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焦距怎么求
通过透镜的成像规律来计算焦距:1/f=1/u+1/v 。(f是焦距,u是物距,v是相距)对在空气中厚度为d,曲率半径为R1和R2的透镜,有效焦距为:1/f=(n-1)[1/R₁-1/R₂+(n-1)d/nR₁R₂]
此处n是透镜材料的折射率,数值1/f就是这个透镜的光学倍率,f是焦距,已知折射率n、曲率半径R就可根据公式求出焦距f。
(1)物理焦是怎么求扩展阅读:
焦距衍伸的概念:
1、变焦:拍摄时对于焦点和焦距的相应调整。
2、对焦:调整焦点,使被拍摄物位于焦距内(in focus),成像清晰。
3、失焦(out of focus):被拍摄物偏离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4、选焦:选择景深中的某一个层面清晰对焦,其他层面成像模糊(失焦)。
5、跟焦(follow focus):改变焦点,使移动的人物位于焦距之内。
6、拉焦(rack focus或focus pull):焦点由一处重点移到另一处,速度相当突然。
Ⅱ 八上物理焦距怎么求
好多方法,一束平行光照射透镜,光点聚集的地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还有很多其他方法。
Ⅲ 在物理中有“焦度“,请问怎么计算啊
定义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公式Φ=1/f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 Φ=1/0.5m=2m-1
Ⅳ 物理焦点怎么确定
1、拿凸透镜对着太阳,在地面或是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凸透镜光心到光斑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焦距2、比较麻烦了。仪器:光具座、光屏、蜡烛、凸透镜、刻度尺(就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那一套)移动蜡烛是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正好与蜡烛一样大。测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此时,这两个相等,就是焦距。3、远物成像。仪器:光屏、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使远处的物体(例如教室的窗或窗外的物体)在光屏上成像,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近似为该透镜的焦距。(物体一定要远一点)是测量焦距的话:一般都用第一种方法。也是书上的方法:定义法后两种是成像法如果涉及计算也是一个范围:如物体距离透镜20厘米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成像规律可知:u>2f,即20>2f,可得f<10厘米首先固定好凸透镜,然后在凸透镜左右两侧分别安装蜡烛和光屏。点燃蜡烛,从侧一边观察一边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及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线上(简称“三心同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Ⅳ 物理中焦距是怎么算出来的
是根据成像公式:1/f=1/u+1/v 从已知物距u和像距v,用此公式计算出焦距f。
Ⅵ 焦耳怎么算,焦耳等于什么乘什么
焦耳--卡路里:
1千卡(KCAL)=4.184千焦耳(KJ)
1千焦耳(KJ)=0.239千卡(KCAL)
1卡=4.184焦耳
1焦耳=0.239卡
焦耳--瓦特:
1焦耳(J)=1瓦特×秒(W·s)
1度(1kw·h)=3.6×10^6焦耳(J)
焦耳--牛顿:
1焦耳(J)=1牛顿×米(N·m)
(6)物理焦是怎么求扩展阅读:
焦耳是功和能的单位 (F:力的单位N,S距离单位m,m质量单位kg, a加速度单位m/s^2
焦耳虽然在单位方面,表示焦耳为牛顿·米是正确的,为了避免与力矩单位发生混淆,通常不鼓励这种用法。力矩与能量的物理意义完全不同。
在提倡使用的热量单位“千焦耳”(1卡路里=4.19焦耳)被广泛理解和接受以前,将采用传统的热量单位。
大卡,也被记做大写字母C,最常见于食品标注,相当于将1000克水在1大气压下由摄氏14.5度提升到15.5度所需的热量,约等于4186焦耳。
Ⅶ 初二物理如何求焦距
需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看哦。如果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那么光会聚的点即焦点,焦距可直接测出。如果题中说明了“像与物大小相等”或“像距等于物距”,那么此时2f=u。如果是其他成像情况,则无法求出具体的焦距值,只能确定一个焦距的大概范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
Ⅷ 在物理学中怎么求焦距 要简答易懂的快5分钟内
1、拿凸透镜对着太阳,在地面或是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凸透镜光心到光斑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焦距
2、比较麻烦了。仪器:光具座、光屏、蜡烛、凸透镜、刻度尺(就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那一套)
移动蜡烛是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正好与蜡烛一样大。测量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或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此时,这两个相等,就是焦距。
3、远物成像。仪器:光屏、凸透镜
调节光屏的位置,使远处的物体(例如教室的窗或窗外的物体)在光屏上成像,光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近似为该透镜的焦距。(物体一定要远一点)
Ⅸ 物理中焦距是怎么算出来的
物理中焦距是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算出来的。
透镜成像公式:1/f=1/u+1/v
物距u 像距v,实像v取正值,虚像 v取负值
焦距f=u*v/(u+v)
Ⅹ 物理公式w等于什么
W在物理学中表示功,W=Pt=F(F力)×S(s位移)=F·s=|F||s|cosθ。
公式中的P表示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W表示功。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符号是"s"。θ=〈F,s〉;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²R=(U²)/R
在动力学中:功率计算公式:1.P=W/t(平均功率)2.P=FV;P=Fvcosα(瞬时功率)
因为W=F(F力)×S(s位移)(功的定义式),所以求功率的公式也可推导出P=F·v:P=W /t=F*S/t=F*V(此公式适用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10)物理焦是怎么求扩展阅读:
功是标量,所以功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功的正负也不表示功的大小。它仅仅表示是动力对物体做功还是阻力对物体做功,或者说是表示力对物体做了功还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若要比较做功的多少,则要比较功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做功多,绝对值小的做功少。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做功的多少反映了能量变化的多少,功的正负则反映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注意:不是空间的方向)
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可根据该力和物体位移方向的夹角是否为90°,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的夹角是否总是90°来确认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夹角大于90°时功为负,夹角小于90°时功为正。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距离是两物体之间的差。
在一维运动中:
(1)如果物体做匀速运动,那么物体总功为零;
(2)如果物体受到的力合力为F,而初运动和末运动的位移方向与F相同,那么这个物体总功大于零;
(3)如果物体受到的力合力为F,而初运动和末运动的位移方向与F相反,那么这个物体总功小于零;注意:总功和某力的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