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状态是指什么

物理状态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2 21:02:02

① 物理反应、物理变化、物理现象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区别和联系:

1、三者定义不同

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

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注意:物理反应与物理变化两者等价,不同的说法而已。

物理现象是指物质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质(如高度,速度、温度、电磁性质)等的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现象,是物理变化另一种说法。

2、联系不同

物理现象是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产生的,只是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的现象。前两者是现象中的实质,后者只是物理变化的表面现象。

3、用身边例子深度理解

物理变化和物理反应

有雪的路面撒些食盐化的快,这些现象都表明:盐作为了融雪剂。

打雷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些现象都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快!

冰冻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东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

物理变化

铁水铸成铁锅,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铁元素的结合新分子,并不算作物理变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纯铁,铸成铁锅则不发生化学变化,不生成新的物质。

4、实质不同

物理变化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物理现象

物理现象是指可直接感知的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而不同于物理本质,物理本质是对同类物理现象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

物理反应

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但它们的本质没有变化,即没有生成其它新物质。即物理反应是指物质的状态或存在的形式发生了改变,而物质本身的性质没有变化。

② 物理中的状态与形态有什么区别

(1)状态:状态指物质系统所处的状况,由一组物理量来表征。例如质点的机械运动状态由质点的位置和动量来确定;由一定质量的气体组成的系统的热学状态可由系统的温度、压强和体积来描述。该词亦指各种物态,例如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等。
(2)形态:
1)如,空间几何形式或空间; 尺度、状态;如水波、气流;如电磁理论的磁电感应、电磁场。
2)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粒指形,波指态(注:我认为可以反向理解,即“粒子”是“波”的“态”。波粒两象性可以理解为“双态”、“双重态”,或“双形”、“双重形”应该都可以,即“形”、“态”同意。)。

③ 什么是元素单质的物理状态

就是它的物理状态,气态液态或者固态

④ 何为土的物理状态

物理学中物质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
土属于固态。

⑤ 物理中指的理想状态是什么。

理想状态
理想状态是自然科学里表示理论上可以达到而实际上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达到的状态。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它是一个理想状态,但是实际上因为摩擦,它无法真正做出来。理想状态达到的理想效果是不能用实际的实验或操作证明的。它只能用理论或近似实验证明。 上面的资料来自网络。 其实,物理中针对不同问题,为了简化实际问题,而得到符合实际规律的理论结论,提出了针对于该问题的适当假设,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其就是忽略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合分子自身的体积,从而得出普遍使用的公式,当然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使用,组如此类的还有很多。。。实际就是为了分析方便,至于要精确得出解,要对其进行修正。

⑥ 物体是物质的什么状态

物质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等离子态、超临界态、超固态、中子态、非晶态、液晶态、超导态等。物质状态是指一种物质出现不同的相,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通常所见的物质有三态:气态、液态、固态。
1、固态。严格地说,物理上的固态应当指“结晶态”,也就是各种各样晶体所具有的状态。
2、液态。液体有流动性,把它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中它就有什么形状。
3、气态。液体加热会变成气态。
4、等离子态。将气体加热,当其原子达到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时,电子就会被原子“甩”掉,原子变成只带正电荷的离子。
5、非晶态。特殊的固态。这是因为玻璃与晶体有不同的性质和内部结构。
6、辐射场态。185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弟提出了场的概念。
7、液晶态。结晶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形态。
8、超固态。在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就可能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形成电子气体,露出的原子核紧密地排列,物质密度极大,这就是超固态。
9、中子态。假如在超固态物质上再加上巨大的压力,原子核也能被“压碎”,这时候原于核只好宣告解散,从里面放出质子和中子。
10、超导态。超导态是一些物质在超低温下出现的特殊物态。
11、超流态。超流态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物理状态,目前所知,这种状态只发生在超低温下的个别物质上。
12、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物理学界存在争议)美科学家制出全新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13、超离子态。(待实验证实)固态的冰和液态的水之间有一个中间态称为超离子态。

⑦ 在物理中状态是指什么

运动状态与物理意义有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理意义就需要什么样的物理状态。有如直线运动,也可以是加速运动也可以是减速运动,但是到底是那种运动,要看我们研究的对象!

⑧ 热力学中的标准状态一般指什么状态

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是在指定标准压强p下该物质的状态,简称标准态。一般指的是温度T,100 kPa。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状态时它们的相对值,需要规定一个状态作为比较的标准。

状态函数中热力学能U及焓H和吉布斯自由能G等热力学函数的绝对值是无法确定的。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状态时它们的相对值,需要规定一个状态作为比较的标准。

由于标准态只规定了压力p,而没有指定温度,所以与温度有关的状态函数的标准状态应注明温度。为了便于比较,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推荐选择298.15K作为参考温度。

(8)物理状态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标准状态:

对具体系统而言,纯理想气体的标准态是该气体处于标准压力p(100kPa)下的状态;混合理想气体的标准态是指任一气体组分的分压力为p的状态;

纯液体(或纯固体)物质的标准态是标准压力p下的纯液体(或纯固体)。溶液中溶质的标准态,是在指定温度T和标准压力p,质量摩尔浓度1 mol/kg的状态。因压力对液体和固体的体积影响恒很小,故可将溶质的标准态浓度改用c=1 mol/L代替。

气体的标准状态分三种:

1、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协议的标准状态是:温度273.15K(0℃),压强101.325KPa。世界各国科技领域广泛采用这一标态。

2、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国家标准规定以温度288.15K(15℃),压强101.325KPa作为计量气体体积流量的标态。

3、我国《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算方法》规定以温度293.15K(20℃),压强101.325KPa作为计量气体体积流量的标准状态。

4、任意温度T,标准压力Pθ=100 kPa下表现出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注:我国在1993年以前规定标准压力Pθ=101.325kPa,之后根据GB 3102.8——93采取了目前Pθ=100kPa的规定。

5、化学中曾一度将标准温度和压力(STP)定义为0°C(273.15K)及101.325kPa(1atm),但1982年起IUPAC将“标准压力”重新定义为100 kPa。

⑨ 水有几种物理状态不要告诉我三种。。

物质一共有11种物态:(不过有的水不具有)

1.固态
严格地说,物理上的固态应当指“结晶态”,也就是各种各样晶体所具有的状态。最常见的晶体是食盐(化学成份是氯化钠,化学符号是NaCl)。你拿一粒食盐观察(最好是粗制盐),可以看到它由许多立方形晶体构成。如果你到地质博物馆还可以看到许多颜色、形状各异的规则晶体,十分漂亮。物质在固态时的突出特征是有一定的体积和几何形状,在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可以不同(称为“各向异性”);有一定的熔点,就是熔化时温度不变。
在固体中,分子或原子有规则地周期性排列着,就像我们全体做操时,人与人之间都等距离地排列一样。每个人在一定位置上运动,就像每个分子或原子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上作振动一样。我们将晶体的这种结构称为“空间点阵”结构。

2.液态
液体有流动性,把它放在什么形状的容器中它就有什么形状。此外与固体不同,液体还有“各向同性”特点(不同方向上物理性质相同),这是因为,物体由固态变成液态的时候,由于温度的升高使得分子或原子运动剧烈,而不可能再 保持原来的固定位置,于是就产生了流动。但这时分子或原子间的吸引力还比较大,使它们不会分散远离,于是液体仍有一定的体积。实际上,在液体内部许多小的区域仍存在类似晶体的结构——“类晶区”。流动性是“类晶区”彼此间可以移动形成的。我们打个比喻,在柏油路上送行的“车流”,每辆汽车内的人是有固定位置的一个“类晶区”,而车与车之间可以相对运动,这就造成了车队整体的流动。

3.气态
液体加热会变成气态。这时分子或原子运动更剧烈,“类晶区”也不存在了。由于分子或原子间的距离增大,它们之间的引力可以忽略,因此气态时主要表现为分子或原子各自的无规则运动,这导致了我们所知的气体特性:有流动性,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能自动地充满任何容器;容易压缩;物理性质“各向同性”。
显然,液态是处于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形态。

4.非晶态——特殊的固态
普通玻璃是固体吗?你一定会说,当然是固体。其实,它不是处于固态(结晶态)。对这一点,你一定会奇怪。
这是因为玻璃与晶体有不同的性质和内部结构。
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将玻璃放在火中加热,随温度逐渐升高,它先变软,然后逐步地熔化。也就是说玻璃没有一个固定的熔点。此外,它的物理性质也“各向同性”。这些都与晶体不同。
经过研究,玻璃内部结构没有“空间点阵”特点,而与液态的结构类似。只不过“类晶区”彼此不能移动,造成玻璃没有流动性。我们将这种状态称为“非晶态”。
严格地说,“非晶态固体”不属于固体,因为固体专指晶体;它可以看作一种极粘稠的液体。因此,“非晶态”可以作为另一种物态提出来。
除普通玻璃外,“非晶态”固体还很多,常见的有橡胶、石蜡、天然树脂、沥青和高分子塑料等。

5.液晶态——结晶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形态
“液晶”现在对我们已不陌生,它在电子表、计算器、手机、传呼机、微型电脑和电视机等的文字和图形显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晶”这种材料属于有机化合物,迄今人工合成的液晶已达5000多种。
这种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以处于“液晶态”,就是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在光学性质上的“各向异性”。它对外界因素(如热、电、光、压力等)的微小变化很敏感。我们正是利用这些特性,使它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
上述几种“物态”,在日常条件下我们都可以观察到。但是随着物理学实验技术的进步,在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等条件下,又发现了一些新“物态”。

6.超高温下的等离子态
这是气体在约几百万度的极高温或在其它粒子强烈碰撞下所呈现出的物态,这时,电子从原子中游离出来而成为自由电子。等离子体就是一种被高度电离的气体,但是它又处于与“气态”不同的“物态”——“等离子态”。
太阳及其它许多恒星是极炽热的星球,它们就是等离子体。宇宙内大部分物质都是等离子体。地球上也有等离子体:高空的电离层、闪电、极光等等。日光灯、水银灯里的电离气体则是人造的等离子体。

7.超高压下的超固态
在140万大气压下,物质的原子就可能被“压碎”。电子全部被“挤出”原子,形成电子气体,裸露的原子核紧密地排列,物质密度极大,这就是超固态。一块乒乓球大小的超固态物质,其质量至少在1000吨以上。
已有充分的根据说明,质量较小的恒星发展到后期阶段的白矮星就处于这种超固态。它的平均密度是水的几万到一亿倍。

8.超高压下的中子态
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原子核也能被“压碎”。我们知道,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在更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质子吸收电子转化为中子,物质呈现出中子紧密排列的状态,称为“中子态”。
已经确认,中等质量(1.44~2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发展到后期阶段的“中子星”,是一种密度比白矮星还大的星球,它的物态就是“中子态”。
更大质量恒星的后期,理论预言它们将演化为比中子星密度更大的“黑洞”,目前还没有直接的观测证实它的存在。至于 “黑洞”中的超高压作用下物质又呈现什么物态,目前一无所知,有待于今后的观测和研究。
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出现了反常的物态,那么在低温、超低温下物质会不会也出现一些特殊的形态呢?下面讲到的两种物态就是这类情况。
9.超导态
超导态是一些物质在超低温下出现的特殊物态。最先发现超导现象的,是荷兰物理学家卡麦林·昂纳斯(1853~1926年)。1911年夏天,他用水银做实验,发现温度降到4.173K的时候(约-269℃),水银开始失去电阻。接着他又发现许多材料都又有这种特性:在一定的临界温度(低温)下失去电阻(请阅读“低温和超导研究的进展”专题)。卡麦林·昂纳斯把某些物质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电阻等于零的现象称为“超导”。超导体所处的物态就是“超导态”,超导态在高效率输电、磁悬浮高速列车、高精度探测仪器等方面将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益处。
超导态的发现,尤其是它奇特的性质,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人们纷纷投入了极大的力量研究超导,至今它仍是十分热门的科研课题。目前发现的超导材料主要是一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已不下几千种,它们各自对应有不同的“临界温度”,目前最高的“临界温度”已达到130K(约零下143摄氏度),各国科学家正在拼命努力向室温(300K或27℃)的临界温度冲刺。
超导态物质的结构如何?目前理论研究还不成熟,有待继续探索。

10.超流态
超流态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物理状态,目前所知,这种状态只发生在超低温下的个别物质上。
1937年,前苏联物理学家彼得·列奥尼多维奇·卡皮察(1894~1984年)惊奇地发现,当液态氦的温度降到2.17K的时候,它就由原来液体的一般流动性突然变化为“超流动性”:它可以无任何阻碍地通过连气体都无法通过的极微小的孔或狭缝(线度约10万分之一厘米),还可以沿着杯壁“爬”出杯口外。我们将具有超流动性的物态称为“超流态”。但是目前只发现低于2.17K的液态氦有这种物态。超流态下的物质结构,理论也在探索之中。
上面介绍的只是迄今发现的10 种物态,有文献归纳说还存在着更多种类的物态,例如:超离子态、辐射场态、量子场态,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一定会认识更多的物态,解开更多的谜,并利用它们奇特的性质造福于人类。

11.超离子态
美国科学家发现水在高温及超高压的状态下可能形成超离子(superionic)态。在这种状态下, 水中的氢原子核可以如导体中的电子般自由活动。
科学家早在其它物质上观察到超离子态, 在这些超离子态的物质中, 有些原子是固定在晶格上, 其它的原子则可在晶体中自由移动。而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就有电脑模拟发现超离子态也可能存在于水中, 也就是氧原子会被冻结在不规则的晶格上, 而氢原子核(仅包含一个带正电的质子)则可在氧原子间跳跃。 可自由活动的氢原子核使得水具有导电性, 这也是一般纯水或冰所没有的性质。
在2005年四月一日出版的Physical Review Leters中, 美国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in California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他们运用超级电脑模拟的新结果。 他们的结果也同样显示水在某些条件下是有可能形成超离子态的, 而且所需要的条件并不如之前所要求的那么严苛。 为了验证他们的模型, 他们将水滴压缩在两个钻石针尖中到几十万大气压的压力。 在这么大的压力下, 即使在高温水也会形成冰。 然后研究人员以雷射将这个迷你冰块加热到1000K以上。 另外他们也打另一道雷射光在冰上, 并透过监视这个雷射的散射光来量测冰的熔点。 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力(大约为50万大气压)时, 在加热的过程中, 分子的振荡会在两个不连续的温度上分别出现突然的变化, 而非如传统的相变般只有在熔点时才会的变化。 因此在固态的冰和液态的水之间有一个中间态, 这也正是电脑模拟所预测的超离子态所会出现的位置。
虽然研究小组并没有更多直接的证据证明这个中间态就是超离子态, 但是假如电脑模拟的结果是正确的, 在这种状态下质子将能以高速在水中移动并导电。 它们更可能存在于海王星及天王星中并提供电流而产生如NASA's Voyager 2 probe所量测到的高强度的磁场。研究小组的Goncharov表示, 以前认为这些电流与存在行星内的液态物质有关, 但是这个新的结果暗示了超离子态也可能存于这些行星中并形成强磁场。
Carnegie Institution of Washington, DC的Russell Hemley表示, 这的确是很漂亮的量测及计算。 但是他也强调, 还是需要有更多的工作来确定是否为超离子态, 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量测传导率。 此外他也指出地球的地幔(mantle)也许存在很多的水, 而这些水也许有些也是以超离子态存在。

⑩ 物理学中标准状态指什么

通常指温度为0℃(273.15开)和压强为101.325千帕(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的情况,使在比较气体体积时有统一的标准。气体的密度,除了特别说明的以外,都是指在标况下说的。

阅读全文

与物理状态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