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一物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计算题公式如何准确套用各位老师请解答,给您跪下了!
我以前可是物理课代表,只是毕业也一年多了,不过对付只是套公式的问题,还是充满自信。我以前觉得做这些题目很容易。而且有时有多种方法。至于怎么准确套用,很难说啊。靠一些空间想象力,我做题是都是想象着一辆车按题目的条件在跑。然后根据已知条件很容易就知道用那个公式。现在我不是老师,也没有例题,无法跟你具体说。如果它不是有条件多的话,跟据条件,能用哪个公式就用那个,这个方法比较笨,容易错,还要死记硬背公式,自己看着办吧。没有什么大不了,今晚尽管睡个好觉,明天太阳还会生起来。
② 初中物理计算题,要代入公式计算,过程要详细,感谢
过程如下,不懂再问。
③ 初二物理计算题如何思考有哪些基本公式
这位同学,物理要学好必须要思考,不能只背公式,当然公式也要记下,要把物理当做数学一样去分析与思考,不能从直观上就来做。而且要把题目与所学知识充分联系起来。
例如:1.一辆汽车停在山路上,前面有座悬崖,司机按喇叭2s后听到回声,此时汽车里悬崖的距离多远?
2.一辆卡车以30m/s的速度朝向一个隧道行驶,司机鸣笛后2.2s听到了回声,那么司机鸣笛处距离隧道多远?(声音速度一般340m/s)
1. 解:由V=S/t得S=vt
S=vt =340*(2*0.5)=340m
答:此时汽车里悬崖的距离为340m。
2. 解:由V=S/t得S=vt
S车=v车t =30*2.2=66m S声=v声t=340*2.2=748m
所以S距=0.5*(66+748)=407m
答:司机鸣笛处距离隧道407m。
我是初三的,学物理已经一年了,在班里物理几乎都是第一,希望有用!
加油! 有不懂得可以问我
④ 物理计算题 步骤 公式
先算正方体物块的密度:ρ物=m物/v物
有3/4的体积浸没在石油中,这是利用浮力关系
G物=m物g物=ρ物gV物
F浮=ρ液gV排
F浮=G物
ρ液gV排=ρ物gV物
可推出ρ液=4/3ρ物
(2)P=ρ液gh这就能算出来了
你能自己代数值试试吗?如果可以请给一个“满意回答”吧谢谢
⑤ 物理计算题怎么套公式
高中物理根据运动来区分,因为高中就那么几个运动,看清题目给的是什么运动,运用你学过的运动的关系去套就可以了
⑥ 初中物理计算要怎么运用公式
请记住两点:一、由问题选公式;二、条件定公式。
⑦ 如何正确运用物理公式
1、先读题,看提到哪个物理量,与哪条公式最接近就用哪条公式
2、找出与公式中对应的物理量,单位也要化对,
3、代入公式,计算,答
4、初学者,有些老师要求分“已知,求,解,答”四步写。
请点击采纳,不明可追问
⑧ 怎样区分物理计算题中的公式运用
= =你说的我都乱了= =
求压强貌似是两条公式吧
p=F/S p=液体密度gh (密度的符号打不出来)
p=F/S无疑是用在固体中的啦,或者说是一个装有水的杯子
比如说是在水平桌面上,算装水的杯子对桌面的压强用p=F/S,
但若说求水对杯底的压强、就要看杯子的形状了(看你的问题、这点你是懂的吧),若竖直的,就两条公式都可、若不是竖直的,就要用后面那条长的了!
压强还简单啦~
就是浮力,公式不是一般的多
F浮=G-G‘
F浮=F上表-F下表
F浮=G排=m排g=液体密度gV排
第一条,就是可以求出或已经知道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就可以用了~
第二条、也很简单啦~
求出或已知上、下表面压力就可以用了
第三条、阿基米德~
看起来长,就是将一条公式分解分解而已~
也很简单啊,求出那些量、就套进去呗~
还有什么不懂的?
⑨ 物理的计算题要怎样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先搞清你求的是什么物理量,那么这个物理量在哪些公式里出现过(当然要求对所有物理公式非常熟悉),这些公式中的其他物理量在题里是否都给出了已知条件。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6V的电源,一个电阻R、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K,它们串联起来形成闭合电路,开关K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0.6A,求电阻R的阻值。
要求的是R,也就是电阻,那么在哪个公式中出现了R这个物理量呢?首先想到的就是欧姆定律的公式:R=U/I 在这个公式里,还有U和I 这两个物理量,而且这两个物理量的值在题里已经给出,6V和0.6A,那么这道题就已经解决了。
⑩ 物理公式怎么能正确运用
物理公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物理计算和物理实验的设计一直是困扰中学生的一个拌脚石,也使我们很多学生“知难而退”,那么如何克服这样的困难就是我们教师要研究的课题,应用公式从未知量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作者的一点心得。本文从物理公式在物理计算和物理实验的分析和计算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物理公式物理计算物理实验应用
“物理计算并不难,只要找到合适的公式,正确的代入数据,或根据公式去寻找已知条件,你总可以得出答案。”这是我上高中时物理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讲的一句话,这句话给我的启发很深,因此整个高中阶段本人也一直坚持这样做了,实践证明这个思路很清晰。现在本人就学习和教学中如何应用物理公式分析和解决问题作一简单论述。
解物理题的难点主要是物理计算和物理实验的设计,而这两种类型题的分析和解答都离不开物理公式。
首先,在物理计算和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公式非常重要。
物理学中计算题和实验题的分析是比较难的,找不到合适的公式是第一个障碍,要做好这一点,必需对学习的每个物理量都很熟练,并能熟练的说出计算这个量的相关公式。
比如,求电阻的公式,除了用R=U/I外,还要知道可以用:P=I2R、P=U2/R、W=I2Rt、W=U2t/R、Q=I2Rt、Q=U2t/R、R=R1+R2、R=R1R2/(R1+R2)等公式求出R。只有对公式熟悉,才能在使用时得心应手。
其次,在计算题中利用公式找到正确思路是解物理问题的关键。
物理计算是要形成正确清晰的物理图像,也就是以物理概念为基石,认真分析题中所涉及的物理对象,现象和所进行的物理过程,分析它所处的状态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物理图像,而利用公式的目的就是让这个分析过程有一个目标。逐级利用公式去分析涉及的物理量,直到实现我们的目标——求出未知量。
一、 对容易题型,只要准确确定公式,就能容易得出结果。
比如在已知时间、路程求速度,已知质量、体积求密度或者是已知压力、受力面积求压强等问题中,只要找到相应的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即可求出结果。
二、 对较难题型,需要作进一步计算,才能找到求未知量的条件的。
1、这类问题中,一种是能找到公式,但在应用公式时却没有直接的数据让你代入,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就有点困难了。但只要我们抓住公式,把公式中没有现成数据的量作为未知量再进一步求解,仍然可以把问题化解掉。
例如:一艘轮船在水下6m深处破了一个面积为20cm的小洞,要堵住这个洞,堵塞物需要受水的压力为多大?
首先我们得确定公式:求力可以用P=F/S变形公式F=PS求得,而这时的P在题目中并非已知,因此得进一步计算压强P,因为是在水下,故可以P=ρgh求得压强,然后再用F=PS求得压力。
2、另一种是有已知量,也能用公式计算出所求的量,但求出的量并不是未知量,因此这类问题学生很容易出错。
例如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4m/s的速度全部通过一个隧道,历时240s,则此隧道的长是多少?
从题中看是求路程的,已知了速度和时间,可以由S=vt求出,但求出的结果却并不是我们要的隧道长。因为火车全部通过隧道时火车长是不能忽略的,求出的S中不仅有隧道长也包含火车长,还得由S隧道=S-S火车求得隧道长。
即S=vt=4m/s×240s=960m
S隧道=S-S火车¬=960m-200m=760m。
隧道实际长是760m而非960m。
3、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中要多次甚至要反复使用公式,才能求出我们要的结果。这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找准思路,多次应用公式把一个个未知量解出来,最终是可以求出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的。
例如: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中点C,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示数为4V,小灯泡L正常发光,它消耗的电功率为1W,求
(1) 小灯泡的电阻值;
(2) 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
(3)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时,小灯泡L仍然发光,它消耗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分析:(1)欲求小灯泡的电阻值,可由P=U2/R的变形公式R=U2/P求得。这一问还是比较容易的。即:
R=U2/P=(4V)2/1W=16Ω
(2)欲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先求其接入电路一半时的阻值,由R=UBC/I知,还要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这里的电压UBC可以用U1和U2的值求得,而电流I可以利用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原理,由电灯的电流I=U/R求得。
即:UBC=U1-U2=6V-4V=2V
I=U2/R=4V/16Ω=0.25A
RBC=UBC/I=2V/0.25A=8Ω
(3)求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可以用P=UI和P=U2/R、P=I2R求得,而这里用P=I2R最合适,因为总电压已知,总电阻可以由R总=R灯+R滑求出,而灯泡的电阻也已求出,故用公式P=I2R最简单。以下再按上一步分析的思路求解。
利用公式计算就是从未知量出发,找出能求未知量的公式,如果是有多个公式,则根据已知条件决定选用一个最简单、最容易求解的公式。如果所选公式中也不是每个量都是已知的,则再利用相应的公式和已知条件去求出这个量,代入到未知量的公式中求出结果。只要明确这样的思路,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第三,在实验中应用公式为设计提供思路。
物理实验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运用仪器、设备,使物理现象反复再现,从而有目的的观测研究的一种方法,物理实验考查则是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能自己利用仪器实现这种有目的的再现。物理实验考查中,尤其是考查间接测量的实验中,许多同学在设计实验时不知道要用哪个仪器,测什么量。其实我们只要根据待测量的物理量的相关公式,就可以知道要测哪些物理量,然后利用相应量的关系,寻找实验仪器,将相关量测出即可求出待测量了。
1、简单实验中,从实验要测量的量中就可以确定选用仪器和实验步骤的,直接根据公式中涉及的量去测量即可。
比如:在测量物质密度,物体的平均速度,未知电阻值的阻值等实验中,只要我们根据这些量涉及的公式ρ=m/V、v=s/t、R=U/I即可知道要测量哪些量,用什么仪器,怎么样安排步骤。
2、较难的实验中可能一下子找不到仪器,或者不知道怎么安排步骤,但抓住相关公式却是重要的。一步不能测出的,可以象计算题中那样,考虑间接测出相关量。
比如:给你一个电源,两只电压表,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一个开关,若干导线,如何测一个求未知电阻的阻值?
分析:要测电阻,基本方法是伏安法测电阻,利用R=U/I测出U和I即可求出电阻。但这里只有测量电压的电压表,却没有测量电流的电流表,所以我们得考虑用间接方法测通过电阻的电流,这里就得用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原理,通过串联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0,测出通过它的电流,来间接测量通过未知电阻RX的电流,此时I=U0/R0,那么只要测出R0两端电压即可,而已知器材中还有一只电压表是可以测电压的。
物理实验的设计主要是要有一个模型(如上题中的伏安法测电阻),然后利用公式去推导相关待测量,直到可以利用所给器材去测量,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总之,利用物理公式分析和解决问题是解物理问题的一条捷径,从未知到已知,逐步使问题的答案明朗化。教给学生使用公式是,学会分析问题的思路,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基本职责,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各位同仁带来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