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物理竞赛能自学吗
不建议,物理竞赛并不是很容易学习的,所以它不是高中物理差的同学补课的手段。物理竞赛不同于其它竞赛的地方在于它需要比较强的建模能力。
物理竞赛学习的数学内容要涉及到大学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这就意味着你有更多高等的方法来处理高考数学难题比如不动点等,比如今年的全国卷后面三道题都是大学数学知识的改编。所以物理竞赛不管是对竞赛本身还是对高考的学习都是很有好处的。
所谓竞赛,难度比平时小考,期中考,期末考更大,它主要会以课本的基础,来考你一些没有见过的题型和冷知识点!所以在掌握基础的同时,你还要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当然竞赛不要太在意,还是要把重心放在高考上!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越来越多的高校发现数学和物理好的同学在高校的学习中表现得更加优异,所以国内各大知名院校的自主招生考试都涵盖数学和物理。从对高考的促进方面,物理竞赛也明显优于其它学科竞赛。比如学物理竞赛的同学同时要学好物理和数学两门学科,内容和高考考试内容的相关度比较大。
㈡ 怎么自学准备物理竞赛
六月……有些晚了。如果提前一年准备,强烈建议看一看程稼夫编的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力学篇和电磁学篇,说得十分详细。如果你平时物理学得不错,就算不会高数也能看得懂,而且也能加深你对物理的理解,对高考绝对有帮助。把上面的题都弄懂,复赛拿个奖是没问题的。不过,你现在是高二升高三,估计不会花太多时间在物理上。如果要看,也只能看这套书的竞赛物理讲座(在卓越、淘宝都订得到),大概统观个全局,不保证能拿奖。
㈢ 物理竞赛,想在一个半月内准备好,该怎么做
尽量全部学习一遍,顺序一般是高中物理包括所有选修,程稼夫力学and电磁学,崔宏斌热学光学近代物理,更高更妙的物理,难题集萃。这一些不一定都要做,等到你什么时候随便翻开程稼夫和崔宏斌里面的例题都会做,就可以了。然后力学和电磁学选一个精刷,刷到保证竞赛中这个题能拿到大部分分数,其他题多多少少有点分。高等数学需要一点,导数和微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解简单的微分方程,有微积分的思想,主要还是能运用于物理解题中。
㈣ 初中物理竞赛能自学吗
不建议自学,除非你是天生学霸,因为物理竞赛有很多解题技巧是光看书本理解起来比较生涩的。而且遇到想不明白的问题,书本是单向沟通,没法问。有老师带的话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
㈤ 竞赛学习有什么途径
一般有3种途径:1)学校有竞赛班,竞赛教练组织统一学习。2)看书自学。3)通过培训机构来学习。
㈥ 物理初学者最好怎样能去学物理竞赛
首先,你需要扎扎实实的学好现在的课本和课堂知识,不要眼高手低,因为这些是必备的基础。第二,你可以买关于物理竞赛的相关书籍,平时多看看,遇到不懂的问题问自己的物理老师解决掉。还可以找校外培训机构中的竞赛班拓展班等进行拓展和提高。最后告诉你,还要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工具,随着学习的深入,数学和物理的联系会越来越大。
㈦ 求初中物理竞赛自学教材~谢谢!
华东师范出版的物理竞赛教程 从初中到高中得培训,初中奥赛应该没什么太大作用,如果你是对物理感兴趣,就坚持学下去!!我们一开始培训的时候就是这本书,概念讲的挺好,就是题不太好。于是我们选用做题的教材是奥林匹克竞赛实战丛书。
㈧ 想自学物理竞赛 本人初学没有老师教 先用什么书
尽快掌握高中所有物理课程。然后分科目进行专业训练,高中物理竞赛一般包括:力学(力学和运动学)、热学、电磁学、近代物理学等。有一套教材可以作为第一轮学习使用:程稼夫的《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我记得是有讲义、力学篇、电磁学篇。这个可以作为第一轮学习使用;里面给出了很多经典模型和理论公式,一定要好好做;然后还有一套奥赛经典物理学,也可以用来参考。真正学懂这些后,可以进阶,找一些IPHO的试题和讲义,很多书店都有的。如果想冲击省赛一等奖及以上,建议要看大学的物理书,而且是物理专业的,建议看北大舒幼生的《力学》、陈秉干的《电磁学》。还有《物理学难题集萃》舒幼生 胡望雨 陈秉乾编的,很厚的一本书,里面都是经典的物理竞赛题。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忘了数学,要熟练掌握微积分(有的年份考试规则里不允许用微积分),以及微积分算式的极限解决方法,要能够熟练的把物理问题描述成数学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模型的概念,很多不同的问题、甚至是不同物理原理的问题,他们的数学模型的一样的,就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比如抛物线运动模型,就可以应用在重力场中、还有斜抛运动、还有电磁场中的运动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图形描述物理过程,在坐标系中去定义物理量。比如运动学,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这个曲线就是时间-速度曲线,正负半区的面积和就是路程,面积差就是位移,曲线的斜率就是该点的加速度。还要懂得归纳总结,和举一反三,这是互逆的过程,一道物理问题可以有很多方法解决,很多模型。比如黑洞的引力半径,可以用经典力学里的引力场来计算(这也是一个经典模型,可以应用在电磁学点电荷之间的力学和运动学关系)、也可以用广义相对论的不确定性关系、也可以用相对论的光速假设。每个省份都会有夏令营的,一般东北是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物理学会)和吉林大学(吉林省物理学会),浙江是浙大,江苏是南京大学,会有专门的讲课还有物理实验培训。
㈨ 如何学好物理竞赛
怎样学好物理
一、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习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①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②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③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④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⑤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二、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愿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特点,稳扎稳打。
㈩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啊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
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作。那么,如何学好物理呢?要想学好物理,应当做到不仅把物理学好,其它课程如数学、化学、语文、历史等都要学好,也就是说学什么,就得学好什么。实际上在学校里,学习好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好,学习差的学生哪科都学得差,基本如此,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
(一)三个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规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练。关于基本概念,举一个例子。比如速度,它是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V=s/t。关于基本规律,比如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也是V=s/t。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例如一个百米运动员他在通过一半路程时的速度是10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8m/s,跑完整个100米化的时间是12.5秒,问该运动员在百米赛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按平均速度的规律平均速度等于V=100/12.5=8m/s。再说一下基本方法,研究初中物理问题有时也要注意选取"对象",例如,在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就要明确欧姆定律用到整个电路即整体上,还是用到某个电阻即离单独的某一个电阻上。
(二)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特别是在解关于电路方面的题目,不画电路图是较难弄清电阻是串联还是并联的。
(四)上课。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笔记本要进行编号,以后要经学看,要能做到爱不释手,终生保存。
(六)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七)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八)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保守,有了好方法要告诉别人,这样别人有了好方法也会告诉你。在学习方面要有几个好朋友。
(九)知识结构。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系统起来。大到整个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力学的知识结构,甚至具体到章节。
(十)数学。物理的计算要依靠数学,对学物理来说数学太重要了。没有数学这个计算工具物理学是步难行的。大学里物理系的数学课与物理课是并重的。要学好数学,利用好数学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十一)体育活动。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好的保证,旺盛的精力是学习高效率的保证。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要会一种、二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要终生参加体育活动,不能间断,仅由兴趣出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搞体育活动,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好处。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去锻炼身体。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以减少睡觉的时间去增加学习的时间,这种办法不可取。不能以透支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点好成绩,不能动不动就讲所谓“冲刺”、“拼搏”,学习也要讲究规律性,也就是说总是努力,不搞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