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对于复杂的物理公式,科学家是怎么记忆的
初中物理和高中相比很简单,也很明显。我觉得背公式要以做题为基础。做题的时候如果忘了公式,就把书翻过来快速看。在一遍又一遍的记忆中,你会慢慢记住它们。我们地球上诞生了许多聪明的学者。这些学者为我们地球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们一生都在研究这个学术理论。目的是为了人类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希望他们的伟大事迹能流传后世。正因为如此,许多科学家会陆续钻入学术海洋,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整个宇宙乃至物理的发展。那么科学家是如何记住这些复杂的物理公式的呢?
很久以前我国数学家发现无论一个圆有多大,用它的直径除以它的周长,总是一个泛数。祖冲之也用他的方法,率先把圆周率定位到小数点后7位,世界第一。然而,通过科学的发展和更多数学物理公式的创造,人们发现许多看似与圆周率无关的公式中含有圆周率,这使人们怀疑自然的神秘在数字上是无穷无尽的。两个看似不相关的数字可以在一个公式中紧密相连。Pi是不规则循环小数。我们还通过计算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位数来衡量计算机的计算能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计算小数点后几十亿位数。
⑵ 物理公式都那么复杂,科学家们是如何记住的
第一,既然是科学家,其智商和记忆力绝对比常人要强很多。试想,能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学习多少知识?按现在的学制,至少在常规12年教育之上还要完成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而到这里距离科学家也仅仅是刚刚到了大门之外而已。
另外,万一某个非常冷门的公式忘记了,要用的话,不是可以翻看资料吗?为什么要记?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文章,说有次会议,爱因斯坦忘记了某个公式,然后翻看书籍。有问题吗?
⑶ 复杂的物理公式,科学家是怎么记忆的有何经验
在我们的地球上愿诞生了很多的聪明的学者,这些学者给我们地球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们花费自己一生的精力去研究这理论学术,其目的就是为了人类以后有了更好的将来,也希望自己的伟大事迹能够被后世一直传颂下 去。因为如此,才会有许多的科学家前仆后继钻入到其中的学术海洋当中去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整个宇宙乃至物理学界的发展。那么这些复杂的物理公式科学家究竟是怎样记忆的?其中又有怎样的经验?这其中的答案有以下几点。
最后一点也是最根本的一个方式,就是渗透到公式本身背后去渗透其背后的意义。每一个公式都不是凭空产生,都是通过一定的科学实践和发现所得到的一个理论。
⑷ 物理公式怎样才容易记
我先给你写几个。然后主要还是要靠你自己来多练练。什么都可以记住的。那些电学公式你要回自己推到才可以的。相信自己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
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
⑸ 怎么快速把初中的物理公式背下来
不要背公式符号,背的时候把概念带上,例如F*S=W,要背成力做的功等于作用力与作用力方向的位移之积,不能单纯背f*s=w,或者背力乘以距离等于功,要边背边理解,这样不容易混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⑹ 快中考了,怎样才能快速背物理公式。
不要背公式符号,背的时候把概念带上,例如F*S=W,要背成力做的功等于作用力与作用力方向的位移之积,不能单纯背f*s=w,或者背力乘以距离等于功,要边背边理解,这样不容易混淆,
不要死记。先挑几个,最好每个部分都有涉及 例如 力学。天体。电学等。把最基本的用熟。复杂的自己推推。几次下来就好了
理解了物理概念,公式基本上自己都能推导出来。
⑺ 如何巧记初中物理公式
怎么记住初中物理公式是我学初中物理时最烦恼的事情,初中物理公式很多,靠死记硬背的话并不容易背,而且记不长时间,考过试就丢了.但是,我后来自己总结出了一个小窍门——通过实验记定理.因为教材上每个公式定理出现的时候,肯定有个小实验,是通过实验来说明原理的.我就用“VCM仿真实验”,拼命做实验,一边做一别想原理,然后,好像也不用特意背,一想起做过的实验相应的公式原理就在我脑海里自然出来了.大概这就是所谓的立体的知识比平面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的原因吧.顺便提供初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p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p=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⑻ 怎么才能背熟物理的公式
个字母代表什么东西记清楚了,完全不要想什么推导过程,那些是废的。
然后扔开课本(高中物理化学课本极其垃圾,好多东西都没有!只看教科书就算把书都背下来考试一样废。)题海战术,买解析很清晰的题典来做。好好做好好对答案。多做一点你看到某些题马上能想起能套的公式来。
背熟公式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一步,你就算多做了题,看懂了解析也没用。
我也高二,买了题一定要做!尤其是假期好好利用。不做什么都是废话。公式万岁。
⑼ 物理公式怎么背
物理公式重点在理解和应该,只要理解了,就会应该了,做到了前二点也就记熟了,不要死记硬背。当然在偶然的情况下,记熟悉了的公式也会忘记,这就要多复习才能不断巩固记忆。
⑽ 怎样记忆物理公式才牢
理解能力对于理科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任何学习都包含着记忆,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力。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关系。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环节。下面就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几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一、联想法
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联想能使脑神经细胞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清晰的印迹,因而记忆十分牢固。坚持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如在简谐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记忆不牢,经常将L与g的位置写反。为此,可由“L/g”联想到单摆的形状:摆线L悬挂在上方(对应把L写在分数线上方),摆球悬挂在下方(对应把摆球的重力加速度g写在分数线下方)。
二、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义记忆物理概念和规律,可避免机械记忆,相当方便。①利用公式记忆概念。如从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 ”出发,理解并记忆,“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②利用公式记忆规律。如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压强、体积、温度之间的关系,变化情况多,逐一讨论较繁,若记住关系式PV/T=C(常量),就能轻松地掌握这三个参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三、观察比较法
通过观察进行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比如记忆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6�1m2/kg2)和普朗克恒量h=6.63×10-34(J�6�1S),学生时常对这两个恒量值发生混淆,模糊,不能做出准确记忆。若仔细观察比较可以发现,两恒量前两位数都是“6.6”,且都是负指数,万有引力恒量“6.67”的“7”字,可通过谐音来联想“力”与“7”;普朗克恒量中“6 .63”的“3”可与“光子”的“光”发生谐音联想。至于记忆幂指数“10-11”与“10-34”,前者为两个“1”组成,后者为两个相邻数字“3”与“4”组成,这样,对他们的记忆就清晰多了。此外,如把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放在一起观察比较;将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与库仑定律公式从形式上进行观察比较,都能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
四、联想实验(生活事例)法
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情节和结论(或生活事例),来跟易混,易忘的知识挂钩,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认为重力越大的物体其重力加速度也越大,则可引用历史上着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来理解记忆这一知识;在“超重、失重”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则可用弹簧秤和钩码演示在超重和失重情况下,秤示数的变化情况,用盛水的塑料瓶(瓶底部和盖上有小孔)演示在完全失重情况下,水不流出的现象,使学生联系这些现象记忆相关知识;在学习了电阻定律后,学生对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情况容易出错,则可对生活中白炽灯的灯丝断了,重新搭上后,灯丝电阻变小,灯泡更亮的事例进行分析,既激发了兴趣,又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五、歌诀法
歌诀记忆法的核心,是把一些材料编成顺口溜,赋予它们一定的音韵和节律,使材料易记易背。有些内容枯燥,零散或表述较繁的材料,难于记忆,这时就适宜借助歌诀来帮助记忆。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学生容易忽视速度的矢量性而出错,可将曲线运动的特点编成歌诀“曲线运动速度变,速度方向沿切线”,以便于学生记忆;再如,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学生对两种电路(内接法和外接法)误差来源及如何根据实际选择电路感到难度较大,若编成歌诀: 外接V分流,适合低电阻;
内接A分压,高阻应选它。
(“V”代表电压表,“A”代表电流表),则极大的降低了记忆难度。
六、类比法
类比法是通过比较两个或两类物理量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从而达到同化记忆的目的。如学生对一些具有比值定义特点的物理量,习惯于从纯数学观点去理解,而忽略其物理含义,在复习时,通过类比,可将具有此类特点的物理量,一并讲解,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电场强(E=F/Q),电容(C=Q/U),电阻(R=U/I)〕。再如:重力势能、分子势能、电势能的变化与相应保守力做功的关系亦可通过类比来记忆。
诚然,物理知识的记忆方法远不止上面谈到的这些,对于同一知识,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记忆方法。教学中,只有善于思考,善于结合不同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才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记忆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