好的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 研究教材、个人初备
每位教师超前一周备课,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在教学环节上要有创新,要写出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体研讨,攻克难点。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部分学生因超前预习提出的问题。
1. 理解知识点、重点、难点
物理教材由众多的知识点组成,每章节教学内容都有其较为独立的若干知识点,需要我们准确全面地予以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各章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内容或问题;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找出教材中重点、难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逐一落实。
教师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2. 把握了解、理解、应用三个任职层次
了解是指对知识的认识和识别或对实验的一般了解和练习。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领会、解释和说明或对实验的理解 或初步学会。应用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合以及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实验,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这三个认知层次是基于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的三级教学要求。在每节课时教案中,不仅要一一列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 B C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一边把握教学、练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二、 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 探讨教法、学法、考法
教法服务与学法,考法检验教法与学法。备课既要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还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既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还要备怎么考与练。
2. 研究知能结合、知技结合、知行结合
知能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理解记忆、应用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知技结合就是把认识与实验动手技能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明确实验器材、目的、原理、方法歩逐、实验现象及结果、结论,而且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熟练掌握每个实验的分解操作技能技巧、失败原因分析、实验改进设计,提高动手能力。知行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知情转化、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方法等的渗透教育。
3. 注意“四个统一”
“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同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
4. 主备发言
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主备课的发言人,一般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也要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主备课发言人。这样做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集体备课时也可邀请备课组以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组内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组内教师的视野,扩大交流的空间。备课时有主备课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方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但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集体备课能发挥主干教师的示范性效应,充分利用好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能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集体备课
理化组 刘粉玲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经是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跟不上改革的要求。集体备课活动可以形成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更好的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一、 研究教材、个人初备
每位教师超前一周备课,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在教学环节上要有创新,要写出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体研讨,攻克难点。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部分学生因超前预习提出的问题。
1. 理解知识点、重点、难点
物理教材由众多的知识点组成,每章节教学内容都有其较为独立的若干知识点,需要我们准确全面地予以理解与把握;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各章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内容或问题;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基础上难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找出教材中重点、难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逐一落实。
教师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2. 把握了解、理解、应用三个任职层次
了解是指对知识的认识和识别或对实验的一般了解和练习。理解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领会、解释和说明或对实验的理解 或初步学会。应用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合以及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实验,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这三个认知层次是基于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的三级教学要求。在每节课时教案中,不仅要一一列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 B C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一边把握教学、练习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二、 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1. 探讨教法、学法、考法
教法服务与学法,考法检验教法与学法。备课既要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还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既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还要备怎么考与练。
2. 研究知能结合、知技结合、知行结合
知能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理解记忆、应用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和解决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的物理问题。知技结合就是把认识与实验动手技能相结合。不仅要求学生明确实验器材、目的、原理、方法歩逐、实验现象及结果、结论,而且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熟练掌握每个实验的分解操作技能技巧、失败原因分析、实验改进设计,提高动手能力。知行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知情转化、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方法等的渗透教育。
3. 注意“四个统一”
“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同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
4. 主备发言
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主备课的发言人,一般由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也要大胆启用青年教师担任主备课发言人。这样做有利于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集体备课时也可邀请备课组以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组内进行专题讲座,以开阔组内教师的视野,扩大交流的空间。备课时有主备课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方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但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集体备课能发挥主干教师的示范性效应,充分利用好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能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的结合起来,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物理学科示范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9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3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7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9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8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9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7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1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4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7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8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3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3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2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3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1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7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