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浮力的V排怎么求
物体浸在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浸没在海水中的时候,潜艇的排水体积不发生改变。当6×10^4kg的水被排出潜艇后,潜艇就可以浮出水面,说明潜艇受到的浮力就是问题二求出的F浮=m液g)
推算
假设有一正方体沉于水中,F浮=F下表面-F上表面
=ρ液体gh下*S-ρ液体gh上*S
=ρ液体gSΔh
=ρ液体gV
=m排液g
=G排液
当物体悬浮在液体上时(当未受外力时)F 浮=G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漂浮
Ⅱ 物理题:物理学中,求体积V的公式有哪些
10的负9次方
用油膜法油膜法1.理解障碍
(1)借比法理解"油膜法"的原理.
油膜法是用来估测分子直径的一种方法.类似于取一定量的小米,测出它的体积V,然后把它平摊在桌面上,上下不重叠,一粒紧挨一粒,量出这些米粒占据桌面的面积S,从而计算出来米粒的直径d=V/S.这只是一个物理模型,事实上,分子的形状非常复杂,并不真是个小球,而且分子间存在空隙.
(2)模型法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物理上有许多模型,它可分为:①物体模型,如质点,恒压电源等;②状态模型,如静止,匀速运动等;③过程模型,如气体的等温过程等.物理上的"理想模型",就是为了便于研究问题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或理想过程."理想模型"是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东西,但是,"理想模型"是以客观实在为原型的,是对客观事物或过程的一种近似反映,它突出反映了客观事物或过程的某一主要矛盾或主要特性,完全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矛盾或特性.物理学中创建的"理想模型",叫做"物理模型",也简称模型.运用"理想模型"及其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模型法.
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理想模型分别是:①把分子视为球形模型[V分=4π(d/2)
3/3=πd3/6];②把分子视为立方体模型(V分=d3);③每个气体分子位于相同一个立方体的中心模型(图11—1—1,把气体分子理想地假设为:分子均匀分布,并且每个分子所占有的空间为相同的正立方体,气体分子在立方体的中心.分子的平均间距等于正立方体的边长L,即d=L).
图11—1—1
2.解题障碍
微观量的计算,一般要用油膜法和估算法.计算微观量,一般要涉及宏观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1)油膜法求分子的直径.
将油膜视为单分子油膜,不考虑各油分子间的间隙,油膜分子视为球形,油分子的直径等于油膜厚度.油分子的直径
d=
[例1]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已知1
cm3的溶液有50滴,现取1滴油酸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一单分子薄层,已测出这一薄层的面积为0.2
m2,由此可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m.
解析:1
cm3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V=×10-6
m3,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体积V油酸=V/50=m3,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m=5×10-10
m.
点评:除油膜法计算分子大小外,如果在已知分子的体积V的情况下,对固体,液体还有方法:①当分子视为球体时,有V=4π(d/2)3/3=πd3/6,d=;②当分子视为立方体时,d=.对气体,因分子的间距很大,不考虑气体分子的大小.
(2)估算法求微观量.
估算是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与题设条件密切相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和常数,对要求的问题作出合理的科学的估算的思维方法.
[例2]一热水瓶中水的质量约为2.2
kg,它所包含的水分子数目约为______(取二位有效数字,阿伏加德罗常数取6.02×1023
mol-1).
解析:水的摩尔质量M=18×10-3
kg/mol,则2.2
kg水所含水分子数N=(m/M)NA=7.3×1025.
点评:解估算题的依据,就是一些物理理论,公式和一些常数,常识等.本节估算题常用的理论依据:对固体,液体而言,分子体积V分=V(物质体积)/N(分子总数),其中V=m(物质质量)/ρ(密度);VA(摩尔体积)=M(摩尔质量)/ρ;某物质的分子数N=nNA=(m/M)NA=(V/VA)NA.若物质是气体,则VA=22.4
L,当未给V的压强和温度时,则把V就近似认为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d(分子直径)=V(油滴体积)/S(单分子油膜面积).常数或常识有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
学后一忆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油膜法粗测分子的大小,记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能根据宏观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微观量.本节常见的题型为选择题,定性分析较多,定量计算较少.
命题热点是粗测分子大小的油膜法.
Ⅲ 重力的瞬时功率公式中的v怎么求
功率就是表示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做功就是要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即物体的运动方向要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一样竖直向下。
P=F*V*两者夹角的余弦值。F是力的大小,V是瞬时速度大小。如某时刻一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动行驶,速度大小为6米每秒,牵引力为1500牛,重力为10000牛。则牵引力瞬时功率为1500*6*1=9000瓦,重力瞬时功率为10000*6*0=0。
瞬时功率的引出
是由于电力系统中非线性负荷造成了电压、电流的波形相对于标准正弦波发生了畸变。传统的谐波理论将电压、电流分别独立进行傅立叶正交分解,这不仅很难看出电压与电流间线性关系的好坏,而且由于对应于各次谐波电压、电流都存在有功、无功分量,而这些分量又不能简单叠加成总的有功、无功,从而造成了功率分析的复杂性。
Ⅳ 大学物理 求质点的速度v和加速度a 麻烦帮解决一下 要过程 头大了
对运动方程求一阶导数就可得到速度:v=dr/dt=d[(9+4t-t²/2)i+(6t+t^3/3)]/dt=(4-t)i+(6+t²)j。
对速度求一阶导数就可得到加速度:a=dv/dt=d[(4-t)i+(6+t²)j]/dt=-i+2tj。
Ⅳ 物理体积v怎么求
求浮力的四种方法:
①称重法:F浮=G物-F拉
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期中V代表被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如果物体浸没的话,V排=V物(物体本身的体积)
③浮沉条件:在物体悬浮或漂浮时,F浮=G物
④浮力产生原因:F浮=P底S底-P上S上
漂浮或悬浮时,浮力都等于物体自己的重力
Ⅵ 物理中T,S,H,V,分别指什么
T是时间,S是距离,H是高度,V是速度。
过程的写法如下:
首先写“解”
而后是
1、基本公式
2、导入公式(如果有必要的话。比如:你现在要求距离S,但是基本公式是
V= S/t,所以这时,先写基本公式“V= S/t”,后写“可知,S=V*t”)
3、带入数值
4、计算求得结果
5、答:。。。。距离是 多少多少
希望能够帮到你
Ⅶ 大学物理v=wr如何求
v=贰πr/T w=贰π/T 故:v=wr V:速度,w:角速度,r:半径,T:时间 所以,V=wr这工公式可以理解为,线速度=角速度*半径,这是一个线速度的计算公式
Ⅷ 在物理中 求时间 速度 距离的公式用字母怎么表示
在物理中 求时间、速度、距离的公式用字母表示为:
1、已知时间(t)、速度(v),求距离(s):s=vt;
2、已知时间(t)、距离(s),求速度(v):v=s/t;
3、已知距离(s)、速度(v),求时间(t):t=s/v。
(8)物理v怎么求扩展阅读:
1、物理上的速度是一个相对量,即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移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的大小。
2、物理上还有平均速度: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为物体在该位移的平均速度,平时我们说的多是瞬时速度。
3、平时我们形容单位时间做的某种动作的快慢或多少时也会用到速度。比如:打字速度、翻译速度。
4、速度是矢量,无论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都是矢量。区分速度与速率的唯一标准就是速度有大小也有方向,速率则有大小没方向。
Ⅸ 物理量v等于多少
你的具体题目是什么?
在物理式子里
v当然是就是速度
一般的匀速运动为v=s/t
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是v=at
如果是求瞬时速度
可以对时间求导,即v=ds/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