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中考物理实验题都有哪些
1.给质量和体积算密度.但常与关于仪器使用.分析实验结果(为什么要取多组数据)的题一起出.2.易溶于水的固体算密度同上3.用浮力知识延伸出的题(把这道题仿网络上找)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1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图所示;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CBA(只填字母序号)(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ρ=7.75×103kg/m3;(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BD(填字母序号).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C.类比法D.累积法.4.用浮力算密度:用称重法算浮力(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G在水中同理测G‘则F=G-G')用溢出的水(溢水杯)称重力算水的体积即V排(V物)或在量筒中看液面升高了多少算出体积即V排(V物)用公式算可能还有没想起来的.想起来我再说此系营口市二十九中学九年十一agentc原创实验探究题是从青优网摘录QQ;752107433
Ⅱ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的类型有哪些
没太清楚你要问的是探究性实验有哪些还是中考试题中探究类的实验试题题型有哪些。只能都答了:
一、最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物理实验项目如下。其中前面有“探究”两个字的都是探究性实验,其余的属于测量或测定性实验。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7、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8、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9、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4、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6、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7、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8、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0、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二、不论哪个实验,在中考试题中,试题类型都没有独特的题型,无非就是填空、选择、简答(较少)。个别地区会考查具体的实验操作(但平分标准很难把握)。
不知是不是你想问的。
Ⅲ 初中物理实验有哪几种方法例子是什么
物理方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探究问题的物理方法。
常见的物理方法
模型法 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用简单易懂的具体模型表示。如用太阳系模型代表原子结构,用简单的线条代表杠杆等。
叠加法 物理学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测量的同一物理量叠加起来,测量后求平均值的方法俗称“叠加法”。
控制变量法 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为了弄清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必须设法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用人为的方法控制起来,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初中物理实验大多都用到了这种方法,如通过导体的电流I受到导体电阻R和它两端电压U的影响,在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压U不变;在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电阻R不变。
实验+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将一只闹钟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当罩内空气被抽走时,钟声变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转换法 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不好直接认识它,我们常根据它们表现出来的看的见、摸的着的现象来间接认识它们。如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认识电流大小,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等。
等效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
描述法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常用线条等手段来描述各种看不见的现象。如用光线来描述光,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用力的图示描述力等。
类比法 在认识一些物理概念时,我们常将它与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点的现象进行类比,以帮助我们理解它。如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认识电压时,用水压进行类比。
Ⅳ 初中有什么物理实验
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
3、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5、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6、测定平均速度
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8、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9、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0、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1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1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13、研究电磁铁
14、组成并联电路
15、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
16、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7、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8、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9、用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中的电压
20、用刻度尺测长度
Ⅳ 初中物理的实验题有哪些有关算密度的
1.给质量和体积算密度.但常与关于仪器使用.分析实验结果(为什么要取多组数据)的题一起出.
2.易溶于水的固体算密度
同上
3.用浮力知识延伸出的题
(把这道题仿网络上找)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1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图所示;
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
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
(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CBA
(只填字母序号)
(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ρ=
7.75×103
kg/m3;
(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
BD
(填字母序号).
A.控制变量法B.转换法C.类比法D.累积法.
4.用浮力算密度:用称重法算浮力(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G在水中同理测G‘
则F=G-G')用溢出的水(溢水杯)称重力算水的体积即V排(V物)
或在量筒中看液面升高了多少算出体积即V排(V物)
用公式算
可能还有没想起来的.想起来我再说
此系营口市二十九中学九年十一agent
c原创
实验探究题是从青优网摘录
QQ;752107433
Ⅵ 初中物理的经典实验有哪些
1.长度的测量,估读
2.密度的测量
3.光的反射和折射
4摩擦力的实验,
5.杠杆的实验
6.功的测定
7电流的测量
8电压的测量
9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的验证
10.伏安法
11.焦耳定律
12马德堡半球实验
13托里拆里实验
14电磁感应
Ⅶ 初中物理电学常考的实验题型有哪些
1.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 0~3A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
2.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V。
3.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处)。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合适的位置读出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测得的电阻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另测几组电流和电压 ,计算出测得的电阻值并将测量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⑤: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5.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
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实物时,连线不能交叉,开关应 断开 ;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目的是防止短路引起电流过大保护电路。
(2)测定值电阻Rx的阻值时,三次电压、电流值,算出三次Rx的阻值,目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少误差。(3)测小灯泡L电阻时要测出三次电压、电流值,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但不能求平均值,因为小灯泡的亮度电流、电压变化时、温度是变化,从而使电阻变化。测量三次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当电流、电压变化时,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情况。
电学探究性实验
1.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 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
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题
Ⅷ 初中物理着名实验有哪些
《江苏省2018年初中物理实验创新评比暨实验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材料》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fsENa7ZKXnr4ChBnhqQyHg
Ⅸ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有多少个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总共有12个题目,包括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功率以及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光学里面的主要的实验室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以及凸透镜成像。学里面的实验室探究水沸腾。力学里面的实验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测量物体移动的速度。