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木材具有什么物理特性
木材的物理性质:1、木材的气干密度约为0.3~0.9克/厘米^3。2、木材含水率约在10~18%之间。3、胀缩性。木材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丧失水分则收缩。木材自纤维饱和点到炉干的干缩率,顺纹方向约为0.1%,径向约为3~6%,弦向约为6~12%。
⑵ 木材具有什么物理特性
(1) 含水率。木材内部所含的水根据其存在形式可分为三种,即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腔与细胞间隙中)、吸附水(存在于细胞壁内)和化合水(木材化学组成中的结合水)。水分进入木材后,首先吸附在细胞壁内的细纤维间,成为吸附水,吸附水饱和后,其余的水成为自由水。木材干燥时,首先失去自由水,然后才失去吸附水。当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完全脱去为零、而细胞壁吸附水饱和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木材的纤维饱和点“。纤维饱和点随树种而异,一般在25~35%之间,平均为30%左右。纤维饱和点是木材物理学性质发生改变的转折点,是木材含水率是否影响其强度和干缩湿涨的临界值。
木材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当木材的含水率与周围空气相对湿度达到平衡时,此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平衡含水率随周围大气的湿度和相对湿度而变化。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时,木材的平衡含水率便等于其纤维饱和点。
(2) 湿胀干缩。木材具有显着的湿胀干缩性,这是由于细胞壁内吸附水含量的变化引起的。当木材由潮湿状态干燥到纤维饱和点时,其尺寸不变;而继续干燥到其细胞壁中的吸附水开始蒸发时,则木材开始发生体积收缩(干缩)。在逆过程中,即干燥木材吸湿时,随着吸附水的增加,木材将发生体积膨胀(湿胀),直到含水率到达纤维饱和点为止。此后尽管木材含水量会继续增加,即自由水增加,但体积不在发生膨胀。
木材的湿胀干缩对其使用存在严重影响:干缩使木结构构件连接处产生缝隙而接合松弛;湿胀则造成凸起。防止胀缩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木料预先进行干燥。达到估计的平衡含水率时再加工使用。
⑶ 木材的特性都有什么
木材的特点具有重量轻、强重比高、弹性好、耐冲击、纹理色调丰富美观,加工容易等优点。
各种木材的优缺点大全
⑷ 木材有哪些物理性质
干木材具有一定的形状、体积、密度、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差,可以分割、压缩,能吸水,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伸缩性
⑸ 木材力学性质是什么
木材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即木材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性能。作用于木构件或结构的外力称荷载。荷载主要有静荷载和动荷载。此外,如按持续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持久荷载和临时荷载;如按其在构件上的分布情况,也可分为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等等。物体受外力或荷载作用时,其内部产生的抵抗力称为应力。在应力方向,物体单位长度发生的长度变化,称为应变。木材的力学性质,包括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强度性质和弹性性质。
由于木材是构造非均一性和各向异性的天然生物性材料,变异很大。此外,木材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和不同程度的缺陷,会使木材力学性质的测定工作复杂化。为了使测定的结果能真正代表各试验树种木材的力学性质。尽管各国采用的木材力学试验方法标准不完全相同,但都规定用较小尺寸而无明显缺陷的试样供测定。通常所说的木材强度,是指无疵木材试样的强度而言。用这样的强度值,可以比较不同树种的木材力学性质,或不同立地条件生长的林木以及一株树上不同部位的木材力学性质的差异。木材强度是使用木材部门和工程设计上厘定木材容许应力的基础数据。
影响无疵木材力学性质的因子,除木材自身的结构组成如密度和纹理方向外,主要有含水率和温度。①含水率的影响:当木材水分低于其纤维饱和点时,大多数力学性质随含水率的降低而升高,反之则降低,其对数与其含水率成一直线关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就可以对不同含水率试样测定的强度性质,调整到另一含水率时的强度值。②温度的影响:木材温度升高,大部分力学性质随之降低,而当温度降低时则随之增高。当温度在93℃以下时,温度的变化如果很快,木材发生的力学性质变化是可逆的,也即是可恢复到原来温度时的力学性质。如木材的含水率不变,温度在200℃以下时,则其力学性质与温度是线性关系。只要温度不超过100℃,木材的力学性质就不会产生永久的损失。木材受长期高温的影响,会引起力学性质永久损失的不可逆效应,这是由于木材物质降解,导致重量和强度损失的后果。木材的含水率愈高,对高温也愈敏感,力学性质降低的程度也愈大,用高温干燥对要求高的结构构件来说,必须很好地考虑。木材受高温的影响往往是累积的,木材受高温每次1月,经反复6次,与受高温6个月的影响相同。木块的形状和大小对温度的影响也有关系,如果温度升高的时间较短,大木块受周围介质温度的影响当未达到内部时,强度的降低内部将小于外部。
木材力学性质,密切地关系着它的利用问题,因此,它既是合理利用木材的基础数据,同时又是造林营林部门选择用材林树种较有价值的参考。
⑹ 木材的特性是什么呢
1、天然性:
木材是种天然材料,在人类常用的钢、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这使得木材具有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特点。
2、质感好:
木材具有易为人接受的良好触觉特性,远远优于金属和玻璃等材料。
3、强重比高:
木材的某些强度与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属的比值都高,是一种质轻而强度高的材料。
4、保温性:
木材的导热系数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铝的导热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导热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5、电绝缘性:
木材的点传导性差,是较好的电绝缘材料。
6、可加工性:
木材软硬程度适中,容易加工。
7、装饰性:
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作为家具和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装饰性。由于木材上述的一些独有特性。
木材由于其特性,作为建筑材料有其独特的优势:
1、绿色环保,可再生,可降解。
2、施工简易、工期短。
3、冬暖夏凉。
4、抗震性能优良。
(6)木材物理力学特性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力学性质
木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质,但木材是有机各向异性材料,顺纹方向与横纹方向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木材的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均较高,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
木材强度还因树种而异,并受木材缺陷、荷载作用时间、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载作用时间两者的影响最大。
因木节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质(拉或压)不同,有节木材的强度比无节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木材的长期强度几乎只有瞬时强度的一半。
二、加工处理
除直接使用原木外,木材都加工成板方材或其他制品使用。为减小木材使用中发生变形和开裂,通常板方材须经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是将木材堆垛进行气干。
人工干燥主要用干燥窑法,亦可用简易的烘、烤方法。干燥窑是一种装有循环空气设备的干燥室,能调节和控制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经干燥窑干燥的木材质量好,含水率可达10%以下。
使用中易于腐朽的木材应事先进行防腐处理。用胶合的方法能将板材胶合成为大构件,用于木结构、木桩等。木材还可加工成胶合板、碎木板、纤维板等。
在古建筑中木材广泛应用于寺庙、宫殿、寺塔以及民房建筑中。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最着名的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建于公元857年;山西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高达67.31米。在现代土木建筑中,木材主要用于建筑木结构、木桥、模板、电杆、枕木、门窗、家具、建筑装修等。
⑺ 木头有什么特性
木头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 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
特性:
密度
密度是某一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以g/cm表 示。木材系多孔性物质,其外形体积由细胞壁物质及孔隙(细胞腔、胞间隙、纹孔等)构成,因而密度有木材密度和木材细胞物质密度之分。前者为木材单位体积(包括孔隙)的质量;后者为细胞壁物质(不包括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它估计木材的实际重量,推断木材的工艺性质和木材的干缩、膨胀、硬度、强度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木材密度,以基本密度和气干密度两种为最常用。
1、基本密度
基本密度因绝干材重量和生材(或浸渍材)体积较为稳定,测定的结果准确,故适合作木材性质比较之用。在木材干燥、防腐工业中,亦具有实用性。
2、气干密度
气干密度,是气干材重量与气干材体积之比,通常以含水率在8%~20%时的木材密度为气干密度。木材气干密度为中国进行木材性质比较和生产使用的基本依据。
木材密度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子为:木材含水率的大小、细胞壁的厚薄、年轮的宽窄、纤维比率的高低、抽提物含量的多少、树干部位和树龄立地条件和营林措施等。
含水率
指木材中水重占烘干木材重的百分数。木材中的水分可分两部分,一部分存在于木材细胞胞壁内,称为吸附水;另一部分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之间,称为自由水(游离水)。当吸附水达到饱和而尚无自由水时,称为纤维饱和点。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因树种而有差异,约在23~33%之间。当含水率大于纤维饱和点时,水分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很小。当含水率自纤维饱和点降低时,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随之而变化。木材在大气中能吸收或蒸发水分,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温度相适应而达到恒定的含水率,称为平衡含水率。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地区、季节及气候等因素而变化,约在10~18%之间。
胀缩性
木材吸收水分后体积膨胀,丧失水分则收缩。木材自纤维饱和点到炉干的干缩率,顺纹方向约为0.1%,径向约为3~6%,弦向约为 6~12%。径向和弦向干缩率的不同是木材产生裂缝和翘曲的主要原因。
力学性质
木材有很好的力学性质,但木材是有机各向异性材料,顺纹方向与横纹方向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别。木材的顺纹抗拉和抗压强度均较高,但横纹抗拉和抗压强度较低。木材强度还因树种而异,并受木材缺陷、荷载作用时间、含水率及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木材缺陷及荷载作用时间两者的影响最大。因木节尺寸和位置不同、受力性质(拉或压)不同,有节木材的强度比无节木材可降低30~60%。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木材的长期强度几乎只有瞬时强度的一半。
⑻ 木材的特性
木材的特性
1.天然性:木材是种天然材料,在人类常用的钢、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自然,这使得木材具有生产成本低、耗能小、无毒害、无污染等特点。
2.质感好:木材具有易为人接受的良好触觉特性,远远优于金属和玻璃等材料。
3.强重比高:木材的某些强度与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属的比值都高,是一种质轻而强度高的材料。
4.保温性:木材的导热系数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铝的导热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导热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5.电绝缘性:木材的点传导性差,是较好的电绝缘材料。
6.可加工性:木材软硬程度适中,容易加工。
7.装饰性:木材本身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作为家具和装饰材料,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木材的优点
1.木材较轻较软,使用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加工支撑各种形状的产品。木材加工过程消耗的能源少,属节能材料。
2.木材轻而强度高,木材的强度与密度的壁纸一般比金属高。
3.木材超荷这段时不发脆。因此使木制的家具,增加了一些安全性。
4.木材(干木材)对热、电的传导性弱,对温度变化的反应小,绝缘性强,热胀冷缩的现象不显着。因此,木材适宜用在隔热保温和电绝缘性要求高的地方。木材制成的家具能给人以冬暖夏凉的舒适感。
5.木材在高温条件下虽然会燃烧,但大件木结构比金属结构变形小而慢,在逐渐燃烧或碳化时还仍然能保持一定强度,而金属结构会因为高温发生蠕变快速变形倒塌。
6.木材不会生锈,不易被腐蚀。
7.木材容易连接或胶合,这对家具制作、室内装修带来很多方便。
8.木材颜色、花纹美观,同时经过涂饰渲染会更加悦目,适于制作家具,仪器盒、工艺品等。
9.比较容易进行化学处理,可改变或改进木材的性能,如木材塑化、木材防腐、防虫、防火处理等。
10.木材缺陷比较容易发现,利于在加工过程中挑选和剔除。
11.木材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如能合理经营,木材是能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木材的缺点:
1.木材是一种吸湿性材料,因而在自然条件下会发生湿涨、干缩,印象木制品的尺寸稳定,即容易变形。
2.木材是各向异性的非均质材料,表现在各种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方面。不均匀胀缩性使木材变形加剧,加之强度各向的差异而易导致木材开裂。
3、木材易燃。
4、木材有不可避免的一些天然缺陷,如木节、斜纹理、应力木等。
5、木材强度有限,而且生长周期较长。
⑼ 木材物理性质是怎样的
不改变木材化学成分,不破坏试样完整性所测定出的木材性质。如木材含水量、木材胀缩性、木材密度、木材热学性质、木材电学性质、木材声学性质等。木材物理性质是木材科学加工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一,许多木材加工处理工艺的制定,以及用材部门对于木材的选择,都有赖于对木材物理性质的了解。
⑽ 木材有什么物理性质
木材与建筑工程有关的物理性质主要有密度与表观密度、含水率、湿胀干缩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