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计算题怎么计算题

物理计算题怎么计算题

发布时间:2022-05-04 22:05:18

⑴ 现在的初中物理计算题,正确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正确的步骤是:
1、先写“解”(答题卡上通常有,如果有,这步略)
2、写出原始公式(即教材上提到的公式)
3、写出要用到的变形公式(如果原始公式就是要用的公式,此步略)
4、代入数据.这步直接完成换算,比如代入的时间以秒作单位,而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是5分钟,那么在代数的同时写出换算过程,比如:5×60,代数的过程可不加单位.
5、计算出结果
6、所有问号算完后,一起答,答的格式为.答:(1)…… (2)……(3)……

⑵ 哪位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做好物理的计算题

一、要正确的面对物理计算题
大部分学生面对物理计算题看也不看就说我不会,因为在他们的的心里认为题目越长就越难。这就要求我们在平常要学会正确面对物理计算题。那么怎样才算正确的面对物理计算题呢?
我认为要做好物理计算题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从心里产生恐惧,要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将题目通读一遍,如果没有读懂就再读一遍,直到读懂为止。根据题目所求搜集公式。在题目读懂的基础上我们就要根据题目的所求搜集适应此类题目的公式,这一环节就要求我们平常总结计算某一类题型的所有计算公式。
比如在讲到浮力计算时,总结了求浮力的几种方法。比如压差法、测重法、阿基米德原理法、
二力平衡法等等。
那么具体要用那一个公式就要求,对题目中的条件进分析进而确定要用的具体的公式。
三、怎样确定公式中的物理量
当公式确定以后,就要确定公式中的物理量。对于物理量给的很明显的题目来说,计算起来很容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把想要的物理给的那么明显也就是说有些题目所给的物理量隐含的很深,该怎么下手。我认为我们应将题目中每一句话所隐含的条件都中挖掘出来。
比如题目中给出了物体的重力我们就能挖出物体的质量;再比如题目中给出了水的体积我们就可以挖出水的质量和重力;还如题目中告诉物体浮在流体中那么我们就能挖出物体的体积或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还有当告诉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那就隐含了物体受力平衡等等,而要挖出这些隐含条件就要我们知道公式与公式之间的联系。比如重力和密度等等。
总之,要学好物理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要为理解而学。这就要求学生要把平常所学的知识结构化、整使化。而不是死记零碎的、片面的

⑶ 有没有人知道 物理的计算题怎么做 方法是什么

我来说一下吧,从一个比较大的角度谈谈,不过都是我的个人理解。但愿楼主有耐心看完吧,我写的很多。

①哲学问题——物理计算题在干什么
数学是用来描述物理的语言。物理真正属于物理自己的那部分只是现象,比如“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这是个现象,但是你不能知道这个就完了,还要深入研究,搞出一套“关于影子的理论”。那么至少直观上影子有长有短,一天的不同时刻长度都在变化,能不能算出它具体有多长?有多长,用一个数字来描述,就已经是数学了。然后给出一个数学公式,那就是用数学式子描述“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这一个物理现象。
我觉得数学对于物理大体也就是两个作用:第一,量化,用单个的数字精确表现物理量的大小,比如电流是1A、电压是0.5V这样;第二,关系,用数学表达式体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比如欧姆定律I=U/R。

物理计算题也就是在这种物理的背景下,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然后数学处理,然后再返回解释物理现象(物理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或者某个物理量的大小等于多少)。做的就是物理→数学→物理这么个过程。

②简单的物理计算题——物理背景知识
可以这么说,物理计算题是数学应用题的一种,只不过应用背景偏专业。举个例子
【1】笼子里有鸡、兔两种动物,一共10个头,有28只脚,问一共有多少鸡,多少兔?
【2】一个导体两端加0.4V的电压,通过0.2A的电流,它的电阻是多少?
【1】是数学应用题,我们怎么做呢?可以列方程,设有x只鸡,y只兔,然后列方程x+y=10,2x+4y=28解。【2】是物理问题,用欧姆定律R=U/I=2Ω。
楼主有没有注意到,它们都有除了数学本身以外其他的东西。比如【2】,你要知道欧姆定律,光知道除法是没办法算出来的,必须知道算电阻必须用电压除以电流,而这个知识是属于物理的。【1】当然也有,那就是你必须知道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它们都只有1个头(~_~),要不然你只知道数学的二元一次方程理论也是做不出来的。
现在就确定了,简单物理计算题=物理背景知识+基于物理背景知识下的数学计算。那也就是楼主问题的第一点:做物理计算题必须很了解属于物理背景知识的那部分东西,了解所有物理公式的含义,每个量都代表什么意思。你不知道用哪个公式,一般来说,就是没明白物理背景,每个公式的每个符号都是什么意思,是不是题目里给的这个东西。这一点注意,多看课本,多加总结。
最后说一下,应用题=背景+基于背景的数学计算,如果这个背景是生活常识,那么就是中小学的数学应用题;如果是物理知识,就是物理计算题;如果是化学知识,就是化学计算题;如果是生物知识,就是生物学计算题;如果是经济知识,就是经济学计算题……(很多很多)这些题目都要求你懂得背景知识。

③中等的物理计算题——物理图象
一般来说初中最难的就是这个难度的。怎么说呢?比如一个很大的很复杂的简单电路(楼主一定会觉得复杂简单电路自相矛盾,这是个物理概念,简单电路的大致意思是能用串联和并联关系分析的电路),你也懂欧姆定律和数学的加减乘除,但是不会做。这时候就要先从物理角度分析,把电流像走迷宫一样画出来有几条路从正极到负极,分析出各元件是并联还是串联,有可能两个东西先并联起来再和别的串联。然后这些都清清楚楚了,再用欧姆定律列式子,有可能要用到并联、串联总电阻和的公式,串联电流处处相等,并联原件电压相等之类的东西,最后解出来。
这个过程中间用物理的知识分析,像你用笔画,模拟一个电流从正极往负极走,乃至最后你脑子里弄清楚这些元件之间是什么串并联关系等等,都是物理图象,这是比现象更深一步的分析,可以说是物理现象往数学式子转化的中间状态。
所以这里要说楼主问题的第二点,要分析清楚物理图象。比如逻辑关系(A、B是并联的,A、C
先串联起来整体再和B并联等等)、物理过程(先是开关S2断开,这时候A、B是串联的,C被短路了,算的时候电流就是U/(R1+R2);之后S2接上,A被短路,C、B并联……等等,这个是物理过程,要清楚每一步的操作实际上改变了哪些物理关系)……这当中需要一些“动感”的思维,比如你能想象电流在那里像走迷宫一样跑。这种直观的物理感觉需要一定的训练,多做题多分析可以达到。
这个图象的问题在刚进入高中的时候肯定会困扰你特别惨,经常考试就40多分之类的。就因为高中的物理题大部分需要这种图像性的东西,初中却不习惯这种思维。比如高中物理题,画面上就是那么几个物体放在一起,让你算A会不会滑下来。那你就要知道物体的接触面上面产生压力、摩擦力,物体自己还受到重力等等,然后分析,得到AB之间有一个压力,BC之间有一个摩擦力、A滑下来的条件是它受的其他力大于摩擦力等等,这些物理图象。

④困难的物理计算题——物理模型
这个初中遇到不多,但是我要说说,简单了解一下。上面的问题再复杂,毕竟电路明明白白就画在那。但是想想,如果连电路都不知道是什么,就让你算A的电压,怎么办?楼主可能会觉得没有这种问题,但实际上有,而且是大多数!这就是真正的物理学研究和很复杂的物理题要考虑的。这时候需要你自己建立,自己画一个电路图,分析,算,得出结果,你提出的这个电路图就叫“物理模型”。
就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黑箱子,有ABCD四个输出端,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能测其他点之间电压,CD之间的电压不好测,让你计算CD之间的电压。比如说,有人就提出了里面有可能是两个电阻的串联再和第三个的并联,自己猜想了一个电路图,然后算AB和BD的电压,再去测,发现都符合,但是AC之间电压测出来的和用他猜想的电路图算出来的不一样。又有人提出四个电阻的一个电路图,结果能测得测出来全和他这个电路图算的一样,就可以大胆预言那个不好测的CD之间电压是多大。若干年后我们用先进技术测出了CD电压,发现和算的一样,这就叫“成功预言”。
我这个例子实际上就是理论物理科研的一个缩影,像后面那个提出四个电阻电路图模型的人,很可能就得诺贝尔奖了,并且以后的物理教科书上都会有一章,叫XXX的“四电阻模型理论”……往往事情就是这个样子。当然中学会遇到一些最简单的需要自己建立模型的题目,比如怎样才能最省电之类的,你先自己设计一个电路图,再证明为什么最省电……

⑤物理计算题格式——不要在这种地方丢分……
简而言之就是:第一,物理问题上面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比如电流就用I,电压就用U……设的时候也最好用这些符号,不要设电压为x之类的,像数学一样;第二,一定要条理清晰,理由充分,用物理知识列式子之前都要说清楚你用的什么定律,这个式子的含义(当然数学的解方程什么就没必要说先移项再消元再去分母之类的,直接“解得”两个字就可以了)。

⑥总结
上面说了那么一大堆,总结一下就是
1)弄清物理计算题是在物理知识背景下做的数学计算;
2)好好把物理背景知识学扎实,最好自己总结,画图表,弄清楚有哪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3)做题的时候理清头绪,先分析出物理图象,再用数学解,通过做题感受来培养分析物理图象的能力,题目不要做完就完了,好好回忆回忆这道题是怎么分析的,重在思路。

⑷ 物理计算题的计算方法

10的几次方就是小数点向后移几位,如2.5x10^5=250000,如10的负几次方就是小数点后几位,如8x10^-5=0.00008,遇到了可以单独提出来,在分数线上面的直接拿出来,在分数线下面的则要改变指数的正负,如2/(4x10^-4)=(2/4)x10^4=0.5x10^4,但是结果不能这样写,科学计数应该是小数点前有1位,所以要写5x10^3.

⑸ 物理的计算题要怎么算啊

都是套公式的。把已知和未知求出来。把有关未知项的公式列出来然后把未知的一个个往上推,,,,这是逆推法。。这个会有点难度,接着是顺推法。已知未知都一样的要求,把所有能冲已知项可以推出来的数据一个个的写出来,直到推出与你所需要的未知项。。。,当然,已知和未知项的东西是要你自己看出来的,一般不难,就是要认真。

⑹ 物理计算题答案怎么算

如何解答物理计算题

一、先要理解什么叫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在给出物理情景后,生分析其物理过程,确定属于哪部分的知识,认清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是什么,并且要给出适当的符号及角标,在审题时可加上必要的图形。
二、计算题该写些什么
教师在指导计算题写法时会说得很细,学生一下无法全部接受,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理解:想象成别的学生问你怎么解这道题,当你给同学讲解时,你会把过程说得很全面,否则同学可能听不懂,如果把你讲的理顺后写下来,就是完整的解题过程,其内容包括:
1、每解一步时先要写清你想要求什么?
2、每一步都要有公式,带上单位
3、表示物理量的符号要准确,并带上必要的角标
4、结果解出后检查一下是否合理。如求某人的身体质量,你求出的结果是3吨,这显然是搞笑的错误。
三、计算题的训练思路
1、先从一个公式解决一道计算题练起,一个公式用一次就能解完本题。
2、再练习两个公式结合,用两步才能求解的计算题
3、试着做一做用两三个公式列出两至三个等式,通过解方程组才能求解的计算题(这样的题不用练太多,力、热、电或它们的综合题,练几个经典题就够了。
四、注意的问题
审题是最关键的,可以用画竖线的方法,把一道计算题的过程分清,一句话结束基本上就是一个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之间会有一个物理量相联系,通过解出相关的中间量,就可以顺利解出本题;其次是书写解题过程时注意细节,公式、结果和单位都要准确无误。

⑺ 想问一下物理的计算题怎么算,用数学的方法算不明白

按规矩解题格式:1、写已知:将题中的已知条件用公式中表示物理量的字母写好,并统一单位;如物体的质量为100克,写成m=100克=0.1千克。 2、求:写出题中要求的物理量。这两个过程实际上是你对题的一个分析过程,当然还要分析已知量与未知(要求的)量之间的关系;3、解;根据题意,运用公式,求出未知量。4、答;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⑻ 物理计算题结果怎么算

根据物理概念及原理,选择正确的物理公式,然后代入合适的已知数据,利用数学计算方法,算出试题的结果。

⑼ 物理计算题怎么做

学好物理不仅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学习,还要注意保持好心态及答题时的技巧,本文为大家介绍了高中物理计算题答题中常见的技巧,给大家平时考试及高考时做题提供了方法,希望大家能好好掌握这些高中物理答题技巧。

1
力学综合型

力学综合试题往往呈现出研究对象的多体性、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已知条件的隐含性、问题讨论的多样性、数学方法的技巧性和一题多解的灵活性等特点,能力要求较高。

具体问题中可能涉及到单个物体单一运动过程,也可能涉及到多个物体,多个运动过程,在知识的考查上可能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功能关系等多个规律的综合运用。

应试策略

1、对于多体问题,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

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 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

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 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逐个进行研究。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从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去寻找。

3、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要注重审题,深究细琢,努力挖掘隐含条件。注重审题,深究细琢,综观全局重点推敲,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助方程,是求解的关键。

通常,隐含条件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认识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甚至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或图象图表中去挖掘。

4、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周密探讨多种情况。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将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再逐类进行探讨,防止漏解。

5、对于数学技巧性较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寻找规律,熟练运用数学方法。耐心寻找规律、选取相应的数学方法是关键。

求解物理问题,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方程法、比例法、数列法、不等式法、函数极值法、微元分析法、图象法和几何法等,在众多数学方法的运用上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

6、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开拓思路避繁就简,合理选取最优解法。避繁就简、选取最优解法是顺利解题、争取高分的关键,特别是在受考试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更应如此。

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熟练的解题技巧,在短时间内进行斟酌、比较、选择并作出决断.当然,作为平时的解题训练,尽可能地多采用几种解法,对于开拓解题思路是非常有益的。

2
带电粒子运动型

带电粒子运动型计算题大致有两类,一是粒子依次进入不同的有界场区,二是粒子进入复合场区。近年来高考重点就是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分析求解,周期、半径、轨迹、速度、临界值等.再结合能量守恒和功能关系进行综合考查。

应试策略

1、正确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及运动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①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什么运动,取决于带电粒子所受的合外力及初始状态的速度,因此应把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速度选择器)。

② 带电粒子所受的重力和电场力等值反向,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 带电粒子所受的合外力是变力,且与初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粒子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这时粒子的运动轨迹既不是圆弧,也不是抛物线,由于带电粒子可能连续通过几个情况不同的复合场区,因此粒子的运动情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运动过程可能由几种不同的运动阶段组成。

2、灵活选用力学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①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运动时,应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②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往往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列方程联立求解。

③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非匀变 速曲线运动时,应选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

3、说明:由于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受力情况复杂,运动情况多变,往往出现临界问题,这时应以题目中的“恰好”、“最大”、“最高”、“至少”等词语为突破口,挖掘隐含条件,根据临界条件列出辅助方程,再与其他方程联立求解。

3
电磁感应型

电磁感应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的判定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电路、力学、能量等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及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图象问题。

从计算题型看,主要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与直流电路、磁场、力学、能量转化相联系的综合问题,主要以大型计算题的形式考查。

应试策略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将受到安培力分析;电磁感应问题往往与力学问题联系在一起。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① 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楞次定律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方向;

②求电路中的电流;

③ 分析导体的受力情况;

④ 根据平衡条件或者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列方程。

解题过程中要紧紧地抓住能的转化与守恒分析问题.电磁感应现象中出现的电能,一定是由其他形式的 能转化而来,具体问题中会涉及多种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内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

分析时,应当牢牢抓住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明确有哪些力做功,就可知道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参与了相互转化。

如摩擦力在相对位移上做功,必然有内能出现;重力做功,必然有重力势能参与转化;安培力做负功就会有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安培力做正功必有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然后利用能量守恒列出方程求解。

4
力学综合型

力学中的静力学、动力学、功和能等部分,与电学中的场和路有机结合,出现了涉及力学、电学知识的综合问题,主要表现为:带电体在场中的运动或静止,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或静止;

交、直流电路中平行板电容器形成的电场中带电体的运动或静止;电磁感应提供电动势的闭合电路等问题。这四类又可结合并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历届高考中,力电综合型有如下特点:

① 力、电综合命题多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中导体棒动态分析,电磁感应中能量转化等为载体,考查学生理解、推理、综合分析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② 力、电综合问题思路隐蔽,过程复杂,情景多变,在能力立意下,惯于推陈出新、情景重组,设问 巧妙变换,具有重复考查的特点。

应试策略

解决力电综合问题,要注重掌握好两种基本的分析思路:一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发生的综合题,可划分为几个简单的阶段,逐一分析清楚每个阶段相关物理量的关系规律,弄清前一阶段与下一阶段的联系,从而建立方程求解的“分段法”。

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发生几种相互关联的物理现象,须分解为几种简单的现象,对每一种现象利用相应的概念和规律建立方程求解的“分解法”。

研究某一物体所受到力的瞬时作用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关系(或加速度)时,一般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涉及做功和位移时优先考虑动能定理;对象为一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时,优先考虑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

5
信息处理型

信息处理型试题是指试题提供一些有关信息,然后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有用的信息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运用已经的知识、方法和手段解决新问题。

这类题型主要涉及到知识理解、过程分析、模型转换、方法处理等。信息提供的方式主要有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

文字信息往往是文字阅读量比较大,要求考生从文字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来进行处理;图片信息包括结构图和函数关系图像等。

应试策略

这种题型的处理思路和步骤为:

① 领会问题的情境,在所给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构造相应的物理模型;

② 合理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受力情况、状态、能量等信息;

③ 运用试题所给规律、方法或自己已经掌握物理规律和方法求解。

⑽ 物理中的计算题是怎样算的

ρ=m/V=(1.61×10^﹣2kg)/(1.8×10^-6m)
=(1.61×10^﹣2kg
)*10^6
/
(1.8×10^-6m)*10^6
=
8.9×10^3kg/m
说明:(10^﹣2)*(10^6)=10^(-2+6)=10^4
(10^-6m)*10^6
=10^(-6+6)=10^0=
1
单位按照运算除法得到kg/m
简单来说是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同一个数,使得分母的负指数变成1.
同底指数的运算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如a^3
*
a
^6=a^(3+6)=a^9
任何数的指数零次幂=0

b
^0
=1
(b不为0)

阅读全文

与物理计算题怎么计算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