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大学物理怎么实验

大学物理怎么实验

发布时间:2022-05-05 09:45:25

大学物理实验基本长度测量的实验原理

游标卡尺是能够准确测量长度的装置。它由主尺(米尺)和游标尺(标有N个刻度的游标尺)两部分组成。游标与尺身之间有一弹簧片,利用弹簧片的弹力使游标与尺身压紧。

游标上部有一紧固螺钉,可将游标固定在尺身上的任意位置。尺身和游标都有量爪,利用内测量爪可以测量槽的宽度和管的内径,利用外测量爪可以测量零件的厚度和管的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主尺的分度值为1mm,与游标尺上分度值 mm相差一个小量Δx= mm。常见的三种卡尺分别为:Δx=0.1mm、Δx=0.05mm和Δx=0.02mm,分别称为十分游标,二十分游标和五十分游标。 以十分游标为例。

游标尺的10个分度值(游标尺刻度总长)与主尺的(10—1)mm重合。故使用游标卡尺测长度时,读数可精确到0.1mm。同理可知,二十分游标读数可精确到0.05mm,五十分游标读数可精确到0.02mm。


(1)大学物理怎么实验扩展阅读:

在移动尺框时,不要忘记松开固定螺钉,亦不宜过松以免掉了。4.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时,不允许过分地施加压力,所用压力应使两个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

如果测量压力过大,不但会使量爪弯曲或磨损,且量爪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测量得的尺寸不准确(外尺寸小于实际尺寸,内尺寸大于实际尺寸)。5.在游标卡尺上读数时。

应把卡尺水平的拿着,朝着亮光的方向,使人的视线尽可能和卡尺的刻线表面垂直,以免由于视线的歪斜造成读数误差。6.为了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可以多测量几次。即在零件的同一截面上的不同方向进行测量。对于较长零件,则应当在全长的各个部位进行测量,务使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测量结果。

⑵ 大学物理实验,这学期选10个~哪些简单

2-8、14-16可以选。

学习物理:

1、遇问题多探索。物理学科,感觉总是会遇到很多新问题,这个公式怎么来?为甚么就要用这样的公式去解题。

明明有其他的方法,为什么偏偏选中了这一种?假如你是这样一个有探索精神的人,那就恭喜你,只要你肯专研,你就一定能学好物理课,因为物理课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富有探索和专研精神的学生。

2、学会联想记忆。其实无论哪门学科,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都是相通的,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一点又一点的版块,都是可以相互联系起来的,用一个知识点去联想到另外的知识点。这种知识点的嫁接,会帮助你更快地掌握到知识,联想记忆是一种很实用的记忆方法,建议好学的你,可以去试试。

⑶ 大学物理实验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过程及步骤怎样写

1.
用天平称量待测物体的重量。
2.
将物体用细线悬挂在天平挂钩上,物体完全没入水中,测量此时的天平读数。
3.
用物体在空气中称量出的重量减去物体在水中称量出的重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排开水的体积,也就是物体的体积。
4.
用密度=m/V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5.
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⑷ 大学物理实验 用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思考题:如何测量任意形状物体绕其质心的转动惯量写出步骤

三线摆的结构如图所示。三线摆是在上圆盘的圆周上,沿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对称地连接在下面的一个较大的均匀圆盘边缘的正三角形顶点上。

当上、下圆盘水平三线等长时,将上圆盘绕竖直的中心轴线O1O转动一个小角度,借助悬线的张力使悬挂的大圆盘绕中心轴O1O作扭转摆动。

下圆盘的质心O将沿着转动轴升降,如图4.2.3-2所示。=H是上、下圆盘中心的垂直距离;=h是下圆盘在振动时上升的高度;是上圆盘的半径;是下圆盘的半径;α是扭转角。

(4)大学物理怎么实验扩展阅读:

实验内容

1、测定仪器常数和:

恰当选择测量仪器和用具,减小测量不确定度。自拟实验步骤,确保三线摆的上、下圆盘的水平,使仪器达到最佳测量状态。

2、测量下圆盘的转动惯量,并计算其不确定度:

转动三线摆上方的小圆盘,使其绕自身轴转一角度α,借助线的张力使下圆盘作扭摆运动,而避免产生左右晃动。自己拟定测的方法,使周期的测量不确定度小于其它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利用式(12),求出,并推导出不确定度传递公式,计算的不确定度。

3、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

在下圆盘上放上待测圆环,注意使圆环的质心恰好在转动轴上,测量系统的转动惯量。测量圆环的质量和内、外直径、。利用式(14)求出圆环的转动惯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求出相对误差。

⑸ 大学物理实验的实验原理怎么写

要是写实验报告的话,练习册或书上都会有,如果没有明确指出你就看实验所设及的有哪些内容哪些理论,然后就把理论再加上自己的语言组合就行了。
主要包含如下内容:
一、实验原理的概念: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思路。
二、实验原理首先要遵循实验的科学性原则。实验中涉及到的实验设计依据必须是经前人证明的科学理论。如还原糖的鉴定,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产生砖红色的沉淀,淀粉的鉴定,淀粉遇碘变蓝,这都是科学理论。
三、实验原理的表述的内容、实验设计的整体思路。

⑹ 大学物理实验哪些比较难,该怎么安排

新科教学设备为您解答:
一、选准实验探究课题
物理课的内容较多,知识面覆盖了力、热、声、电、光等知识,在新课程的各个章节中,有的课属理论知识介绍,有的属理论知识与物理现象演示,不宜作为探究课,因而,实验探究课并不是每节都能适用的,要针对教材编排的内容合理地选择,既要考虑学校实验器材的数量、质量,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程度,同时还要考虑实验探究的难易程度及可行性.如,物理中平均速度、测量、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及密度、力的测量、功率等内容有可以作为探究课来上.内能的改变、内能的利用、导体和绝缘体、串并联电路、伏安法测电阻、变阻器、电功率、安全用电、电流的磁场等也都能安排作为实验探究课.
二、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
首先,摸清学生底细,看他们对所选的课题涉及到的知识认知程度如何,有无生活经历或经验,是否能够独立地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如果学生知识储备不足,就不能适应实验需要,无法动手完成.其次,要熟悉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作好实验准备,了解器材性能、质量,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熟练掌握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有的实验教师最好亲自先操作一遍,达到心中有数,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就很有研讨的价值.再次,做好学生的分组搭配工作,由于学生水平有差异,成绩有优劣,动手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不一样,因而,就要摸清学生能力情况,做好综合搭配,确保每组实验过程有一名带头人,以便能顺利进行.
三、探究课的目的与方法介绍
为了上好实验探究课,实验教师有必要在课前作简单的交待,或在实验开始时进行介绍,使学生对实验的目的、意义有清楚的认识,明确本节课的过程与方法,以便少走弯路,提高课堂效益,顺利完成实验探究的任务,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验探究课.
四、教师在课堂的宏观调控与指导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素质存在差异,他们对实验的目的、方法认识不到位,有的学生不知探究什么,选择何种器材,观察什么现象,记录那些物理量,如果不加以指导和调控,学生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实验过程,导致实验过程颠倒顺序,数据出错或数据张冠李戴,有的学生不知从何做起,有的胡乱摆弄一下仪器,东瞧瞧西摸摸,甚至出现串位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探究内容,影响整节课的进行,也不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就必须下到各个实验小组,认真观察和督促学生按照正确的方法,以科学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做好实验,调控实验秩序和环节,对实验方法及器材使用给予指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现在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实验,但多数的学生不会收集实验数据,更不会整理与分析实验数据,这是长期以来中小学不重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结果,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素质教育长期积累形成的不良后果.据资料介绍,中国的学生参加国际各项奥林匹克竞赛,理论知识考试均强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参赛学生,但动手实践科学实验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却远远比不上这些国家的学生,这些背景资料给我们中学教师敲响了警钟.所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迫在眉睫,而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归纳分析是学生的弱项,值得实验教师的重视,探究就是要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自然科学的探索与初步的研究中去,从中领悟科学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出物理规律,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突破常规,善于猜想和思维,引导学生纵向和横向进行比较,并在教师指导下,由实验结果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当然,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能力培养不是一两次实验探究过程就能做好的,需要长期地反复地实践和训练,教师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献身教育科研的热情,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出不懈的努力,不厌其烦地做好这一项艰苦工作.
另外,在开展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实际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弱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⑺ 大学物理实验

检举当实验中、两物理量满足正比关系时,依次记录改变相同的量时的值:x1,x2…xn(或者当某一研究对象随实验条件周期性变化时,依次记录研究对象达到某一条件(如峰值、固定相位等)时的值x1,x2…xn:),的间隔周期的求解方法若由x1,x2…xn逐项逐差再求平均:
其中只利用了和,难以发挥多次测量取平均以减小随机误差的作用,此时应采用隔项逐差法(简称逐差法)处理数据。
逐差法处理数据时,先把数据分为两组,然后第二组的与第一组相应的相减,如下表:
n第一组第二组逐差处理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n为偶数时,每组个
对,和均含有,则方和根合成有
可采用下式粗略估算不确定度
n为奇数时,可以任意舍掉第一个数据或最后一个数据或正中间的一个数据,再按以上方法处理。但要注意舍掉正中间的数据时两组相应数据之间的实际间隔大小。
逐差法处理数据举例:
外加砝码下,弹簧伸长到的位置记录如下表,可用逐差法求得每加一个1kg的砝码时弹簧的平均伸长量(满足前提条件:弹簧在弹性范围内伸长,伸长量与外加力成正比),也可求得弹簧的倔强系数。已知测量时,估算(见下表)。
实验数据数据处理
处理结果:
11.002.007.90
22.004.017.92
33.006.057.80
44.007.957.87
55.009.90
66.0011.93
77.0013.85
88.0015.82
逐差法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另外也可减小中仪器误差分量,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有时为了适当加大逐差结果为个周期,但并不需要逐差出个数据,可以连续测量n个数据后,空出若干数据不记录,到时,再连续记录n个数据,对所得两组数据进行逐差可得:
,不确定度可简化由:来估算。
严格地讲以上介绍的一次逐差法理论上适用于一次多项式的系数求解,要求自变量等间隔地变化。有时在物理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用二次逐差法、三次逐差法求解二次多项式、三次多项式的系数等,可参考有关书籍作进一步的了解。

⑻ 大学物理实验都有哪些

大学物理实验有:杨氏模量,迈克尔逊干涉仪,全息照相,衍射光栅,单缝衍射,光电效应,用分光计测量玻璃折射率,透镜组基点的测量,测量波的传播速度,密里根油滴实验,模拟示波器的使用,磁电阻巨磁电阻测量,半导体电光光电器件特性测量、等厚干涉

1、杨氏模量

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物理量。当一条长度为L、截面积为S的金属丝在力F作用下伸长ΔL时,F/S叫应力,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截面积所受到的力;ΔL/L叫应变,其物理意义是金属丝单位长度所对应的伸长量。

2、迈克尔逊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1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

3、等厚干涉

等厚干涉是由平行光入射到厚度变化均匀、折射率均匀的薄膜上、下表面而形成的干涉条纹.薄膜厚度相同的地方形成同条干涉条纹,故称等厚干涉.(牛顿环和楔形平板干涉都属等厚干涉.)

4、示波器的使用

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5、电桥法测电阻

采用典型的四线制测量法。以期提高测量电阻(尤其是低阻)的准确度。程控恒流源、程控前置放大器、A/D转换器构成了测量电路的主体。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恒流源给外部待测负载施加一个恒定、高精度的电流,然后,将所获得的数据(包括测试电压、当前的测试电流等)进行处理,得到实际电阻值。

⑼ 怎样学好大学物理实验

课前好好预习,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实验时做到独立完成,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不可以得过且过。可以的话可以抄抄书,归纳出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等等。关键是用心。

⑽ 有关大学物理的实验详细步骤

大学物理实验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实验。具体不同的实验步骤有所不同。一般的过程是先了解实验原理方法,要用什么公式计算,要测量什么物理量,用什么器材,电路或线路,怎样连接,怎样调整仪器,如何读取数据,要保证或满足什么条件等等,然后才是具体测量,记录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希望对您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大学物理怎么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