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有效记住物理公式和如何运用
记住物理公式有且仅有三条原则:
1.弄清公式的物理意义。
2.自己尝试从基本公式推导出来,复习时一定要自己推一遍。
3.做习题时不要边翻书边做,要用的公式忘记时尽量自己推。
但有一些最基本的公式是必须死记的,例如学量子力学如果连薛定谔方程都不记得,也就不用往下学了,建议转行。
B. 初中学的所有物理公式有哪些,怎么用的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L=G*h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 燃料放热:Q=m q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 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为平方)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C. 如何正确运用物理公式
1、先读题,看提到哪个物理量,与哪条公式最接近就用哪条公式
2、找出与公式中对应的物理量,单位也要化对,
3、代入公式,计算,答
4、初学者,有些老师要求分“已知,求,解,答”四步写.
D. 初中中考物理公式及其怎么运用!
初三物理教案
一 运动的世界
1、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对参照物的位置如果发生改变则称该物体运动,若对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称该物体静止。
例:教室相对于行走的人是运动的。 龙舟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龙舟相对于舟上的人是静止的。
2、长度的测量
选:选择一个清晰的刻度开始测量
放:放正刻度尺、紧靠被测物
看:测量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刻度尺里面最小的刻度值)
记:记下数值和单位
例:图中测出的该物长度是 1.00 cm.
3、长度单位换算
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 m=109nm
例:45 m=4.5 10-5m 0.23dm=2.3 107nm
4、速度的计算
公式:v=s/t 其中:(1)计算时将s和t的单位化成m/s或者km/h
(2)式中三个物理量应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3)懂得将题中的物理情景画成简图,找出相应的方程
例:某同学乘坐的汽艇遥对一座高崖,他向高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他听到了回声。若汽艇以100m/s的速度正对高崖驶去,他喊时离高崖是多远?
解:5秒内人走的路程为: S船=V船t=100m/s 5s=500m
5秒内声音走的路程为:S声=V声t=340m/s 5s=1700m
如右图可知:他喊时离高崖的距离为:S= (S船+ S声)/2=1100m
5、平均速度
严格按公式v= 来计算,切勿利用V= 来计算。
例:汽车在长100m的公路上行驶,前50m的速度为20m/s,后50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00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解:前半段时间为:t= = =2.5s
后半段时间为:t= = =5s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 =13.3m/s
[应用练习]
1.小明同学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内: (选填“运动”、“静止”)
(1)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_的;以行驶的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______的。
(2)小明对公共汽车的驾驶员来说是_____的,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3)小明对马路上的行人来说是________的,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2.一只小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s内通过的路程是5m,则它通过20m路程后的速度是________m/s。
3.作直线运动的某物体,在开始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接下来的15s时间内作速度为5m/s的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在这20s时间内作的是_______运动,整个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合___________km/h。
4.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C.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D.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5.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1:6,运动路程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 B.1:9 C.4:1 D.1:4
6.某同学坐在一辆以速度20m/s匀速直线行驶的车里观察路边的电线杆,从第1根电线杆在他的眼前经过算起,经1分钟时间共有41根电线杆从他眼前经过,则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平均距离为( )。
A.30.8m B.30m C.29.3m D.28.6m
7.以乙为参照物,甲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丙为参照物,乙静止不动。那么以丙为参照物,甲作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变速”)。
8.某商厦安装有自动扶梯,当扶梯不动时,人走上去需要2分钟。当扶梯运行时,人走上去只需40秒。当人站在运行的扶梯上,由扶梯送上楼,需要_________分钟。
9.某物体以8m/s的速度通过全程的2/3,通过剩余1/3路程的速度是21.6km/h,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E. 物理公式怎样运用
W: 电流所做的功叫做电功,如果电压U的单位用伏特,电流I的单位用安培,时间t的单位用秒。电功W的单位用焦耳,那么,计算电功的公式是:
W=UIt(这个式子纯电阻电路和不纯电阻电路都适用)
P: 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功率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Wa),符号是W.(这里的W是单位,一定要和电功的表示符号相区分)
因此 W=PT =UIT
W=I2RT
W=U2/R*T
这两个都是W=UIT 导出公式,这么写为的就是让你使用方便
已知电阻的情况下
如果知道了电流就用第一个W=I2RT 求 (但他有使用条件,及纯电阻电路,至于为什么,我下面会有个解释,楼主看完这个解释会更清楚理解)
如果知道了电压就用第二个W=U2/R*T求
下面着重解释一下这三个公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叫楼主头疼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即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灯泡是电能先转化成热能,再由热能转化成光能)W=UIT横成立,对于纯电阻电路,U=IT,I=U/T,才能转化为W=I2RT 。非纯电阻电路用电流计去测电流,I=U/T不成立。
最常见的例子:电动机I≠U/T,W≠I2RT .
但是如果带入的量是电压就成立,为什么呢,因为由试验证明无论是纯电阻电路还十分纯电阻电路,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都是真实电压,W=U2/R*T 都成立。
所以,综上所述
W=UIT..........横成立 (已知电流,电压)
W=U2/R*T..........横成立 (已知电压,不用求电流,这是个方便的公式)
W=I2RT..........纯电阻电路成立 (已知流的纯电阻电路,不用求电压,方便)
因为P=UI,W=UIT,所以W=PT(其实最初W=UIT这个公式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不出是由推倒得来,所以楼主现在只需要了解他的含义,并记住。不用深究它的得来)
W=PT的使用,一般电器都会注明它的额定工作电压,和功率。假如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它的功率P.这个时候求电工直接乘以时间就行。也是常用的方法
F. 物理公式怎么运用
公式的运用比较广,首先要比较想用的地方和物理公式的模型是否相近,假如相近则可以使用这公式了,其他具体的例子可上VCM仿真实验上咨询,那里的老师比较热心。你可以在网络里搜索VCM仿真实验即可。
G. 如何运用物理公式
根据已知量,想公式,公式中有要求的量,就把这些公式都想出来,然后根据已知量进行筛选,这个过程看似很复杂,但是如果公式掌握的牢固的话,这个过程基本不消耗时间
H. 物理电学,各种公式如何应用(详解)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I. 物理中的公式怎么运用
物理是注重理解的学科,想应用公式,必须知道公式的由来,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发现的
所以想学好,首先要理解!
举个例子:
物理求解 一个标明"1千欧,10W"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A,允许加在这个电阻端的最大电压为______
答案是:利用P=I^2R P=U^2/R两个公式计算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1A
允许加在这个电阻端的最大电压为100V
看似很简单的题,可是为什么用着两个公式呢,看下面的问题:
1、电阻的功率究竟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从功率能判定最大电流和电压?
3、如果要控制电流怎么实现?
都想明白你就是电学高手了,我来给你一一解答:
1、电阻就是阻碍电流通过的装置,可是伴随着电能的损耗,产生了热能,所以电阻都要发热
而功率就是电阻的散热能力,同样阻值的电阻,功率越大体积越大,主要就是为了散热
通俗的说功率就是电阻的散热能力,如果超过额额定功率使用,就会烧毁
2、有了上一问,这一问就简单了,超过了就会烧毁,自然就可推导出最大电压电流
3、实际上,我们一般没法控制电流,都是通过控制电压来实现的,就是想电阻两端加多少电压来控制通过他的电流,我们一般的电源也都以电压标称,例如市电220V,家用小电器12V,USB设备5V,电池1.5V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