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初三物理如何教学

初三物理如何教学

发布时间:2023-08-10 22:05:40

‘壹’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

导语: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学习的目标是: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优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质。也就是说学生学物理不仅学知识,更要学方法,不但要得到一条鱼,还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

一、强化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物理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强的生活性,现实生活既是学生学物理知识的基本来源,也是学生物理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事件以及自身经验,与物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物理与社会、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物理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等。

现在不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中考中的考点、社会、生活和物理都是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用物理学的视角、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学生认识到物理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二、激发兴趣,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概念和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下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想象、猜测等思维过程活化学习材料,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师需精心构思打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情节或是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事实,将其有机地插入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得到有益的启迪。这些源于实际、贴近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问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三、巧设疑问,让学生在讨论、归纳中学习物理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在课前精心准备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

学生通过充分的思考,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惰性。

四、尊重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新课程改革包括教学方式的改革,而探究式教学是其中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有选择地进行,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景,建立探究的氛围,把握探究的深度,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促进探究的开展。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相互交流探究的思路,总结分析探究的结果。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让他们充分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科学发现的喜悦,使学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

五、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熟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等情感因素,以便因材施教;师生之间关系平等、融洽,教师有一定的亲和力,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教师设身处地理解、体察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行为表现、观点、意见和价值观,不强求学生完全照搬和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教师相信学生,期待学生能够积极进取、获得成功,能够看到学生的进步,使学生感到有教师支持和帮助的安慰,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产生亲近感(愿意接近教师)、安全感(在老师身边感到安全放心)、共鸣感(对老师有感激之情)、依赖感(相信教师的言行)和使命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怀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要想教好初中物理,需要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物理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被教材和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才能在提升学生知识总量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贰’ 初三的物理怎么学

学习物理重要,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学好物理的“法宝”包括预习、听课、整理、应用(作业)、复习总结等。大量事实表明:做好课前预习是学好物理的前提;主动高效地听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及时整理好学习笔记、做好练习是巩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善于复习、归纳和总结,能使所学知识触类旁通;适当阅读科普读物和参加科技活动,是学好物理的有益补充;树立远大的目标,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学好物理的动力和保证。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同学们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课前认真预习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重点、难点、范围和要求。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对已学过的知识,如果忘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适当阅读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
二、主动提高效率的听课
带着预习的问题听课,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能使听课的重点更加突出。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的不懂之处时,就非常主动、格外注意听,力求当堂弄懂。同时可以对比老师的讲解以检查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学习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过程和思维方法,也可以作进一步的质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听完课,不仅能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定期整理学习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照预习笔记、听课笔记、作业、达标检测、教科书和参考书等材料加以补充、归纳,使所学的知识达到系统、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学习笔记要简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点。做到定期按知识本身的体系加以归类,整理出总结性的学习笔记,以求知识系统化。把这些思考的成果及时保存下来,以后再复习时,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经达到的高度。在学习时如果轻信自己的记忆力,不做笔记,则往往会在该使用时却想不起来了,很可惜的!
四、及时做作业
作业是学好物理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掌握知识熟练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时的预习中,用书上的习题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课后作业时多进行一题多解及分析最优解法练习。在章节复习中精选课外习题自我测验,及时反馈信息。因此,认真做好作业,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现自己知识中的薄弱环节而去有意识地加强它,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要做好作业,首先要仔细审题,弄清题中叙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解决的问题;根据题中陈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对照所学物理知识选择解题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经过冷静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数学关系式;借助数学工具进行计算,求解时要将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最后还必须对答案进行验证讨论,以检查所用的规律是否正确,在运算中出现的各物理的单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确、符合实际,物理意义是否明确,运算进程是否严密,是否还有别的解法,通过验证答案、回顾解题过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熟悉各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复习总结提高
对学过的知识,做过的练习,如果不及时复习,不会归纳总结,就容易出现知识之间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学习物理知识的倾向。其结果必然是物理内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对具体过程分析不清,对公式中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理解不深,不会纵观全局,前后联贯,灵活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去解决具体问题。因此,课后要及时的复习、总结。课后的复习除了每节课后的整理笔记、完成作业外,还要进行章节的单元复习。要经常通过对比、鉴别,弄清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以及变化发展过程,并及时归纳总结以形成系统的知识。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便可以使知识前后贯通,纵横联系,并从物理量间的因果联系和发展变化中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样既能不断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学习心态
在学习物理的第一节课时,老师都会讲物理难学,在未学习物理之前就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听说物理教难学。因此大部分同学在学习物理时都带有一些不正常的学习心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紧张、畏惧心理。物理难学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害怕上物理课,害怕做物理作业,害怕老师课堂提问,害怕老师的个别谈话,怕做实验、怕动手,千方百计地回避学习,胆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紧绷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在实践中运用学过的知识,久而久之,越怕越难学,越难越怕学。(2)“一口吃个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绩搞上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成绩仍没有什么大的起色,随即产生“反正学不好了”和“我不是学习的料”的错误心理。(3)消极心理。学习松松垮垮、马马虎虎,懒惰思想较重,学习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上课时经常“开小差”,盼望着“快下课”,老师提问大都说“不会。”
诚然,物理是难学,但绝非学不好,只要按物理学科的特点去学习,按照前面谈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过程,不死记硬背,常动手,常开动脑筋思考,不要一碰到问题就问同学或老师。在学习中要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学习中去寻找乐趣,就能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时就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四定即定作用点、定方向、定标度、定长度,两标即标箭头、标数值和单位。”现代社会的发展,物理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学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以学好物理报效祖国为内部动力,要认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建设祖国的使命感,从而自发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知识。
而化学呢
.掌握重要的化学定义,并学会去运用。
2.背1-20号元素的字母符号。
3.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4.记住一些化合物和一些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
O2、H2O、CO、CO2等等。
5.掌握一些主要的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中和反应等。
6.掌握化学式最重要的如:化合价、计算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等。
7.掌握化学实验的一些仪器的用法及注意事项: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等。
8.收集气体的方法:排水法、排空气法。
以上只学习时必须注意的
下面是要更好的学好化学:
1.对化学有兴趣(这会促使你在上课时不觉得枯燥)
2.下来一定要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主要是基础题,先别做难题,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能适当的做些难题)
3.如果上课时有听不懂的地方不要焦躁,在你不懂的地方做一个记号,下来问老师(如果你那时感到焦躁,你肯定对老师后来讲的知识不太注意,导致恶性循环)
4.多了解些课外的化学知识(这有助于培养你的兴趣,到时候老师讲些课外的知识时,你都能答上)有关化学的课外知识:王水的构成、魔酸(超强酸)的构成、为什么青砖红砖都是土烧的颜色会不同等
5.你经过以上的做法,你几乎上课可以把老师当堂课的知识消化掉,这样为你其他科的复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当然你每周还要把当周的知识过一遍)
如何学好初三数学,是摆在即将升入新初三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其实,学好数学并不难!
一、课本要“预、做、复”。每堂新课之前,做到先预习,特别要把难点或不懂之处用彩笔划出,以便上课时更加注意。每节内容后面的练习自己可以先做一做,做到看懂70%的新内容,会做80%的练习题。每节新内容学完后,我们要按照课本内容,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一步一步地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复习,对概念、定理、公式做出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好能把课本上的例题自己做一遍。对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推理一遍,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二、上课要“听、记、练”。把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课堂上着重听,必要时还需做好笔记,并通过一些练习题加以巩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中出现的错误。
三、作业要“思、问、集”。作业一定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多从不同的方法、角度入手,多从典型题目中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得到联想和启发。同时,还应多树立数学解题思想:如,方程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整体的思想、分类的思想等常用方法;对于难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改变条件、添加条件、结论与条件互换,原结论还成立吗?另外,对于自己作业、试卷中出现的错误,最好能准备一本错题集,以便今后复习中使用。做到绝不出现第二次类似错误。
总之,学习数学要有方法、计划和合理的安排。新课授完后,有些同学就感到头痛,于是,东看看西翻翻,一天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因此,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学习方法、目标;没有方法,就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没有目标就会没有动力。
如果想拿高分建议你做一做历年中考的最后两道题
还要总结一下以往错题 常看避免再犯
(1)学会“数学阅读”
在中小学,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向教师问问题时,一些教师常常会说:请你把问题再读两遍;请你把问题讲一讲;请你把问题抄一遍;等等。这些教师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请你再读一读,再理解一下。
我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大学,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数学建模竞赛”,竞赛的问题都是一些实际问题,要求三人一组,工作三天,共同完成一篇解决问题的“论文”,可以借助各种图书、网上资源和工具(包括计算机和软件等)。1993或1994年,首都师范大学第一次组队参加,让我们担任指导教师,我们十分为难,首都师范大学的学生要与北大、清华的学生一起考试,差距是明显的,是多方面的。我们分析,感到最大的差距是:独立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的习惯和能力。我们改变了辅导的方式,让学生选择内容,学生讲,我们听。开始阶段,我们总会说:对不起,我们没有听懂,请你重新准备。有的学生讲过四、五遍,当我们感到他真的懂了,再学别的。这种方法很好,大部分学生经历了一次这样的过程以后,再报告其他的内容就变得比较顺利了。这些学生在竞赛中得到了很好的成绩。
在学习外语时,有一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我们感到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学阅读”也是非常基本的。这些年我们接触了一些中小学的教学实际,中小学生独立进行“数学阅读”的要求和机会越来越少。教师是好意,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提高考试成绩,为了“多讲一些”,为了“节约时间”,教师替代学生做得太多了。我们希望同学们认识到,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之一。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在地质学科的论文中,数学公式的出现次数是平均每页六次之多。在其他的学科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为了更好的说明数学阅读在中小学的重要性,我们以数学“应用问题”为例加以说明。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常常是难点,为什么难?主要两个理由,一个理由是背景丰富,都是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可以用各种背景去展示,很难规为题型,如果归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就好像没有归类,如果从背景归类,又会十分庞杂。
第二个理由是问题和条件不像“传统的数学习题”那样规范,有时需要自己从叙述中明确“要求的结论和要证的结论”,“条件”和“结论”的关系不像“传统的数学习题”那样“可丁可卯”,即条件不可多也不可少。这样,需要分析和判断哪些条件有用,哪些条件没用,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是因题而异。对目前中小学教学的基调——题型,这些是不匹配的。
应用问题“难”在需要“数学阅读理解”能力,“难”在这种能力不能突击培养、不容易模式化,“难”在教师不能替代。
应用问题,包括数学建模,她的教育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做数学的过程,数学不仅仅是从概念到概念,从定理到定理,从一些结果到一个新的结果;数学是有背景的,这些背景中蕴含着深刻的数学内涵,这些背景在数学思考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数学会有一个过程,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需要我们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分析和寻求条件,并且,还会不断地修正,甚至反复,等等。
“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基本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重视,提高这种能力需要比较长期的积累,作为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建议。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个认识上的障碍,一些人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做数学习题”,也有人认为:“做习题能力是实的,其他都是虚的。”这种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是在对付考试时会起一定的作用。做数学习题的能力是反映数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做习题有助于对一些数学技能、方法的理解。但是,数学的学习还包含更丰富的内容,关于这些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很多。
建议教师多给学生一些机会,针对不同水平和特点的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很多教师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例如,有针对性地让学生阅读教材和收集参考资料,在阅读中,让学生思考“一些重要概念”形成的过程,思考某些章节的知识结构,不同概念(像函数与数列等)的内在联系,等等,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考写成报告。
希望学生们把思路开阔一些,除了做习题,还能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我们在北大数学系读书时,曾问过丁石孙老师一个问题,大体意思是:什么样的学生算好学生?丁先生的回答使我们终生难忘,“没有问题的学生恐怕不能算好学生”。对很多学生来说,除了不会做的习题,大概没有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数学的阅读中,应该不断的提出问题,把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深入下去。
(2)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提出三维目标,其中“过程”也作为一个目标。“学习习惯”是过程的一个很好的体现。
什么是学习习惯?
有的学生放学,回家就做作业(一般是做习题),做完,就算完成学习任务。
有的学生,回家后,先把教师讲授内容的教材认真地读一遍,然后,再做作业,做完,再想一想,今天学的与以前学的有什么联系。
有的学生有些总结的习惯,学习一个段落的内容,一定要整理一下,写下来。
有的学生不喜欢写,喜欢想,常常会做在那发呆,把学过的回忆一遍。
……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养成一个适合自身情况,好的学习习惯,会提高学习的效率,会自然地保持下去,会一生受益。
数学学习有自身的特点,例如,很多人在讲解数学时,喜欢画图,总会用最直观、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本质的内容;有些人在讲解抽象数学概念时,总喜欢选择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一下子就会把抽象概念很清晰地表示出来;有些人在教授数学时,总让人有一种整体的感觉,来源、过程、结果、应用等,哪一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十分自然。用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事例来理解一般的事物;不断地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这些好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教师自觉不自觉地都在用自己的习惯影响学生,希望各位教师把这件事做得更自觉一些,更主动一些。也希望学生在学习中,成为有心人,形成一些适合自身条件、行之有效的好习惯,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学会“索取”——主动学习
从教师的角度,总希望千方百计把自己的东西给学生。有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接受这些东西;有的学生不论好坏全收;有的会挑挑拣拣,好得留下,重要的收好;等等。但是,一般地,教师最喜欢会主动“索取”的学生。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授鱼”,一般教师想得多一些,如何“授渔”,这是极具挑战的,前面说的“好的学习习惯”就是“扑鱼”的范畴。
“授渔”,有两个方面,一是方法,“好的学习习惯”是方法;另一个是动力,“好奇”,“兴趣”,“上进心”,“对数学价值的认识”,这些都是动力。二者是不可分的,“信心”就体现了二者的联系,学好数学,需要花些力气,碰到难处,要坚持一下,我们的一些硕士或博士学生做论文时,常常碰到一些“坎”,除了我们一起分析讨论之外,我们总会要求“再坚持一下”,这个过程不仅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也会“逼迫”他们总结出“方法”。很多优秀的教师在这方面是很有办法的。
从学生的角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仅要学会“知识”,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也要学“索取知识”,不断得到自己需要的,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需要思考。例如,在做题时,有的学生有一种很好的习惯,做完总要想一想,对题目作一个评价,是不是好题?给我留下了什么?这些思考使得他们的学习“事半功倍”,这就是他们索取知识的办法。
我们希望把“教和学”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一荣皆荣。教师应该尽力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提高主动性的机会,帮助学生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针对不学生生的情况给于不同的建议,让更多学生尽快“入门”。变被动为主动。
(4)独立思考与研讨交流
学习数学,需要独立思考,对于背景、问题、概念、定理、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都需要自己思考,让它们自然地留在我们的头脑中,做问题、习题也需要独立完成,即或请教了别人,最后,还是需要自己来完成。
目前,各种不同形式的讨论班(seminar)已经成为研究数学的一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在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的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讨论班的形式,讨论的形式不同,水平不同,人数不同,但是,基本的形式是一样的,有明确的讨论问题,参加的成员应事先认真思考准备,有主题报告,又充分地讨论交流。
在中小学也可借鉴这种形式,教师和学生一起组织,大家都会受益。
借助网络,搭建专题讨论的平台,已经出现了一批,特别是一些“名师工作室”,采用这样的形式,如果能多一些讨论就更好了。这是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方便,我们应该把技术充分地利用起来。

‘叁’ 初三物理怎么学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理事实(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初中物理主要学习有关力、热、声、光、电几大部分。学习物理先是要“学会”,这是初级阶段,然后是“会学”,这属于高级阶段。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观察、实验,认清物理现象,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景,再进一步通过概括、分析和归纳,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同时要学会把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现象、物理情景联系起来,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并及时进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这样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又有利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体现“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视,即重视知识的引出或建立过程,重视其物理意义,重视联系实际及其应用。

(一)了解学科特点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初中两册物理书总计77个知识点,26个基本公式,23个重要实验,97个知道,37个“理解”层次要求。面对如此多的知识含量,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就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

就是说该记的规律、概念、公式和定义必须记住,记不住就谈不上灵活运用,记不住就谈不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逐步培养我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讲的“记”并非死记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勤奋是学好物理必要条件。

人之初,性本懒,懒是学习成功的大敌。

怕苦、怕累是阻碍学习成功的绊脚石。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想取得良好成绩,就必须付出代价。勤奋出天才,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在学习中要靠顽强毅力不断地与懒惰思想作斗争,这样才能学好物理。

(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1、读好物理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物理书分三个阶段:

(1)课前读书,认真预习,摸清老师要讲内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内容,做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2)课上打开书,边听,边看书,边思考,对照老师讲解与书本陈述异同点,深入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课后看书,将课本中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和公式进一步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加强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做题,必将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2、听好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认真听讲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听课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①知识是怎样引出的?

②知识内容是什么?

③所学知识概念应怎样理解?

④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3、重视知识体系的建立

每章节学习完毕,都应进行小结,按知识条块归类,并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将平时细碎的知识进行缝合,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楚,由点到面形成网络。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也是提高综合归纳能力的过程,也是深刻理解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过程。

4、重视做题训练

人之初,性本忘,遗忘是人的共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人的记忆经过24小时则将忘掉50%以上,假设所学内容课堂上记住100%,那么经过24小时,所学知识将在脑海中仅存不足50%。因此,及时反馈,及时复习,加强做题,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做题训练是考查知识是否掌握的重要环节。做题要有一定的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通过做题,明思路,找方法,寻规律,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5、建立错误档案

将平时考试和练习中的错误记录在案,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查找相关的知识漏洞,及时补缺。必须做到犯过的错误不可重复再犯。

(四)注意初三物理与初二物理的区别。

初二物理教材注重物理现象教学,通过物理现象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引发思考,探究因果,提高素质。初二物理学习特点是记忆为主理解为辅。

初三物理教材随知识难度的增加,由物理现象教学逐步进入理论教学。例如,机械能、内能、电学的8大概念看不见,摸不到,缺乏直观性,具有抽象性。因此学习方法也应随之改变,如果说初二物理学习是以记忆为主、理解为辅的话,那么初三物理学习就应以理解为先,强化记忆,灵活运用,提高能力。

初三学生还面临着升学考试任务,因此我们着眼点还要面对升学考试,因此在平时学习物理时必须以中考尺度要求自己,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应对中考。

‘肆’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物理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下面是我为你整理了“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您。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一)

九年级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在“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下,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落实“双基”为重点,认真落实学校常规管理教学制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9(1)、9(2)、2个班的物理。这两个班的层次基本相同,但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组织纪律、学习能力和水平以及学习习惯还有些参差不齐,需要因班、因生而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加强教学和引导。

三、学科教学内容

本学期初三物理教学内容为九年级全一册,具体内容如下:

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3章《内能与热机》。

第14章《了解电路》。

第15章《探究电路》。

第16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17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第18章《电能从哪里来》。

第20章《能源、材料与社会》。

四、目标与任务

1、通过教育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自觉地走进物理世界。

2、加强物理观察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老师要多做演示实验,落实学生实验,并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小实验。

3、突出应用物理知识的教学,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的观念,“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书育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物理《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参考资料,准确把握每节的知识点。

2、严格按教学常规制度办事。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提前准备好课堂教学实验,不打无准备之仗。

3、布置适量的作业,做到每课必练,杜绝学生不做作业,少做作业和抄袭作业的现象,教育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4、加强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认真上好自习课,促进各层次学生均衡发展。

5、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学研究活动,主动听课,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虚心向青年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6、强化单元测试和月考训练以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复习备考工作,做好试卷分析和讲评。

7、加强业务学习和学识修养,加强专业知识的自学,多读书读好书,了解一些前沿科技,为教学服务。

8、加强师生和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材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10章。每章篇首都附有导语和照片,导语文字优美,具有可读性,照片选取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了解内能、热量、比热容的.概念。

B、知道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理解欧姆定律、电功率。认识电磁之间的联系。

C、了解现代信息的发展,了解能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三、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注重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4、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5、加强练习,规范训练。能将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伍’ 怎样学好初三物理 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1、分类法

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

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

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

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

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

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

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

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

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公式学习——物理钥匙



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

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我们面对每一个公式不能机械记忆其等量关系,建议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扩展,这样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物理的效率。

1、根据公式想物理概念,对于ρ=m/V,v=s/t,p=F/s,W=F·s,可以记:单位体积某物体的质量叫物质的密度。

2、根据公式记单位,记住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单位进率。

3、根据公式想变形公式,多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扩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根据公式记影响物理量的因素,例如从f=Fμ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且成正比,又如通过p=F/S记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其实质是乘积式或比值式的物理量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5.通过公式想实验

公式是实验的原理所在,从公式中想所要测的物理量,从所测物理量想所需的实验器材,再进一步想实验过程,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陆’ 初三物理电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常听学生说物理难学,尤其是电学。其实中学生感到物理难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不都是学生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影响更大。怎样搞好电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电学教学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谈初三物理电学教学
一、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好动、好问,喜欢实际操作,喜爱看不平常的现象,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多给学生动手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猜想教师事先准备的:玻璃、塑料尺、铅笔芯、盐水等,哪些能让电流通过使小灯泡发光?每当验证的结果与他们的猜想相违背时,他们就急于想知道为什么,学生探究的热情一浪接一浪,这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物理的趣味性,发展学生思维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致处于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处理都具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有意制造“矛盾”,把学生置身于徘徊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

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知识”后,利用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的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串联的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和L2,且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亮,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是否存在?若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三、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应用题电学知识头绪多,综合性强,做综合应用题时,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稍有疏忽就会酿成错误。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方面。

1、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常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时,教师要找准症结,给予指点。

例如,在学过“电功率知识”后,笔者让学生讨论“220 V,40 W”和“220 V,100 W”两盏灯串联在电路中,哪个更亮?大多数学生会认为:100 W的灯泡比40 W的灯泡更亮,这说明学生被灯泡的额定功率所迷惑,而忽视了灯泡的明暗程度与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关,找到症结后,教师让学生思考“220 V,40 W”和“220 V,100 W”的两个灯泡,哪个电阻大?将他们串联起来,通过他们的电流大小怎样?最后引导学生利用公式“P=I2R”来判断哪个灯泡会更亮。2、引路 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将学生引向正确轨道。

例如,学生在做“电阻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后,两端所加电压为24 V,如果R1=80Ω,通过R1的电流为0.2 A,求电阻R2”,由于刚学过欧姆定律知识,很多学生无法解题,笔者采用“分解肢体,化难为易”的方法,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将每个电阻元件对应的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罗列出来,并将它们对应的关系式或数值标出来,未知量用“x”标明,最后对照罗列出来的资料,应用学过的电学知识作答,由于分层降低梯度,学生在教师搭桥引路下,顺利实现了认识的飞跃。

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成功的愿望,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因此,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设定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定课堂提问的内容与物件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提问学困生,以免他们答不出来而处于尴尬的境地,继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要进行一些暗示,使他们在复习时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注重学用结合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课感兴趣,觉得好玩,但是当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时,他们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理论和实际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

电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了电学知识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观察电路,利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会读电表指示数,会根据家用电器铭牌上的数值,算出家中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等,同时还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到工厂和建筑工地去观察哪些地方用到了物理知识。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与激发兴趣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乐学、会学;同时,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统一起来,实现优化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一、 电荷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两种电荷:

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

带电的方法:

1、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

2、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汤姆生发现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e=1.6×10-19 C。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等。 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二、 电流和电路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电路中电流: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电路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线电路输送电能。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线情况的图。 二极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体还可发光。

三、 串联和并联串联:

1、连线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接。

2、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3、开关作用: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4、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并联:

1、连线特点:并列连线,首首尾尾。

2、电流路径:至少2个。

3、开关作用:干路: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4、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 四、 电流的强弱 电流表示电流的强弱。 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1mA=1000μA。

电流表:

1、测量电流。

2、两个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使用:

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确定时用大量程试触。

4、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五、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总结
欧姆定律部分,它是在同一电路中,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功,电功率部分,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W。

电学公式,主要包括串联、并联的主要电路原理公式。对电路画图的理解比较重要。

初中物理电学定理公式的主要总结,在地磁学方面的部分知识也需要掌握。
在地磁学方面的知识也进行一个详细的总结,有利于对电磁学的整体理解水平的提高。

‘柒’ 怎么 学好初三物理

问题很宽泛,那我就分知识点和思想方法说吧。
1、知识点
初三的课程是紧张的。你应该会学到力学(受力分析、功能关系等)、电磁学(电路、电流计算、简单磁场等)等知识。与初二物理不同的是,初三的物理更强调定量的计算,因此要在大题目上下功夫。初三的实验题也不少,有些甚至有些怪异。所以要多观察,多积累,总结出共性的注意点(例如减小误差的方法等)。
2、思想方法
物理的精髓在于思想方法的积累与转化。建议多积累物理模型(例如典型电路、典型功能问题、典型磁场线等)。有了物理模型,再结合公式计算,答案自然一目了然。
做题目教你三部曲
1分析物理过程,判断它是何类问题(力学还是电学等等)。理清一次次的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2一次过程对应若干个公式和方程。细心列出算式,细心细心地计算,千万别着急!
3检验。一检验计算问题。二检验答案的合理性,要与事实相符。
最后一定要与老师多沟通,不论你喜不喜欢他或她。物理总是你的,在中考中分值不小,很重要!
最后祝你物理ok,像我一样如愿考上一所好的高中!

‘捌’ 初三物理怎么学习

学习物理的方法、程序、技巧与能力
一、学好物理的方法
1. 怎样学好物理概念
对于物理概念,要掌握它的定义、物理意义、大小与方向,单位和测量方法,以及与相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 怎样学好物理规律
对于物理规律,要掌握它的内容、公式、应用范围、变形,以及与相近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3. 怎样做好物理实验
对于物理实验,要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会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并能用学过的仪器、方法做研究性实验。

二、学好物理的程序

1. 怎样预习好
预习有三个层次,一是接受法,预先看一遍教材,初步了解要学的新内容;二是寻找法,通过预习,找出疑难所在,清除“拦路虎”,提高上课效率;三是解答法,通过预习,既了解新课的知识内容,还能探求部分问题的解答。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要求高。

2. 怎样听好课
听课有五项基本要求:真正听懂,抓住重点,克服难点,触类旁通,构筑框架,形成记忆。
要真正听懂,不要假懂,不要似懂非懂,不要似是而非。要听懂老师讲的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物理思想、物理方法。在听懂的同时,还要积极思考,达到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抓住重点和本质的内容,克服难点。在抓住重点和克服难点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地思考和联想,与学过的知识相结合,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加工活动,使知识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该课的知识结构框架,从整体上去认识,去把握,并开展积极的记忆活动,形成记忆,使外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头脑中认知结构的有机成分。

3. 怎样复习好
向同学们介绍复习的好方法——结构化学习策略。
结构化学习策略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将本门课程的关键概念、要点和基本原理等抽取出来,形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骨架性的基本结构,依次作为学习或复习的导向系统。第二,对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结构化学习策略是列出某一方面知识内容的主要原理,基本概念、范例等重要知识线索,将课本转变为知识要点,连成概念性的知识结构,然后再将具体知识与结构联系起来,正象现代化的建筑先立钢筋骨架,再填补砖头。

4. 怎样做好作业
一是要先复习后做作业,二是要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三是要注意解题的规范化,四是重视运算结果正确、单位正确。

5. 怎样读书
向同学们介绍国际上流行的读书方法—SQ3R读书法。所谓SQ3R读书法是由每个词的首字母组成的五个步骤读书法,分别为浏览(Se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Review)。
按照这五个程序去读书,一般来说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学好物理的技巧

1. 解题的技巧
解题的两个基本程序是分析与综合:
解题中的分析程序是:要求 需求 已知;
解题中的综合程序是:已知 可求 要求。
这两个程序是互逆的。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解题时一定要先分析,有的同学不愿分析、不加分析,看到题后就匆忙写公式、算数字,则欲速不达。

2. 考试的技巧
1、 按照试题先后,先易后难答题;
2、 仔细审题,快速解答,书写规范
3、 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节
4、 反复审查,不抢交卷

‘玖’ 如何教好初三物理

1,注重交流,你首先要知道她的知识断点。
2,从小处着手,你的物理好我想你应该你知道在物理中什么是小处。
3,循序渐进,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而且要先吃好吃的。
4,就你的问题不是一句话说清楚的,你先用两三周的时间解决完这个以后的再慢慢说吧。

阅读全文

与初三物理如何教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9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6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5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5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1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6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0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4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