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一物理兴趣小组可以进行哪些活动
高一物理兴趣小组可以去做一些高中的实验:
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8、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9、探究动能定理
可以放一些和物理有关的视频看一看
②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践
概念抽象、实践性强是物理学科固有的特点,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理解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教学效果不明显。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可以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内容开拓学生知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具有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呢?
一、细心做好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做好活动计划的拟订有利于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它是开展活动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活动计划。例如:开展“物理课外阅读”活动时,第一步要确定参加活动的人数:让想参加的学生到物理办公室报名,以确定活动的人数和对象;第二步要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安排和学生的课余时间,把活动安排在周六,地点定为教学南楼一楼阶梯教室;第三步要准备教具: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准备《生活中的物理》一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第四步要开展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生活中的物理》一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来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通过阅读,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掌握下雪之后周围环境为什么会很寂静?男生吹口哨通过什么来发声的等,感受到物理无处不在,明白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第五步要检验这次活动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所读课外书,写出读后感,在学生的心得体会中检验活动开展达到的效果。做好活动计划的拟订,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达到开展活动的预期效果。
二、精心选择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心理、是否有意义是影响活动效果的直接因素。选择枯燥 、乏味的活动内容,学生没有参与的欲望,选择难度系数大的活动内容,学生无法实施,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物理课外阅读”活动,选择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课外书或杂志,如:《生活中的物理》、《物理小魔术》、《数理天地》等,通过阅读课外读物,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开展“物理讲座”活动,在讲座中,可以介绍我国古代的物理成就,如:东汉张衡的候风地动仪、三国马钧的记里鼓和指南车等,通过这些物理成就让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开展“物理实验”活动,让学生做些趣味横生而又力所能及的物理小实验,如:做铅笔芯变阻器的实验、制作魔术盒和望远镜的实验等,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创新物理”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模型,如:自制气压计、自制独弦琴等,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好活动的选择,在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
三、耐心做好兴趣小组活动的过程指导
活动的指导工作是影响整个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做好活动的指导,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在活动指导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开展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活动效果。例如:开展“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不同的实验”活动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几个问题:“不同物质在相同的温度下,吸热本领相同吗?”、“物质吸热的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学生通过查阅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资料,得出“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吸热本领各不相同”、“物质吸热的本领与其自身比热容有关”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沙子和水,谁的吸热本领高”,让学生做实验论证自己的观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析,合作探究,通过把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按照时间的长短记录沙子和水的温度,把每个时间段两者的温度进行比较等得出沙子吸热快,但水吸热多的结论。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完善学生的结论和观点。做好活动的具体实施,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虚心做好兴趣小组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活动的总结与反思是组织开展活动的最后一环,也是整个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总结活动的成功之处,积累开展活动的相关经验,为下一次活动打好基础,反思活动的每个环节,归纳不足之处,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完善下一次活动,促使活动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开展“创新物理——自制调光灯”的活动,可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等,这是开展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反思活动的整个环节:活动内容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没有促进作用;活动计划的安排是否合理,学生能不能接受;活动的指导环节有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等。然后分析这些不足之处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下次活动中避免犯同一个错误。做好每一次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慢慢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找到完善兴趣小组活动的途径,提高活动效果。
总之,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是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积极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辅助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为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应以新的教学理念,拟订好活动计划、选择好活动内容、指导好活动具体实施并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总结与反思,积极开展初中物理兴趣小组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③ 物理兴趣小组的难题
第3观点才是正确的。
这一装置分开来看,都是通畅的,初看是能顺畅排水,但是其实,它将一点水也排不了。为什么呢?分析一下这种下虹吸的原理,下虹吸管左边右边同样受到空气的压力,两边平衡,如果左边水位增加,则水从左边经下虹吸管向右边流出。但是这里出现了两个虹吸结构,中间部分形成了一个密闭的气室,当左边的水位增加,准备向右边流出时,右边是一个气室,受到第二个虹吸的阻隔,空气不能向左也不能向右排出,结果水不能流向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的水位没有增加,也就不能再向右边流出了。所以处理的方法是,要破坏中间密闭的气室,或者取消一级水封。最简单的一个办法是,把E处的横隔除去,或者在管道内E处钻一小孔。第二个办法是在落水器A的盖板B中间钻一个小孔,让空气逸出,由于存在着E处的水封,同样臭气也不能从A处冒出。假如已经施工,那么第二种办法将是最容易的了。平时我们看到供水系统在某个地方会有加装一个阀门,操作人员会在适当的时候打开阀门让空气跑出来,直到空气排空了,有连续的水喷出来为止,就是这个道理。
④ 物理兴趣小组做比较不同
郁闷,怎么这个都拉出来了.这是书上的趣味题,自己动脑想去!
⑤ 如何开展物理学习兴趣小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兴趣也。只有学生对学习在心理上产生爱好和追求倾向,才能克服在学习上遇到的一切困难,产生内部动力。我们物理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和求知欲,必将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尝试:
一、导入新课方法多样,激发探求欲望
1、用实验导入。书上的实验很多,有的已经接触过,但不明白其中道理;有的根本没有见过。对于学生已经见到过的:例如,用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可以让学生亲自用三角板上的塑料凸透镜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使三角板逐渐远离书本上的小字,提问:“你们观察到字总是放大的吗?”学生齐声回答:“不是。”“放大镜为什么不放大了呢?”带着这个问题,导入新课:凸透镜的成象条件。学生为了弄个究竟,注意力一下子全集中到光具座上。对于学生没有见到过的,例如,在讲《物态变化》一节时,我用手触摸正在沸腾的水壶底,学生各个瞪大眼睛,问我:“壶底不烧手吗?”我看了看同学笑了笑说:“壶底不烧手。”“为什么呢?”学生转动着好奇的眼睛继续问。我顺势导入:“ 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同学们就会明白其中道理。”例如:课本序言中“冷水能使热水沸腾”这个实验,多做几遍,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充分观察,并鼓励胆子大一点的同学亲自上台表演,从而使他们对实验现象产生极大兴趣,在心理上产生物理是有趣的这一印象,对以后的物理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2、用歌曲导入。在物理课上,让学生唱歌,学生感到新奇,因而情绪也十分高涨。如在学习《熔化和凝固》一节时,用录音机播放《沁园春·雪》一段歌词,其中两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为什么大河顿失滔滔?用歌词启迪学生,把学生代入有趣的课堂学习中去......如在上《机械运动》一节时,用电影《闪闪的红星》里的一段歌词,其中两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歌词中青山为什么会走呢?用歌曲内容设疑,讲解参照物的概念。
3、用科学家的故事导入。科学家的学习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他们的行动和心理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一种潜在的内动力,自觉的进行学习。例如在讲《热机》时,让学生说出我国着名物理学家“火箭之父”钱学森的动人故事,让学生在感受科学家的贡献之后进入学习,效果很好。例如在讲《重力》一节时,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再补充一些有关牛顿的故事,然后提问:“牛顿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你们想不想成为科学家?”学生回答:“想”。在这种气氛中,讲授新课就成功了一半。
二、采用恰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必须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我是怎样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呢?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教学时,先举一些事例,“桌子不推就不动”,“树枝无风就不摇”等等,故意说:“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力是产生运动的原因。”然后我问:“我的观点对吗?”话音刚落,大多数同学举手同意我的观点。我让同学们开始分组讨论,然后分析我的观点是否正确。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渐渐的同意我的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了,许多同学提出反驳意见:上体育课推铅球时,铅球离开手了,已不在受手的作用力,为何还能继续前进呢?百米赛跑的运动员跑到终点时,想收脚为什么收不住了?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为什么继续向前运动?最后,我承认了同学们的观点,这时学生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们体会到了探索真理的乐趣。在学生已有初步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演示了小钢球从高度相同的斜面上滚到三种粗糙不平的平面,观察球的运动情况与所受阻力的关系,在引导学生用推导的方法总结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可见,只有精心设计,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课外活动小组,采用竞赛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把每班的学生按学习程度和座位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教材的需要编排难易适度的问答题,分必答、抢答、讨论回答、补充回答等形式,按组计分、定期公布,对优胜小组提出表扬或给予奖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小组之间相互帮助协作,又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有助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知道物理是有用的,感受社会处处皆物理
在学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一章时,我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或假期进行《农村家庭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调查研究》的活动,使学生知道了家庭能源消耗的方式,能源消耗的种类以及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向农民宣传节能知识和环境保护意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当然,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工整合理的板书设计,良好的自身修养,都会给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学生自然会喜欢上你,喜欢上你所教的学科,从而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总之,要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透对兴趣的培养,有了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必有物理教学的高效率。
⑥ 如何辅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工作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从选择探究课题、指导探究活动和对探究活动进行科学评价过程三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性学习,通过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力图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般性科学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为“学会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⑦ 物理兴趣小组课程怎么安排
求年级数……不过兴趣小组应该是初中才有可能有的吧 高中那么忙
所谓理科好,只是比别人多做几道题
第一,先看水平,这个兴趣到了什么程度,能做竞赛题(不是看答案以后恍然大悟的那种感觉,水到渠成的感觉),那就做竞赛,做不了竞赛,那就最好要求死背公式,看见已知量、所求量就能立马写出相关公式的程度(就算跟题扯不上关系也无大碍),培养素质用
第二,物理以力学、电学为主,别的都是属于课内,放放吧;力学主要在力和运动的联系,状态之间的转换,最重视状态分析(要画图哦);电学则是在于大量公式之间的联系,其实就和解谜一样的感觉;所以要培养素质就像这方面培养
最后,如果LZ的真的是“兴趣”小组,那就买点课外兴趣书,拓展点课外知识,我初中拓展的课外知识基本都把高中要学的物理地理生物给涵盖了
毕竟不知道年级数,所以没有实质性的建议,见谅
⑧ 初中物理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怎么写
物理课外小制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器材,条件不受限制。是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有益活动。我们组织学生成立了电子制作的小组、船模航模小组、自制教具小组。充分放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搞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近年来学生制作的有:记数器、音乐门铃、各种不同类型的报警器、教具制作方面有:惯性演示器、研究物体沉浮的潜水艇模型、光学中的潜望镜、望远镜、电学中的电铃、验电器等等。尤其是同学们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制造的小火箭。在学校召开的“艺术节”上大出风头。望着一支支小火箭,“嗖、嗖”地刺破蓝天飞向天空时,令参加活动的校长及学生家长们也惊呆了。学生们也欢呼雀跃,因为为了解决火箭尾翼的定位问题,学生们改了又改,不知试了多少回。通过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掌握了常用工具的使用和制作技能,充分发挥同学的聪明才智。展示了学生心灵手巧的创造才华。
在作“电荷间相互作用”实验时,教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但此实验经常都不能观察到很明显的现象,学生也感到很茫然。活动课上,老师叫同学们设计实验来证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第二天,一个同学交来了一只小烧杯、一只小灯泡、二片泡沫薄塑料片,并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
首先,将一只白灯泡放入烧杯,取两张泡沫薄塑料片,用丝绸分别摩擦后,将其中一块小心地放
在灯泡上面,把另一块靠近第一片,可非常明显的发现互相排斥现象,由此实验现象可得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其次,取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让它靠近灯泡上的塑料片(事先和丝绸摩擦过)可明显地发现互相排斥现象,由此可证明橡胶棒上带的电荷与塑料带的电荷相反。接着,取一根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让它也靠近灯泡上的塑料片,可明显发现它们之间是相互吸引的。由此可证明玻璃棒上带的电荷与塑料片上的电荷不一致,是异种电荷。那么当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靠近时,它们将互相吸引。由于塑料片与灯泡的摩擦力极小,实验现象很明显。 还有一个同学想出的一种摩擦起电的方法更令人叫绝,他用一些塑料纸绳扎成一束,然后将每根塑料绳分的细细的。用手用力摩擦细细的塑料绳,它会马上带同种电荷而蓬松地分开成一大束。其形状犹如敞开的伞骨,然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判断带电的性质。如此实验取材方便,简单易做。又能使每个同学可直接观察到正负电荷的判断过程。连退休老教师看了演示都拍案叫绝。 同学还利用重力的竖直方向制成了水平仪,利用电学知识制成了串并联电路演示器,家庭电路的示教板,这些成果都反映了学生中隐藏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⑨ 怎样办好高一物理兴趣小组u
我觉得要办好兴趣小组~,首先要自己成绩不差;再是把一些好同学挖过来!把现有的小组成员的成绩提高`!其他人就会自然而然的对你的小组感兴趣,再对物理感兴趣~,就达到你的目的了啊~!
⑩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之我见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浓厚的兴趣能弥补智能的不足,持久的兴趣会导致发明创造”,可见,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浓厚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等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物理较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这个特点一定程度上指引了教师教学的方向。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物理知识赋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有很好的学习切入点,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价值,从而提升其学习兴趣。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则可以从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出发,形象的提炼出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从而将学习建立在有效的客观事物上。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种种物理现象,将知识寄于现象之中,引导学生去概括出物理知识,并利用其去解释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从而有效培养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解声音的产生时,让学生用手摸着自己的咽喉部位,然后感觉讲话与不讲话时手的感觉,从而提出声音产生原因的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讲话发出声音,只是没有想过我们发出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通过简单的用手去感受自身发声与不发声的区别,从而找到发声的原因。在讲解光的反射时,让学生拿着平面镜,将窗户外的阳光反射到教室里,如果没有阳光,可以用激光笔的激光束代替,这个小实验是学生在课余会玩的小实验,有趣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由此引入光的反射,让学生有亲近感的同时提出问题。在讲解杠杆时,拿出一个核桃,先让班上力气较大的一位男生不借助工具用手直接捏核桃,很费力而且还捏不开,然后请一位力气较小的女生借助核桃钳没有费很大的力就把核桃捏开了,从而引入简单机械杠杆,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到简单机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增强了学习好相关知识的兴趣。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巧设疑问,用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矛盾的现象,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在于其不断的产生矛盾。而在物理教学中,巧妙的使用矛盾关系,也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与生活经验相矛盾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妙趣横生,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为了弄清其中的奥妙,听课特别认真,同时利用好实验,它会像魔术一样的引人入胜,这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动与静时:可以用二次世界大战里有一位法国飞行员在开飞机的时候,发现身边有个小物体,以为是小昆虫,结果用手一抓,发现是子弹,子弹的飞行速度很快的,怎么可能用手抓住呢?学生很想知道为什么,带着问题学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后就会发现,原来是因为坐在飞机上的飞行员和子弹有相同的速度,他们相对静止,所以能很容易的抓住飞行的子弹。在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请同学用漏斗向上吹乒乓球,让学生猜想乒乓球会被吹高吗?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能吹高,但是当学生发现乒乓球吹不高时,会很惊讶,反过来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时,学生认为乒乓球会掉下,但实验现象是乒乓球不会掉下,看着学生觉得不可思议的表情,告诉学生学完本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现象了,从而打开学生求知的大门。讲解大气压时,在一只大试管里装上水,又将一只口径略小的试管压入大试管中并倒过来,小试管不但不会掉下来,反而徐徐上升,这时问学生你们知道是谁推着小试管向上运动呢?学生动脑筋思考后会说出是大气压。
三、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视性、趣味性
设计巧妙的物理实验,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实验的可视性、趣味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提升实验可视性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细小的实验现象放大,增强实验的可视性,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多留心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另外教师还可以对实验器材进行修改或自制一些实验器材,以到达增强实验可视性的目的。例如在力学部分的学习通常都会用到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的可视性就会直接影响实验效果,为了让后面的同学也能看清楚,教师可以对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和刻度盘进行放大,用纸板把刻度盘加宽,然后用彩色的塑料棍把指针加长,提高了示数变化的可视性,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的趣味性,体现在过程的趣味性以及结果的趣味性两个方面。过程设计上,教师可以从物理知识出发,设计出一些与常规认知不符的实验现象,从而展现出“魔术师”般的操作。结果设计上,教师则需要思考物理知识及相关的现象,设计出有一定矛盾、对比性的实验,从而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例如:在大气压教学时,用一个开有两个小孔的可乐瓶装上大半瓶水,给学生说瓶子里面的水有魔力,能听懂语言,叫它流出来就出来,不叫它出来它就不出来,然后演示,奥妙就在其中一个小孔上,用手堵着一个小孔水就流不出来,手放开,水就能流出来,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这个秘密后,就会动脑筋思考这是为什么。不仅达到演示的目的,也促进了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四、开展物理兴趣小组活动
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可以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内容开拓学生知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具有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一个好方法。
教师在组织设计兴趣小组活动时,需要认真思考教学内容,设计原则是:活动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同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顺序、学生的特点等适时选择合理的活动。例如:在进行如光的反射、浮力等有具体物理知识章节的教学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潜望镜、潜水艇等的小制作;而在对章节进行总结时,则可以组织学生听取或自己开展对相关物理学家的事迹或某个物理现象所进行的专题讲座。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其方式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认真思考研究,以课改为契机,不断更新观念,勇于创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有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重视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1.通过趣味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思索的欲望。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玩具做实验,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 中时时牵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如《流体压强与流速》,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谁能使开口向下漏斗里的乒乓球不掉下来”学生一听,顿时来了 精神,有几个平时较顽皮的学生此时也跃跃欲试。结果很多同学都是吸住球,我说:“谁能吹气而球不掉的?”很多同学都说“不可能”,这时,我找了一个同学用 力向下吹气,结果球没掉,大家特别差异,我及时引入本节课。在这一节课中,同学积极探索、思考,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相关知识,以及 运用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比较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欢笑声中感受了学习物理的乐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兴趣。
新课程物理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时代的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验法、讨论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尤其实验教学中应突出实验、观察与操作的趣味性, 用实验的趣味性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在实验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知识,巩固技能。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变成小魔术、趣味小游 戏、小制作;利用计算机、投影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把静态变为动态,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将演示实验尽可能变成学生实验,让学生 动手的机会多一些。这样做,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兴趣。
3.改进实验,重视自制教具和小型实验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在于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如能用好实验手段,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 我在“电荷”一节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一幅在吹塑纸上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图上。然后,我对着图对学生讲:花盆里有株花枝,但是花枝上没有绿叶和红 花,我用薄纸剪成花和叶子。现在不用胶水,能不能把花和叶子贴上?(我手拿一片绿叶剪成的叶子向画面上贴,叶子不能被吹塑纸吸附,飘落在地上。)叶子没有 贴上,怎么办呢?急于想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激发了每个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使学生思维活跃。学生带着疑问听完此节课后,我再重复提出上面的问题,这时全班 有90%以上的学生举手,表示能解决。然后我叫一位学生上台来表演,他拿着塑料布在画面上摩擦几下,然后拿着绿叶和红花向画面上适当的位置靠近,花和叶子 都被吸附在画上。此设计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的特点,因而能很好地抓住学生思维的起点。我们可以从自制教具和小型实验的开发上寻找农村和城市物 理教育的平衡点。从当今世界的物理教学改革中,对教师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教具和低成本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这种教具和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亲切,参与的吸引 力强,简单明了,易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富有创造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在课堂的引人中,在随堂实验中,在课后作业中和在课题研究中,都可以有自制教具及 其小型实验的用武之地。例如,我们可以用塑料可乐瓶做液体压强的实验,用纸片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等。有利于加强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 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学用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入学习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指导生活实践的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学生对物理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才会更加努力的学习物理。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 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 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感觉道这部分知识很有趣很实用,自然兴趣盎然。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也会 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可看看自行车,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一来, 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了物理知识,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创造学习的乐趣,饱尝成功的喜悦。
三、用教师丰富的情感和生动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1.带着积极热情的微笑走入课堂。
2.带着热爱和谐的心情走入课堂。
3.带着生动形象的语言走入课堂。
4.带着幽默风趣的智慧走入课堂。
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讲授物理学家逸事活跃气氛,激发兴趣
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的。在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中可结合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从教材中精选一些物理学史故事及科学家的趣事,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讲《光的传播规律》我们可以结合“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再如《能量》教学中,结合近年我国成功发射 的“神舟”载人飞船按时返回指定地点,让学生思考火箭在上升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同时号召学生向航天英雄学习。介绍屡立奇功的长征火箭,让学生了 解在运载火箭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 国家。学生听了这些介绍会兴趣倍增。这不仅有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更让学生知识原来看似枯燥的物理世界竞也会如此丰富多彩,从而对物理学习又平添几分亲近 之感。例如,我在讲“浮力”一节时穿插了阿基米德鉴定金冠的故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一直 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通过故事的穿插,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