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的有效性6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的有效性6

发布时间:2023-08-18 13:06:54

‘壹’ 怎样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物理是来源于生活、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学好物理学科,对解决身边的实际困难、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有利于学生对内容和规律的掌握,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事实上,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一定程度一L就提高r物理学科的教学实效。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效,是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探讨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点谈一下这方面的看法:

‘贰’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重视演示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 ? 即边学边实验.
例如:利用鸡蛋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惯性的实验
教学中老师们多用一个鸡蛋放在水杯上的小卡片上,然后用手快速的将卡片弹走,看到鸡蛋落到了水杯中,以次来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2、做压强的实验
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3、做大气压实验
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4、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大量的信息资料显示:国际物理教育界正在流行这样一种趋势,即衡量一堂物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堂课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二、上好分组实验,培养操作技能
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在学生身上引起的认识上、理解上、技能上、态度上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设计探究实验课过程中,首先,老师必须对新教材作深入的纵向了解,与旧教材在内容深度安排、内容顺序编排、实验和作业等方面作横向比较,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探究实验的设计应该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相应的探究实验学案.学案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加大探究力度.另一方面,实验的内容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
再者,根据探究实验不同要求,可让学生在课堂按预习的内容做实验,以得出一些简单的规律或解决学案上的问题(重点不在于一定要得到正确的答案),或让学生预先在家里做简单的实验,仔细观察并按学案作记录或在课堂上利用简单的仪器,模拟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用品或现象,又或让学生到户外进行实验.
第四,根据学校情况利用好实验仪器,尽可能通过简单的实验去得出概念,发现规律.在这里要求老师了解大量的物理小实验,具备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要确保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备用.最好在上课前让学生明确仪器的管理规定.
第五,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在教室里四处走动,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想法,不时评价他们的探究进程并确定适合学生学习的下一步计划.必要时,老师可让学生暂停实验,通过演讲、示范或讨论等形式提供其它信息.
第六,注意把握好时间的安排.由于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应,故学生预习与否、纪律情况、仪器质量问题等方面都能够影响到实验的进行情况.上探究性实验课最好是两个课时.
第七,注重实验结果的评估.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和经验或根据生产和实际生活的常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
第八,要求学生做好数据记录和课后的实验报告,规范报告形式.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有积极的作用.
第九,制定评价标准,做好各名学生实验情况的登记.评价标准是影响学生探究热情的因素.教师在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的同时要设法让学生从探究实验中更多地得到教师的鼓励.从活动的过程中去评价一个学生,不以成败论优劣.如何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此次实习过程在评价方面并无大的突破.主要通过小论文、小制作、电脑制作和图片制作,以及传统作业等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目前在教改中提到的评价方式主要也就是以上几种.
最后,将优秀的作业、作品在年级展示.这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同时也必定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发挥 “小实验”作用,训练制作能力
当前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发展智力.
综上所述,要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

‘叁’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做好物理演示实验

由于物理实验是了解物理定律最为直接的方式。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应该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在展示物理实验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各方面的细节,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和把握这个物理实验。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演示好物理实验,还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所以然,让学生了解到实验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提起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比如,我在为学生演示高中课本中的浮力定律的时候,我会在课前做好准备,然后把道具放好,在演示这个实验过程的时候,尽量做到讲解详细、操作规范,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这个定律。

二、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为了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会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动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实验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进行浮力定律的实验中,我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要操作者。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我会对他们的每一个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流程进行把关,还会通过分组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我还通过要求学生写实验总结以及实验后的反思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想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老师不仅在实验教学中要做好演示,还应该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达到高中物理实验进行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杨功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3(04):18.

‘肆’ 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促进学生学好物理学科的必要前提。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可以探究物理的部分含义、定理等物理内容。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呢?一、重视演示实验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新课导入的重要方法之一。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思维活跃。1.激发学习兴趣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实验,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一节的时候,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演示实验:事前准备一大一小两个试管。首先将大试管中注入水,将小试管放入大试管中,顺势提问:如果把大试管倒过来,小试管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很多学生会认为小试管在重力的影响下会掉出来。

‘伍’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迟运如科学素养产生深远影响。而在现实课堂中,某些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或器材质量低劣;或实验方案理想化,缺乏科学性和趣味性;或多媒体使用不当,导致实验教学低效,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水平、价值观等方面均没有实质性发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粗谈几点认识和做法。

一、重视实验引导,降低探究难度

实验探究时,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的教师喜欢袖手旁观,采用放羊式。殊不知,实验探究有难度,科学引导不可缺,否则易挫伤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需时刻关注实验进展,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反思原因,思考对策,及时引导。


某教师执教“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时,用PPrr投影电路图,如图1,要求学生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有些学生面对器材一筹莫展。课后,这位老师说,想不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原因是实验引导不科学。电路图是由元件符号组成的抽象图形,实际连线时,有的学生不能完成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导致实物连接无从下手。而实物图的特点是直观、具体,学生剐接触电路时,实物图(图2)的引导作用优于电路图(图1)。学生测量干路电流后,总是急于拆掉电路,重新连接,此时,我们不妨介入操作技巧指导,启发学生,如何在图2的基础上改动一根导线,变成图3或图4。这样,既缩短了操作时间,又有助于学生领悟码启电流表在干路和支路上的区别,而此点,初学者最易混淆。

二、重组实验过程。遵从认知规律

实验教学内容、资源一样,不同教师执教的效果可能大相径庭,排除教师基本功和人格魅力因素,实验教学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也会影响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和对知识点的掌握。
某教师教授“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时,让学生连好电路,边实验边记录,完成表格填写,最后分析电流变化的原因,整个过程可归纳为“实验―分析”。学生实验时,只是记录实验现象,缺少思维过程。这样的实验教学滋长了学生做事不动脑的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帮助不大。真正对动手能力有益的实验,一定要有思维的参与。因此,笔者认为,“实验―分析”过程的本质是无效的。我们将教学顺序变换一下,即“分析―实验”。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接法时,滑动变阻器接人电阻情况,然后用实验验证。当学生实验时,他们会将实验现象与分析结果对照,如果一致,则确认分析是正确的;如果不同,则促使他们思考原因。这样的实验有了思维的支撑,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又如,苏科版9下教材对活动“观察磁生电现象”是这样安排的:先介绍微型电扇的结构,然后转动叶片,二极管发光,最后由学生捏紧插头两极,旋转叶片,询问学生感觉。笔者认为,课堂悄迅开始,用插头处接二极管的电风扇演示,显得唐突、生硬,学生对插头处为什么接二极管感到困惑,建议将第三步与第二步对调。出示微型电扇后,请学生捏住插头,轻转叶片,学生手指有麻的感觉,但要控制好叶片的旋转速度,如果速度太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较大,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当学生体验后,提问:是不是产生了电压,让我们用二极管来检验。该流程为“体验―猜想―探究”。

三、优化实验方案。展现最佳效果

同一实验内容,一般有几套实验方案。笔者认为,没有完美无缺的设计,只有相对合理的方案。有了这种意识,才有不断实践、探索的勇气和动力,实验方案才能日臻完善。
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实验中,有这样一个方案:将收音机开到没有电台的位置,旁边用导线时断时续地短接干电池,听收音机发出的声音。笔者认为,本设计有三点值得商榷:其一,虽然导线短时间短接,但已构成短路。教学中一直强调不能将电源短路,而教师在本实验中却“示范”短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且短路的干电池大量放电,影响使用寿命。其二,时断时续地接通干电池,产生变化的电流,不断辐射电磁波,爱动脑筋的学生会问,恒定电流能产生电磁波吗?在禁止长时间短接干电池的情况下,本实验无能为力。其三,电流只能在“有”与“无”之间变化,呈跳跃式,不能线性变化。
装置改进:将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开关、电源组成串联电路,这一电路简洁、经典、学生熟悉。把收音机开到没有电台的位置,靠近滑动变阻器。当滑片左右移动时,灯泡亮度发生变化,同时听到收音机发出“咔嚓”声,停止移动,电流恒定,收音机杂音停止,本设计较好地弥补了上述方案的不足。

四、警惕伪实验。避免实验失败

所谓伪实验,是指理论上说得通,但实际操作时,受环境、器材、技术等因素影响,导致现象不明显或实验失败的实验。伪实验屡见于各种教辅书,若不加以甄别,容易信以为真。
比如,“比较不同材料隔音性能”实验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或试卷上:把机械闹钟用不同材料封闭起来,通过测量刚好听不见声音的距离,比较材料隔音性能。笔者教研组在安静的环境下用各种材料多次实验,发现找到刚好听不见声音的点,需要很远的距离。这样,噪声来源广而且不稳定,无论演示,还是分组,对实验均有影响,本实验可操作性较差。
又如,用导轨做“磁场对电流作用”时,由于金属棒质量大,不易改变运动状态,影响实验效果。某杂志介绍将香烟盒的锡箔纸朝外卷成导体棒,放在导轨上做实验效果好,初想很有道理,可亲自操作,并不成功。用万用表测试,导电情况不好。假使锡箔纸本身导电性好,但由于质量轻,影响和导轨的接触,导致接触不良,实验也不会成功。
伪实验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因此,对于新的实验方案,在决定采用前,一定要亲自操作,辨别真伪,以防在课堂上出现无谓的失败。

勤于动手,能让我们发现伪实验;勤于动脑,则能激发灵感,为设计实验广开思路。
有一道题:试管倒立,管口放在酒精灯上方烤3-5s,迅速插入水槽中。将看到什么现象?
答案是水被吸上来。火上烤的目的是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倒插入水中后,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被压人试管。学生没有提出疑义,笔者也深信不疑。出于谨慎和兴趣,到实验室做了一遍该实验。现象并不如想象的那样,进入试管的水柱高度约2-3毫米,只有非常少量的水被压进试管。笔者不甘心,是不是加热时间短,影响实验效果。延长加热时间,现象依旧,反而因试管突然遇冷,试管口出现了裂痕。既然倒立加热行不通,那就正立,竖起来,加热3-5s。重复上述过程,效果一样。
实验失败,对它进行改进:将试管加少量水,覆盖住底部即可,加热几秒钟,水沸腾,将试管倒插入水槽,水被慢慢吸起,5s后,水柱约占试管长度的2/3,轻轻将试管拿出。水柱不掉下。若把水染成黑色,实验效果更好。本实验说明,热空气的排气能力较差,而水蒸气能轻松、快速地排出空气。

五、依托系列实验。丰富学生感知

教师完成某实验后,若以此实验为基础,适当地改变 实验条件或操作步骤,则能产生一系列相关实验,这些实验能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概念,发挥出独特的教育价值。
例如,将一试管装满水后,开口朝下放入水中,结果是
A.仍是满试管水
B.水将流出一部分
C.水将全部流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学生容易选择B或者c,课堂上可采用题中的器材演示并解释。为进一步挖掘本实验,可以做几个相关的实验。
1.换更长的试管,重复上述步骤,猜想现象。意图:说明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10m高水柱。
2.分别将试管拔出一段(不露出水面)、倾斜一定角度或下压―些,会发生什么现象。意图:突出大气压的作用。
3.试管上方开一小孔(为方便开孔,可用矿泉水瓶代替),将有何现象。意图:否定水往上喷的前概念。
通过以上系列实验,丰富、立体了学生的物理知识,使知识结构更牢固。

六、开发新实验。化解教学难点

初中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的物理问题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教师锁定难点问题,潜心研究,化抽象为具体,创造有针对性的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例l:(2009年江苏省物理中考试卷)如图5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在学生脑海里,水柱相当于凸透镜,对鹦鹉有放大作用。但本题考查的内容更为细致,学生不能判断鹦鹉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均放大(C答案),还是只在水平方向放大(A答案)。理论解释太抽象,若直接观察,水平放大清楚,而竖直高度缺乏对比,难以用肉眼判断,最好通过实验,先让学生接受这种现象。画两条平行线作为物体,如图6。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将平行线水平放在水杯后面。垂直纸面观察,水杯后线条间的距离与露在瓶外部分相比没有变化,即在竖直方向没有放大,如图7;将线条竖直放置时,水杯后的距离变大,水平方向放大明显,如图8,故A为正确答案。
例2:100牛的水能产生大于100牛的浮力。学生无法想象,浮力不是等于排开水的重力吗,若水全部排出,浮力也只有100牛呀。为了推翻顽固的前概念,笔者设计了如下实验:准备两只大的塑料橙汁瓶,设为甲、乙瓶,一只直径略大于橙汁瓶的透明圆柱体容器。将橙汁瓶装等量水,为增强演示效果,将甲瓶中滴入黑墨水,放人容器中,将乙瓶中的水缓慢地倒人容器,待容器中甲瓶刚好浮起时,浮力的大小等于甲瓶中水的重+瓶重,瓶的质量很小,忽略不计。比较乙瓶中倒出的水和甲瓶中的水易知,倒出的水很少。小于甲瓶中水的质量。所以,少量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100牛的水当然能产生大于100牛的浮力。
例3:在说明压力与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时,学生总是心存疑惑,此时可将一物体水平放置在电子台秤上。再不断改变电子台秤倾角,分别读出示数,学生对两者的关系就有了具体的认识。
实验教学是物理课堂的主要表现形式,但并不是说采用了实验教学,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还应重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分组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各小组器材是否全部到位。是否都能正常运行;演示实验可见度不高时,要注意用多媒体进行放大处理等。总之,对于实验教学,我们要不断反思、总结,提高有效性,使其真正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见习编辑郭振玲)

‘陆’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利用实验教学打造物理高效课堂]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实验和实践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在实验中获得”。新课程标准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强调“学习知识与学习求知的方法并重。”倡导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弊搜我们更应突出实验教学。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是指直接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要认真采用观察的方法,要从单纯的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
(1)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初中学生对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存在着不正确的想法,有的是无所谓,有的是强烈的好奇心渴望教师多做实验,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应该:了解实验目的,理解掌握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科学家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以达到激发学生渴望实验的目的。
(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
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这个阶段主要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物理实验。初中阶段学生做实验时,其动机和目的往往是有不确定性的,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二、引导学生善问
1.问题是创新的前提袭胡
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是不以为然的,对此教师应足够重视。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科学史上因善于发现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如,瑞利就是通过测密度的方法而发现氩气的。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乍得威克就是从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的等。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取得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也是学习,而且是更深的学习。
2.善于设计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其艺术性,应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在学习“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一节内容时,从实验过渡到实际应用,设计了将托盘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吗?引导学生想到托盘天平的制作原理,为什么要调节天平?引导学生想到在设计制作托盘天平时,要考虑到杠杆等臂和平衡螺母。
三、引导学生应用创新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租禅历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
2.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掌握已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当学生学习了一些知识后,就应该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如,学生学完长度测量的内容后,就建议学生去测量教室的体积,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树干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复习,引导学生讲座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进而导人分运动,内能的学习,通过内能的学习,引入热机知识的学习,通过质量,体积的测量,进一步研究物质密度的测量,通过欧欧姆定律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导体的电阻等,使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巩固已学知识后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3.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完简单机械后,就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车中的力学问题,学生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1)轮胎为什么要有花纹?(2)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不宜急刹前轮?(3)自行车在正常使用时有几种摩擦?(4)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5)自行车是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6)自行车上使用了那些简单机械?(7)自行车的座垫下面为什么要安装弹簧?(8)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体减少后对地面的压强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9)普通自行车与比赛用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10)自行车上的哪些材料可用非金属材料替代?对这些问题许多学生都谈了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4.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没有积极的思考、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接触到每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或规律时,把它和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的观念相对比,看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是不同的,纠正生活中对概念的模糊看法。其次,把我们前后学过的相互联系的概念进行对比,例如,质量与密度,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热量和比热等。这一对对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伸延,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要从定义、物理意义、单位、实际应用加以对比。对一些类似的概念和规律可以用列表法进行对比,例如,列表对比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等。
总之,实验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实验能力,发展科学素养,促进知识深化。在实验教学中,打造物理高效课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阅读全文

与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的有效性6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