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性,是由于客观事物同人的本性、情绪相适应而吸引人造成的。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自觉学习的先导,是取得成功最基本的心理因素之一。所以如何培养、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下面本人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教师要全身心地为每一堂课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思维境界。创设问题情境就其形式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等等。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巧设问题情境,调控学生思维活动,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进行学习。
富有趣味性的东西,特别能引发和活跃同学们的思维。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利用有趣的事例或有趣的实验设计疑问,可以让学生产生悬念,产生认知的动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二、在教学中,重视探究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能够在课堂上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让学生会学习、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受到直接兴趣的影响,即对事物本身感兴趣。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的就地取材设计实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动手操作和科学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作为老师要以满腔热忱的责任心、事业心贯穿于对学生的爱心,要以多种形式,从多方面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应给予肯定赞扬,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应该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他们以鼓励,而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了学生的自卑心理。另外,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接近他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另外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该创设最优化的学习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的学习情趣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变换不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新颖感,不会产生单调、枯燥无味的厌烦心里。
四、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和物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交通密切相关,例如交通安全、货物运输、节能、提速、水利发电、家用电器、医疗保健及同学们的衣、食、住、行都与物理知识相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在学习物理时,不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物理知识,而且还要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加以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⑵ 如何让学生对物理充满兴趣
物理难学,物理不好学,大部分没有学好物理的学生都这么认为,这对刚刚接触这门课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其实物理并不难学。要想使学生学好物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传播知识的需要,也是改变教与学双边关系的需要。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被兴趣所左右,尤其是物理学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似是而非的概念和繁难的习题感到头痛,情绪低落,失去学习信心和动力,成绩就无法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一、上好第一节课——引言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言课是中学生的物理启蒙课,引言课讲得好,可以激发学生去幻想、去探索、去学习、去钻研、去创造。引言课的重点首先应该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可以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把学生带到多彩的世界,还可以用一些精彩的演示,如“杯水倒置”、“木筷提米”、“纸盒烧开水”、“分币升高了”等,这些有趣的小实验把学生带进一个变幻的知识天地,使学生感到物理这门课又重要又新奇,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为今后学好物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实验,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好物理的愿望。在课上,学生对实验特别感兴趣。但强烈而新鲜的实验现象往往使学生欣喜若狂,若不及时引导,实验就会变成看成热闹而干扰了实验的效果,所以实验前必须严格强调实验目的,把学生的热情引导到定向观察上来。例如,在讲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几个小实验:(1)在桌上、手上涂相同的水迹;(2)同样多的水分别滴在桌上,涂在桌上;(3)在桌上涂相同的水迹,并对其中的一块吹气。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水迹变干的快慢,这样,学生的兴趣会步步高涨,越来越浓。
演示实验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操作、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不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而且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三、利用新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新编物理教材,从适应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出发,教材图文并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知识的逐渐增多,注意引导学生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如学习“密度的应用”后,怎样鉴别金银首饰的真伪;学过“惯性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车子没有停稳以前,千万不能从车上跳下来,坐汽车时,为什么车子起动我们往后仰、汽车刹车我们往前倒等。使学生感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有用,这样可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持久的学习愿望。
四、利用物理学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讲一些物理学史故事,讲科学家的趣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如讲“浮力知识”时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讲“光的传播规律”前讲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讲“阿基米德原理”时讲阿基米德鉴定王冠是否纯金的故事。
五、利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兴趣
人本身就有一种竞争心理,这种心理在中学生中表现尤为明显。学生争强好胜,上进心强,对荣誉有强烈追求,为此在平时物理检测中,可以先易后难,尽可能让学生得高分,课堂提问也因人而异,确保有较高答对率。特别是中差生,一有所长即给予鼓励表扬,使学生内心中产生我能学好物理这种自信心,这也促使学生进一步上进而奋发努力。
总之,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我相信,若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了兴趣,教学效果一定是显而易见的。
⑶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不会觉得高中物理课是枯燥无味的。进入高中,随着学生所学科目的增多,各科所涉及的知识面大为增广,加之物理学科的抽象性,部分学生会渐渐失去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面临的问题。结合这几年的教学经验,从以下五个方面浅谈对学生物理学科兴趣的培养。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往往是在学生对物理事物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学生对物理事物和物理事理追根究底的强烈探索兴趣。伽利略通过对教堂的钟生疑,发明了钟摆的等时性;瓦特自水壶盖跳动生疑,创造发明了蒸汽机;法拉第从奥斯特的“电生磁”逆向思维生疑,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因此要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愿望,首先就必须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1)可自行设计简易实验创设情景。如讲超重和失重时可设计成:教师将一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瓶侧打一小孔,学生马上想到水会从孔中喷出,教师马上分别让瓶自由下落,竖直上抛或斜抛,结果发现水未喷出,为什么?习惯性思维受到了冲击,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被激活。 (2)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多媒体形式灵活多样,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极为形象、直观的图景。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高空匀速飞行的飞机要击中海面上行驶的舰艇,应在什么地方投弹才能击中目标?请学生上台操作,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同时发现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击中目标。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呢?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3)可利用生活体验创设情景。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定环境引起学生新旧概念的冲突,从而让学生感到已学知识的不足,造成认知的不协调,进而让学生产生积极探索的欲望。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先让一铁球和一小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释放,学生由生活经验很容易得出重的物体下落快的结论。然后师生一起实验:准备大、小两张纸片,将较小的纸片揉成团,将两者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结果轻的物体下落快,这样一来,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兴趣就会激发起来。 (4)利用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通过现场的实验演示,让学生心中觉得不可能做到的在实验中却做到了,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讲到物体的机械能时,将一个小拴在单摆上的小铁球拉起来,将球放手,演示者将鼻子刚好接近到小球同一高度的另一侧,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将会在同学们的亲眼目视下摆到演示者的鼻子处却碰不伤人。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2、设置恰当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中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因此,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都得以充分展现,尤其因为探究是以假设为基础,在探究中既有形象思维,又有逻辑思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当从学生实际出发,切不可一味求难、求偏,不然,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极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曾有一名教师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在讲述了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后,先让学生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加速运动呢?由于前两节刚学了匀加速直线运动。学生很容易猜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师进一步设置问题:你能否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设计几种方案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呢?于是学生很容易想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公式:一是速度公式Vt=V0+at,二是位移公式S=V0t+at2/2,三是推导公式Vt2=V02+2aS(其中V0=0),四是重要的判定式: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的差值为一定值,即△S=aT2。很显然这个问题的设置恰到好处,既解决了本课时的重、难点问题,又巩固了已学知识,并且培养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把学习物理的意识与生活实践挂起钩来,不仅兴趣高、动力大,而且学习得生动、扎实,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介绍所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悟知识,从而使记忆深刻、学有用武之地。例如:在讲电学时引入“油罐车为什么拖一条长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黑暗中脱下衣服往往会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讲解牛顿运动定律时引入“为什么苹果会落向地面,而不说地球向上碰到苹果?”等等。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在学习“力、物体平衡”之后,让学生研究“菜刀上的力学、自行车靠什么前进”;讲解电磁学时引入“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工作?”的等等。还应根据中学生“少年多志”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些宇宙航空、激光、超导、高能物理方面的科技前沿知识及信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结构上的疑点,保持其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到学有所用。如讲授了《家庭用电》以后,可布置学生实际调查一下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并算出选用的保险丝规格……。这样,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保持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逐步引向志趣。 4、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创新思维是在排疑解难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教师要允许学生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在学生积极主动提问时,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让他们带着成就感去学习,保护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脑子里有了问题,才会主动思考,有了主动思考,才会有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有找出与众不同的新思维和独特见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疑难、悬念,引起学生已有知识与能力产生矛盾冲突,使心理感到困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迫切意向。例如在学习“变压器”教学过程中,模拟文艺舞台灯光时亮时暗的场景,引出一连串的问题,灯光师是如何改变灯的亮度?引起灯亮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大小?从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又如: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教学中,演示用漏斗吹乒乓球,学生观察后会提出问题:乒乓球为什么不会被吹掉,而是在漏斗出气处滚动?这样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对学生始终感新鲜而有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灵活性。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就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教师应引导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只有使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的怀疑,才能激发其进取创新的欲望。所以物理教学过程应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教室,把更多的问题带出教室。 5、积极开展学生分组实验,提供足够器材,让学生大胆试验、探究,培养学习兴趣。 单纯的观察演示实验,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抑制了学生那跃跃欲试想自行动手的欲望时,学习兴趣也会开始削减,因此积极开展分组实验,满足学生动手的欲望,也是提高兴趣的有效方法。教材中的分组实验,往往是验证性实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提高了兴趣,但是随着实验次数增多会越显得单调,没有创意,当实验验证完毕后兴趣也就开始消失了。由于器材限制,思维活跃的学生兴趣受到抑制得不到发展,创新能力得不到煅练。在分组实验中多提供一些器材,多提出一些可探究性实验课题,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余地和施展空间,通过对问题的猜想,制定方案,选择器材,进行试验,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如高二物理测电阻实验,提供了电流表和电压表,学生很容易测出电阻值,如果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出更深的实验课题:只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如何测另一个未知的电阻?只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又如何测另一个未知的电阻?通过此类开放性的实验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验课题,更广的动手空间,不仅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获得新知识,学生思维活跃了,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物理学习更加投入,兴趣更浓厚,更持久。 除上述几个途径外,进行适当的练习、多给学生自主表演的机会,开设物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和课外讲座,也都是培养学生浓厚兴趣的有效途径。只要正确地加以运用,都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需要全方位的激发,更需要在各个环节中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老师教得更有意义。
⑷ 如何激发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又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再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说,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肯定会说:"这有什么可怕的。"如再问,若你头顶上的电风扇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盖头顶,"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风趣的语言,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讲评试题时,先不说答案,而是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说,"是这个",学生当然会明白这表示第二个答案正确,同时还明白这还表示"胜利"的意思,然后接着说:我们班永远是"这个",从而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而有趣,逐渐把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例如,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现进化论的开尔文",讲完后,学生们先是一楞,然后几乎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这样整个课堂气氛就都活跃起来了。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
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一个教态自然的优秀教师,走进课堂应满脸笑容,每字每句都对学生有一种热情的期望。大多数学生的进步都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融为一体,可使学生在45分钟内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有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例如在讲到玻意耳--马略特定律的时候,介绍定律的来历以及不同国家对定律的不同称呼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当讲到历史上曾有一位学者叫赫曼,为了验证天电(闪电)与他电是否是同种电,竟被雷电击死在实验台上时,课堂一片寂静。当讲到秦始皇在建阿房宫时用磁石来防刺客时,课堂上又是一片活跃气氛。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 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有一位学生问过我,在他家附近的抽水站,当通电抽水的瞬间,会发现几根通电导线抖动起来,为什么呢?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思索,最后使他恍然大悟。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设置课堂提问的内容与对象时,可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不应提问差生,以免他们由于答不出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产生自卑感。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题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课堂上适当地为实例配上板画,可以使许多难以说清的物理现象在黑板上一目了然。例如:两人追赶问题,通过几笔就可以把两个火柴人画得惟妙惟肖,使学生忍俊不禁。这样,通过"助之以成",帮助学生牵线搭桥,克服困难,获得成功;通过"动之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⑸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物理课
刚开始,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理性强,概念,现象比较多,学生在学习时思维会遇到一些障碍,就会产生挫败感,也由此会对物理学科敬而远之,害怕上物理!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物理课?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物理其实是一种快乐呢。第一、走近学生的心灵
长期以来的“师道尊严”,在老师和学生中间铸就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实际上,要让学生觉得你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要一味地高高在上,而应该学会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学生跳动的脉搏,才会真正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如渴望幸福一样渴望上你的课,你的教育才会有的放矢,
“亲其师,信其道”。第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呢?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抓住契机,诱导兴趣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抓良好的契机入手,立足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气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时,我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张嘴“来死板教条地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课前每人准备一个漏斗,一个乒乓球,上课做实验用。一听说做实验学生的兴趣盎然,个个精神焕发。课上,首先,让学生将漏斗口朝天,然后把乒乓球安然放进漏斗里,再将漏斗口朝下,手一松,乒乓球落下来,掉在了地上。实验之后,学生轻而易举就得出了结论:乒乓球由于受重力作用而落下。接下来,又做了一个实验: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中用手指顶住,从漏斗的另一头吹气,同时移开手指,奇迹出现了:球在漏斗中漂浮起来了。面对此情此景,好多同学都欢呼起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顷刻间,同学们学习知识的兴趣浓厚起来,有的反复实验,有的认真观察,有的自主讨论……最后同学们自己得出了结论:原来吹气时,乒乓球和漏斗壁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而乒乓球下面的空气压力相对来讲就打,于是乒乓球被托了起来。可见,抓住契机,诱导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只要精心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你的课。
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能让学生爱上你的物理课,是你成功的重要前提。
⑹ 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内动因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积极性,是中学生物理教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