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初中物理,温度有哪些标度方法 它们是怎样规定的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何
温度的标度方法一般分为:摄氏温度、华氏温度、开氏温度(或热力学温度)。
a.摄氏温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摄氏温度的单位用℃表示,读作“摄氏度”。摄氏温度符号用“t”表示。
b.开氏温度: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科学研究表明: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15℃。若将此温度规定为0度(绝对零度),而其分度值与摄氏温度的分度值相同,这种度量温度的方法即是开氏温度(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用K表示,读作“开氏度”。热力学温度符号用“T”表示。
c.华氏温度:英、美等国家常用的温度标度方法。把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0℉,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把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的温度定为212℉,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度,这就是华氏温度。华氏温度的单位用℉表示,读作“华氏度”。
开氏温度、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
开氏温度K=摄氏温度℃十273.15
❷ 物理学中温度的概念是怎样的
温度是指冷热的程度,我国古文献描述它的词汇很丰富,从低温到高温依次用冰、寒、凉、温、热、灼等表示。这里面显然有区别温度的含意。古代对于低温的获得,想了许多方法,主要是用冰。人们想了不少隔热保温的方法,把冬天的自然冰保存到次年夏天。从周代开始就有“夏造冰”的说法,但当时怎么造法,还有待研究。高温的获得复杂得多。远在先秦,在冶炼、制陶等工艺中,能得到摄氏1000度以上的高温。这里面有许多热学上的知识值得进一步研究。至于对温度的观察、测定更有多种方法,例如在冶炼、制陶、炼丹、烹调等工作中,各自摸索出一套观测温度的方法。
古代医学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人体的温度应当是恒定的,所以可作为测温的标准,也就是“以身试温”。这当然是最粗略的土方法。《考工记》中记载冶炼青铜合金的工艺中,以蒸气的颜色作为判断温度的标准,据近人研究是合乎科学原理的。又如在对水加热过程中,则根据水泡形成状况,甚至水中热循环发出的声响来判断温度。在对某些固体加热过程中,则视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温度,这些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又是主要凭借人们的经验,所谓的掌握“火候”,缺乏易于掌握的客观标准。在西汉,有人曾试图制作一个测温装置。《淮南子•说山训》说:“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瓶中的水结了冰,这说明气温低。同书《兵略训》说:“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在瓶中盛了水,当它结冰,可以说明气温低,如其熔解为水,又可以说明气温之升高。这观测范围比前者大,功能比前者好,或许可以认为是一种关于测温器的设想的萌芽。
❸ 如何区分上下限温度(通用技术)
一个预设的温度范围中,允许的或者要求的最高温度值,滑孙册就是这个范围的上限,需要保持的或者允许的最低温度值,就是这个范围的下限。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所以当粒子的运动越剧烈,温度就会越高,当粒子运动越慢的时候,温度就会越低。
基本含义
根据某个可观察现象(如水银柱的膨胀),按照几种任意标度之一所测得的冷热程度。温度是物体内分子间平动动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分子运动愈快,即温度愈高,物体愈热;分子运动愈慢,即温度愈低凯和,物体愈冷。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信宏计意义。
❹ 物理,用不标准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公式是什么怎么理解公式(八上
不标准的温度计,每格表示的温度还是相同的!
如: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温度计显示是5℃,水沸腾时显示为95℃
现在测量的某物体的温度显示为30℃,实际温度是多少?
(100℃-0℃)/(95-5)格=(10/9) ℃/格
显示30℃,比5℃的格多(30-5)格=25 格
则实际温度为 25格x(10/9)℃/格=27.8℃
即 (100℃-0℃)/(95-5)格=(tx-0℃)/(30-5)格
有疑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