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如何对物理教师问卷

如何对物理教师问卷

发布时间:2022-04-03 12:25:26

❶ 请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例说明什么是pck知识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和实施者,教师具备的教学知识和学科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看,20世纪70年代以前比较强调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在此之后,一般教学知识被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学者特别强调学科教学知识(PCK)对促进教学和加强学生知识理解起到的作用。本文以现行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美国舒尔曼教授提出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的研究背景为基础,以教育史中不同研究者对于PCK的理解为参考,阐述了PCK的内涵、特点、意义。同时结合当前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的实际情况,参照格罗斯曼关于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解析,对于中学物理PCK,笔者认为其构成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物理学科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物理教学策略的知识。物理学科知识是在学科里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物理知识。即能够体现对于学生的科学精神、方法、思维培养的物理知识和对学生今后成长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在本文中,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物理教学目的、一线物理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以及高中生的思维特点,笔者认为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科里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即能够成为物理学科知识最主要原因。关于学生的知识实质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的了解,教师关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与思维状况的了解,以及对学生容易产生的困扰的认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将学生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思维状况的认识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教师关于学生知识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物理知识是我们认为的学科知识,那么教师的物理教学策略知识,就要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策略就要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论文最后部分将学科知识“牛顿第二定律”进行PCK的分析。PCK中各种成分的研究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发展中提供有益的指导,同时PCK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建构中不断地将诸方面知识相联系、相融合,不断创新的过程。笔者希望关于物理PCK的探讨能给相关研究者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笔者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会不断完善PCK的理论与实践。

❷ 物理教学评价的问卷调查~!求助!!~

指导语:这份问卷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调查结果仅供物理教学研究用。因此填写时不要有任何顾虑。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取决于您回答的真实性。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在下列各题中选择一个与您平时教学最符合的选项,直接在答题卡上代表该选项的“○”内划“√”。这份问卷大约需要15分钟来完成。

0.到目前为止,您已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时间是_________.

A.1~2年 B.2~5年 C.5~10年 D.10年以上

1.您在上课过程中,会以适当方式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您在备课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A.教科书 B.升学考试要求 C.教学大纲

3.对于一堂新授课,您一般怎样安排教学时间?

A.以讲授为主

B.部分时间自己讲,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

C.以与学生共同讨论为主

4.您会因个人私事耽误自己的课吗?

A.什么情况下都不会的

B.不得已时,也会耽误

C.有时本可以不耽误的,但也耽误了

5.每节课结束时,您是否告诉学生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A.一般不 B.偶尔 C.经常

6.在上课过程中您主要根据_________来把握讲课的快慢.

A.时间和内容多少

B.教材的难易程度

C.学生的接受情况

7.在引入新概念或规律时,对于通过“复习旧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演示实验”等手段创设情境的做法,您采用的是_________.

A.每次都采用 B.经常采用 C.偶尔采用

8.对于新授课中的演示实验,您一般是如何处理的?

A.仅应付过去但不会让学生看出来

B.设计替代性实验尽量做

C.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

9.备课时您是否经常与其他教师探讨有关学生如何学习的问题?

A.从不 B.经常 C.有时

10.您在辅导学生功课时,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反应是_________.

A.直接予以讲解,给出答案

B.耐心地给出答案

C.启发学生思考,循循善诱

11.在新概念、规律教学前,您是如何提出问题的?

A.教师直接提出

B.列举生活实例或演示实验后由教师提出

C.列举生活实例或演示实验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提出

12.在规律教学中,问题提出后您经常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13.您在教学中有时会把本该今天能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吗?

A.不会 B.这种情况很少 C.这种情况很常见

14.做演示实验前,您先介绍所用物理器材的名称及其用途吗?

A.不介绍 B.有时介绍 C.每次都介绍

15.在复习课上回顾所学内容时,您一般是_________.

A.先复述,学生跟着说

B.提出一个个问题让学生回答

C.让学生回顾、复述,其他学生补充

16.您经常提问哪一类学生?

A.优等生 B.中下等生

C.全班一样,根据问题情况找不同学生

17.在概念、规律教学中,您认为那些提出与新课内容无关问题的学生是_________.

A.标新立异,引起别人注意

B.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

C.扰乱课堂秩序,故意为难老师

18.您讲课的快慢主要是根据_________来确定的.

A.教材的难易

B.时间和内容多少

C.学生的接受情况

19.您在新授课中按照怎样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

A.与教材严格保持一致

B.仅按照自己的思路

C.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组织教学内容顺序
20.您一直认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应该是_________.

A.朋友 B.知识权威 C.领导和长辈

21.您是否经常介绍与物理学相关的科学技术中的最新发现成果?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2.在概念、规律得出前,您是如何设计研究方案的?

A.没有明显的提出过设计环节

B.自己直接给出研究方案

C.鼓励学生设计方案

23.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您是否经常向学生提醒某某内容为“升学考试重点”?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4.您对物理实验的态度是_________.

A.重实验型题目,但不太注重实验过程

B.重视但不喜欢

C.重视而且很有兴趣

25.您经常总结物理知识中蕴涵的科学方法或教给学生一些思考物理问题的方法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26.您对重点知识是否经常提醒学生注意?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27.实验前您经常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如实验装置的确定、器材的选取、要测量的物理量及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的方法等)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28.您对演示实验的态度是_________.

A.能让学生做的尽量让学生做

B.设计替代性实验尽量做

C.不能让学生看出老师在应付

29.根据实验数据寻找规律时,您一般是如何做的?

A.由数据直接讲出关系

B.给出数据间的关系让学生验证

C.引导学生寻找数据间的关系

30.当学生对您讲过的题目仍提出疑问时,您怎样处理?

A.指出学生的不足后,让学生自己解决

B.再给学生耐心地讲一遍

C.了解学生的困惑点后,给予启发引导

31.对于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等,您怎样处理?

A.一般不明确提

B.多数是直接给出说明

C.让学生在应用中总结,最后给予补充完善

32.在复习课教学中您是否经常引导学生注意跟以往知识间的联系?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33.您经常让哪些学生回答问题?

A.成绩好的 B.成绩中下等的 C.每个学生的机会都差不多

34.应用概念、规律求解物理问题时,您一般的做法是_________.

A.先给出解题思路,再用例题说明

B.例题解答后,自己总结解题思路

C.例题解答后,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
35.您在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经常介绍物理学家的发现过程及其探索精神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36.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您是如何对待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

A.很少明确提及

B.有时印发现成的知识结构图示

C.在复述过程中板书出来

D.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予以指导和帮助

37.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您是否先给学生示范?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38.就学习物理而言,您喜欢班中_________的学生.

A.物理成绩好 B.学习刻苦努力、听老师的话

C.思维活跃、见解多

39.当某位学生回答问题很出色时,您的反应是_________.

A.不予以表扬,接着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

B.予以表扬

C.对后进生则表示出不信任

40.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指出您在讲课中的错误之处时,您怎样对待?

A.对学生提出表扬并立即纠正错误

B.在保持自己尊严的情况下纠正错误

C.按照预定内容,继续讲授

41.当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并询问时,您是如何处理的?

A.告诉学生以后会学到或不作要求 B.只给他自己讲解 C.给全体同学讲解

42.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经常介绍一些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3.您在课堂提问时经常采用哪种方式?

A.先让学生起立,然后提出问题让他回答

B.提出问题后立即点名让学生回答

C.提出问题后留出一定时间再让学生回答

44.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不正确时,您经常暂停所讲内容转而展开讨论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45.实验课上,您经常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46.您在每次课后,对上课过程的反思情况是_________.

A.每次都反思 B.经常反思 C.有时反思

47.您每次上课后的感觉怎样?

A.每次都成功 B.大多数还可以 C.许多时候都感觉不尽如人意

48.学生分组实验时,您经常过问各组中的分工协作情况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49.在习题课上进行例题教学时,您一般是_________

A.逐个分析,板书答案

B.分析解题思路后让学生解答

C.学生分析解答后,师生一起讨论补充

50.您是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1.您是否有过准备不太充分就去上课的情况?

A.从未有过 B.有过,但很少 C.因为教材熟了,不存在准备不充分的问题

52.当您预定的教学内容到下课时仍没完成,您经常采用的办法是_________.

A.延长一点时间,简略地介绍后边的内容

B.延长时间直到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C.立即下课,剩下的问题,到下次课再解决

53.在描述完某一习题的物理情境后,您是否经常强调该题的难易?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4.您在描述完某习题的情境后,是否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A.从不 B.有时 C.总是

55.在学生实验中您更重视的是_________.

A.数据、结果 B.实验过程 C.实验报告

56.您在布置课后作业时的做法是_________.

A.全班统一要求

B.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57.您在物理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_________.

A.考试分数 B.刻苦努力程度 C.学习中的诸多见解

58.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您的要求时,您的反应是_________.

A.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方面予以评价

B.不予评价,提问其他学生,直到回答正确

C.自己给出答案

D.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正确答案

59.当班级整体成绩不理想时,您在讲评课上的做法是_________.

A.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方面进行评价

B.让学生感受到您的失望情绪

C.客观分析原因,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的信心

60.您在教学过程中从来没出过疏漏吗?

A.是的 B.很少出过疏漏 C.时常会有疏漏

61.对日常生活中或物理学习中司空见惯的结论,您经常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2.对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题目,您的选用情况是_________.

A.很多 B.有,但不多 C.极少

63.您经常让学生上讲台给其他学生当“小老师”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4.批阅完试卷后,您一般的做法是_________.

A.立即讲评 B.在课余时间抽空讲

C.留给学生一定时间后,对难度大的再与学生一起讨论

65.您在课堂上是否经常介绍一些在生产、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6.当个别学生对您讲过多遍的问题仍反复询问时,您会不耐烦吗?

A.不会,相反我会反思自己的讲解方式,从而不断变换方式进行讲解

B.会,但仍会耐着性子给他讲

C.会,而且让学生自己设法解决

67.在讲评试卷时,您一般的做法是_________.

A.直接对答案,对个别的题目作简单分析

B.对出错率高的题目进行详细解答

C.详细分析答错的原因

68.您平时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适时穿插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科学事迹或经历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69.讲评试卷时,您经常将题目进行归类总结吗?

A.经常 B.偶尔 C.极少

70.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物理课外课题研究活动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1.对于学生做不出的题目,您的做法是_________.

A.让学生放弃

B.让学生等您集体讲解后再做

C.启发学生寻找解题思路

72.当您所任班级的物理考试成绩特别差时,你的心情是_________.

A.很平静,因为我努力了

B.虽然自己问心无愧,但总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C.我会一直感到很愧疚

73.您进入教室为学生上物理课时的精神状态是_________.

A.没有劲头,提不起精神

B.有时感觉没精神

C.每次都精力充沛,富有热情

74.您经常提出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让学生课下研究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❸ 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一位中学教师的亲历亲闻的目录

引论 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十位教师如何走进我的研究视野
一、研究背景:从“校本课程开发”到“职业生涯中期”
(一)为何选择“校本课程开发”
(二)为何选择“职业生涯中期”
二、研究主题:教师专业发展
(一)从“研究目的”到“研究主题”
(二)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核心概念
三、研究方法:叙事研究
(一)“叙事研究”文献概述
(二)本文对“叙事研究”的概念界定
(三)选择“叙事研究”的缘由
(四)“叙事研究”过程中我的困惑及探究
四、研究对象:教师、校长和“我”
(一)十位教师简介
(二)为什么选择这十位教师
五、几点说明
(一)本研究的资料收集与分析
(二)若干研究假设和意义
(三)研究结果的呈现
(四)对伦理、信度、效度、推广度的考虑第一部分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一章利用大学资源开发社团课程的新手教师:黄燕子一、案主素描
二、课程开发现场:“教你如何做小记者”
三、“新手上路,请多关照”:影响案主课程开发和专业发展的因素
目录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
(一)生活学习经历是黄燕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发展的基础
(二)与大学教授合作,拓展课程资源,使黄燕子得到迅速成长
(三)学校对新手教师的影响
四、我的思考:新手教师是否适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
(一)新手教师在职业生涯初期应当接受基础性培养
(二)新手教师需要外界的专业支持
(三)新手教师需要系统实践知识的提升
第二章在反思中调整探究课程的学科教师:吴迪一、案主素描
二、课程开发现场:从“物理导学网”到实验教学
三、“好教师一半是天生的”:影响案主课程开发和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父母、师傅是吴迪发自内心热爱教育的榜样
(二)个人素养是成功开设校本课程的前提
四、我的思考:“反思”对校本课程开发有怎样的作用
(一)“反思”贯穿于吴迪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二)吴迪的反思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章重视学生兴趣、开发名着阅读课程的高级教师:茅以蕙一、案主描述
二、课程开发现场:“与名着亲密接触”
三、“不在阳台上看风景”:影响案主课程开发和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愿意带领学生与一个个高尚的心灵对话
(二)不甘平庸又立足于现实,不为职称所累
(三)课题组同事之间的启发和帮助
四、我的思考:校本课程开发要不要以学生的兴趣为本
第四章从合作到单独开发应用性数学课程的教师:肖秋、李冬一、案主素描
二、课程开发现场:“初中应用数学”
三、资源共享、智慧聚合:影响案主课程开发和专业发展的因素
(一)日常探讨中生发的合作
(二)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主义者
四、我的思考:他为什么选择退出
延伸阅读一、我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田野日记选
二、J大学附中校本课程开发教师问卷调查报告
三、黄燕子和学生的课程日记
四、茅以蕙的课程故事
五、一位毕业生眼中的物理教师吴迪
六、学生“测量操场”课程日记
七、“初中学生喜欢怎样的老师”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
八、“校服大调查”问卷及调查报告
第二部分职业生涯中期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五章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特级校长:陈时序一、案主素描
二、生涯中期发展旅程
(一)无奈中成为校长
(二)待业后的爆发
(三)全市首开先河的改革
(四)不惑之后去南方寻梦
(五)酸甜苦辣话“校长”
三、我的思考:改革是改革者的双刃剑
(一)在大胆改革中实践教育理想
(二)校长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三)校长专业发展要经得起改革的洗礼
第六章追求卓越的特级教师:常毅一、案主素描
二、生涯中期发展旅程
(一)夯实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
(二)践行“新基础教育”
(三)分享实践智慧
三、我的思考:锲而不舍成就教师职业生涯
(一)职业生涯起点不高,不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
(二)职业生涯中期后段,也能有跨越性的发展
第七章“性格决定职业发展轨迹”的中级教师:刘布谷一、案主素描
二、生涯中期发展旅程
(一)六年一觉“扬州梦”
(二)“U”型四年
三、我的思考:性格与教师的职业生涯
第八章行走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高级教师:吴迪一、案主素描
二、生涯中期专业发展旅程
(一)案例获区一等奖前后
(二)“片长”岗位的锤炼
(三)读硕士“悟”出理论框架
三、我的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第九章在反思中走向成熟的小学班主任:陆鸣一、案主素描
二、生涯中期发展旅程
(一)四易其稿的“班级计划”——与专家对话中的反思
(二)“孙悟空自律我能行”——寻求理论支撑的自觉反思
(三)“陆鸣班级建设法”——开放心态下的积极反思
三、我的思考:在专家和理论的引领下自主反思
延伸阅读一、三位校长评述“特级校长陈时序”
二、听刘布谷的课
三、三位教师评述刘布谷
四、陆鸣所在学校校长谈骨干班主任群体的培养模式
第三部分学校科研与管理中“我”的专业生长
第十章研究中体验幸福的中学科研室主任:“我”一、自传:工作着,研究着,服务着
(一)学习“研究方法”
(二)耕耘“校本”之田野
(三)确定未来研究方向
(四)与教师们共成长
二、旁白:他人眼中的“我”
(一)领导:管理故事
(二)同事:工作故事
(三)家人:生活故事
(四)“学者”:学习故事
(五)朋友:助手故事
三、专家的思考:从“我”到“我们”
结论十位教师故事的总述与思考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故事的总述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共性表现
(二)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因素
(三)校本课程开发中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
二、职业生涯中期教师故事的总述
(一)职业生涯中期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复杂的态势
(二)“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职业生涯中期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影响生涯中期教师的发展
(四)学校组织文化和管理体制影响生涯中期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对若干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一)“教师专业发展指向”的功效
(二)师傅和家庭对职业初期教师的影响
(三)职称晋升对教师职业生涯的影响
(四)职业倦怠——影响教师职业生涯中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五)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推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六)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四、给专业发展浪潮中校长和教师的建议
(一)给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建议
(二)给职业生涯中期教师的建议
(三)给学校科研与管理教师的建议
(四)给校长的建议
附录“主题式”教研的叙事探究一、主题式教研是英语组的特色
二、主题式教研的由来和特点
(一)主题式教研的由来和产生路径
(二)主题来源和分类
(三)选题方法
三、分年段主题式教研
(一)六年级的朗读主题
(二)七八年级的阅读主题
(三)九年级的写作课
四、探索以英语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
(一)别具一格的《错题集》
(二)中考英语模拟试卷比赛
五、主题式教研的保障制度
(一)学校层面
(二)教研组层面
(三)备课组层面
六、瓶颈问题是缺少“理论引领、经验提炼”
七、讨论题
后记

❹ 谁知道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同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但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对某一教学内容,教师虽然一堂课中也提出许多问题,但却忽视了提问的策略,即在提问时对提什么问题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提问才有效?为什么要这么进行提问?不太关注,常常使提出的问题过于抽象化、书面化、形式化,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笔者依据教学实践,对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作一些肤浅的探讨。一、有效提问的涵义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涵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在Qu:Est教学中认为,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该有新的内涵,本文中的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并通过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新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二、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分析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思维障碍是怎样产生的呢?李新乡等研究者归纳为:其一,学习物理受自身的心理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制约;其二,学习物理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制约。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学生学习前潜在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干扰,相近的物理概念的混淆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物理方法的类比不当引起的推理结果错误,将物理公式数学造成的思维偏差,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形成乱套公式或规律的张冠李戴等。所以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需要,针对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特点,要善于采用恰当的策略进行有效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1.问题生活化策略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如我们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o,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 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一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 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2.问题搭桥策略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了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知识的意义构建,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一位教师在教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提问教学片断。教师先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师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你看到的现象,你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师提问2:(1)与(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师提问3:如果将小车放在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以下结果会怎样呢?演示(3):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师提问4: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师提问5: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提问6:你现在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必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停止。”这个观点对吗?你现在能描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吗?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很有效。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这比我们自己从嘴里说出来的要深刻,而且更具有说服力。3.以“问”引“问”策略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以“问”引“问”策略,就是要发挥有效提问的这种功效作用。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一个“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下面是A教师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在初中我们知道:当一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自己亲自来研究一下。然后提问:“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请大家选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接着让学生进入探究阶段,学生探究完毕后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下结论,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来不及研究,所以没有完成记录表。这种教学生成是笔者不愿看到的。不难看出,A教师把课本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改成随堂探究实验,在课堂上重视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注重结论的获得与描述,这是一大亮点, 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探究,忽视了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实验中就会缺乏问题意识,探究的效果不理想。可见,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而且还在于它能引导学生敢于去发现、提出问题,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把学生引上创造之路。创新教育理论表明:学习者不断地质疑、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就得到培养,发现新的问题是问题提出以后所引发的新的价值,因为发现新的问题比提问更富有创造性。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积极评价。当学生还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多鼓励他们,给予他们信心与勇气并在方法上给予点拨或引导。如果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由于时间限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在课后继续探究。这样做既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又让他们体会到获取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感也会驱使他们有进一步求知的愿望。如果只是刻意追求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将不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会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做秀的形式主义。总之,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物理课堂中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

❺ 如何做好一名物理教师

如何做好一名物理教师!首先你肯定自己的知识储备一定要足,一定不能被学生问倒了,多学习,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多生动一些,引导学员跟自己互动,不要让自己的课堂变的死气沉沉

❻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设计的心得体会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 3、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 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实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三、创设情境,注重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再者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师应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课题”研究,在一线不断的教学尝试中,集体攻关,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要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但又可以说整本教科书都在讲述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材在讲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时,就是按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进行。即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等步骤进行的。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体会前人的思维成果,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六、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初中物理虽然需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重视记忆,不要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不要记,不要背,而是更加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根据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的规律,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要求:每节课要认真听讲,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记忆。上午的课,中午要重温一遍,下午的课傍晚要重温一遍,作业前要重温一遍。睡前再一遍,每周要对本周的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再以后是一个月,三个月。这样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在大脑里扎下了根,想忘记都很难。记忆时要注意找规律、找特点,要准确记住各种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达和各种物理量的单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计算公式与数学计算公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的每一项都有物理意义和单位,在记忆物理表达式时,一定要记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一点体会,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

❼ 谈谈自己怎样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和优化教学策略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改背景下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广大物理教师对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明确,对于《物理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目标也已经认同。但是,如何在物理教学中真正予以落实,却是让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在“中考指挥棒”和“学科中心论”的长期影响下,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接受轻创造、重智力轻情感、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单调的知识呈现方式,平淡而沉闷的物理课堂,繁重而缺乏乐趣的学习任务,使许多学生逐渐对物理学习丧失了应有的兴趣。初中物理作为启蒙教育,在激发、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物理的快乐,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优化、改革现有物理课堂教学,谋求教学方式、手段的灵活性和多样化,让初中物理教学回归生动有趣,更加贴近生活,走向积极主动,变得丰富多彩。

2. 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育实践与研究,既培养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更促进了初中物理“项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
“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以“项目任务”为载体,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项目学习”是跨学科、跨知识领域,且整合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综合学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引入并构建“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富于挑战性的“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在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经历过程,学会方法;体验成功,交流合作。既可为学生深入学习物理打好基础,也是有效推进新课改,真正意义上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宗旨、价值的需要。
同时,教师进行物理教学中“项目学习”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整合、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是为教师提供一种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的新模式和新平台,从此意义上说,构建初中物理教育“项目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既培养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更促进了初中物理“项目课程资源”的建设,具有多重现实价值。
二、课题的界定
1.项目学习:是指通过学生制作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选择、优化整合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探索创新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习惯,陶冶情操,学会合作的学习。项目学习一般包括项目导入、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展示四大环节。

2.“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施要领和优化策略研究”:
是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引入“项目学习”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实践,并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完善,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初中物理教学的优秀“项目”,掌握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要领,熟练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项目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能力的提高,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变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三、研究的内容
1.如何设计开发一系列服务于《初中物理新课标》的物理学习“项目”。
将“项目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引入初中物理教学,并不是要在所有物理课堂和所有教学内容中都实施“项目学习”。就象“科学探究”教学,它虽然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每节课都要探究,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探究、值得探究。同样,引入“项目学习”也仅仅是为初中物理教学增添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为广大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增加一种合理选择、有效组合的可能。
那么应该开发哪些“项目”呢?又有哪些教学内容可以引入“项目”学习呢?设计“项目任务”的依据又是什么呢?问题的答案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引入和开发应基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内容”的需求。
因此,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仔细分析教材内容,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出具有物理学科特色,服务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具体教学目标”的一系列优秀、典型“项目”,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2.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和具体操作。
项目学习一般包括项目导入、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展示四大环节。对初中物理教学中“项目学习”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教学流程和具体操作进行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
(1)项目驱动:怎样设置驱动问题?以什么形式引出项目任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精心预设,通过趣味小实验、物理小魔术、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出一个学生兴趣浓厚,而又富于挑战性的“项目任务”,这是开展“项目学习”的良好开端。
(2)项目设计:刚开始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分组、任务分工、设计问卷、制订调查表和访谈表、制作产品、展示作品,逐步发展到师生共同制度项目计划,学习自主开展“项目学习”,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3)项目实施:“项目学习”中操作示范时需要配备怎样的硬件设施和环境;如何进行组内合理分工;“产品”制作的过程如何分解;怎样在“项目学习中”让学生当师傅来带徒弟等。
(4)展示评价:如何制订适合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开展学生自评与互评;组织一场PPT形式的“项目学习”报告会需要准备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如何布置学生的产品展示、产品拍卖会等。

3.初中物理“项目学习”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要领和优化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项目学习也有不同种类,各类“项目学习”在组织教学时的实施要领和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如:
(1)产品制作类:以制作、装配一个产品为主要任务,和劳技结合较多的项目,如:制作七管收音机,制作光学万花筒、光学魔术箱等;
(2)操作体验类:以观察、操作体验为主的项目,如:拆解玩具电动机、观察胶卷式照相机等。初中学生制作电动机有困难,但旧玩具中电动机很多,拆解同样是一种探究并且较为现实;制作气体温度计并标刻度的操作中,虽然没有做成一个真正的温度计,但对原理的理解效果很好;胶卷式相机现已基本被数码相机淘汰,但是拆解、观察光学镜头的胶卷式照相机,对于初中物理光学教学中凸透镜成像的理解很有帮助。
(3)调查研究类:以对一种现象、问题的调查研究为项目,产品是调查报告或论文。如:在光纤通信的教学中设计走访、调查本地的永鼎、亨通光缆集团;能源教学时可以调查吴江本地的供电能力和用电情况,走访“苏盛热电”“盛宏热电”等发电厂了解发电和输电的流程;以“F1赛车”为专题的研究,包括赛车研发中的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发动机的功率、扭矩、速度、加速度,汽车上的电路等。
其中,制作类“项目”主要侧重于工具的使用介绍、教师的操作示范、成品展示、交流评价、产品拍卖会等环节;调查研究类“项目”可能侧重于访谈对象的确定和联系、访谈表和调查问卷的制作、调查访问活动的指导、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的撰写、PPT的制作等环节。因此,对不同“项目”的教学流程和操作要领也不尽相同,应分别研究典型案例,找出共性和个性,提出教学的优化策略。
四、研究措施和具体安排
为了将本课题做细做实,切实推进“项目学习”这种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认真做好以下措施,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成立课题组。课题负责人盛建国是吴江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徐建华校长、学校教科室陆文龙主任两位高级教师是课题合作者,也是本课题的“项目”指导。学校物理组教师全员参与,课题组由多名吴江市2A级优质课教师、解题竞赛获奖者组成,具有很强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完全能胜任本课题的研究工作。物理组将本课题作为教研组课题,将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落实课题的研究工作。
(2)课题组教师培训制度。组织课题组教师参加有关“项目学习”的培训,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观察,熟悉“项目学习”教学方式,定期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课堂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
(3)课题组例会制度。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确定课题研究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制订有关方案和计划,收集、分析反馈信息,有效调控课题研究进程。
(4)课题档案管理制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资料实行定期整理,及时存档,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具体安排:
1.第一阶段:(时间: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重点工作:研读“项目学习”和新课标理论,开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秀“项目”。
“项目学习”虽然已经在劳技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课题组将组织全体物理教师认真学习“项目学习”的有关理论,进一步研读《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力争开发出一系列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秀“项目”,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促进物理教学的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人员:此项工作由盛建国、徐建华、赵忠明完成,负责人:盛建国

2. 第二阶段:(时间:2009年11月—2010年6月)
重点工作:物理教学中开展 “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归纳其基本流程和实施要领,反馈调控教学,优化初中物理“项目学习”。
物理组全体教师在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控,做好课题资料的记载、积累和整理。通过一些典型“项目学习”的研究,归纳出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基本流程和实施要领,整理学生在物理“项目学习”中的优秀“产品”和研究成果,并形成文字资料和典型课例的录像资料。
人员:此项工作由课题组全员参与完成,负责人:赵忠明、盛建国

3. 第三阶段:(时间:2010年7月—2010年10月)
重点工作:研究、优化初中物理“项目学习”中各个教学环节,并归纳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对第二阶段教学实践资料的整理和实践经验的反思,整理出学生在物理“项目学习”中的优秀“产品”和研究成果,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施建议和案例分析”为主题,进行总结提升,积极撰写相关教学论文,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课例录像编辑,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提出实施建议和优化策略,也为相关后续研究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人员:此项工作由徐建华、盛建国、赵忠明等完成,负责人:盛建国
五、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行动、反馈、调整,总结。
2.案例研究法。以教学实例作为个案进行研究,总结初中物理教学中基于“项目学习”的实施要领和优化策略。
3.经验总结法。充分重视案例和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研究进行反思提升,总结“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施建议和案例分析”的相关经验。
4.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研究“项目学习”现状和发展趋势,汲取先进经验,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实效。

六、研究成果: 本课题预设以下研究成果:
1.学生成果:学生在物理“项目学习”中的优秀“产品”和研究成果汇编。
2.研究报告: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施建议和案例分析
该报告的核心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两点:第一部分为基本流程和实施建议,第二部分为案例分析,另有配套的典型课例录像资料。
3.课题论文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根据教学实践,以“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施建议和案例分析”为核心话题,以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为主题,从不同侧面撰写研究论文。

❽ 想写一篇关于高中物理的教育教学论文,可一点感觉没有,不知道写关于哪方面比较好了。写什么主题的呢

从小的方面写 你可以针对 高中物理的力学 电学 这些小的方面 研究一下在这些领域的教育 怎样才能使教学变的可以被学生更容易接受 从大的方面写 你可以从教育体制上入手 论文中你可以进行问卷的调查 根据你的研究问题 设置一份合理的问卷 让学生 或 其余物理教师来完成 不过学生群体的庞大 可以使你的问卷调查结果更有信服度和力度 不过进行问卷调查前 一定要让同学们认识到你做的这个问卷的意义和重要性 想想也知道 我高中时候 谁给我的问卷 我肯定都撕撕做飞机了... 这点现在体会真的好深 这份问卷的设置 可以直接反应学生对当前教育体制 方法的态度和意见 对教学研究 至关重要...

❾ 关于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的研究报告

为制定今后的物理教学策略提供依据,也为改变以往多根据宏观经验和理论推导制定物理教学策略的状况,我们做了”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调查”。 一、调查内容

根据上述调查目的并考虑到满足物理教学研究的需要,在确定调查内容时没有局限于学习心理学通常侧重研究的概念体系,而是根据”心理”的存在和形成,将调查扩展到我们需要了解的在学生头脑中存在的一些有关的认识和想法。因此,本调查问卷的命题主要在两个方面覆盖27项具体内容。

第一方面是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一般心态。它包括7项内容:物理学习的动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对自己目前物理学习状态的自我判断,对物理学习关键的认识,对物理课的态度以及听物理课的感觉,对物理教学与教师的期望。

第二方面是学生在下面所列出的内容上存在的具体心理:对物理概念规律学习的认识,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和心态,对运用物理知识的认识,经过物理学习后在思想方法、物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及造成的人格倾向,在完成所指出的13项物理学习任务时目前所具有的能力水平:观察、想象、联想、分类、抽象、概括、分析演绎、分析归纳、运用数学、物理言语、记忆、迁移、解题。

二、关于题型

考虑到有些题存在题设选项可能覆盖不全学生实际状况的可能,在题型上就没有拘泥于限定选项的常规选择题模式.而采取了允许学生在题设选项后自行编号补充个人实际状况的处理方式。出于同样的考虑,对排序题也做了类似处理。考虑到某些内容没有必要或难于列全富有学生个性的选项,本调查设置了少量填空题。考虑到某些内容,例如能力水平,由于只有使学生个体在尽自己能力之后才能做出较精确判断,故本调查采取了不定解题型设置具体问题,以给学生尽自己之能创造条件:同时,为了减少阅读审题的时间,又努力将这些具体问题做了一个整体连贯性的思维处理。应该承认,命题中的以上做法,虽可看作为增加问卷效度的一种努力,但同时也增加了阅卷的工作量和将学生答案进行归类处理的难度。至于由这些题型引起的答卷时间延长及可能连锁产生的被试不合作情感,由于被试都处于和教师相熟悉且经常做题卷这种特定状态下,故并未因此而明显地降低答卷的信度。

为达到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性别、校别、级别及心理成长环境等方面差异的目的,卷面上设置了一个表格。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精神分析理论,表格中有关栏的调查内容定为学生12岁以前的实际家庭环境监护人的基本情况。

三、调查简况、研究方法及题目分析例举

考虑到覆盖学校类型、学生来源与年级等因素,调查在北京市重点学校首都师大附中和位于农村地区的区重点学校北京十七中的高一年级,以及民办敬业中学的高三年级共6个班进行。就接受调查的该届学生的生源成绩看,十七中学生相当于市区一般学校,敬业中学学生相当于三类学校。调查回收问卷共283份,有效答案268份(男119,女149)。从有效问卷卷面取得的原始数据多于26818个(未含第四题的一部分及第五题),对其进行直接归纳合并得出数据4577个,为对这些归纳数据进行分析”,又处理各类百分统计数据9596个。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每道小题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继而综合这些分析得出调查结论。限于篇幅,下面仅举出对问卷前几题的简要分析作为兼顾每题自身的与相互间的及几种差异性分析等诸种情况的例子。由于调查现场操作失误,大多数学生没有填写问卷最前面表格中成长环境一项,故本调查没有进行与此相关的项目分析。

2.进目前物理教学的策略建议要点

①加强物理概念规律建立过程的教学,将已学概念规律和物理学方法的运用从单一的解题模式中解放出来。要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学生切实参予其中的教学环节,使学生的思维能够从认识科学概念规律的必要性和目的出发,经过排除障碍和逐步得出清晰研究思路的具体物理过程分析和创新式探索,建立概念规律;从而把已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对物理学方法的领悟、创新意识和研究兴趣的激发与能力的培养,统一在课上建立概念规律的物理教学过程之中。

②加强用物理知识解决学生生活中真正的实际问题和生产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改变以往只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物理习题的局面。通过涉及面广、方式灵活、内容综合、问题实际等特点的知识运用成果,来代替以往用”概念游戏”式的深、绕、难的题目评价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状况。鼓励每个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所接触的信息中提出问题,使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多元化的个人成就性动机,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综合分析能力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欲望的产生,统一在学习、生活与探求的过程之中。

③努力在课上课下增加、倡导和指导学生彼此之间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相互探讨与争论。要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井在思考与交流中学会联想和获取启迪;学会对课本与课外资料的钻研;学会提出自己的实验论证或理论推证,井在论证过程中使用、领会和顿悟物理学方法,培养每个人的创新意识与实现自己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

④注重对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要求,督促学生找到既适合物理学习特点的又适合自身条件的学习方法并养成学习习惯。要让学生意识到,对这一问题的求索,实际是对自己创造能力的培养。

总之,我们认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应该渗入上述①一③的环节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发展、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创新意识的增强应该贯穿在上述①-④的环节之中;教师在这四个环节中发挥主导作用,也就能有效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五、结语

本次调查的主要不足在于:内容涵盖还有遗漏,校正题量不够;命题语言阅读较难,有的地方易引起学生误解;命题方式给后期工作带来的困难较大;调查取样的覆盖面和数量都不够理想。
第一(1)题关于不喜欢学物理的原因:第③”成绩总提不高”的选率最高(29.8%),且有明显性别差异(女比男高出25.9%)和校别差异(市重点校19.6%,另两校分别为40.0%与34.2%;两校中的性别差异也均比市重点校高出一倍)。选串次高的分别为第④”太难太费劲”(16.7%)与第 ③”跟不上”(15.4%);第①”从未感过兴趣”的选率仅7.9%。这些数据表明影响学生物理学习情感的原因主要是成就动机,而造成成就感不强的原因乃是物理学习难度与基础两个相关的因素;绝大多数学生原本对物理都有兴趣,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衰退的。

第一(2)题关于对学好物理关键的认识:选率最高为第⑦”保持兴趣”和第②”弄懂”(3.9%与52.6%),而第⑤”课后看书”、第⑦”多动手多观察”、第⑨”勤总结”与第⑩”独立思考”等四题的选率都均比第⑦、②少一半左右,且没有校别、性别和年级差异。选率第三的是第④”认真听讲”(45.2%),其次是第⑧”多做题”(37.3%);在听讲上高三年级性别差异明显(女比男高出40%);在做题上市重点校比另二校约低10%。在做出选择的原因上,选率最高的为第②”多次体会”(49.6%),高出其它选项一半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学生虽然尚处在题海战术状态。但还是能正确感受学好物理的关键、另外还说明学生明显缺乏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物理的教法也没能较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第一(3)题关于在物理学习中最重视的内容:本题中没的第三空”最不重视”项乃是本间卷的校正题。在最重视项的选择中,选率最高为第⑤”思考分析过程”(71.1%),次高为第⑧”解题技巧”(28.5%),都没有性别、校别和年级差异;选率最低的为第⑨”画图”(0.4%)与第⑦”数学运用”(1.3%)。值得注意的是,第⑦”概念”、第 ②”规律”的选宰均只约是第③的1/4,而第⑦”实验”的选率则低至第⑤的1/4(仅18.2%)。在次重视项选择中,选率最高的为第⑥”解题技巧”(35.1%),顺次为第②”规律”(32.5%),第⑦”习题”(24.6%);选卒最低的为第⑦”放学运用”(10.1%),其次为第①”概念”(13.6%)。以上数据说明,多数学生虽然能正确认识物理学习.的特点--注重分析物理过程,但尚不能认识概念、规律、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也没有理解图与数学对物理学习的作用;甚至在解题当中也没把它们视作解物理题技巧的有机成分。另外,对”概念”一项,市重点校在最重视项的选率比”规律”选率低3/4;两校高一对”概念”选率的平均值比高三要少20.4%;在高三年级,对”概念”的选率表现出性别差异(男比女高出24%)。这些又表明学生对概念学习的基础性与重要性的认识都不甚明确。我们认为,以上各种状况均与目前教学中存在以物理解题思维代替物理学思维的严重倾向有关。

第一(4)题建立关于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思维与物理解题思维的认识:第②”大体相同”的选率最高(50。4%),第①”基本不同”的仅13.6%;但市重点校对第①的选率却是另两校平均选率的1.7倍。这些数据印证子我们分折上一题时提出的观点。
四、调查结论与教学策略建议

对逐题分析所得的结论进行归纳、抽象和概括,可得出本次调查的结论;根据结论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提出对目前物理教学的策略建议。

1.调查的主要结论

绝大多数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基本心态是积极和健康的,对物理学习有天然的兴趣和较稳定的动力。影响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成就性动机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衰退的对物理的兴趣,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物理学本身的难度和数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顿悟,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物理知识的部分正确方法,并积淀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分析演绎能力及一定的分类能力、概括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记忆能力。但是,学生难于经过自身体会的积累对实验、概念、规律、运用、数学等影响物理学习质量的因素在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正确认识;基本不能较全面和较深刻地理解物理学的科学方法,特别是科学思想方法,基本处于以物理习题的解题思维代替物理学科学思维的状态;相当缺乏,且又不甚重视与物理学特点和个人条件相适合的良好学习习惯;有过度依赖教师的倾向且极度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并表现出相当明显的权力主义人格和附庸人格的人格倾向;学生的联想、抽象、物理言语和迁移等几种能力,在一题多解之外的发散思维,以及根据物理学的因果图像和因果逻辑使用物理知识和模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动意识,都非常薄弱。

阅读全文

与如何对物理教师问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